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系矮化中间砧对‘富士’苹果树体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李民吉 张强 +5 位作者 李兴亮 周贝贝 杨雨璋 周佳 张军科 魏钦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99-2007,共9页
2009年春季定植不同类型SH系矮化中间砧(SH1、SH3、SH6、SH9和SH40)苹果苗(宫藤富士/SH系砧木/平邑甜茶),株行距为1.5 m×5.0 m,纺锤形整形修剪,常规管理。2016年调查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分布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差异,为苹果矮化砧木的... 2009年春季定植不同类型SH系矮化中间砧(SH1、SH3、SH6、SH9和SH40)苹果苗(宫藤富士/SH系砧木/平邑甜茶),株行距为1.5 m×5.0 m,纺锤形整形修剪,常规管理。2016年调查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分布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差异,为苹果矮化砧木的筛选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栽植第8年(2016年),各中间砧嫁接树体的砧穗干周比无显著差异;SH1和SH6中间砧嫁接的树体最矮,SH40最高且冠幅最大;树体干周直径由高到低依次为:SH40、SH3、SH9、SH6和SH1;各中间砧嫁接树体总枝量均超过140万条·hm^(-2);SH6嫁接树体短枝比例最高,树势中庸;SH3和SH9短枝比例最低。各中间砧嫁接树体冠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SH3(72.88%)、SH6(70.85%)、SH9(65.51%)、SH1(62.23%)和SH40(61.82%),SH6嫁接树体相对光照强度小于30%和40%的区域最小,仅为2.08%和4.17%。比较各中间砧树体连续稳产4年的结果情况,SH6嫁接树体4年(2013—2016年)累计产量最高且稳产性最好,SH1产量较低,SH9稳产性较差。各中间砧嫁接树平均单果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SH40> SH6> SH9> SH3> SH1。不同中间砧嫁接树果实不同类型糖含量和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而总酸含量、不同类型酸的含量(除草酸外)和比例差异不显著;SH6嫁接树果实糖酸比显著高于SH1、SH3和SH9。综合树体的生长和结果能力,SH6为中间砧嫁接‘富士’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SH系矮化中间砧 树体生长 冠层光照分布 产量 单果质量 果实糖酸组分
原文传递
4种矮化砧木对再植苹果幼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民吉 张强 +5 位作者 李兴亮 周贝贝 杨雨璋 张军科 周佳 魏钦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64-2271,共8页
【目的】连续4年调查研究再植条件下4种矮化自根砧(G935、G41、G11和M9-T337)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评价并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再植使用的苹果矮化自根砧木,为我国老龄低效苹果园再植更新提供技术支... 【目的】连续4年调查研究再植条件下4种矮化自根砧(G935、G41、G11和M9-T337)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评价并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再植使用的苹果矮化自根砧木,为我国老龄低效苹果园再植更新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16年春,刨除6年生苹果树(宫藤富士/SH6/圆叶海棠),未进行土壤改良,在原行内重茬直接栽植4种矮化自根砧(G935、G11、G41和M9-T337),品种为宫藤富士苹果苗(2年根1年干),株行距为1 m×3.8 m,细纺锤整形修剪,再植后(2016年)连续4年调查4种矮化自根砧嫁接‘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早果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树体高度明显高于G11和M9-T337;主枝数量由高到低为:G935>G41>G11>M9-T337;G41和M9-T337大脚现象明显高于G935和G11;G935和G41单株间树体高度、干径和主枝数量差异明显小于G11和M9-T337,园相整齐。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树体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鲜重显著高于G11和M9-T337,G935和G41叶片百叶干重显著高于M9-T337。再植4年内,G935和G41矮化自根砧富士生长正常,枝类组成符合正茬矮砧苹果的变化规律;第2年开始,G11和M9-T337树体长枝比例低于30%;第3年和第4年G11和M9-T337树体短枝比例高于80%,长枝比例低于10%,树势衰弱明显。再植第3年,G11幼树成花株率最高,G935和G41次之,M9-T337无成花。再植第4年,G935和G41自根砧富士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M9-T337,G935平均单果重量和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自根砧,各自根砧树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再植条件下,以G935和G41为砧木的幼树树体生长显著优于G11和M9-T337,枝类组成合理,树势中庸但不衰弱,单株间差异小,园相整齐,适宜北京地区重茬栽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再植 G系砧木 矮化自根砧 富士苹果 树体生长 果实产量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刚毛柽柳NAC24基因的表达及抗逆功能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卢惠君 李子义 +5 位作者 梁瀚予 岳远志 周天畅 杨玉璋 王玉成 及晓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3,共10页
