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临泉宫庄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1 位作者 张东 张居中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13-19,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临泉宫庄遗址试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龙山时期、商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栎属、铁苋菜。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宫庄遗址自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至商周时期的农业保持着稻作农业传... 本文通过对临泉宫庄遗址试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龙山时期、商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栎属、铁苋菜。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宫庄遗址自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至商周时期的农业保持着稻作农业传统,与周边同时期的遗址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淮河中游地区诸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该地区的稻作农业持续发展,并成为获取植食资源的主要方式,可能没有形成稻粟兼作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庄遗址 稻作农业 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下载PDF
郑州商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浮选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贾世杰 张娟 +5 位作者 杨玉璋 程至杰 张居中 贾连敏 曾晓敏 蔡丹(校)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3,114,共8页
本文通过对郑州商城遗址2009~2010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四类农作物遗存、部分禾本科杂草种子及少量豆科、藜属、蓼属、水棘针、苍耳、葡萄属、桃核等植物遗存。量... 本文通过对郑州商城遗址2009~2010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四类农作物遗存、部分禾本科杂草种子及少量豆科、藜属、蓼属、水棘针、苍耳、葡萄属、桃核等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农作物遗存在各类炭化遗存中占有主体地位,其中又以粟的出土概率和绝对数量为最高,水稻、小麦次之,黍最少。这一结果表明,在以郑州商城遗址为代表的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其中粟种植为主,水稻、小麦、黍种植为辅是该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二里岗文化时期郑州商城先民同时还存在对桃属、葡萄属等可食用果类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商城 二里岗文化 浮选 炭化植物遗存 稻旱混作
原文传递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植物遗存分析的主要收获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居中 李为亚 +8 位作者 尹承龙 程至杰 杨玉璋 罗武宏 姚凌 赵嫚 林留根 甘恢元 闫龙 《东方考古》 2014年第1期365-373,共9页
引言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约400米处的重岗山北缘坡地之上,东南距泗洪县城约15千米,遗址总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南京博物院等单位于2010~2012年对该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总面积2500平方米,确认了该遗址为淮河... 引言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约400米处的重岗山北缘坡地之上,东南距泗洪县城约15千米,遗址总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南京博物院等单位于2010~2012年对该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总面积2500平方米,确认了该遗址为淮河中下游地区一处距今8500~7000年间的史前环壕聚落遗址。该遗址文化特征地域特色鲜明,与淮河上游的贾湖文化、裴李岗文化,海岱地区的后李文化及长江中下游的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等史前考古学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图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淮河 泗洪县 文化 顺山 新庄
原文传递
安徽定远侯家寨遗址二期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淀粉粒证据 被引量:4
4
作者 罗武宏 禤华丽 +5 位作者 姚凌 杨玉璋 易文文 阚绪杭 张居中 张爱冰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2-305,共14页
淮河中游地区位于中国中东部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北方旱作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分布的交错地带。现有植物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淮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从单一的稻作农业转变为稻旱兼作农业的关键阶段。... 淮河中游地区位于中国中东部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地带,同时也是新石器时代北方旱作农业与南方稻作农业分布的交错地带。现有植物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淮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从单一的稻作农业转变为稻旱兼作农业的关键阶段。然而,新石器时代晚期淮河中游地区,尤其是淮干以南地区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情况,以及该地区农业结构何时发生转变等问题至今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安徽定远侯家寨遗址二期(6.2~5.6 kaBP)出土的22件陶器残片表面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淮河中游淮干以南地区先民利用的植物性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包括稻属(Oryza spp.)、小麦族(Triticeae)、薏苡属(Coix spp.)、粟(Setaria italica(L)P.Beauv.)、黍(Panicum miliaceum L.)、栎属(Quercus spp.)、莲属(Nelumbo spp.)以及块根块茎类植物等。稻属淀粉粒的发现证明,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末期,淮河中游地区先民对水稻利用基本上是延续的。粟、黍淀粉粒是淮河中游淮干以南地区迄今为止已报道发现最早的旱生农作物的证据,意味着早在6.2~5.6 kaBP期间,北方旱作农业文化与淮河中游淮干以南地区可能就存在着食物的交流与传播。该结果对于了解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发展、演变历程以及中国中东部稻作、粟作农业传播的时空路线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游地区 侯家寨遗址二期 淀粉粒分析 植物性资源 农业结构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前期中原地区文化格局演变及其文明因素萌芽
