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权重系数的选择 被引量:262
1
作者 王晖 +2 位作者 薛漫清 梁庆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83-589,共7页
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及一些相关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综合评价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改进。而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作为综合评价中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多指标评价方法和权重系数的选择进行概括介绍。
关键词 多指标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 权重系数 选择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6
2
作者 婧华 王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478-2483,共6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尤其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尤其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导致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一直为研究焦点.在众多学说中,"胰腺自身消化学说"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理论,近年来关于"炎症介质学说"、"肠道细菌易位学说"、"细胞凋亡学说"、"胰腺腺泡内钙超载学说"等也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另外,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TG)血症与AP的关系的研究正逐步深入.本文就AP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发病机制 炎症介质 高脂血症
下载PDF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实时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6
3
作者 郭庆来 吴越 +3 位作者 张伯明 孙宏斌 潘哲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3期66-69,共4页
无功的优化与控制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提出的地区电网无功优化实时控制系统基于现有地调主站的调度自动化系统 (SCADA/EMS) ,SCADA将实时的数据断面发送给EMS,EMS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 ,并根据优化解给出... 无功的优化与控制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提出的地区电网无功优化实时控制系统基于现有地调主站的调度自动化系统 (SCADA/EMS) ,SCADA将实时的数据断面发送给EMS,EMS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整个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 ,并根据优化解给出控制方案 ,再通过SCADA系统的下行命令通道执行优化控制方案 ,完成闭环控制。文中重点论述了遗传算法应用于实时控制系统的优势 ,并且解决了一些在实时控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现场应用表明 ,该系统可以方便灵活地满足实时控制所提出的各种要求 ,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地区电网 无功优化 实时控制系统
下载PDF
数字减影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59
4
作者 吕发金 罗天友 +6 位作者 谢鹏 张志伟 沈云 牟君 廖静敏 方维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A(Digital Subtraction CT Angiography,DS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颅底骨血管模型,16层螺旋CT(Brightspeed elite)扫描:1)轴位螺旋和非螺旋同一参数重复10次扫描;(2)两组同样的参数放在同一序列内,曝光间...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A(Digital Subtraction CT Angiography,DS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颅底骨血管模型,16层螺旋CT(Brightspeed elite)扫描:1)轴位螺旋和非螺旋同一参数重复10次扫描;(2)两组同样的参数放在同一序列内,曝光间隔时间不同(2.3s,3.5s,4.1s,4.7s,5.9s;4s,5s,6s,7s,8s)和采集层数不同(32,41,48,51,55;60,64,72,77,80),各重复1次扫描;(3)模拟注药后按(2)的参数扫描,采集80层,曝光间隔时间为2.4s,重复5次扫描。结果:非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100%,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20%;同一序列相同两组扫描,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成功率为100%,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不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均不成功。不同采集层数减影成功率为85%,不成功扫描重复后完全减影。模拟注药后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9s,5次减影成功率为100%,得到清晰的减影“血管”图像。结论:球管曝光起始位置是影响DSCTA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控制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球管转速的整数倍可确保球管曝光起始位置相同;探测器的使用宽度不影响DSCTA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促炎和抗炎因子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5
作者 徐毅晖 +1 位作者 崔淑兰 王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12-1918,共7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由于其病情重,并发症多,导致死亡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一直为研究的焦点.其研究学说包括胰腺自身消化学说、炎症介质学说、肠道细菌易位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备受关注...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种临床常见急腹症.由于其病情重,并发症多,导致死亡率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且一直为研究的焦点.其研究学说包括胰腺自身消化学说、炎症介质学说、肠道细菌易位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备受关注和重视,其中促炎和抗炎因子与AP关系的研究正逐步深入.本文就促炎和抗炎因子在A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炎因子 抗炎因子 急性胰腺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CT能谱成像对肾结石成分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李小虎 余永强 +11 位作者 王万勤 刘斌 张翼飞 张帅 汪世玉 万宇辉 吴兴旺 周勇 王乐 杨琪放 汪洁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体外区分肾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 168枚经外科手术取出的肾结石,分别置于猪肾中.