【目的】NAC类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在植物响应盐、干旱等多种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从盐生木本植物刚毛柽柳中克隆获得一个NAC转录因子基因,研究... 【目的】NAC类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在植物响应盐、干旱等多种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拟从盐生木本植物刚毛柽柳中克隆获得一个NAC转录因子基因,研究该基因的耐盐、抗旱功能,以期为研究木本植物NAC转录因子的抗逆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在刚毛柽柳NaHCO_3胁迫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获得一个NAC转录因子基因,将其命名为ThNAC24(GenBank登陆号:KF031949)。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将其与其他9个物种的NAC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与拟南芥105个NAC蛋白进行进化树分析。分别用300 mmol·L^(-1) NaCl和400 mmol·L^(-1)甘露醇对刚毛柽柳进行胁迫,在胁迫6、12、24和48 h后分别取刚毛柽柳根及叶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qRT-PCR)技术分析盐、干旱胁迫下ThNAC24基因在不同胁迫时间点及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初步鉴定其是否响应盐、干旱胁迫。为进一步研究ThNAC24基因的抗逆功能,分别构建植物过表达(pROKⅡ-ThNAC24)及抑制表达(pFGC5941-ThNAC24)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高效瞬时遗传转化体系获得ThNAC24基因瞬时过表达(OE)、抑制表达(IE)及对照(Control)刚毛柽柳植株。在盐、干旱胁迫下分析比较了ThNAC24基因瞬时过表达、抑制表达及对照刚毛柽柳植株的二氨基联苯胺(DAB)和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情况,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电解质渗透率、失水率及丙二醛(MDA)含量,鉴定ThNAC24基因的耐盐、抗旱功能。【结果】ThNAC2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023 bp,编码340个氨基酸。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ThNAC24在N端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比较高,具有NAC家族的序列特征;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ThNAC24与ANAC103和ANAC082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结果显示:盐胁迫下,ThNAC24基因上调表达,在根组织中胁迫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柽柳 NAC转录因子 基因表达 耐盐 抗旱
下载PDF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 China 被引量:11
4
作者 yang yuzhang CHENG ZhiJie +6 位作者 LI WeiYa YAO Ling LI Zhanyang LUO WuHong YUAN ZengJian ZHANG Juan ZHANG JuZh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779-1790,共12页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s one of the basic agricultural mod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this agricultural mode appear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eiligan...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is one of the basic agricultural mod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Valley(HRV).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data, this agricultural mode appeared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eiligang Culture(7.8–7.0 ka BP) in the upper HRV, and then became a common subsistence economy in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5.0–4.0 ka BP) in both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However, it is still not clear how this mixed farming developed in the upper HRV after its occurrence, nor ar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farming between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during the Neolithic completely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flotation and starch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on samples from eight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first appeared in the later phase of the middle Neolithic in the regions of the Peiligang Culture, then developed quite rapidly in the late Neolithic(6.8–5.0 ka BP), finally becoming the main subsistence economy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in the upper HRV. However,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etween the middle and upper HRV. Rice farming was the only agricultural system during the middle Neolithic, lasting until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when mixed farming appeared in the middle HRV. Furthermore, although mixed farming appeared in both the upper and middle HRV during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the roles of rice, foxtail millet and broomcorn millet in the subsistence economy were not the same. In general, millet was more widely cultivated than rice in the upper HRV, but rice occupied the same or a slightly more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middle HRV at the end of the Neolithic. Thes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human adaptation to climatic and cultural variability duringthe Neolith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and middle Huai River NEOLITHIC Mixed farming of rice and mille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s
