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冷却壁的传热学分析 被引量:54
1
作者 程素森 薛庆国 +1 位作者 杨天钧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13,共3页
应用传热学理论计算分析了高炉冷却水的稳定性、冷却水的水速、冷却水管与冷却壁本体的间隙及冷却壁的高度对长寿高效高炉冷却壁寿命的影响。
关键词 高炉 冷却系统 传热学分析 冷却壁
下载PDF
电脉冲对高碳钢凝固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唐勇 王建中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47,共4页
对处于熔点以上的高碳钢液施加一定时间的电脉冲,观察了不同处理时间后钢样的凝固组织,发现电脉冲能够缩小钢锭的柱状晶区域,减缓柱状晶的生长趋势,提出了一种新的改善钢液凝固过程的技术。在停止电脉冲处理后停留不同时间的情况下... 对处于熔点以上的高碳钢液施加一定时间的电脉冲,观察了不同处理时间后钢样的凝固组织,发现电脉冲能够缩小钢锭的柱状晶区域,减缓柱状晶的生长趋势,提出了一种新的改善钢液凝固过程的技术。在停止电脉冲处理后停留不同时间的情况下,柱状晶的长度不同,电脉冲处理钢液仍然存在衰退问题。此外,还对电脉冲改善金属液凝固组织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 电脉冲 柱状晶 凝固组织
下载PDF
固废基地质聚合物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47
3
作者 余春松 张玲玲 +5 位作者 杨飞华 王庆国 吴文瞳 王晨希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9-546,共18页
地质聚合物(以下简称“地聚合物”)作为一种具有硅铝酸盐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绿色凝胶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常温制备能耗低、耐酸碱腐蚀、耐火性能高、抗冻抗渗、快凝、早强等特点,并且可利用粉煤灰、垃圾焚烧飞灰/底灰、矿渣等固体废弃... 地质聚合物(以下简称“地聚合物”)作为一种具有硅铝酸盐三维网状结构的新型绿色凝胶材料,具有力学性能高、常温制备能耗低、耐酸碱腐蚀、耐火性能高、抗冻抗渗、快凝、早强等特点,并且可利用粉煤灰、垃圾焚烧飞灰/底灰、矿渣等固体废弃物(以下简称“固废”)(包括危险废弃物,简称“危废”)作为生产原料,在建筑材料、道路修复、重金属固化、光催化废水吸附等固废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地聚合物材料研究的反应机理,重点综述了可用于地聚合物生产的固废来源,以及目前地聚合物材料主要的具有前景的应用领域,并对固废制备地聚合物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实现对固体废物经济有效、高附加值的利用,为固废制备地聚合物材料的深入研究和新型工程应用开发更多的产品提供积极有力的参考、支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地质聚合物 反应机理 研究与应用领域 存在问题
原文传递
我国热风炉的现状及提高风温的对策 被引量:27
4
作者 吴启常 张建梁 《炼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4,共4页
分析了我国热风炉的现状,认为影响我国多数热风炉风温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拱顶温度过低;二是热风管道系统的设计存在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温,应提高双预热的温度,在高温区采用硅砖,完善自控系统以及纠正热风管道系统... 分析了我国热风炉的现状,认为影响我国多数热风炉风温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拱顶温度过低;二是热风管道系统的设计存在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风温,应提高双预热的温度,在高温区采用硅砖,完善自控系统以及纠正热风管道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炉 高风温 预热 高炉 炼铁
下载PDF
钢铁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及低碳技术的误区及现实路径 被引量:33
5
作者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8,共6页
为澄清当前"双碳"工作中的一些误区和客观把握温室气体的内容和实质,正确指导中国钢铁工业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分别介绍了"碳""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及其对中国发展... 为澄清当前"双碳"工作中的一些误区和客观把握温室气体的内容和实质,正确指导中国钢铁工业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分别介绍了"碳""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及其对中国发展的正面、负面影响,国内外目前在低碳领域的进展,认识的误区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下一步中国钢铁工业分阶段实施的几点现实路径,同时介绍了部分已知和未知的低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钢铁工业 低碳技术 误区 路径
原文传递
碳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体外降解特性 被引量:26
6
作者 齐锦刚 曹丽云 +1 位作者 王建中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7,共4页
制备了碳纤维增强聚乳酸(C/PLA)骨折内固定复合材料, 研究了体外降解过程中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体外降解过程中, C/PLA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经过硝酸处理后的C/PLA复合材料降解速度缓慢, 表明界面... 制备了碳纤维增强聚乳酸(C/PLA)骨折内固定复合材料, 研究了体外降解过程中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体外降解过程中, C/PLA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经过硝酸处理后的C/PLA复合材料降解速度缓慢, 表明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对降解过程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C/PLA复合材料 体外降解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粉煤灰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周静 李素芹 +1 位作者 杨虹 《能源环境保护》 2007年第6期30-32,共3页
