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桑叶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
作者 俞燕芳 黄金枝 +1 位作者 邓泽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1572-1578,共7页
桑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桑叶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功能性食品。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酚类、生物碱类、多糖类、γ-氨基丁酸和植物甾醇等营养和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炎等功效。目前桑叶食品主要有桑叶茶、... 桑树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桑叶被广泛用于生产各种功能性食品。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酚类、生物碱类、多糖类、γ-氨基丁酸和植物甾醇等营养和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抗炎等功效。目前桑叶食品主要有桑叶茶、桑叶菜和桑叶粉(浆)系列食品。不同工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加工而成的桑叶茶各有特色。相对于传统的桑叶茶,桑叶菜或桑叶粉(浆)能更好地进行桑叶的全食物利用,但目前没有专用的菜用桑品种和合适的评判桑叶菜品质的标准。在复杂的食品体系中,食品加工工序以及桑叶与其他食品材料的组分相互作用,都会导致桑叶理化性质及品质功能的改变。本文介绍桑叶原料特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开发现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期为更合理、更科学地开发桑叶食品或其他类似食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营养 食品加工 功能成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桑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宁 俞燕芳 +3 位作者 杜贤明 彭晓虹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重金属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桑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也是一种有效的植物修复技术。笔者简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与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并阐述了桑树的生长特性,桑树生长与土壤中镉、铅、锌、砷等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污染修复已成为当前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桑树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也是一种有效的植物修复技术。笔者简单介绍了土壤重金属与植物修复技术的概念,并阐述了桑树的生长特性,桑树生长与土壤中镉、铅、锌、砷等重金属元素的关系,并结合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形势,探讨了桑树作为江西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树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土壤重金属 污染 植物修复 江西
下载PDF
微生物在农业废弃物堆肥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黄金枝 胡桂萍 +3 位作者 俞燕芳 杜贤明 王军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64-70,共7页
近年来,农业废弃物资源污染和浪费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且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微生物的氧化还原和合成能力,可将废弃物里有机质分解为腐殖质或合成有效态矿质元素,形成绿色、稳定、安全的有机肥。堆肥化是实现农业废... 近年来,农业废弃物资源污染和浪费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且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微生物的氧化还原和合成能力,可将废弃物里有机质分解为腐殖质或合成有效态矿质元素,形成绿色、稳定、安全的有机肥。堆肥化是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处理有效而经济的重要措施。而微生物是加快有机固体废弃物分解速度的关键,是堆肥化处理重要的生物因子。简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堆肥处理中的常用微生物,堆肥处理技术,以及微生物在农业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并对农业废弃物堆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展望,针对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建议和方向,以期为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农业废弃物 堆肥 生物因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不同药剂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邓真华 彭晓虹 +4 位作者 杜贤明 胡丽春 俞燕芳 叶武光 《中国蚕业》 2014年第3期33-35,共3页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对果桑生产的危害,我们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WP)、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WP)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对果桑生产的危害,我们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WP)、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WP)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进行了防治试验,桑椹采摘前25 d停止用药。结果表明:使用70%甲基托布津WP、交替使用70%甲基托布津WP和50%腐霉利WP的防效达90%以上,交替使用70%甲基托布津WP和50%多菌灵WP、使用50%多菌灵WP的防治效果次之,且所用药剂对桑叶和桑椹均未产生药害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菌核病 防治药剂 甲基托布津 腐霉利
下载PDF
幼龄茶园套种绿肥效应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江新凤 杨普香 +5 位作者 李文金 赵华 兰峰 李洪波 王新民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第6期20-22,共3页
为分析绿肥与幼龄茶树套种对茶树生长情况、虫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采用三个不同种类的绿肥于2014年春种植在同等条件的幼龄茶园中,期间分别调查绿肥套种对茶树树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采样后生化指标、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影... 为分析绿肥与幼龄茶树套种对茶树生长情况、虫害发生情况等的影响,采用三个不同种类的绿肥于2014年春种植在同等条件的幼龄茶园中,期间分别调查绿肥套种对茶树树高、株宽及百芽重等生长指标、采样后生化指标、杂草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影响。结果表明:幼龄茶园中套种绿肥能改善土壤的状况,促使茶树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增强幼龄茶园茶树的生长势,减少虫害和杂草的发生,从而提高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选择适宜的绿肥进行茶、绿肥套种,能提高茶园土壤的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茶园 绿肥 套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下载PDF