原文传递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史前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玉璋 黄程青 +4 位作者 姚凌 罗武宏 陶洋 罗运兵 张德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2-471,共10页
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南部2015~2017年度主发掘区TN14W35探方内油子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5800~4200 a B.P.)的地层土样进行了系统取样分析,并重点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遗址各文化时期土样中... 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南部2015~2017年度主发掘区TN14W35探方内油子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5800~4200 a B.P.)的地层土样进行了系统取样分析,并重点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遗址各文化时期土样中均含有丰富的水稻(Oryza sativa)特征型植硅体,表明稻作农业在屈家岭遗址各阶段先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实验还在油子岭和屈家岭文化地层发现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植硅体,但从发现数量看,粟类作物在屈家岭遗址先民农作物利用结构中只占据极小的比重.论文通过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参数测量和鱼鳞状纹饰统计发现,屈家岭遗址的水稻遗存主要属于粳稻类型,且驯化程度在油子岭文化早期时期就已经达到现代栽培稻水平.本文研究揭示了屈家岭遗址先民的农业结构、水稻类型及驯化水平,为了解江汉平原汉水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生业形式与水稻驯化水平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家岭遗址 水稻扇型植硅体 粳籼属性 水稻驯化 稻作农业
原文传递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姚凌 陶洋 +5 位作者 张德伟 罗运兵 程至杰 罗武宏 杨玉璋 唐丽雅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124,86,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屈家岭遗址油子岭文化至战国晚期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土样的浮选,经鉴定发现了炭化植物种子及硬果核壳等共计1599粒。其中农作物种子1245粒,包括541粒水稻(Oryza sativa)和638粒水稻基盘、33粒粟(Setaria italica)、27粒小麦(T... 本文通过对屈家岭遗址油子岭文化至战国晚期各时期遗迹和文化层土样的浮选,经鉴定发现了炭化植物种子及硬果核壳等共计1599粒。其中农作物种子1245粒,包括541粒水稻(Oryza sativa)和638粒水稻基盘、33粒粟(Setaria italica)、27粒小麦(Triticum aestivum)以及6粒大豆(Glycine max),其余可鉴定的杂草种子及核壳22种共计245粒,未知杂草种子109粒。从出土炭化植物遗存的14C年代测定和量化统计分析来看,屈家岭遗址自距今约5800年,稻作农业已经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并延续至距今约4400年。粟的利用出现年代较水稻稍晚,在距今约5600~5300年间,且粟在农业作物中的比重始终很小。本项工作为江汉平原地区史前人类的植物资源利用以及农业发展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年代和实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家岭遗址 油子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 石家河文化 水稻
原文传递
矮化中间砧‘宫藤富士’苹果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民吉 张强 +6 位作者 李兴亮 周贝贝 高木旺 杨雨璋 周佳 张军科 魏钦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1-431,共11页
以2011年春季定植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成品苗(3年根1年干的‘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7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 m×3 m、1.5 m×3 m、2 m×3 m、0.75 m×4 m、1 m×4 m、1.25 m×4 m和1.5 m&#... 以2011年春季定植的矮化中间砧苹果成品苗(3年根1年干的‘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为试材,设置7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株行距分别为1 m×3 m、1.5 m×3 m、2 m×3 m、0.75 m×4 m、1 m×4 m、1.25 m×4 m和1.5 m×4 m),细纺锤形整枝修剪,自栽植第2年,连续7年调查7种栽植密度对树体生长、冠层光照分布、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树龄的增长,不同栽植密度下树干粗度和总枝量逐年增加,不同处理间树干粗度无显著差异,第7年1 m×3 m和0.75 m×4 m两个栽植密度下树体总枝量超过140万条·hm-2,第8年均超过140万条·hm-2。栽植前期(第2~4年)各栽植密度树体短枝比例不断增加,长枝比例不断减少,第5年各栽植密度枝类组成趋于稳定;综合稳产3年(第6~8年)树体的枝类组成数据,4 m行距的短枝比例明显高于3 m行距,长枝比例略低。树体冠层平均相对光照强度由高到低的株行距处理依次为1.5 m×4 m(63.87%)、1.25 m×4 m(61.44%)、2 m×3 m(61.27%)、1 m×4 m(59.19%)、0.75 m×4 m(55.79%)、1.5 m×3 m(53.67%)和1 m×3 m(49.37%);相同栽植株数下,4 m行距处理低光效(相对光照强度小于40%)的区域比例显著小于3 m行距。