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临床分析及其与血瘀证的相关性 被引量:55
1
作者 富琦 张晨曦 +1 位作者 王笑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024-2026,2030,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在不同瘤种、不同分期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明确诊断为肺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瘤种、不同分期患者凝血指标及血瘀证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在不同瘤种、不同分期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分布特点及其与中医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收集明确诊断为肺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瘤种、不同分期患者凝血指标及血瘀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病例351例,其中共有343例凝血异常占97.72%。与早期比较,晚期肺癌及胃癌纤维蛋白原(FIB)的升高分度明显增高(P<0.05);与大肠癌、乳腺癌、胃癌比较,肺癌患者的FIB升高分度明显增高,以Ⅲ度为主(P<0.05或P<0.01)。与早期比较,晚期肺癌D-二聚体(D-D)升高者分度明显增高(P<0.05);晚期各瘤种比较,与乳腺癌、胃癌比较,肺癌患者的D-D升高分度明显增高,以Ⅲ度为主(P<0.01)。与早期比较,晚期乳腺癌患者血瘀比例增高,且血瘀证分级明显增高(P<0.05)。晚期与大肠癌和胃癌比较,肺癌及乳腺癌血瘀证分级明显增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瘀证与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升高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异常,多数患者合并有"血瘀"证,其中,肺癌分期越晚高凝状态越重、血瘀程度越重;血瘀证与凝血指标FIB、FDP升高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凝血指标 血瘀证
原文传递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调查 被引量:44
2
作者 马贞 于明薇 +6 位作者 徐雯洁 徐咏梅 王笑民 苏帼慧 侯炜 何开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984-98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中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Piper疲乏评估量表和HAD情绪测定量表,评价2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状况,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在2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中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发生情况及两者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Piper疲乏评估量表和HAD情绪测定量表,评价2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与抑郁、焦虑情绪的状况,收集数据并分析。结果在2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中,109例(54.5%)乳腺癌患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整体疲乏评分为4.38±1.27。行为/严重性维度、情感维度、感觉维度、认知/情绪维度评分分别为3.73±1.67、5.06±1.84、4.39±1.60和4.38±1.35。在各维度中,评分最高的条目分别为"疲乏对性生活的影响"、"疲乏令自己不愉快的程度"、"感到身体虚弱"和"感到无记性的程度"。109例癌因性疲乏的患者中合并焦虑情绪者34例(31.2%),合并抑郁情绪者45例(41.3%),癌因性疲乏同时合并抑郁、焦虑者27例(24.8%)。存在癌因性疲乏的患者中焦虑、抑郁发病比例明显高于无癌因性疲乏患者(P<0.001),存在焦虑、抑郁的患者与不存在焦虑或抑郁情绪的患者在癌因性疲乏各维度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较高,疲乏水平属轻、中度,焦虑、抑郁情绪与其密切相关,癌因性疲乏的病因、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奥施康定所致便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2
3
作者 史瑞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7-82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奥施康定所致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70例首次服用奥施康定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首次服用奥施康定时,除进行预防便秘的饮食指导外,还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只进行预防便秘的饮食指导。...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预防奥施康定所致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70例首次服用奥施康定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4),观察组首次服用奥施康定时,除进行预防便秘的饮食指导外,还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只进行预防便秘的饮食指导。第7日、第10日观察两组便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7日便秘发生率为13.9%,第10日为25.0%,对照组第7日、第10日便秘发生率分别为32.4%、55.9%。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奥施康定所致便秘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药 阿片类 穴位贴敷法 便秘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于明薇 李道睿 +2 位作者 徐咏梅 王笑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9期89-93,共5页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72例经Piper疲乏量表评价符合中度以上疲乏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假...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对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72例经Piper疲乏量表评价符合中度以上疲乏的康复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假穴浅刺组,每组36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内关、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方案,假穴浅刺组采用浅刺非经非穴,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4周,随访4周。主要观察指标为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评估量表评估,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睡眠、情绪、体力状况,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功能状态评分进行评估,并记录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和随访期两组整体疲乏和疲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期整体疲乏评分和感觉维度、认知/情绪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PSQI、HADS、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不能证实针刺对于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整体疲乏有效,其部分疗效主要体现在对疲乏感觉维度、认知/情绪维度以及抑郁状态的改善,可能与癌因性疲乏与心理因素相关的机制以及安慰剂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癌因性疲乏 乳腺癌 康复 睡眠质量 焦虑抑郁