烹饪方式对桑叶生物碱类和酚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俞燕芳 +5 位作者 黄金枝 夏裕辉 彭晓虹 杜贤明 王军文 邓泽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43-248,共6页
研究微波、蒸、煮和油炸等烹饪方式对桑叶酚类物质组成变化和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桑叶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桑叶DNJ和酚类单体含量。结果表明:除了蒸3 min的桑叶总酚... 研究微波、蒸、煮和油炸等烹饪方式对桑叶酚类物质组成变化和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含量的影响。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桑叶总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桑叶DNJ和酚类单体含量。结果表明:除了蒸3 min的桑叶总酚含量增加,所有烹饪处理后的桑叶DNJ和总酚含量均显著降低。蒸制处理后桑叶的总酚和DNJ含量最高,油炸处理DNJ含量最低,而微波(70 W)5 min桑叶酚类物质含量最低。不同烹饪方式对酚类组成影响显著,蒸3 min和微波(700 W)3 min的桑叶异槲皮素和紫云英苷含量增加,油炸的桑叶增加了山柰酚-乙酰基-葡萄糖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等成分。综上,蒸制处理能保留桑叶中较多的活性成分,是适宜桑叶的烹饪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烹饪 DNJ 多酚
下载PDF
赤霉素对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彭玉辅 陈华玲 +8 位作者 彭火辉 管帮富 王小玲 袁淑贞 高柱 黎小萍 谢小群 彭华 《江西科学》 2013年第4期465-468,共4页
研究了赤霉素对3种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赤霉素处理,能缩短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也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其中,赤霉素对中度休眠的柳叶马鞭草"诀窍"种子发芽率、... 研究了赤霉素对3种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赤霉素处理,能缩短柳叶马鞭草种子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也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其中,赤霉素对中度休眠的柳叶马鞭草"诀窍"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700 mg/L浓度的赤霉素处理6 h效果最佳。细叶柳叶马鞭草以浓度为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12 h,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马鞭草 赤霉素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下载PDF
不同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4
8
作者 邓真华 +5 位作者 彭晓虹 杜贤明 叶武光 胡丽春 俞燕芳 匡英秋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第6期6-8,共3页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结合近年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就不同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病原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果桑 菌核病 发病率 防治措施
下载PDF
不同杀青方式对夏秋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沙鸥 +2 位作者 李文金 陈宜 朱运华 《蚕桑茶叶通讯》 2013年第6期24-26,共3页
对三种不同杀青方式(微波杀青、蒸汽杀青、传统滚筒杀青)以及配套工艺改进在夏秋季大宗绿茶加工中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杀青绿茶在外形、色泽、汤色、叶底方向,明显优于传统杀青,但香气不如传统杀青,通过工艺改进,将微波... 对三种不同杀青方式(微波杀青、蒸汽杀青、传统滚筒杀青)以及配套工艺改进在夏秋季大宗绿茶加工中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杀青绿茶在外形、色泽、汤色、叶底方向,明显优于传统杀青,但香气不如传统杀青,通过工艺改进,将微波杀青与炒二青配套使用,对香气和滋味品质提升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杀青 夏秋茶 品质提升
下载PDF
茶树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江新凤 李文金 +5 位作者 杨普香 郭金 王新民 张瑶 彭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56-1861,共6页
【目的】开展茶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为江西省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浙江省引进的3个茶树新品种(中茶108、中茶302和茂绿)进行引种比较试验,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观测其成活率、物候期、鲜叶产量,测定其生化成分、制茶品质... 【目的】开展茶树新品种引种试验,为江西省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浙江省引进的3个茶树新品种(中茶108、中茶302和茂绿)进行引种比较试验,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观测其成活率、物候期、鲜叶产量,测定其生化成分、制茶品质和抗性,分析其在江西省的种植适应性。【结果】3个茶树新品种移栽成活率分别为99.32%、99.21%和96.13%,其中茂绿的移栽成活率稍低于福鼎大白茶(98.66%),中茶108和中茶302均高于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白茶相比,3个品种的一芽一叶期早,百芽重低,发芽密度(除茂绿外)高,抗寒和抗旱能力强,产量高或相当。3个品种制成的绿茶品质均优于福鼎大白茶。【结论】中茶108、中茶302和茂绿3个茶树品种在江西南昌表现较好,可在江西南昌茶树种植区域进一步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新品种 区域试验 种植适应性 茶叶品质 南昌
下载PDF
遮阴对“黄金菊”茶树生长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江新凤 李琛 +4 位作者 蔡翔 谢小群 李友勇 刘本英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428,共5页