5
作者 张居中 顾纯光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0,共10页
一、引言文明起源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与人类起源和农业起源被并列为国际考古学界的三大战略性课题。近些年来,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实证了中华民族百... 一、引言文明起源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与人类起源和农业起源被并列为国际考古学界的三大战略性课题。近些年来,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续推进,我国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实证了中华民族百万年人类史、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及其多元一体、绵延不断的演进过程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研究 考古学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文明起源 新石器时代 农业起源 多元一体 人类史
原文传递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植硅体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武宏 张居中 +3 位作者 杨玉璋 尹承龙 林留根 甘恢元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3-284,共12页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是淮河中下游地区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本文对遗址三个不同文化时期连续剖面土壤堆积物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遗址先民早在距今8500年左右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并一直延续到遗址三期(7500...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是淮河中下游地区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本文对遗址三个不同文化时期连续剖面土壤堆积物中的植硅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遗址先民早在距今8500年左右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并一直延续到遗址三期(7500 BP)。植硅体组合分析结果表明,顺山集遗址所处时期的气候总体上较温暖湿润,但存在气候波动,从一期至三期大体上经历了温暖—偏凉—回暖的过程,可能对应了全新世高温期到来之前的气候转暖。从顺山集遗址水稻遗存的连续发现以及水稻驯化水平不断提高来看,气候变冷并未抑制当地稻作农业的发展,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促进了其发展与扩散。本文研究结果对研究全新世早中期中国中东部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适应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组合 稻作农业 古环境 人类适应 顺山集遗址
原文传递
河南项城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揭示的仰韶时期的原始农业 被引量:2
7
作者 程至杰 齐鸣 +3 位作者 曾令园 张居中 杨玉璋 李全立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5,共11页
豫东地区是史前中原文化系统、海岱文化系统等的中介地带,由于这里地处黄泛区且人口密集,史前遗址或被掩埋在地下数米深处,或位于岗地、堌堆之上,后期破坏严重,目前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对史前农业发展的认识并不清晰。本研究对河南项... 豫东地区是史前中原文化系统、海岱文化系统等的中介地带,由于这里地处黄泛区且人口密集,史前遗址或被掩埋在地下数米深处,或位于岗地、堌堆之上,后期破坏严重,目前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对史前农业发展的认识并不清晰。本研究对河南项城市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开展浮选,获取了仰韶时代中期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粟、黍、水稻三种农作物和狗尾草属、马唐属、稗属、黍亚科等野生植物,可食用野生植物的核壳来自菱属、芡实、柿属、栎属、桃属等。农作物及典型田间伴生杂草遗存的量化结果显示,两处遗址仰韶时代中期的农作物结构以粟、黍为主,水稻的比重很低,具备黄淮地区稻粟兼作农业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多种可食用野生植物遗存显示了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多样性。各类植物遗存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表明,农业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采集野生植物仍然是先民获取植物性食物资源的重要方式。贾庄和后高老家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为了解豫东地区仰韶时代原始农业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对探索中华文明早期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及其与文明演进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地区 仰韶时代中期 炭化植物遗存 兼作农业
下载PDF
试论贾湖聚落的捕捞业
8
作者 张居中 程至杰 《东方考古》 2014年第1期444-452,共9页
舞阳贾湖遗址位于黄淮海大平原西南部边缘的淮河上游地区,这里地处中国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0′,北纬33°36′,海拔67米,面积55000多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1983~200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 舞阳贾湖遗址位于黄淮海大平原西南部边缘的淮河上游地区,这里地处中国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0′,北纬33°36′,海拔67米,面积55000多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1983~200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等单位先后在此进行了7次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700平方米,发现大量房基、陶窑、窖穴和墓葬,出土陶、石、骨等各种质料的遗物上千件。其中以七声音阶骨笛、成组龟甲及其原始契刻文字和最早的稻作农业等最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龟甲 地带 面积 考古系 黄淮海 地理坐标 契刻 骨笛 边缘
原文传递
江苏双沟酒厂老厂区出土疑似酒糟土样的植物遗存分析
9
作者 程至杰 黄程青 +1 位作者 张居中 任建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42-45,共4页
本文利用植物考古分析方法对江苏双沟酒厂老厂区明代房址内发现的疑似酒糟土样进行检测,发现了丰富的植物遗存,其中植物遗骸以水稻稃壳为主,植硅体来自水稻、疑似高粱等植物。检测结果为探讨泗洪双沟地区明代的酿酒原料提供了直接证据。
关键词 植物遗骸 水稻稃壳 植硅体
下载PDF
非线性自适应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玉峰 周奇勋 +1 位作者 周勇 张举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36-40,共5页