下载PDF
论肺结节中医病机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40
5
作者 庞博 李奕 +9 位作者 花宝金 窦永起 李泉 黄金昶 吴煜 侯丽 孙红 朱世杰 娄彦妮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1340-1343,共4页
肺结节是指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肺结节并非一个独立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概称,其病因学分类包括肿瘤(良恶性)、炎性、血管性等。随着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 肺结节是指影像学上表现为直径≤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肺结节并非一个独立疾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概称,其病因学分类包括肿瘤(良恶性)、炎性、血管性等。随着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高以及其与肺癌早筛、早诊、早治的密切关联,日益引起医学界的关注。燕京医学论坛围绕这一临床诊疗热点问题,邀请在京专家交流、发微、启新,共同探讨肺结节的中医病机及防治策略。专家们认为肿瘤相关肺结节可以从属于中医学"肺积"范畴,总属本虚标实,总结出其诊疗需遵循早诊早治与动态观察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与四诊合参分期相结合、解毒散结与扶正调气相结合、针药并施与摄生调护相结合的原则。治疗上或侧重化痰行瘀,或侧重扶正补虚,但总体上一致认为调平衡、维稳态、抑转化是其核心治疗思维。专家们基于中医与西医融合、经典与现代融合、传承与创新融合的的辨治视角对肺结节科研临床一体化等多个问题展开探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目前肺结节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方法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中医病机 防治策略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9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8
6
作者 王皓 +8 位作者 韩磊 初玉平 周爱军 张侠 朱建华 富琦 张青 韩燕 王笑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证候要素和应证组合"指导思想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晚期(ⅢB和Ⅳ期)NSCLC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 目的观察基于"证候要素和应证组合"指导思想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晚期(ⅢB和Ⅳ期)NSCLC患者2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4例和对照组100例,在化疗同时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汤剂口服,而对照组给予贞芪扶正胶囊口服,两组均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生存期(OS)、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36.3%和28.1%,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9.0%和76.4%,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分别为21周和17周,OS分别为64周和5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为轻(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能够对化疗晚期NSCLC患者起到增效减毒作用,在提高肺癌远期生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生存期 副作用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36
7
作者 韩啸东 张侠 +10 位作者 刘畅 阮新建 王莉 李仝 贾立群 王静 武红霞 徐勇 曲泽睿 张立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5期882-886,877,共6页
目的:调查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的1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高凝状态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理特征、ECOG评分、中心静... 目的:调查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的19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高凝状态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其与临床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理特征、ECOG评分、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放疗、临床分期和合并疾病的关系。结果:195例NSCLC患者中,170例(87%)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指标异常,42例(21.5%)出现PLT升高,78例(40%)出现FIB升高,12例(6.2%)出现TT延长,45例出现(23.1%)PT缩短,60例出现(30.8%)D-D升高,15例出现(7.7%)APTT缩短。NSCLC患者的高凝状态与其年龄、放疗、中心静脉置管均无关(P〉0.05)。而男性TT值显著高于女性,腺癌NSCLC患者FIB值显著高于鳞癌和其它类型NSCLC患者,ECOG≤2的NSCLC患者PT、FIB的水平显著高于ECOG〉2者,接受化疗的NSCLC患者AP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未化疗者,Ⅲ~Ⅳ期NSCLC患者FIB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NSCLC患者,合并其它疾病的NSCLC患者TT、PT水平均显著低于无合并疾病者(P〈0.05)。结论:NSCLC患者易发生高凝状态,可能与其性别、病理类型、ECOG评分、化疗、临床分期及合并疾病有关,如何进行抗凝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高凝状态 静脉血栓
原文传递
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特点及中医证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8