比较前5年的累计产量,以行距4 m和1 m×3 m的最高。综合稳产3年的结果情况,大果率(单果质量>200 g的果实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以4 m行距和2 m×3 m的最高。各栽植密度下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综上,采用4 m行距,1~1.25 m株距,树体成形快,稳产后树体结构合理,冠层光照充足,低效光区比例少,前期产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栽植密度 矮化中间砧 树体生长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郑州商城遗址炭化植物遗存浮选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世杰 张娟 +5 位作者 杨玉璋 程至杰 张居中 贾连敏 曾晓敏 蔡丹(校)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3,114,共8页
本文通过对郑州商城遗址2009~2010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四类农作物遗存、部分禾本科杂草种子及少量豆科、藜属、蓼属、水棘针、苍耳、葡萄属、桃核等植物遗存。量... 本文通过对郑州商城遗址2009~2010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四类农作物遗存、部分禾本科杂草种子及少量豆科、藜属、蓼属、水棘针、苍耳、葡萄属、桃核等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农作物遗存在各类炭化遗存中占有主体地位,其中又以粟的出土概率和绝对数量为最高,水稻、小麦次之,黍最少。这一结果表明,在以郑州商城遗址为代表的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其中粟种植为主,水稻、小麦、黍种植为辅是该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二里岗文化时期郑州商城先民同时还存在对桃属、葡萄属等可食用果类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商城 二里岗文化 浮选 炭化植物遗存 稻旱混作
原文传递
安徽临泉宫庄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程至杰 杨玉璋 +1 位作者 张东 张居中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13-19,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临泉宫庄遗址试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龙山时期、商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栎属、铁苋菜。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宫庄遗址自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至商周时期的农业保持着稻作农业传... 本文通过对临泉宫庄遗址试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龙山时期、商周时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包括水稻、小麦、栎属、铁苋菜。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宫庄遗址自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至商周时期的农业保持着稻作农业传统,与周边同时期的遗址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淮河中游地区诸遗址的植物考古证据,大汶口文化早中期该地区的稻作农业持续发展,并成为获取植食资源的主要方式,可能没有形成稻粟兼作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庄遗址 稻作农业 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下载PDF
凤阳明中都遗址出土琉璃瓦釉的工艺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桂美 杨玉璋 +2 位作者 姚政权 王志 张居中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73,共8页
为了解明代洪武初期琉璃瓦的烧制工艺和制作水平,利用色度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XRF)、偏光显微镜等仪器对明中都遗址出土的琉璃瓦的釉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色度分析曲线可以将几种釉色的琉璃瓦区分开,尤其是化学组成和... 为了解明代洪武初期琉璃瓦的烧制工艺和制作水平,利用色度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XRF)、偏光显微镜等仪器对明中都遗址出土的琉璃瓦的釉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色度分析曲线可以将几种釉色的琉璃瓦区分开,尤其是化学组成和含量比较接近的黄釉和红釉。在化学组成上,黄釉、红釉、酱釉、绿釉属于PbO-SiO2-Al2O3基础釉体系,而孔雀蓝釉属于PbO-SiO2-K2O高碱釉体系,添加Fe2O3和CuO作为着色剂,并在绿釉中添加了ZnO提高釉的性能,显微结构显示明中都琉璃瓦釉层厚度区别较大。对于琉璃瓦工艺的发展,明朝初期是继承宋元成熟期向明清全盛期过渡的一个关键阶段,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对这一阶段琉璃釉制作工艺进行研究的报道,研究结果将对全面认识了解明初琉璃瓦的烧制水平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明代官式建筑琉璃瓦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都 琉璃瓦釉 化学成分 显微结构 色度分析
下载PDF
苹果矮化砧木‘SH6’组培快繁培养基大量元素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雨璋 周贝贝 +4 位作者 李民吉 李兴亮 张军科 张强 魏钦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9,共10页