针对带有附加噪声且噪声特性未知的系统,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卡尔曼滤波方法——自适应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NASRUKF)方法,该方法基于平方根滤波的思想,对传统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与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SRUKF)算法... 针对带有附加噪声且噪声特性未知的系统,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卡尔曼滤波方法——自适应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NASRUKF)方法,该方法基于平方根滤波的思想,对传统的Sage-Husa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了改进,并与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SRUKF)算法相结合用来进行非线性滤波。该算法能直接对非线性系统的状态方差阵和噪声方差阵的平方根进行递推与估算,确保状态和噪声方差阵的对称性和非负定性。将所提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与SRUKF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ASRUKF方法在滤波精度、稳定性和自适应能力方面均优于SRUKF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自适应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NASRUKF) 卡尔曼滤波 平方根无迹卡尔曼滤波(SRUKF) Sage-Husa滤波 非线性滤波 预估
下载PDF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 China 被引量:11
11
作者 YANG Yuzhang CHENG ZhiJie +6 位作者 LI WeiYa YAO Ling LI ZhanYang LUO WuHong YUAN ZengJian zhang Juan zhang juzh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779-1790,共12页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s one of the basic agricultural mod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this agricultural mode appear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eiligan...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s one of the basic agricultural mod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this agricultural mode appear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eiligang Culture(7.8–7.0 ka BP) in the upper HRV, and then became a common subsistence economy in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5.0–4.0 ka BP) in both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However, it is still not clear how this mixed farming developed in the upper HRV after its occurrence, nor ar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farming between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during the Neolithic completely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flotation and starch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samples from eight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first appeared in the later phase of the middle Neolithic in the regions of the Peiligang Culture, then developed quite rapidly in the late Neolithic(6.8–5.0 ka BP), finally becoming the main subsistence economy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in the upper HRV.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etween the middle and upper HRV. Rice farming was the only agricultural system during the middle Neolithic, lasting until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when mixed farming appeared in the middle HRV. Furthermore, although mixed farming appeared in both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during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the roles of rice, foxtail millet and broomcorn millet in the subsistence economy were not the same. In general, millet was more widely cultivated than rice in the upper HRV, but rice occupied the same or a slightly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middle HRV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Thes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human adaptation to climatic and cultural variability duringthe Neolith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NEOLITHIC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原文传递
凤阳明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釉的工艺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桂美 杨玉璋 +2 位作者 姚政权 王志 张居中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73,共8页