作者 徐咏梅 程培育 +1 位作者 王笑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746-4749,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参照《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肺癌诊疗常规,制订肺癌癌因性疲乏辨证诊断标准,根据该标准调查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证候分布及... 目的:探讨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参照《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肺癌诊疗常规,制订肺癌癌因性疲乏辨证诊断标准,根据该标准调查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证候分布及症状表现,探索其内在规律。结果:共调查100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属于中度疲乏,放疗、化疗与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有关,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常见症状有睡眠、疼痛、口干、咳嗽、咳痰,中医证型以多证相兼为主,肺癌癌因性疲乏证型中,虚证以肺气虚证为主,实证以痰湿证为主。结论: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属于中度疲乏,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证为主,虚证以肺气亏虚为主,实证以痰湿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 肺癌 证候分布 病因病机 治法
原文传递
固本消瘤胶囊抑制小鼠Lewis肺癌生长及抗血管生成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王笑民 +3 位作者 王征 彭瑞云 高亚兵 王晓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固本消瘤胶囊对小鼠Lewis肺癌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内动物实验观察小鼠肿瘤生长 ;免疫组化染色S P法、病理彩色图像定量分析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结果 :中药组、化... 目的 :探讨中药固本消瘤胶囊对小鼠Lewis肺癌抑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体内动物实验观察小鼠肿瘤生长 ;免疫组化染色S P法、病理彩色图像定量分析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结果 :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对小鼠Lewis肺癌抑制率分别为为 4 0 5 %、5 2 6 9%、6 1 0 9%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中药组、中药加化疗组MVD、VEGF表达水平以及化疗组MVD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固本消瘤胶囊对小鼠Lewis肺癌有明显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消瘤胶囊 肺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固本消瘤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笑民 辛海 +7 位作者 赵文硕 刘炬 唐武军 张青 韩冬 郁仁存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86-988,共3页
目的观察固本消瘤胶囊(简称消瘤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198例晚期NSCLC住院患者分为结合组(化疗加消瘤胶囊治疗)54例、中药组(单纯口服消瘤胶囊治疗)96例和化疗组(单用化疗治疗)48例,其中化疗组与结合组为随... 目的观察固本消瘤胶囊(简称消瘤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198例晚期NSCLC住院患者分为结合组(化疗加消瘤胶囊治疗)54例、中药组(单纯口服消瘤胶囊治疗)96例和化疗组(单用化疗治疗)48例,其中化疗组与结合组为随机对照观察,并对3组进行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和生存期等的观察。结果结合组、中药组、化疗组近期有效率(CR+PR)分别为167%、31%、83%,结合组疗效优于中药组和化疗组(P<005),且结合组、中药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变化、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化疗组(P<005);中位生存期结合组、中药组、化疗组分别为12个月、15个月、9个月。治疗后1、2、3年生存率结合组分别为574%、111%和37%,中药组分别为677%、94%和31%,化疗组分别为396%、42%、0,生存率3组比较,结合组和中药组均优于化疗组(P<005)。结合组的化疗毒性发生率及毒性程度均较化疗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固本消瘤胶囊治疗NSCLC具有一定缓解作用,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减毒增效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消瘤胶囊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从胚胎上皮细胞基因表达谱变化分析肺与大肠相表里内涵 被引量:29
11
作者 刘声 王笑民 《中医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90-393,共4页
目的:比较胚胎发育3个时期肺与结肠上皮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相似性,为肺、肠同源发生提供依据,丰富"肺与大肠相表里内涵"。方法:应用c DNA微阵列技术对胚胎肺组织与结肠组织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分离2种组织上皮细胞,... 目的:比较胚胎发育3个时期肺与结肠上皮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相似性,为肺、肠同源发生提供依据,丰富"肺与大肠相表里内涵"。方法:应用c DNA微阵列技术对胚胎肺组织与结肠组织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分离2种组织上皮细胞,抽提细胞总RNA、扩增、Cy3染色后,与牛全基因组芯片杂交,荧光信号扫描,以Agilent feature extraction软件分析,筛选同源表达基因,进一步对同源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pathway分析;以qRT-PCR验证芯片结果。结果:在胚胎肺、结肠不同时期,两者上皮细胞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GO分析表明在两种胚胎上皮细胞发育过程中,3个时期上皮细胞生物过程的表达基因符合率分别为15%、27%、53%,其中比例较高的有生物调节、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等;3个时期上皮细胞分子功能表达基因符合率分别为19%、27%、24%,其中比例较高的包括转移酶活性、激酶活性和酶调节活性;3个时期上皮细胞组分表达基因符合率分别为66%、46%,23%,比例较高的为非膜结合细胞器、胞外区、大分子复合物组分等;pathway分析显示m TOR信号通路、PI3K/Akt、wnt通路有明显相似性,共涉及14个相似基因表达。