【目的】探讨培养基大量元素组分和配比对苹果矮化砧木‘SH6’组培继代的影响,为提高组培快繁效率、建立快繁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1/2实施)方法,以MS培养基大量元素KNO3、NH4NO3、MgSO4·7H2O... 【目的】探讨培养基大量元素组分和配比对苹果矮化砧木‘SH6’组培继代的影响,为提高组培快繁效率、建立快繁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1/2实施)方法,以MS培养基大量元素KNO3、NH4NO3、MgSO4·7H2O、KH2PO4与CaCl2·2H2O为自变量,接种后35 d的组培苗继代系数和幼苗高度为因变量。【结果】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大量元素影响苹果矮化砧木‘SH6’继代系数的主次顺序是KNO3> NH4NO3> MgSO4·7H2O>KH2PO4> CaCl2·2H2O,影响幼苗高度的主次顺序是KNO3> NH4NO3> CaCl2·2H2O> MgSO4·7H2O> KH2PO4。因子交互效应表明,继代系数受NH4NO3与CaCl2·2H2O交互效应的影响;幼苗高度受KNO3与NH4NO3、KNO3与KH2PO4、KNO3与CaCl2·2H2O交互效应的影响。配方优化的研究表明,理论预测与实验验证的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MS培养基的大量元素影响苹果矮化砧木‘SH6’的继代系数和幼苗高度,KNO3与NH4NO3是主要影响因素。大量元素优化配方为:KNO31 535 mg·L^-1、NH4NO31 430 mg·L^-1、MgSO4·7H2O 310 mg·L^-1、KH2PO4172 mg·L^-1与CaCl2·2H2O 445 mg·L^-1,培养35 d继代系数4.2,幼苗高度2.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矮化砧木 ‘SH6’ 组织培养 大量元素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 配方优化
下载PDF
偃师商城遗址出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玉璋 曾令园 +3 位作者 陈国梁 孙炳桂 龚莹雪 张居中 《华夏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7,共9页
为了解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出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工艺特征及产地来源,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热膨胀仪和吸水率仪对遗址出土的7件印纹硬陶和3件原始瓷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上述样品胎体化学组成较为接近,皆具有南方陶瓷“高... 为了解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出土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工艺特征及产地来源,本文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热膨胀仪和吸水率仪对遗址出土的7件印纹硬陶和3件原始瓷样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上述样品胎体化学组成较为接近,皆具有南方陶瓷“高硅低铝”的典型特征,但原始瓷样品胎料组成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同时,二者胎体的助熔剂含量总体偏低;原始瓷釉以CaO为主要助熔剂,属高温钙釉,其釉料配制时未添加草木灰,可能是由黏土配以其他富含CaO、MgO的原料制作而成。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偃师商城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至少应有两处以上的产地来源,其中多数与二里头遗址样品成分接近但离散程度较高,少数样品与福建辽田尖山窑样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师商城 印纹硬陶 原始瓷 工艺特征 产地
原文传递
广藿香幼叶与成熟叶片转录组数据组装及基因功能注释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赫 吴友根 +3 位作者 杨豫章 庞真真 张军锋 于靖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139-2154,共16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广藿香中药用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海南广藿香幼叶及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BGISEQ-5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了63 751 826条和65 949 390条clean reads,平均读长为90 nt。De novo组装后将Al... 为了进一步阐明广藿香中药用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海南广藿香幼叶及成熟叶片为材料,采用BGISEQ-5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了63 751 826条和65 949 390条clean reads,平均读长为90 nt。De novo组装后将All-unigene分别注释到Nr、KOG、GO、KEGG、Swiss-Prot、Inter Pro数据库,对每个数据库注释的Unigene数目进行统计,共有162 509条Unigene有对应的功能信息,其中105 430条Unigene被注释到Nr数据库,显示与芝麻有69.87%的相似度;有83 369条Unigene被注释到KOG数据库,根据功能将其分为25类;有12 261条Unigene与GO数据库中的基因具有相似性,将其归为3大类中49个功能组;有79 053条Unigene被注释到KEGG的代谢通路中,分属于124类代谢通路,包括次生代谢物质生物合成、倍半萜和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花青素生物合成等。该研究结果对广藿香药用活性成分生物合成与代谢、关键酶基因克隆以及分子标记开发等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转录组 基因功能
原文传递
中原地区仰韶晚期至龙山早期农业经济探究——以巩义双槐树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为例
14
作者 杨苗苗 杨玉璋 +2 位作者 顾万发 崔启龙 张居中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8,共11页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是目前已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晚期规模最大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为揭示该遗址农作物组成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同时探讨郑洛地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农业整体发展状况,本研究综合炭化植物遗存分析与... 双槐树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是目前已知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晚期规模最大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为揭示该遗址农作物组成结构及其演变过程,同时探讨郑洛地区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农业整体发展状况,本研究综合炭化植物遗存分析与^(14)C测年手段,对遗址2016至2017年度发掘采集的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浮选样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浮选材料绝对年代在5290—4527 cal.BP之间。