利用粉煤灰-石灰体系作吸附剂,对焦化废水中氨氮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药剂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废水pH值为5左右时,每100 mL废水中加入粒径为100目以上的粉煤灰15 g,生石灰0.25 g,吸附时间... 利用粉煤灰-石灰体系作吸附剂,对焦化废水中氨氮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pH值、药剂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为:废水pH值为5左右时,每100 mL废水中加入粒径为100目以上的粉煤灰15 g,生石灰0.25 g,吸附时间为1h。处理后焦化废水的NH3-N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氨氮 焦化废水 吸附
下载PDF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超低NO_x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关运泽 +4 位作者 毛一心 张先棹 白皓 聂雄芳 宗燕兵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0-193,共4页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用蓄热室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将助燃空气预热至800℃以上,此时燃料处在低氧气氛中稳定燃烧,同时温度分布很均匀,产生的NOx非常低,成为节能和环保双赢的一种燃烧方法.为了推进此项技术的实用化,在蓄热式锻造炉上...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是用蓄热室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将助燃空气预热至800℃以上,此时燃料处在低氧气氛中稳定燃烧,同时温度分布很均匀,产生的NOx非常低,成为节能和环保双赢的一种燃烧方法.为了推进此项技术的实用化,在蓄热式锻造炉上进行了实验研究,重点为超低NOx的排放.通过采用"燃料不换向"和"炉气马蹄形循环"新技术以及"烟气外部再循环"的低NOx燃烧技术,既简化了蓄热式燃烧系统和操作,又取得了超低NOx排放的良好效果,NOx排放值远低于日本和美国的环保排放标准限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燃烧 超低N0x排放 燃料不换向 烟气再循环 蓄热式锻造炉
下载PDF
电脉冲改善HRB335钢宏观凝固组织的作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玲珍 宗燕兵 +3 位作者 崔衡 宋军涛 张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8-481,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HRB335钢进行电脉冲处理.考虑了最大脉冲电流、频率和处理时间的搭配作用,得出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参数范围.通过和前人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电脉冲效果可能与钢种无关的初步结论,以及对树枝晶打断理论的不同观点,指出实...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HRB335钢进行电脉冲处理.考虑了最大脉冲电流、频率和处理时间的搭配作用,得出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参数范围.通过和前人结果的分析比较得出电脉冲效果可能与钢种无关的初步结论,以及对树枝晶打断理论的不同观点,指出实验过程中液面波动现象是金属中溶入了过多的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 HRB335钢 宏观组织
下载PDF
钢渣熔态提铁后的二次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郭文波 +2 位作者 杨志杰 李宇 魏承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89-1192,共4页
以钢渣提铁后的二次渣为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建筑装饰用的微晶玻璃。研究表明:随着二元碱度的升高,玻璃料中全铁含量先降低后略微增加,而显微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铁含量增加,对制备的微晶玻璃的显微硬度和抗压强度产生不利影... 以钢渣提铁后的二次渣为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建筑装饰用的微晶玻璃。研究表明:随着二元碱度的升高,玻璃料中全铁含量先降低后略微增加,而显微硬度先增加后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铁含量增加,对制备的微晶玻璃的显微硬度和抗压强度产生不利影响;二次渣碱度0.7时为最佳配方,其主晶相为钙长石和钙铝黄长石,显微硬度为3.87 GPa,抗弯强度为37.5 MPa,抗压强度为146.9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渣 二元碱度 烧结 微晶玻璃
下载PDF
新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于汽车尾气NO_x净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徐春保 吴胜利 +1 位作者 寿秋爽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9-41,49,共4页