结论:胚胎发育3个时期,肺与肠基因表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早期二者相似基因表达主要体现在上皮细胞形态发育上;中晚期则主要在于二者功能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胚胎 上皮细胞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虚、痰、瘀、毒”在卵巢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笑民 +7 位作者 樊庆胜 孙书贤 雷勇 孙旭 念家云 马婷婷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51-1952,共2页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有着相当高的死亡率。本文从"虚、痰、瘀、毒"四个方面,对卵巢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进行理论探讨。虚处受邪是卵巢癌发生发展的首要条件,痰浊凝滞,阻滞气血,瘀血停聚,癌毒侵袭,痰浊...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有着相当高的死亡率。本文从"虚、痰、瘀、毒"四个方面,对卵巢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进行理论探讨。虚处受邪是卵巢癌发生发展的首要条件,痰浊凝滞,阻滞气血,瘀血停聚,癌毒侵袭,痰浊、血瘀、癌毒三者相互作用,发为卵巢癌。痰浊、血瘀、癌毒是卵巢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正虚毒结 水湿痰饮 瘀血 癌毒
原文传递
确定城市10kV配电网线路最优分段数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27
13
作者 康庆平 卢锦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3期57-59,共3页
城市 1 0 k V配电网线路分段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文中对确定城市 1 0 k V配电网线路最优分段数的原则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建立了一种确定线路最优分段数的数学模型 ,并导出了相应的... 城市 1 0 k V配电网线路分段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文中对确定城市 1 0 k V配电网线路最优分段数的原则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技术经济分析 ,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建立了一种确定线路最优分段数的数学模型 ,并导出了相应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线路分段 成本-收益法 城市配电网
下载PDF
固本抑瘤Ⅱ号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甘霖 王笑民 +4 位作者 李萍 刘欣 盛巡 刘美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固本抑瘤Ⅱ号(Ⅱ号)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C57BL/6免疫功能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体重(19±1)g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环磷酰胺化疗组(CTX)(30mg/kg腹腔注射)、固本抑瘤Ⅱ号中剂量...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固本抑瘤Ⅱ号(Ⅱ号)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C57BL/6免疫功能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体重(19±1)g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环磷酰胺化疗组(CTX)(30mg/kg腹腔注射)、固本抑瘤Ⅱ号中剂量组(M)(35g.kg-1.d-1灌胃)、高剂量组(H)(70g.kg-1.d-1灌胃)、中剂量加CTX组(M+CTX)、高剂量加CTX组(H+CTX),每组10只。采用MTT法检测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中性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球计数仪检测血常规。结果:M+CTX及H+CTX较单独应用CTX化疗组小鼠NK细胞、β淋巴细胞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提高,分别P<0.05;且提高CTX化疗后血色素水平;M、H组荷瘤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均在(25±3.69)天以上,与对照组(19.57±3.58)天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分别P<0.01。结论:固本抑瘤Ⅱ号能提高Lew 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改善贫血,延长小鼠荷瘤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LEWIS肺癌 免疫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文献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韩燕 王笑民 《北京中医药》 201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搜集整理近25年有关肺癌中医证候的文献,统计分析其中涉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和证候要素的数据。结果 48篇文献中证候类型有22种,主要有气阴两虚证(13.3%)、气虚证(12.7%)、痰湿...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候分布及组合规律。方法搜集整理近25年有关肺癌中医证候的文献,统计分析其中涉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候和证候要素的数据。结果 48篇文献中证候类型有22种,主要有气阴两虚证(13.3%)、气虚证(12.7%)、痰湿证(9.0%)、血瘀证(8.0%);证候要素有29种,其中病位要素14种,主要为肺脾(25.2%)、脾(24.8%)、肺(19.0%)、肾(16.3%);病性要素15种,主要有气虚(29.9%)、阴虚(16.7%)、痰湿(14.7%)、血瘀(13.7%)。从证候组合规律来看,单一因素(42.9%)、两证素组合(44.3%)居多。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气阴两虚为主,病位常涉及肺、脾、肾,常兼有痰湿和血瘀等病理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证候要素 文献检索 数据分析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抗肿瘤治疗机制探索 被引量:25
16
作者 雯靖 张甘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2311-2314,共4页
