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孙勇 王良喜 +4 位作者 周宜芳 孙曙光 学飞 邓向东 张盼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人院且符合人选标准的6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谷氨酰胺组20例、联合用药组20例,另选10名健康...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人院且符合人选标准的60例严重烧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谷氨酰胺组20例、联合用药组20例,另选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组烧伤患者于伤后2d起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给予谷氨酰胺组患者的蛋白质中0.3g/kg由谷氨酰胺双肽提供,使用10d;联合用药组患者同谷氨酰胺组处理,另在应用谷氨酰胺双肽的10d中7d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00kU,每隔8h注射1次。5组烧伤患者于治疗前1d和治疗后10d收集24h尿液,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尿液总氮量,计算氮平衡;于该2个时相点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比色法测定D-乳酸含量,ELISA法测定二胺氧化酶(DAO)、TNF-α和IL-6含量,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测定LPS含量。健康对照组检测相同指标。记录3组患者伤后30d创面愈合率、总住院日、脓毒症发生率。计量资料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结果治疗后10d谷氨酰胺组患者的氮平衡为(-1.35±0.59)g/d,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5.40±1.67)g/d,P〈0.01],血清D哥L酸、DAO、LPS、TNF-α以及IL-6含量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P〈0.01)。治疗后10d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氮平衡、D-乳酸和DAO含量与谷氨酰胺组接近(P值均大于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10d血清中LPS、TNF—α和IL-6含量分别为(0.167±0.064)EU/mL、(43±14)pg/mL、(139±23)pg/mL,均低于谷氨酰胺组[(0.240±0.079)EU/mL、(59±8)pg/mL、(195±31)pg/mL,P〈0.05或P〈0.01]。谷氨酰胺组患者伤后30d的创面愈合率、总住院日分别大于或小于常规治疗组(P值均小于0.01),但脓毒症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接近(P〉0.05)。联合用药组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谷氨酰胺 乌司他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原文传递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减轻大鼠烧伤后肠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孙勇 孙曙光 +3 位作者 王良喜 学飞 邓向东 潘晓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342-2343,2361,共3页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所致肠黏膜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烧伤组(B组)和谷氨酰胺组(G组),两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G组每天给予30%总氮量的谷氨酰胺,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甘氨酸。观...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所致肠黏膜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烧伤组(B组)和谷氨酰胺组(G组),两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G组每天给予30%总氮量的谷氨酰胺,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甘氨酸。观察烧伤前及烧伤后第1、2、3、4、5、6、7天大鼠的氮平衡变化,同时检测烧伤后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内毒素(LPS)的含量。结果烧伤后两组大鼠的氮平衡、D-乳酸、DAO、TNF及LPS均显著高于烧伤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组的氮平衡明显高于B组,而血浆D-乳酸、DAO活性及TNF、LPS含量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可以减轻烧伤后肠道损伤,降低血浆炎症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肠内营养 烧伤
下载PDF
利用思维导图编写临床教案探讨 被引量:21
3
作者 江学成 文晓兵 +2 位作者 王增慧 张玉景 学飞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3年第11期1151-1154,共4页
采用思维导图编制临床医学教案,运用图文将课目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形表现出来,简洁流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容易理解和掌握。以“气胸和出血性休克”为例,陈述教案制作方法。思维导图应用和操作极其简单,很... 采用思维导图编制临床医学教案,运用图文将课目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形表现出来,简洁流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容易理解和掌握。以“气胸和出血性休克”为例,陈述教案制作方法。思维导图应用和操作极其简单,很适合医学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教案 思维导图
原文传递
南京军区某医院1442例烧伤住院患儿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杭庆 王良喜 +6 位作者 孙曙光 王静 学飞 邓向东 潘晓峰 张方 孙勇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烧伤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为该地区的儿童烧伤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整理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02例烧伤住院患者中,12岁及其以下1442例烧伤患儿的相关病历资料,统计所有患儿地... 目的 了解徐州地区烧伤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为该地区的儿童烧伤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 整理解放军第九十七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702例烧伤住院患者中,12岁及其以下1442例烧伤患儿的相关病历资料,统计所有患儿地区分布、致伤月份及具体情景、创面面积及深度.