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模拟汽车尾气,研究新型复合金属氧化催化剂WCX-I(Re-Ni-Co-Cu-Ox/Fe2O3)对CO还原NO反应和CH4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抗SO2中毒性能,抗积炭性能.结果表明WCX... 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模拟汽车尾气,研究新型复合金属氧化催化剂WCX-I(Re-Ni-Co-Cu-Ox/Fe2O3)对CO还原NO反应和CH4还原NO反应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的抗SO2中毒性能,抗积炭性能.结果表明WCX-I催化剂对NO/CO和NO/CH4反应均具有较好的高温活性.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400℃以上时CO对NO的稳定还原率在93%以上,600℃以上时CH4对NO的稳定还原率在92%以上.在1000ml/m3SO2-N2的高硫气氛中强制中毒及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物 催化剂 净化 废气处理
下载PDF
中国钢铁工业节能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洪福 温燕明 《冶金能源》 2011年第4期3-7,18,共6页
系统论述了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规模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通过分析行业节能历史进程,归纳了行业节能规律,预测了下一步的节能发展趋势。从钢铁流程工艺特点、余热余能资源、用能管理、节能技术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节... 系统论述了我国钢铁工业在发展规模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通过分析行业节能历史进程,归纳了行业节能规律,预测了下一步的节能发展趋势。从钢铁流程工艺特点、余热余能资源、用能管理、节能技术等方面,全面分析了我国钢铁工业节能的现状与潜力,指出了今后钢铁工业节能的发展方向、途径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节能 潜力 系统能效 高效转化
下载PDF
长流程钢铁企业的碳代谢模型与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田伟健 李辉 +3 位作者 全魁 白皓 李宁 《冶金能源》 2020年第1期3-9,40,共8页
钢铁生产作为高CO2排放产业,其碳减排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至关重要。文章综合了不同国家和组织提出的钢铁企业CO2计算方法,提出了针对中国长流程钢铁企业的CO2计算模型,结合各工序的特点,将CO2排放分为两部分:燃烧排放与工艺排放,并... 钢铁生产作为高CO2排放产业,其碳减排对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至关重要。文章综合了不同国家和组织提出的钢铁企业CO2计算方法,提出了针对中国长流程钢铁企业的CO2计算模型,结合各工序的特点,将CO2排放分为两部分:燃烧排放与工艺排放,并定义了系统边界与排放因子。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两家案例钢铁企业,CO2排放强度分别为1362. 95 kg/t和1525. 97 kg/t,结合碳物质流分析(C-SFA)绘制了碳代谢图,准确找出碳减排的薄弱环节,为后续制定减排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CO2计算模型 碳物质流分析 燃烧排放 工艺排放
下载PDF
脉冲电场处理对铁液凝固过程石墨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静松 薛庆国 +2 位作者 王建中 常国威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77-679,共3页
在未加任何孕育剂的情况下 ,铸铁铁液经过脉冲电场处理后 ,在凝固过程中发生了石墨化转变 ;在相同参数脉冲电场的作用下 ,处理时间长有利于石墨化转变的进行 ;原铁液中的硅有利于缩短处理时间。分析认为 ,脉冲电场的施加 ,引起了铁液中... 在未加任何孕育剂的情况下 ,铸铁铁液经过脉冲电场处理后 ,在凝固过程中发生了石墨化转变 ;在相同参数脉冲电场的作用下 ,处理时间长有利于石墨化转变的进行 ;原铁液中的硅有利于缩短处理时间。分析认为 ,脉冲电场的施加 ,引起了铁液中不同原子及原子团的电子施主 /受主特性的改变 ,改变了铁液中碳的活度及原子团的尺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铁 凝固 电脉冲孕育处理 孕育处理 石墨化
下载PDF
大喷煤量高炉冶炼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家新 糜克勤 《包头钢铁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以宝钢高炉为背景分析高炉喷煤降焦的特点,以及实现喷煤 200 kg/t、焦比< 300 kg/t 的目标应采用的冶炼方针;指出未燃煤对高炉的利弊与减少未燃煤生成量的途径,并以国内外高炉的实践研究了大喷煤量以后炉内的变化规... 以宝钢高炉为背景分析高炉喷煤降焦的特点,以及实现喷煤 200 kg/t、焦比< 300 kg/t 的目标应采用的冶炼方针;指出未燃煤对高炉的利弊与减少未燃煤生成量的途径,并以国内外高炉的实践研究了大喷煤量以后炉内的变化规律及采取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煤量 焦比 未燃煤 高炉 强化冶炼
下载PDF
烧结机分区段漏风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金永龙 徐南平 +1 位作者 邬士英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共3页
烧结机漏风问题直接影响烧结过程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多种方法分别对烧结机各区段的漏风率进行了测定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漏风重点部位和定量数据 ,以便采取有利的防止漏风、降低漏风率的措施。在现场实施后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烧结... 烧结机漏风问题直接影响烧结过程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多种方法分别对烧结机各区段的漏风率进行了测定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漏风重点部位和定量数据 ,以便采取有利的防止漏风、降低漏风率的措施。在现场实施后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烧结机总漏风率下降了 5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区段漏风率 测试 漏风 烧结机