从遗址二期至五期,粟(Setaria italica)的绝对数量百分比和出土概率均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黍(Panicum miliaceum)的绝对数量百分比逐渐下降但出土概率持续上升,而水稻(Oryza sativa)不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出土概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总体而言,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是双槐树遗址二期至五期农业种植的主要形式,水稻在农业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较低,同时,农业经济在生业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确立。综合同时期其他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可知,在仰韶文化晚期,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郑洛地区,聚落群的农业结构整体上属于典型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同时少量种植水稻和大豆。从发展水平上看,农业已成为该地区先民主要的生产活动,在生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郑洛地区在仰韶晚期已进入农业社会。本文研究结果对了解中原腹地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的农业经济特征、演化及其在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槐树遗址 炭化植物遗存 郑洛地区聚落群 农业经济 作物结构
原文传递
4种矮化自根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抗盐性的影响
15
作者 周佳 李兴亮 +5 位作者 李民吉 周贝贝 杨雨璋 张强 魏钦平 张军科 《中国果树》 2024年第4期23-28,44,共7页
比较了盐胁迫对不同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苹果生长的影响,为土壤盐碱化地区苹果矮化自根砧木的选用与抗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以SH6、M9T337、G935、G114种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苹果2年生盆栽苗为试材,浇灌0.5%NaCl、1.0%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 比较了盐胁迫对不同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苹果生长的影响,为土壤盐碱化地区苹果矮化自根砧木的选用与抗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以SH6、M9T337、G935、G114种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苹果2年生盆栽苗为试材,浇灌0.5%NaCl、1.0%NaCl溶液进行胁迫处理,以浇灌去离子水为对照,在持续处理60 d后调查盐害指数,测定生长、矿质元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G11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植株盐害指数最高,其次为SH6矮化自根砧和M9T337矮化自根砧,G935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植株盐害指数最低,表现最为抗盐;盐胁迫下各矮化自根砧植株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生物量积累以G935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植株最高,G11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植株最低。在1.0%NaCl胁迫处理下,G11矮化自根砧富士叶片Na^(+)含量升高程度最大,为对照叶片的34.4倍;而G935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叶片Na^(+)含量升高程度最低,仅为对照叶片的2.4倍。4种矮化自根砧宫藤富士植株的抗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G935>M9T337>SH6>G11,抗盐矮化自根砧能够有效维持宫藤富士植株地上部低钠水平可能是其抗盐性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矮化自根砧 宫藤富士 盐胁迫 Na+运输
下载PDF
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武宏 顾纯光 +5 位作者 杨玉璋 张东 梁中合 方方 黄程青 张居中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0-380,共11页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合相对应年代分析结果,对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时期的的农业发展与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大多数土样中都发现有水稻特征型植硅体,且水稻植硅体的百分含量随时间推移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未发现粟、黍等其它农作物遗存的证据。这一结果表明大汶口文化早期和龙山文化时期,该遗址先民从事的是单一稻作农业,基本沿袭着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的稻作农业传统。对水稻扇型植硅体边缘鱼鳞状纹饰数量统计结果显示,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水稻的驯化水平已接近于现代栽培稻。此外,本研究还在该遗址所有样品中发现有较丰富的竹亚科植物特征型植硅体,推测宫庄遗址先民可能较普遍的利用竹亚科植物作为工具、建筑、食物等的原材料。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末期先民的植物资源利用概况,农作物结构演替,水稻的驯化历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水稻驯化 稻作农业 竹亚科 宫庄遗址 安徽
原文传递
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降雨侵蚀时空分布特征测试与评估
17
作者 杨榆璋 但路昭 +2 位作者 袁刚烈 张涛 车爱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7,187,共9页