为探明遮阴对特殊茶树资源“黄金菊”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以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为试验材料,以不遮光(0%)为对照,分析茶树农艺性状、茶园微环境、叶片光合参数、新梢内含成分等。结果显示,遮阴处理改善了黄化茶树资源“黄金... 为探明遮阴对特殊茶树资源“黄金菊”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以遮光率为70%的黑色遮阳网为试验材料,以不遮光(0%)为对照,分析茶树农艺性状、茶园微环境、叶片光合参数、新梢内含成分等。结果显示,遮阴处理改善了黄化茶树资源“黄金菊”的生长状况,使得黄化新梢返绿,改变了处理茶树微环境及光合作用,提高了茶树氨基酸含量。说明适度遮阴可以促进茶树光合作用的进行,利于茶树有机物的积累,提高夏、秋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菊”茶树 遮阴处理 光合速率 茶叶品质
下载PDF
江西选育茶树品种资源情况介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江新凤 杨普香 +4 位作者 李文金 张贱根 张龙英 刘均华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
茶树良种是茶产业发展必备的一个条件,是实现茶叶优质高效的根本途径,至2013年,全国已有国家审(认)定茶树品种124个,其中,无性系茶树品种107个,还有一批省级审(认)定茶树品种。江西省在种质资源调查与性状鉴定研究基础上,选育出国... 茶树良种是茶产业发展必备的一个条件,是实现茶叶优质高效的根本途径,至2013年,全国已有国家审(认)定茶树品种124个,其中,无性系茶树品种107个,还有一批省级审(认)定茶树品种。江西省在种质资源调查与性状鉴定研究基础上,选育出国家级审(认)定的上梅洲、大面白、宁州2号等无性系优良品种4个,有性系良种1个,省级鉴定的优良品种2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无性系茶树 大面白 种质资源调查 性状鉴定 茶产业发展 灌木型 优良品种 早生种 茶类
下载PDF
适合茶枝屑代料栽培的优良食用菌菌株筛选 被引量:11
13
作者 贺望兴 +3 位作者 谢小群 郭金 蔡翔 李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0-115,共6页
为筛选到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食用菌优良菌株,对灵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以及榆黄菇等11个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和常规杂木屑栽培基质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产量和商品经济性状等筛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杂木屑配方相比,平... 为筛选到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食用菌优良菌株,对灵芝、平菇、香菇、杏鲍菇以及榆黄菇等11个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和常规杂木屑栽培基质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产量和商品经济性状等筛选指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杂木屑配方相比,平菇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菌丝生长状况更好、产量更高、商品经济性状更优;灵芝菌株在茶枝屑栽培配方上除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低于杂木屑配方外,其他菌丝生长状况指标、产量以及商品经济性状指标间均差异不显著,其他食用菌菌株在茶枝屑配方上的筛选指标均显著差于杂木屑配方组,因此以灵芝和平菇分别作为复筛菌株。菌株复筛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枝屑代料栽培配方上夏灰1号和灵芝92菌株菌丝长势最好,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0.92、0.45 cm/d,产量最高,分别达436、45 g/棒,商品经济性状最优。经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得到夏灰1号平菇以及灵芝92是适宜茶枝屑代料栽培的优良食用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屑 代料栽培 食用菌 菌株筛选 商品经济性状
下载PDF
桑叶粉的加工与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俞燕芳 夏裕辉 +7 位作者 饶连英 彭晓虹 杜贤明 黎小萍 邓真华 胡丽春 叶武光 《蚕桑茶叶通讯》 2014年第6期9-10,共2页
桑树是桑科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桑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锰、锌等矿物质,而且富含黄酮类、植物甾醇、γ-氨基丁酸、1-脱氧野尻霉素(DNJ)、有机酸... 桑树是桑科桑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桑叶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钙、铁、锰、锌等矿物质,而且富含黄酮类、植物甾醇、γ-氨基丁酸、1-脱氧野尻霉素(DNJ)、有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抗肿瘤、消炎退肿、 消炎退肿、防暑明目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粉 1-脱氧野尻霉素 多年生木本植物 应用 加工 Γ-氨基丁酸 生物活性成分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桑椹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军文 黄金枝 +5 位作者 杜贤明 彭晓虹 俞燕芳 邓真华 林蕾 《蚕桑茶叶通讯》 2016年第4期3-6,共4页
桑椹属浆果类水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是一种宝贵的天然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阐述了桑椹的营养成分,介绍了桑椹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并对桑椹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桑椹 天然资源 食品加工 应用前景
下载PDF
茶渣蛋白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桂萍 +3 位作者 张国彪 杨广 方雅君 黄琼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27-130,135,共5页
为实现茶渣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茶渣蛋白提取率,用碱浸提法提取废茶渣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提取温度、NaOH浓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对茶渣蛋白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筛选试验的基础上,运用Design Expert 8统计分析软件... 为实现茶渣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茶渣蛋白提取率,用碱浸提法提取废茶渣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不同提取温度、NaOH浓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对茶渣蛋白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筛选试验的基础上,运用Design Expert 8统计分析软件,设计4因素5水平响应面试验对提取温度、NaOH浓度、提取时间和液固比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渣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NaOH浓度0.1mol/L、液固比45∶1、提取时间4h;在该条件下,茶渣蛋白提取得率为5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渣 蛋白 提取工艺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微生物资源在茶产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桂萍 刘波 +5 位作者 曹挥华 陈李林 杨普香 高其章 杨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205-1211,共7页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和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茶产业进入转型发展期,走生态、绿色、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微生物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资源,由于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所形成物种多样性和功...