下载PDF
电脉冲作用下T8钢凝固组织的改变 被引量:11
17
作者 唐勇 王建中 +2 位作者 王静松 赵昱祥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7-311,共5页
对高于熔点、含碳0.8%的T8钢液使用电脉冲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T8钢液正常空冷,得到了晶粒明显细化、枝晶发达程度大大减小的凝固组织.并且发现经过电脉冲处理后的T8钢的珠光体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片层间距缩短.根据实验结果推... 对高于熔点、含碳0.8%的T8钢液使用电脉冲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T8钢液正常空冷,得到了晶粒明显细化、枝晶发达程度大大减小的凝固组织.并且发现经过电脉冲处理后的T8钢的珠光体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片层间距缩短.根据实验结果推导了脉冲电压和凝固晶粒个数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钢 凝固组织 珠光体 电脉冲作用
下载PDF
高炉铜冷却壁热态实验及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郑建春 宗燕兵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38-941,共4页
根据铜冷却壁传热过程分析,得到铜冷却壁热面复合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在1:1的热态实验炉上进行了热态实验,得到不同炉气温度下相应的热面复合传热系数值.建立了铜冷却壁三维数学模型,模拟铜冷却壁在几种不同的热面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场... 根据铜冷却壁传热过程分析,得到铜冷却壁热面复合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在1:1的热态实验炉上进行了热态实验,得到不同炉气温度下相应的热面复合传热系数值.建立了铜冷却壁三维数学模型,模拟铜冷却壁在几种不同的热面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通过与热态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可知,热面复合传热系数不能取恒定值,需要考虑炉气温度变化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计算壁体热流密度的分布,还可得到热面渣皮的厚度的变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冷却壁 热态实验 传热系数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有机朗肯循环与再热式循环低温热源发电系统热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宁 张鑫 +5 位作者 白皓 李晓娟 张信荣 马云翔 王景富 《工业加热》 CAS 2012年第2期44-47,共4页
针对120℃以下的低温余热热源,探讨了基本有机郎肯循环发电系统和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模型的基本原理。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角度出发,研究了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R21/R245fa在基本有机郎肯循环系统中,以及纯工质R245fa在再... 针对120℃以下的低温余热热源,探讨了基本有机郎肯循环发电系统和再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模型的基本原理。从热力学第一定律角度出发,研究了纯工质R245fa和非共沸混合工质R21/R245fa在基本有机郎肯循环系统中,以及纯工质R245fa在再热式有机郎肯循环系统中,三种形式的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热力性能随蒸发温度的变化情况。与纯工质基本有机郎肯循环系统相比,再热式有机郎肯循环最大可提高系统净输出功7.08%,而混合工质对提高整个系统热力性能具有较大的优势,净输出功和热效率最大可提高4.67%和2.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工质朗肯循环 再热式循环 蒸发温度 非共沸混合工质 低温余热热源
下载PDF
MgO对含钛烧结矿矿相结构及软熔滴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郑安阳 刘征建 +2 位作者 王耀祖 张建良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4-191,共8页
为了深入探究MgO对烧结矿矿物组成及冶金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荷重软化熔滴设备研究了MgO对含钛烧结矿矿相结构与软熔滴落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料中MgO质量分数从2.04%增加到3.96%,烧结过程液相生成量逐渐减少,烧... 为了深入探究MgO对烧结矿矿物组成及冶金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荷重软化熔滴设备研究了MgO对含钛烧结矿矿相结构与软熔滴落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料中MgO质量分数从2.04%增加到3.96%,烧结过程液相生成量逐渐减少,烧结矿中的赤铁矿和铁酸钙等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赤铁矿质量分数从13.57%降低到9.99%,铁酸钙的质量分数由38.7%降低到30.17%,磁铁矿、硅酸盐和烧结矿中的孔洞逐步增加.因此,增加烧结矿中MgO会降低烧结矿中液相生成量,不利于烧结矿转鼓强度和还原性的提高.高碱度含钛烧结矿中的镁主要分布于烧结矿中复合铁酸钙相中,进一步提高烧结矿中镁的质量分数,烧结矿的磁铁矿相比例将增加,有一部分镁固溶于磁铁矿中;在高镁烧结矿中,也会形成一定量的橄榄石,其中固溶有少量镁、钛等元素.随着烧结矿中MgO质量分数的增加,开始软化温度逐渐升高,试样软化开始温度均在1120℃以上,软化温度区间△t_A随着MgO含量的升高而逐渐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MgO 矿相结构 含钛烧结矿 液相生成量 荷重软化熔滴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