为了测试及评估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降雨侵蚀时空分布特征,选取在建云南墨临高速公路某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某段开展现场测试。首先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测试及电测量技术,获取边坡坡面形态特征参数及边坡电阻率剖面;然后引入高斯分布模... 为了测试及评估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降雨侵蚀时空分布特征,选取在建云南墨临高速公路某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某段开展现场测试。首先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测试及电测量技术,获取边坡坡面形态特征参数及边坡电阻率剖面;然后引入高斯分布模型及分位数图示法实现边坡材料属性定义,通过电阻率差异映射边坡侵蚀状态。结果表明:边坡底部及坡中部(y=0~40 m)区域呈现大面积侵蚀特征,在各级边坡平台处则呈现多点集中高侵蚀特征,侵蚀影响深度达5 m左右;随着植被防护等措施的施加,大面积侵蚀特征变为多点集中侵蚀特征,评估结果与坡面形态信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研究成果对于该边坡降雨侵蚀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并对同类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风化花岗岩路堑边坡 降雨侵蚀 时空分布特征 电测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测试
下载PDF
安徽淮北渠沟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与石器功能的淀粉粒分析
18
作者 杨玉璋 廖静雯 +4 位作者 张义中 姚凌 李为亚 崔启龙 张居中 《华夏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7,共10页
渠沟遗址是目前准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为了解该遗址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及部分石器功能,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遗址出土的15件石器残件进行了表面残留物提取与分析,结果发现了来自栗、薏苡、小麦族、菜豆族等4... 渠沟遗址是目前准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为了解该遗址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及部分石器功能,本文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遗址出土的15件石器残件进行了表面残留物提取与分析,结果发现了来自栗、薏苡、小麦族、菜豆族等4类植物种属的淀粉粒共24粒,其中粟淀粉粒是迄今为止淮河中游地区年代最早的旱地农作物证据。结合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发现早在距今8800年左右,淮河中游已经产生稻栗兼作的农业模式。观察遗址出土石磨盘、石磨棒与石刀表面淀粉粒残留物的种类以及损伤特征表明,石磨盘和石磨棒在当时曾被用于对栗、小麦族及薏苡等植物种子进行脱壳、碾压或研磨等加工处理,而石刀可能主要用于收割禾本科植物。本文研究结果为探索准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农作物结构演化与石器功能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沟遗址 淮河中游 淀粉粒分析 植物资源利用 石器功能
原文传递
阳极刻蚀提升Ga_(2)O_(3)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击穿特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艳敏 杨玉章 +3 位作者 冯志红 王元刚 刘宏宇 韩静文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5-379,共5页
提出了一种采用阳极刻蚀提升Ga_(2)O_(3)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击穿特性的新方法。基于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法生长的Ga_(2)O_(3)材料制备了Ga_(2)O_(3)纵向SBD。在完成阳极制备后,对阳极以外的Ga_(2)O_(3)漂移区进行了不同深度的刻蚀,... 提出了一种采用阳极刻蚀提升Ga_(2)O_(3)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击穿特性的新方法。基于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法生长的Ga_(2)O_(3)材料制备了Ga_(2)O_(3)纵向SBD。在完成阳极制备后,对阳极以外的Ga_(2)O_(3)漂移区进行了不同深度的刻蚀,刻蚀完成后,在器件表面生长了SiO2介质层,随后制备了场板结构。测试结果显示,刻蚀后器件的比导通电阻小幅上升,而反向击穿电压均大幅提升。刻蚀深度为300 nm的β-Ga_(2)O_(3)SBD具有最优特性,其比导通电阻(Ron,sp)为2.5 mΩ·cm^(2),击穿电压(Vbr)为1410 V,功率品质因子(FOM)为795 MW/cm^(2)。该研究为高性能Ga_(2)O_(3)SBD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镓(Ga_(2)O_(3))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 刻蚀 击穿电压 功率品质因子(FOM)
下载PDF
江苏泗洪顺山集遗址植物遗存分析的主要收获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居中 李为亚 +8 位作者 尹承龙 程至杰 杨玉璋 罗武宏 姚凌 赵嫚 林留根 甘恢元 闫龙 《东方考古》 2014年第1期365-373,共9页
引言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约400米处的重岗山北缘坡地之上,东南距泗洪县城约15千米,遗址总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南京博物院等单位于2010~2012年对该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总面积2500平方米,确认了该遗址为淮河... 引言顺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西南约400米处的重岗山北缘坡地之上,东南距泗洪县城约15千米,遗址总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南京博物院等单位于2010~2012年对该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掘总面积2500平方米,确认了该遗址为淮河中下游地区一处距今8500~7000年间的史前环壕聚落遗址。该遗址文化特征地域特色鲜明,与淮河上游的贾湖文化、裴李岗文化,海岱地区的后李文化及长江中下游的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等史前考古学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图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淮河 泗洪县 文化 顺山 新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