行能谱扫描( GSI)及常规120 kVp扫描.测量计算GSI图像上结石的有效原子序数(Zeff)、钙水比值(CWR)、能谱衰减曲线斜率、50 keV单能... 目的 探讨能谱CT在体外区分肾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 168枚经外科手术取出的肾结石,分别置于猪肾中.行能谱扫描( GSI)及常规120 kVp扫描.测量计算GSI图像上结石的有效原子序数(Zeff)、钙水比值(CWR)、能谱衰减曲线斜率、50 keV单能量CT值及120 kVp混合能量CT值,并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比较各组结石上述指标的差异.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其成分,成分单一的结石108枚,其中尿酸类结石组13枚、鸟粪石结石组24枚、胱氨酸结石组14枚、磷酸钙结石组18枚、草酸钙结石组39枚.结果 5组结石的Zeff、CWR、50 keV单能量CT值、120 kVp混合能量CT值及能谱衰减曲线斜率分别为:尿酸类结石组为7.4±0.4、0.0085±0.0021、(503±168) HU、(495±106) HU、-0.77、鸟粪石结石组为11.8±0.9、0.1743±0.0677、(1056±290) HU、(799±165) HU、18.72,胱氨酸结石组为11.2±0.6、0.1253±0.0297、(740±172)HU、(565±129) HU、12.79,磷酸钙结石组为16.0±0.4、0.6781±0.0952、(2567±178) HU、(1602±200) HU、37.14,草酸钙结石组为15.4 ±0.4、0.5683±0.0759、( 2267±385) HU、( 1489±284) HU、36.3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组内两两比较,有效原子序数、钙水比值及50 keV单能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能谱CT成像为区分肾结石成分提供了新的方法,有效原子序数、钙水比值及50 keV单能量CT值,3个指标均可以明显区分尿酸类、鸟粪石类、胱氨酸、磷酸钙类及草酸钙类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林振和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2004年第4期234-238,共5页
在静息状态时 ,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κB ,NF κB)通常与其抑制物以无活性的复合物形式存在于胞浆 ,当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 ,通过一个或多个信号转导途径 ,激活一系列激酶 ,迅速从胞浆易位到胞核 ,调控相应靶基因的表达。目前发现... 在静息状态时 ,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κB ,NF κB)通常与其抑制物以无活性的复合物形式存在于胞浆 ,当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 ,通过一个或多个信号转导途径 ,激活一系列激酶 ,迅速从胞浆易位到胞核 ,调控相应靶基因的表达。目前发现它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 ,也参与胚胎发育、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调节 ,NF κB的过度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有关。近年来许多学者深入探讨了NF κB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机制 ,使得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得以进一步阐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KB 信号转导 IKB 调节
下载PDF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及母婴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6
8
作者 郭智勇 +4 位作者 李敏 王善林 管琼 马振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7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以及影响母婴结局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产科126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阴道试产孕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试产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阴道试产以及影响母婴结局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产科126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阴道试产孕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试产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阴道试产成功的因素;Pearson相关性及t检验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母婴结局的关系。结果126例孕妇中试产成功率为79.4%(100/126);成功组年龄、产前BMI、妊娠间隔时间、子宫下段肌壁厚度、阴道分娩史、缩宫素使用率、试产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发热比例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32岁)、产前BMI(≤28)、妊娠间隔时间(>65个月)、子宫下段肌壁厚度(>5.6 mm)、有阴道分娩史及新生儿体质量(≤3.5 kg)是试产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新生儿体质量、试产时间、妊娠间隔时间、子宫下段肌壁厚度与母婴结局相关。结论影响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结局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严格把握阴道试产适应证或成功因素,以提高阴道试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母婴结局 护理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清TNF—α、IL—8和sIL—2R含量测定 被引量:25
9
作者 梁坚 +4 位作者 周宇 王婉梅 汤斌 王胜春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2-113,118,共3页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测定,发现33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血清中TNF-a、IL-8和sIL-2R含量明显增高,并与病情的轻重和病变的范围有关(p<0.05)。提示UC病人免疫功能紊乱,血清中TNF-a、IL-8和sIL-2R含量增高可能和UC的发生发...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测定,发现33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血清中TNF-a、IL-8和sIL-2R含量明显增高,并与病情的轻重和病变的范围有关(p<0.05)。提示UC病人免疫功能紊乱,血清中TNF-a、IL-8和sIL-2R含量增高可能和U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UC病情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血清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丹参酮和川芎嗪抗小鼠皮肤衰老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红丽 吴铁 +2 位作者 吴志华 郭其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527,共3页