为了解明代洪武初期琉璃瓦的烧制工艺和制作水平,利用色度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XRF)、偏光显微镜等仪器对明中都遗址出土的琉璃瓦的釉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色度分析曲线可以将几种釉色的琉璃瓦区分开,尤其是化学组成和... 为了解明代洪武初期琉璃瓦的烧制工艺和制作水平,利用色度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XRF)、偏光显微镜等仪器对明中都遗址出土的琉璃瓦的釉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色度分析曲线可以将几种釉色的琉璃瓦区分开,尤其是化学组成和含量比较接近的黄釉和红釉。在化学组成上,黄釉、红釉、酱釉、绿釉属于PbO-SiO2-Al2O3基础釉体系,而孔雀蓝釉属于PbO-SiO2-K2O高碱釉体系,添加Fe2O3和CuO作为着色剂,并在绿釉中添加了ZnO提高釉的性能,显微结构显示明中都琉璃瓦釉层厚度区别较大。对于琉璃瓦工艺的发展,明朝初期是继承宋元成熟期向明清全盛期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对这一阶段琉璃釉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的报道,研究结果将对全面认识了解明初琉璃瓦的烧制水平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明代官式建筑琉璃瓦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都 琉璃瓦釉 化学成分 显微结构 色度分析
下载PDF
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6
13
作者 罗武宏 顾纯光 +5 位作者 杨玉璋 张东 梁中合 方方 黄程青 张居中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0-380,共11页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合相对应年代分析结果,对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时期的的农业发展与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多数土样中都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且水稻植硅体的百分含量随时间推移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未发现粟、黍等其它农作物遗存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该遗址先民从事的是单一稻作农业,基本沿袭着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的稻作农业传统。对水稻扇型植硅体边缘鱼鳞状纹饰数量统计结果显示,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水稻的驯化水平已接近于现代栽培稻。此外,本研究还在该遗址所有样品中发现有较丰富的竹亚科植物特征型植硅体,推测宫庄遗址先民可能较普遍的利用竹亚科植物作为工具、建筑、食物等的原材料。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末期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概况,农作物结构演替,水稻的驯化历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水稻驯化 稻作农业 竹亚科 宫庄遗址 安徽
原文传递
中原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农业经济探究——以巩义双槐树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为例
14
作者 杨苗苗 杨玉璋 +2 位作者 顾万发 崔启龙 张居中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8,共11页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是目前已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晚期规模最大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为揭示该遗址农作物组成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同时探讨郑洛地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农业整体发展状况,本研究综合炭化植物遗存分析与...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是目前已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晚期规模最大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为揭示该遗址农作物组成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同时探讨郑洛地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农业整体发展状况,本研究综合炭化植物遗存分析与^(14)C测年手段,对遗址2016至2017年度发掘采集的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浮选样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浮选材料绝对年代在5290—4527 cal.BP之间。从遗址二期至五期,粟(Setaria italica)的绝对数量百分比和出土概率均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黍(Panicum miliaceum)的绝对数量百分比逐渐下降但出土概率持续上升,而水稻(Oryza sativa)不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出土概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总体而言,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是双槐树遗址二期至五期农业种植的主要形式,水稻在农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较低,同时,农业经济在生业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确立。综合同时期其他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可知,在仰韶文化晚期,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郑洛地区,聚落群的农业结构整体上属于典型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同时少量种植水稻和大豆。从发展水平上看,农业已成为该地区先民主要的生产活动,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郑洛地区在仰韶晚期已进入农业社会。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中原腹地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的农业经济特征、演化及其在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槐树遗址 炭化植物遗存 郑洛地区聚落群 农业经济 作物结构
原文传递
浙江金衢盆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上山文化陶器科技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玉璋 张茂林 +2 位作者 蒋乐平 李为亚 张居中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2,共7页
金衢盆地位于浙江中西部钱塘江流域,是上山文化遗址的主要分布区域。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对盆地内5处遗址出土上山文化(11000-9000 BP)陶器的化学组成、岩相、烧成温度和吸水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胎体具有南方陶器共有的“高硅低铝... 金衢盆地位于浙江中西部钱塘江流域,是上山文化遗址的主要分布区域。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对盆地内5处遗址出土上山文化(11000-9000 BP)陶器的化学组成、岩相、烧成温度和吸水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品胎体具有南方陶器共有的“高硅低铝”的特征,且P元素含量较高,但不同遗址样品中熔剂氧化物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综合岩相分析结果,推测上述5处遗址制陶原料为普通易熔黏土且胎体中羼杂了大量植物茎叶等有机质,胎料物质来源为当地广泛存在的河湖相沉积岩、少量火山岩地层风化产物以及第四纪红土。陶器烧成温度普遍在800~900℃,高于同时期南北方多数遗址,胎体吸水率较高,多在10%~20%之间,这一现象应与陶胎夹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衢盆地 上山文化 陶器 制陶原料 烧成温度 吸水率