将患儿按3个年龄段分类:小于或等于4岁、大于4岁且小于或等于7岁、大于7岁且小于或等于12岁,统计其性别、致伤地点及原因.对3个年龄段患儿致伤地点及原因行x2检验. 结果 3年来烧伤患儿占同期烧伤住院患者总数的年平均百分比为53.4%(481/901),其中铜山区和睢宁县患儿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4.0% (346/1442)和20.5%(296/1442).4-8月烧伤发生率较高且在5月达到峰值(12.0%,173/1442);大部分烧烫伤发生在晚饭前后(30.3%,437/1442)、午饭前后(28.2%,406/1442)及洗澡时(16.0%,230/1442).患儿烧伤总面积为0.5% ~90.0%[(ll±9)%]TBSA,深度为浅Ⅱ~Ⅲ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患儿男女比例为1.81∶1.00,小于或等于4岁患儿居多(86.2%,1243/1442).大多数烧伤均发生在家中(88.5%,1276/1442),3个年龄段比较,致伤区域的构成存在明显差异(x2值分别为73.813、102.570,P值均小于0.001).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为热液烫伤(87.1%,1256/1442),不同年龄段致伤原因构成差异明显(小于或等于4岁与大于4岁且小于或等于7岁、大于7岁且小于或等于12岁比较,大于4岁且小于或等于7岁与大于7岁且小于或等于12岁比较,x2值分别为58.861、213.745、28.099,P值均小于0.001). 结论 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患儿在同期烧伤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铜山区和睢宁县患儿最多,以幼儿期男童为主,发病时间较集中,多为家中热液烫伤.大部分患儿具有创面面积较小、深度较浅等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儿童 流行病学研究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防治重度烧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香彭 学飞 +2 位作者 孟浩 许柳柳 张柳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后早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75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未...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后早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防治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75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未予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实验组35例患者中13例(37.14%)出现肺部感染,9例感染控制(69.23%,9/13),感染控制时间(13.1±1.4)天;对照组40例患者中29例(72.50%)出现肺部感染,10例感染控制(34.48%,10/29),感染控制时间(16.4±3.6)天。实验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感染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有效防治重度烧伤后并发肺部感染,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肺部感染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下载PDF
人三叶因子3基因启动子区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勇 王良喜 +3 位作者 孙曙光 王静 学飞 邓向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人三叶因子3(human trefoil factor 3,hTFT3)是一种具有胃肠黏膜修复和保护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文中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hTFF3基因启动子功能。方法获取hTFF3基因启动子全长序列,利用多种在线相关软件预测出CpG岛及转录因子结... 目的人三叶因子3(human trefoil factor 3,hTFT3)是一种具有胃肠黏膜修复和保护作用的小分子多肽,文中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hTFF3基因启动子功能。方法获取hTFF3基因启动子全长序列,利用多种在线相关软件预测出CpG岛及转录因子结合部位。结果 hTFF3基因序列全长为2295 bp,核苷酸数据库(GenBank)登录号为AB038162.1。hTFF3启动子存在于非编码区上游1500bp内,启动子序列中未发现CpG岛,启动子区共发现204个转录因子。结论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能预测hTFF3基因启动子功能,提高了针对启动子的研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三叶因子 启动子 生物信息学 转录因子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大鼠肠道损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勇 孙曙光 +5 位作者 王静 王良喜 学飞 邓向东 潘晓峰 吴杭庆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601-2602,2605,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大鼠致肠黏膜损害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烧伤对照组、乌司他丁组,两组给予等氮、等热量、等体积的营养液。乌司他丁组于伤后每日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烧伤前及...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大鼠致肠黏膜损害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烧伤对照组、乌司他丁组,两组给予等氮、等热量、等体积的营养液。乌司他丁组于伤后每日静脉注射乌司他丁。观察烧伤前及烧伤后第1、2、3、4、5、6、7天大鼠的氮平衡变化,同时检测烧伤后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烧伤后两组大鼠的氮平衡、D-乳酸、DAO、TNF-α及IL-6均显著高于烧伤前(P<0.01);乌司他丁组的氮平衡、D-乳酸及DAO活性与烧伤对照组相似(P>0.05);而TNF-α及IL-6含量显著低于烧伤对照组(P<0.05,P<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而对肠黏膜屏障没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肠黏膜 乌司他丁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勇 孙曙光 +5 位作者 王静 王良喜 学飞 邓向东 潘晓峰 吴杭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126-3128,共3页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TPN)10 d,观察组氨基酸中0.5 g/kg由谷氨酰胺提供,...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TPN)10 d,观察组氨基酸中0.5 g/kg由谷氨酰胺提供,同时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周。检测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0 d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CD4、CD8和CD4/CD8。结果治疗后10 d观察组氮平衡、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CD4、和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1 d(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联合使用谷氨酰胺及乌司他丁较单纯营养支持更能有效地改善烧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乌司他丁 烧伤 营养 免疫