目的:比较人参皂苷、丹参酮和川芎嗪灌服对衰老小鼠皮肤的抗衰老作用。方法:10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n=20):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 000 mg.kg-1.d-1)造成小鼠衰老模型,同时各组分别... 目的:比较人参皂苷、丹参酮和川芎嗪灌服对衰老小鼠皮肤的抗衰老作用。方法:100只雌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n=20):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 000 mg.kg-1.d-1)造成小鼠衰老模型,同时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衰老模型组)、丹参酮(1 500 mg.kg-1.d-1)、川芎嗪(150 mg.kg-1.d-1)或人参皂苷(100 mg.kg-1.d-1)。42 d后,测定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皮肤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灌服丹参酮和人参皂苷后,衰老模型小鼠皮肤中SOD活力由衰老对照组的(131.2±21.5)U/ml分别提升为(203.1±11.2)U/ml和(196.8±27.5)U/ml,羟脯氨酸含量由(0.57±0.13)mg/g分别提高到(0.71±0.11)mg/g和(0.76±0.12)mg/g,MDA含量由(9.39±1.5)nmol/g降低到(6.4±1.3)nmol/g和(7.16±2.3)nmol/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丹参酮和人参皂苷的效果相当。而灌服川芎嗪组上述指标的改变不显著。结论:人参皂苷和丹参酮灌服有显著的抗小鼠皮肤衰老作用,均可明显提高皮肤抗氧化酶活力和增强成纤维细胞活性;川芎嗪灌服抗小鼠皮肤衰老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衰老 人参皂苷 丹参酮 川芎嗪 抗衰老作用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8
11
作者 刘学进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008-2010,共3页
目的观察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分别为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组... 目的观察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分别为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治疗的观察组和仅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间胰腺炎CT分级评分、白细胞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脂肪酶和淀粉酶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76%)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94%)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其各项血液检测指标和C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肠内营养进行治疗能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提高,为临床治疗胰腺炎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营养 有益菌种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组织瓣及骨移植治疗小腿骨及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8
12
作者 鲍同柱 吴剑 +3 位作者 鄢飞 严雪港 刘万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小腿骨及皮肤缺损的开放胫腓骨骨折5例,经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创面负压封闭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早期植骨,再次负压封闭引流,5~7d后去除负压封闭引流.组织瓣转移修复创面... 目的探讨小腿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对小腿骨及皮肤缺损的开放胫腓骨骨折5例,经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创面负压封闭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早期植骨,再次负压封闭引流,5~7d后去除负压封闭引流.组织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创面渗液经换药愈合,待骨痂生长后去除外固定架,6-12个月骨折愈合,伤口无感染。随访9—38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负重行走肢体无变形。结论对5cm以内骨缺损,大块皮肤缺损经彻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后早期植骨,可缩短创面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瓣 骨缺损 移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杨世平 +3 位作者 王聪 朱兰 凌洪 沈庆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食管癌患者86例,均进行MSCT检查,并在术后随访5年。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统计MSCT进行术前T、N分期准确率,分析MSCT对食管癌患者术后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食管癌患者86例,均进行MSCT检查,并在术后随访5年。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统计MSCT进行术前T、N分期准确率,分析MSCT对食管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金标准比较,MSCT检测对T 1~T 4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67%、77.78%、90.00%、95.65%,T分期总准确率为84.88%;MSCT检测对N 0~N 1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0%,90.74%,N分期总准确率为89.53%;MCST预测食管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730、0.858、0.903。结论MSCT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食管癌 术前分期
下载PDF
能谱CT单能量区分体外肾结石成分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李小虎 刘斌 +8 位作者 余永强 王明明 王万勤 张帅 张艺飞 吴兴旺 周勇 王乐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5期9-11,20,共4页
目的采用能谱CT对体外肾石标本进行扫描,探讨能谱CT单能量与CT常规120kVp混合能量对于区分体外不同成份肾结石的价值。方法已知单一成分(尿酸结石8枚,六水磷酸铵镁结石12枚,胱氨酸结石6枚,碳酸磷灰石结石10枚,一水草酸钙结石30枚)的66... 目的采用能谱CT对体外肾石标本进行扫描,探讨能谱CT单能量与CT常规120kVp混合能量对于区分体外不同成份肾结石的价值。方法已知单一成分(尿酸结石8枚,六水磷酸铵镁结石12枚,胱氨酸结石6枚,碳酸磷灰石结石10枚,一水草酸钙结石30枚)的66枚肾结石,分别置于猪肾中,每肾上、下肾盏及肾盂各放2枚结石,并将其浸入水箱中,采用GE宝石CT行GSI(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扫描及常规120kVp扫描。测量计算GSI图像的(40keV-140keV,间隔5keV)单能量CT值及120kVp混合能量CT值,并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结石CT值的差异。上述结石分别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其成分。结果经统计学处理,120kVp混合能量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52.773,P值=0.000)。组间两两比较,一水草酸钙结石与碳酸磷灰石结石(P=0.831)、尿酸类结石与胱氨酸类结石混合能量CT值(P=0.411)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结石间120kVp混合能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结石单能谱(40keV-140keV,间隔5keV)CT值有统计学差异(F值分别为:269.244、201.823、121.190、97.348、88.719、80.076、71.537、63.110、55.064、47.837、41.086、35.104、30.202、26.182、22.528、19.866、17.501、15.585、14.108、12.785、11.830,P值均=0.000)。组间两两比较,上述5组结石在50keV时CT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0keV及45keV能区分出尿酸结石与非尿酸结石。结论宝石能谱单能量低keV(40keV-50keV)CT值可以区分出尿酸类结石与非尿酸类结石。单能量50keV为肾结石成分分析的最佳keV,与CT常规120kVp混合能量相比,可以区分出尿酸结石、六水磷酸铵镁结石、胱氨酸结石、一水草酸钙结石及碳酸磷灰石结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下载PDF