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证,活血化瘀法为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文章对本课题组在活血化瘀法指导下二十余年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目前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争议问题进行探讨。从肿瘤细胞诱导... 肿瘤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证,活血化瘀法为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治疗肿瘤的基本法则之一。文章对本课题组在活血化瘀法指导下二十余年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目前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争议问题进行探讨。从肿瘤细胞诱导血小板聚集(TCIPA)角度阐述肿瘤转移机理,基于TCIPA理论与中医血瘀证的共性,认为干预TCIPA途径可能是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为探寻活血化瘀法治疗肿瘤的科学依据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活血化瘀 肿瘤细胞诱导血小板聚集 抗肿瘤机制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王笑民 +6 位作者 韩冬 于洁 赵文硕 徐咏梅 张青 唐武军 郁仁存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与单纯化疗组比较,观察中药与中药加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晚期NSCLC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证型变化、生...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与单纯化疗组比较,观察中药与中药加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晚期NSCLC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化疗组、中药加化疗组(联合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证型变化、生活质量、远期生存等指标。结果中药组、化疗组、联合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2.1%、27.2%、44.4%,化疗组、联合组优于中药组;而获益率中药组与化疗组无差别,联合组则优于以上两组(P<0.05)。中药组、联合组在缓解咳嗽、咯痰、乏力、胸闷、舌紫黯等症状以及稳定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P<0.01)。与单纯化疗组比较,中药联合化疗能明显减轻化疗相关毒副反应。与中药组比较,化疗可加重患者气虚证与血瘀证(P<0.05)。中药组、联合组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11.5个月、36.1%与12.3个月、48.9%,明显高于化疗组的9.2个月、27.3%(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能够稳定和缩小NSCLC局部病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与化疗伍用具有增效减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疗法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应用模糊推理的一种小电流接地保护原理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郝玉山 马文田 +2 位作者 康庆平 顾卫 《电力情报》 1994年第2期4-7,共4页
应用模糊推理的一种小电流接地保护原理华北电力学院郝玉山,马文田,康庆平,杨国旺,顾卫国1引言为了避免整定和单相接地随机因素的影响,我们提出了群体比幅比相的微机选线原理,后又对其比相方案进行了扩充和完善。通过对零序电流... 应用模糊推理的一种小电流接地保护原理华北电力学院郝玉山,马文田,康庆平,杨国旺,顾卫国1引言为了避免整定和单相接地随机因素的影响,我们提出了群体比幅比相的微机选线原理,后又对其比相方案进行了扩充和完善。通过对零序电流的幅值排队,用5种方案对前3个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推理 小电流 漏电保护
下载PDF
益气活血药对肿瘤转移中Treg/Th17细胞漂移所致免疫编辑重塑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刘声 +1 位作者 韩冬 王笑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2-1826,共5页
目的:揭示益气活血药在Lewis肺癌转移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为中药逆转免疫逃逸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肺转移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Th17/Treg细胞百分比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CD4+T淋巴细胞培... 目的:揭示益气活血药在Lewis肺癌转移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为中药逆转免疫逃逸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观察各组小鼠肺转移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Th17/Treg细胞百分比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CD4+T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γ干扰素(IFN-γ)动态水平;RT-PCR检测各组小鼠CD4+T淋巴细胞Foxp3、RORγtmRNA动态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信号通路分子SOCS3、JAK2、STAT3动态水平。结果:从各组药物抑制肺转移率看出,益气活血药苏木加黄芪优于单纯活血药苏木(P<0.05),与环磷酰胺组相似;除苏木黄芪组外,各荷瘤组小鼠脾Th17与Treg细胞随时间迁移呈现出上升趋势;Th17与Treg细胞的效应因子IL-17、IL-23、IFN-γ,细胞关键转录分子RORγt、Foxp3以及信号通路分子SOCS3、JAK2、STAT3动态水平呈现出与Th17和Treg细胞相应的动态改变。结论:益气活血药苏木+黄芪组在抑制肿瘤免疫耐受的形成和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免疫炎症反应优于单纯活血药苏木组;各组药物对肿瘤转移机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益气活血药优于单纯活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 益气活血药 活血药
原文传递
自噬——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新方向 被引量:24
20
作者 张甘霖 +1 位作者 于明薇 王笑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7-510,共4页
自噬性细胞死亡,是一种不同于凋亡的不依赖于Caspase途径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体内多余的蛋白质和亚细胞成分在溶酶体内降解的复杂催化过程,具有生理、病理双重作用。肿瘤细胞中存在自噬异常现象,促进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可以起到抗肿瘤作... 自噬性细胞死亡,是一种不同于凋亡的不依赖于Caspase途径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体内多余的蛋白质和亚细胞成分在溶酶体内降解的复杂催化过程,具有生理、病理双重作用。肿瘤细胞中存在自噬异常现象,促进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可以起到抗肿瘤作用,这为抗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线索。中医药能否通过促进肿瘤细胞自噬性死亡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成为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新方向。文章论述了细胞自噬的生物学过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PI3K通路信号转导的研究现状,对中医药从诱导肿瘤细胞自噬角度抗肿瘤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肿瘤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