下载PDF
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勇 孙曙光 +5 位作者 王静 王良喜 学飞 邓向东 潘晓峰 吴杭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两组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10 d,治疗组氨基酸中0.5 g/kg由谷氨酰胺提供,同时静脉注射乌司...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两组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10 d,治疗组氨基酸中0.5 g/kg由谷氨酰胺提供,同时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周。检测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0 d的内毒素(LPS)、TNF-α、IL-2、IL-6和IL-10。结果治疗后10 d,治疗组中LPS、TNF-α、IL-6下降,IL-2、IL-10升高,而且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联合使用谷氨酰胺及乌司他丁较单纯营养支持更能有效的减轻烧伤患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乌司他丁 烧伤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视频评估综合教学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江学成 朱云 +2 位作者 学飞 张玉景 王增慧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在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临床示教、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案例教学和微格教学的基础上,创新实施视频评估综合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视频反馈教学。为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通过推行启发式、... 在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临床示教、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案例教学和微格教学的基础上,创新实施视频评估综合教学,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视频反馈教学。为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环节目的,通过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小班教学形式,同时借助医学模拟设备和视频反馈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示范与模仿、标准规范和创新相结合,既适合理论学习,也适合技能培训和规范化实践,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工作胜任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视频评估综合教学 临床教学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烧伤后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膝关节腔开放八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晓峰 孙勇 +3 位作者 王良喜 吴杭庆 学飞 孙曙光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0-341,共2页
膝关节部位严重烧伤后,由于周围皮下组织少,易致关节韧带的变性坏死甚至关节腔开放,若不及时封闭关节腔,可能引起关节感染、关节面破坏,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如何封闭膝关节腔以及有效修复髌韧带,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成为困... 膝关节部位严重烧伤后,由于周围皮下组织少,易致关节韧带的变性坏死甚至关节腔开放,若不及时封闭关节腔,可能引起关节感染、关节面破坏,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如何封闭膝关节腔以及有效修复髌韧带,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成为困扰烧伤科医师的一道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修复 膝关节腔 烧伤后 股前外侧 游离 关节活动受限 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人三叶因子3对烧伤小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勇 王良喜 +5 位作者 学飞 邓向东 潘晓峰 吴杭庆 张盼 张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三叶因子3(hTFF3)对严重烧伤所致胃黏膜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烧伤小鼠作为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A)组、烧伤对照(B)组和hTFF3治疗(C)组,C组伤后1 h开始灌胃hTFF3,剂量为1 mg/kg,B组...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三叶因子3(hTFF3)对严重烧伤所致胃黏膜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烧伤小鼠作为模型。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A)组、烧伤对照(B)组和hTFF3治疗(C)组,C组伤后1 h开始灌胃hTFF3,剂量为1 mg/kg,B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5 d。观察烧伤后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大体形态学改变、病理学改变,以及病死率。结果烧伤小鼠每天给予1 mg/kg的hTFF3灌胃,胃肠黏膜受损程度显著降低,胃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减轻,B组以出血、坏死和溃疡为主,C组以充血、水肿为主,小鼠5 d病死率有所下降(27.3%、45.6%)。