薄荷醇止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林月彬 王晖 +1 位作者 梁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7期1488-1490,共3页
目的:考察薄荷醇的止痒作用,并探讨其止痒作用的机制。方法:联合应用组胺和4-氨基吡啶(4-AP)建立瘙痒模型,考察薄荷醇的止痒作用;采用豚鼠离体回肠实验观察组胺诱导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变化以及薄荷醇的作用;采用豚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 目的:考察薄荷醇的止痒作用,并探讨其止痒作用的机制。方法:联合应用组胺和4-氨基吡啶(4-AP)建立瘙痒模型,考察薄荷醇的止痒作用;采用豚鼠离体回肠实验观察组胺诱导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变化以及薄荷醇的作用;采用豚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体外法观察薄荷醇的抑制作用。结果:薄荷醇高、中、低剂量组30min内在搔抓次数与空白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少,高剂量组搔抓潜伏期与空白模型组相比显著延长;薄荷醇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组胺引起的回肠平滑肌张力收缩;薄荷醇高剂量组能抑制豚鼠腹腔细胞组胺释放作用。结论:薄荷醇具明显的止痒作用,其止痒作用与对抗组胺的作用和抑制组胺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醇 止痒作用 组胺 4-氨基吡啶
下载PDF
VSD联合桥式交叉皮瓣治疗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创面 被引量:22
16
作者 鲍同柱 +3 位作者 王河洲 周纳新 龚春龙 潘振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7-408,共2页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桥式交叉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对20例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损伤患者创面施行早期彻底清创,应用VSD覆盖创面,Ⅱ期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桥式交叉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小腿GustiloⅢC型损伤的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对20例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损伤患者创面施行早期彻底清创,应用VSD覆盖创面,Ⅱ期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游离(肌)皮瓣(其中15例桥接股前外侧皮瓣,5例桥接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小腿创面。结果20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损伤小腿均保肢成功。随访15~45个月:其中4例患者膝关节屈曲受限,20°~40°功能丧失;3例踝关节背伸功能受限,约20°功能丧失,不影响日常生活;3例轻微跛行,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对小腿Gustilo Ⅲ C型骨折损伤创面,应用VSD联合桥式交叉皮瓣治疗,可有效降低截肢率,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STILO C型损伤 皮瓣 移植 负压封闭引流
原文传递
薄荷醇的安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程阔菊 王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7-380,共4页
薄荷醇是一种高浓度存在于薄荷和欧薄荷精油中的饱和环萜醇。一个多世纪以来,它已广泛用于非处方药、化妆品以及糖果等。然而,其潜在的不良反应却没有得到足够深入的研究。将结合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薄荷醇不良反应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薄荷醇 薄荷脑 安全性 副作用 中毒 毒性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胡方舟 杨雯月 +2 位作者 谢小红 叶建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5期781-784,共4页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方法,收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12月住院T2DM患者240例,按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和非... 目的调查某三甲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分析其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方法,收集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6年1—12月住院T2DM患者240例,按是否合并DPN,分为DPN组和非DPN组(NDPN组)。分别对2组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婚姻状况、户口类型、付费方式)、体格检查资料(BMI、SBP、DBP)、相关生化资料(FBG、2 h PG、Hb A1c、FC-P、2 h C-P、TC、TG、LDL-C、HDL-C、FFA、BUN、UA、Scr)及是否合并并发症(HTN、CHD、DR、DN、PVD)等进行比较,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T2DM患者合并DPN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的年龄、病程、合并CHD、DR及FBG、FFA高于NDPN组(P<0.05);DPN组的2 h C-P、BUN、UA低于NDPN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558,95%CI:1.051~2.310)、病程(OR=1.758,95%CI:1.078~2.866)、FBG(OR=1.091,95%CI:1.006~1.183)、2 h C-P(OR=0.643,95%CI:0.352~0.843)及合并DR(OR=2.649,95%CI:1.422~4.934)与DPN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年龄、病程、FBG及合并DR是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2h C-P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医学生科学临床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18
19
作者 龙友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4期1768-1769,共2页
关键词 医学生 临床思维 科学 培养 医学知识 医学问题 临床医生 临床经验
下载PDF
炎症介质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葛全兴 王晖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炎症介质 急性胰腺炎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