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和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茶产业进入转型发展期,走生态、绿色、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微生物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生物资源,由于其在长期的进化过程所形成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加上其结构简单便于研究应用的特性,许多有益农业微生物已被开发成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微生物保鲜剂、微生物降污剂等资源,在茶叶无公害种植生产,茶叶加工和茶叶副产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微生物资源在茶产业中肥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残留绿色防控、茶叶加工、储藏保鲜剂以及茶综合利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同时探讨微生物资源在茶产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资源 茶产业 开发与利用
下载PDF
覆盖对茶园土壤温度和杂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舜尧 江新凤 +5 位作者 李琛 叶川 江亮辉 李洪波 黄圣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78-82,90,共6页
在井冈山夏季高温季节,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探究了5种覆盖材料在茶园中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稻草、谷壳、防草布、黑膜覆盖均可以显著降低茶园土壤温度,减少土温的日较差,并且提高土壤含水量;除了白膜覆盖... 在井冈山夏季高温季节,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探究了5种覆盖材料在茶园中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稻草、谷壳、防草布、黑膜覆盖均可以显著降低茶园土壤温度,减少土温的日较差,并且提高土壤含水量;除了白膜覆盖处理外,其他覆盖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茶园行间杂草的发生和生长,其中防草布和黑膜覆盖处理的防杂效果较佳;黑膜、白膜和防草布覆盖处理的覆盖和防草总费用分别比无覆盖对照降低了10965、6245、5121元/hm^(2)。因此,黑膜覆盖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防草布覆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覆盖 土壤温度 绿色防草 成本
下载PDF
茶树资源“黄金菊”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江新凤 李延升 +3 位作者 杨普香 刘本英 倪德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3期4217-4221,共5页
目的研究茶树资源"黄金菊"对绿茶、红茶的适制性,为江西省茶树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茶树品种宁州2号为对照,检测"黄金菊"茶树资源制成绿茶、红茶后的游离氨基酸(amino acids, AA)、茶多酚(tea polyphenol... 目的研究茶树资源"黄金菊"对绿茶、红茶的适制性,为江西省茶树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茶树品种宁州2号为对照,检测"黄金菊"茶树资源制成绿茶、红茶后的游离氨基酸(amino acids, AA)、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TB)、咖啡碱(caffeine, CAF)、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catechin gallate,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epicatechin gallate,ECG)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等成分含量变化,对成茶进行感官审评并评分。结果茶树资源"黄金菊"制成绿茶咖啡碱含量在4.13%~4.26%之间,茶多酚含量在20.67%~21.89%之间,氨基酸含量4.16%~4.54%之间。制成的红茶水浸出物集中在43.21%~44.03%,咖啡碱为4.11%~4.42%,茶多酚为24.67%~25.81%,氨基酸为2.21%~2.53%。儿茶素组分制成绿茶、红茶之间差距很大,但均与对照品种相当,感官审评结果显示,黄金菊茶树资源制成绿茶、红茶得分与对照品种相当。结论黄金菊茶树是红茶、绿茶兼制的茶树品种资源,制成绿茶成品品质结果稍逊于对照品种宁州2号,制成红茶品质优于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菊茶树 高效液相色谱法 儿茶素的品质指数 适制性
下载PDF
灵芝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电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贺望兴 杨普香 +5 位作者 李延升 黎小萍 张贱根 蔡海兰 蔡翔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86-94,共9页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是灵芝多糖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用电子克隆方法得到灵芝UGPase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UGPase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亲疏水性、信号肽、蛋白结构域、蛋白高级结构以及系统进化树的...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是灵芝多糖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用电子克隆方法得到灵芝UGPase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UGPase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亲疏水性、信号肽、蛋白结构域、蛋白高级结构以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UGPase基因全长1691 bp,包含一个1515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04个氨基酸;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它是定位于细胞质内的一种亲水性稳定蛋白酶;它的高级结构主要是由α螺旋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所组成;同源比对分析显示,该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其他动植物的UGPase酶相比在序列组成、高级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