下载PDF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植硅体分析及其指示的龙山文化时期农业活动
16
作者 李魏同欣 田玮馨 +6 位作者 罗武宏 张东 孙炳桂 杨玉璋 孙雅洁 张代玲 张居中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94,共16页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的一处大型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了解其农业活动有助于认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农业发展水平与社会组织形式等。本文对禹会村遗址2017年和2020年两个发掘区的49份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分析,在多个遗迹单位中发现不...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的一处大型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了解其农业活动有助于认识本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农业发展水平与社会组织形式等。本文对禹会村遗址2017年和2020年两个发掘区的49份样品进行了植硅体分析,在多个遗迹单位中发现不同浓度的水稻特征性植硅体,未发现粟遗存的证据。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农作物以水稻(Oryza sativa)为主,粟(Setaria italica)在农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低。遗址中发现的水稻植硅体以来自茎叶的扇型植硅体为主,而且不同区域水稻植硅体分布浓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禹会村遗址的水稻收割方式可能为连杆收割,将水稻带入遗址内分开完成脱粒与脱壳行为。其中城垣区水稻加工活动可能存在集中完成的现象,而生活遗迹区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此外,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参数分析结果显示,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时期水稻驯化水平较低,可能存在包括粳稻在内多个水稻品种。本文揭示了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结构、农作物的加工活动及农业发展水平等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研究淮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时期农业生产及与其相关的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分析 农业活动 禹会村遗址 龙山文化时期 淮河
原文传递
河南舞阳张王庄遗址仰韶早期先民食物的淀粉粒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易文文 魏兴涛 +4 位作者 杨玉璋 姚凌 蓝万里 张小虎 张居中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67-878,共12页
黄淮西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不同考古学文化与农业模式的过渡地带,近年来该地区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显著,但目前学术界对该区域仰韶早期人类植食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仍不甚了解。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张王庄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早... 黄淮西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不同考古学文化与农业模式的过渡地带,近年来该地区植物考古研究成果显著,但目前学术界对该区域仰韶早期人类植食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仍不甚了解。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张王庄遗址出土仰韶文化早期54件陶器和13件石器进行了表面残留物提取与分析。结果显示,该遗址仰韶早期先民的植食资源利用具有显著的多样性特征,旱地农作物粟、黍虽然已在人类生业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采集获取的各类野生植物资源包括薏苡属、小麦族、莲藕等仍是人类食物主要组成,其重要性甚至高于农业种植。与此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在至迟不晚于距今6000年的仰韶早期阶段,粟、黍两类旱地作物已传播至黄淮西部的低纬度地区并成为先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从而在整个黄淮西部形成以粟、黍为主,水稻为辅的稻-粟兼作农业。研究结果首次提供了黄淮西部仰韶早期人类植食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状况的科学证据,对认识黄淮西部史前农作物传播与农业结构演化的具体时空过程等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王庄 仰韶早期 淀粉粒 植食资源 稻粟兼种
下载PDF
黄淮西部仰韶时代农业结构研究——来自河南石固和贾庄遗址的植硅体证据
18
作者 孙炳桂 杨玉璋 +4 位作者 罗武宏 程至杰 蓝万里 李全立 张居中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3-275,共13页
黄淮西部地处我国南北方不同新石器文化与农业类型的过渡地带,由于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地区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尚不甚清楚。本文对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和项城市贾庄遗址仰韶文化地层和灰坑土样进... 黄淮西部地处我国南北方不同新石器文化与农业类型的过渡地带,由于缺乏相关植物考古资料,目前学术界对于该地区仰韶文化早中期的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尚不甚清楚。本文对河南省长葛市石固遗址和项城市贾庄遗址仰韶文化地层和灰坑土样进行了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黄淮西北部的石固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6398–5326 cal BP)样品中均存在丰富的黍(Panicum miliaceum)稃壳植硅体,同时兼有水稻(Oryza sativa)特征型植硅体以及粟(Setaria italica)稃壳植硅体。位于黄淮西南部的贾庄遗址仰韶文化早中期(6179–5745 cal BP)样品中同样发现较多黍稃壳植硅体以及粟稃壳及少量水稻的特征型植硅体。上述结果表明,黄淮西部在仰韶文化早期时已形成统一的以黍、粟为主的稻旱兼作农业模式,其中黄淮西北部延续了该地区裴李岗文化阶段以旱作为主的稻旱兼作的农业传统,而黄淮西南部则从贾湖文化时的单一稻作农业发展为稻旱兼作农业,且这一转变发生的时间不晚于距今6200年。此外,在6000 a BP前后,石固遗址农作物结构曾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旱地作物黍、粟的比重显著上升。最后,两处遗址中发现的水稻植硅体均以水稻颖壳的双峰型植硅体为主,表明黄淮西部仰韶文化时水稻的收割方式应是以割穗为主。本研究为了解黄淮西部仰韶早中期农业结构及其演变过程以及农作物的收割方式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农业结构 收割方式 仰韶文化 黄淮西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