结论重组hTFF3对烧伤后胃肠道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促进受损黏膜屏障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因子3 烧伤 胃黏膜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应用于Ⅱ度烧烫伤创面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娟 周宜芳 学飞 《东南国防医药》 2013年第6期642-643,共2页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ADM)应用于Ⅱ度烧烫伤创面的护理。方法 90例Ⅱ度烧烫伤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使用ADM包扎,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换药次数、费用控制、不适主诉及并发症情况。结...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ADM)应用于Ⅱ度烧烫伤创面的护理。方法 90例Ⅱ度烧烫伤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使用ADM包扎,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换药次数、费用控制、不适主诉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无明显不适主诉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ADM应用于Ⅱ度烧烫伤创面换药次数少、费用低、并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 Ⅱ度烧烫伤 护理
下载PDF
ADM包扎治疗烧烫伤Ⅱ度创面临床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学飞 陈宝君 +7 位作者 孙勇 邓向东 潘晓峰 张盼 苏本玄 邓贝贝 王良喜 林骅 《东南国防医药》 2016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包扎治疗烧烫伤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采用ADM包扎治疗(观察组)和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治疗(对照组)的烧烫伤Ⅱ度创面各50例。比较两组在换药后疼痛、换药次数、预后瘢痕增生等方面的差...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包扎治疗烧烫伤Ⅱ度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采用ADM包扎治疗(观察组)和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包扎治疗(对照组)的烧烫伤Ⅱ度创面各50例。比较两组在换药后疼痛、换药次数、预后瘢痕增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0~Ⅰ级疼痛入院时22例(44%),治疗后48例(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0~Ⅰ级疼痛入院时23例(46%),治疗后20例(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0~Ⅰ级疼痛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后皮肤颜色比对照组颜色更浅、弹性更好。半年后创面瘢痕形成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ADM治疗烧烫伤Ⅱ度创面具有止痛快、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生劳动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组织包扎 烧烫伤Ⅱ度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人表皮细胞分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曙光 程大胜 +3 位作者 王良喜 王静 学飞 曹淑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12-14,共3页
目的通过优化表皮细胞分离条件,最大程度的获得基底层内的表皮细胞。方法采用D ispaseⅡ酶与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培养表皮细胞。将D ispaseⅡ酶浓度、胰蛋白酶浓度及其作用时间作为实验因素,利用L 16(44)正交表设计实验,优化最佳分... 目的通过优化表皮细胞分离条件,最大程度的获得基底层内的表皮细胞。方法采用D ispaseⅡ酶与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培养表皮细胞。将D ispaseⅡ酶浓度、胰蛋白酶浓度及其作用时间作为实验因素,利用L 16(44)正交表设计实验,优化最佳分离条件。观察不同分离条件对表皮细胞生长情况、贴壁率、克隆形成率的影响。正交设计的计量资料数据用方差分析。结果D ispaseⅡ酶、胰蛋白酶的作用浓度、作用时间对原代分离的活细胞数无显著影响;胰蛋白酶的作用浓度、作用时间对24h贴壁率有显著影响;胰蛋白酶作用时间显著影响克隆形成率。0.125%D ispaseⅡ酶冷消化10h、0.1%胰蛋白酶37℃消化30 m in,分离的原代表皮细胞克隆形成率最高。结论通过优化表皮细胞分离条件,可最大程度的得到有克隆形成能力的细胞,从而为利用表皮细胞作为人工皮肤的种子细胞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 克隆形成率 正交表设计
下载PDF
下肢严重烧伤患者增强日常生活活动锻炼促进康复的疗效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学飞 刘坤 +4 位作者 潘晓峰 王培培 孙勇 王良喜 谭依华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烧伤患者增强日常生活活动锻炼促进康复的疗效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下肢严重烧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日常生...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烧伤患者增强日常生活活动锻炼促进康复的疗效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下肢严重烧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日常生活活动锻炼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oflife,QOL)评分。结果研究组QO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严重烧伤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日常生活活动锻炼的综合性康复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健康水平、患者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患者躯体疼痛感,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严重烧伤 日常生活活动锻炼 QOL评分
原文传递
瘢痕疙瘩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学飞 刘坤 +2 位作者 潘晓峰 孙勇 王良喜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方法 2002-2015年进行综合疗法的瘢痕疙瘩患者共523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放射治疗组)、B组(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瘢痕内注射组)和C组(复...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方法 2002-2015年进行综合疗法的瘢痕疙瘩患者共523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组(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放射治疗组)、B组(手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瘢痕内注射组)和C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瘢痕内注射联合放射治疗组),评价3组的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4.0%和64.9%,其中A组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A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3组均获得一期愈合,治疗后不良反应轻微并均发生在治疗后2个月以内,不良反应均未经特殊治疗而痊愈.3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高于B组和C组,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综合疗法效果明显,其中以手术联合放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疗法 瘢痕疙瘩 手术 放射治疗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原文传递
表皮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曙光 程大胜 +3 位作者 王良喜 王静 学飞 曹淑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EGF)在人表皮细胞无血清培养中的作用,寻找较好组合.以期加快表皮细胞成皮。方法选择EGF、胰岛素、霍乱毒素、氢化考的松4个实验因素,每个因素设立4个浓度水平。利用L16(4X4)正交表设计试验,考察不同培养条件... 目的探讨生长因子(EGF)在人表皮细胞无血清培养中的作用,寻找较好组合.以期加快表皮细胞成皮。方法选择EGF、胰岛素、霍乱毒素、氢化考的松4个实验因素,每个因素设立4个浓度水平。利用L16(4X4)正交表设计试验,考察不同培养条件对表皮细胞生长情况、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EGF在无血清培养中对培养人表皮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P〈0.01),在一定范围内(5~20ng/m1)随EGF浓度提高,效应加强;胰岛素浓度在5g/ml时对培养细胞的生长及增殖影响最大;霍乱毒素浓度在4.2ng/ml时作用最好;氢化考的松作用不明显。EGF、胰岛素、霍乱毒素、氢化考的松分别取20ng/ml、5μg/ml、8.4ng/ml、0.2μg/ml浓度时细胞生长及增殖效果最好。结论采用此优化的培养方法,表皮细胞的生长比较迅速,分化不太明显,可保持较旺盛的增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培养 克隆 正交表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移植治疗瘢痕畸形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静 孙曙光 +2 位作者 王良喜 吴静 学飞 《东南国防医药》 2006年第4期256-25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脱细胞真皮移植后代替自体真皮的效果。方法 瘢痕切除时保留深筋膜上2~3mm脂肪组织,植入脱细胞真皮和自体刃厚皮,手术一次成功。结果 本组35例,术后皮片全部成活,6例患者随访1年,皮肤弹性良好,触柔软,功能良好,供... 目的 探讨用脱细胞真皮移植后代替自体真皮的效果。方法 瘢痕切除时保留深筋膜上2~3mm脂肪组织,植入脱细胞真皮和自体刃厚皮,手术一次成功。结果 本组35例,术后皮片全部成活,6例患者随访1年,皮肤弹性良好,触柔软,功能良好,供皮区可以多次供皮无瘢痕,节省自体皮源。结论 形成的复合体达到厚皮片的效果,起到自体全厚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 刃厚皮 瘢痕畸形 脂肪层
下载PDF
应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指导重症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李鹏 崔庆伟 +8 位作者 张盼 唐浩 庄梦梦 孙晗 孙媛 李丹 陈文娣 学飞 孙勇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1期24-33,共10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GRV)指导重症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烧伤整形科诊治的66例重症烧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烧伤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烧伤患者(3...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GRV)指导重症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海医院烧伤整形科诊治的66例重症烧伤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烧伤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烧伤患者(36例)与特重度烧伤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重度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予床旁超声监测GRV)与对照组(予注射器抽取胃内容物估测GRV),每组18例;将特重度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予床旁超声监测GRV)与对照组(予注射器抽取胃内容物估测GRV),每组15例。分别于治疗1、3、5、7、14、21、28 d,对比4组患者治疗期间肠内营养摄入总能量、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尿素氮(BUN)、机械通气时间、喂养达标时间、BICU住院时间、脓毒症发生率。对数据行Fisher确切概率法、Mann-Whitmey U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重度烧伤和特重度烧伤患者观察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特重度烧伤患者在治疗7、28 d,观察组Hb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烧伤患者在治疗1~7 d,观察组TP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烧伤及特重度烧伤患者在治疗3~14 d,观察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烧伤患者在治疗5~21 d,观察组PA高于对照组(P<0.05);特重度烧伤患者在治疗5~28 d,观察组PA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烧伤患者在治疗1~5 d、14 d,观察组PCT低于对照组(P<0.05);特重度烧伤患者在治疗3~14 d,观察组PCT低于对照组(P<0.05)。特重度烧伤患者在治疗3、5 d,观察组IL-6低于对照组(P<0.05)。特重度烧伤患者观察组喂养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旁超声监测重症烧伤患者GRV可以指导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利于提高肠内营养总能量,降低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监测 胃残余量 重症烧伤 早期肠内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