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未婚流动人群性和生殖健康状况与需求调查 被引量:34
1
作者 崔念 民享 +3 位作者 田爱平 谢黎 罗世媛 陈晓勤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未婚流动人群的性和生殖健康状况与需求。方法:以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效调查615人,未婚流动人群中有过性行为56.9%,16.72%至少有过一次人工流产;这组人群的性与避孕知识相对缺乏,而对婚... 目的:了解成都市未婚流动人群的性和生殖健康状况与需求。方法:以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效调查615人,未婚流动人群中有过性行为56.9%,16.72%至少有过一次人工流产;这组人群的性与避孕知识相对缺乏,而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较开放。2/3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向他们提供的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不足。未婚流动人群更希望得到有关避孕方法及使用的信息与服务。结论:社会应关注流动人群的性和生殖健康状况与需求,向他们提供相关教育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未婚流动人群 性健康状况 需求 调查 生殖健康状况
下载PDF
成都地区未婚青年生殖健康需求调查 被引量:25
2
作者 崔念 唐光华 +6 位作者 民享 田爱平 谢黎 罗世媛 陈晓勤 罗德纯 田映碧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0年第5期208-212,共5页
为了解未婚青年对生殖健康的认知及需求,本研究对3307名15~22岁未婚男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有一定的性、避孕及性病知识,但不足;52.5%不赞成婚前性行为,但50%赞成未婚者使用避孕措施。反映出年轻人性观念的变化,对婚前性... 为了解未婚青年对生殖健康的认知及需求,本研究对3307名15~22岁未婚男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有一定的性、避孕及性病知识,但不足;52.5%不赞成婚前性行为,但50%赞成未婚者使用避孕措施。反映出年轻人性观念的变化,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性上升。11.6%的调查人群有过婚前性行为(已恋爱者达37.4%)。70%以上认为社会向未婚者提供的服务不足,生殖健康需求未得到很好满足。建议根据未婚青年特点开展各种教育和服务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生殖健康 需求 调查
下载PDF
成都地区未婚青年性知识与性行为调查 被引量:20
3
作者 崔念 民享 +3 位作者 田爱平 谢黎 罗世媛 陈晓勤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 :了解本地区未婚青年性知识与性行为状况。方法 :对 330 7名 15~ 2 2岁未婚男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有一定的性、避孕及性病知识 ,但不足 ;分性别、分城乡人口、以及分在校学生和其他职业进行比较 ,性、避孕及性病知... 目的 :了解本地区未婚青年性知识与性行为状况。方法 :对 330 7名 15~ 2 2岁未婚男女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有一定的性、避孕及性病知识 ,但不足 ;分性别、分城乡人口、以及分在校学生和其他职业进行比较 ,性、避孕及性病知识均有一定差别。调查人群中 11.6 1%回答有过婚前性行为 (其中已恋爱者达 37.43% ) ,10 .41%的未婚女青年至少有过一次人工流产。结论 :全社会应关心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婚青年 性知识 性行为 成都
下载PDF
家庭因素对未婚青年性知识、性观念及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崔念 民享 +3 位作者 田爱平 谢黎 罗世媛 陈晓勤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年第12期734-737,共4页
为了解家庭因素对未婚青年性知识、性观念及性行为的影响,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成都地区3 307名15~22岁未婚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性知识得分随父母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但与父母共同生活并经常交谈者避孕知识得分较低... 为了解家庭因素对未婚青年性知识、性观念及性行为的影响,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成都地区3 307名15~22岁未婚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性知识得分随父母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但与父母共同生活并经常交谈者避孕知识得分较低。父母文化程度高(与职业相关)及高生活水平家庭的年轻人性观念及性行为较开放,未与父母共同生活并很少交谈者的性观念及性行为亦较开放。结论:应重视家庭因素对未婚年轻人性和生殖健康观念及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因素 未婚青年 性知识 性观念 性行为 生殖健康
下载PDF
父母对向未婚年轻人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的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崔念 田爱平 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08-612,共5页
目的:了解并分析父母对向未婚年轻人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及服务的态度。方法:采用分层、多级和整群抽样方法以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871名家庭中至少有1个15~24岁的未婚子/女的父亲和母亲。约80%的父母对未婚年轻人寻求性... 目的:了解并分析父母对向未婚年轻人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及服务的态度。方法:采用分层、多级和整群抽样方法以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871名家庭中至少有1个15~24岁的未婚子/女的父亲和母亲。约80%的父母对未婚年轻人寻求性与生殖健康咨询和服务持理解和赞成,但对未婚者使用避孕措施理解和赞成者减少;超过50%的父母赞成向未婚年轻人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信息,但对于主动提供避孕服务,反对和赞成者各占1/4,理解者超过1/3。结论:父母的态度既宽容又矛盾,与其人口学特征及自身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关,提示应重视家庭性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年轻人 生殖健康 服务 父母态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父母如何看待向未婚年轻人提供避孕服务——来自中国8个地区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11
6
作者 崔念 民享 高尔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67-170,共4页
为了解我国父母对向未婚年轻成人提供性和生殖健康服务的观念和态度,采用小组访谈会的方法,分别在8个省市共组织了8组未婚年轻成人的母亲和8组未婚年轻成人的父亲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地区的父母对婚前性行为虽然均不赞同,但表现出一定... 为了解我国父母对向未婚年轻成人提供性和生殖健康服务的观念和态度,采用小组访谈会的方法,分别在8个省市共组织了8组未婚年轻成人的母亲和8组未婚年轻成人的父亲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地区的父母对婚前性行为虽然均不赞同,但表现出一定的宽容和理解。父母们普遍赞同向未婚年轻人开展性教育,认为其利大于弊,但对于是否可向未婚年轻人提供避孕服务,有较大分歧意见。大多数父母认为应以教育为主,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避孕措施。建议父母认识并承担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观念 未婚年轻人 避孕服务 小组访谈会
下载PDF
四川省六县妇女人工流产后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罗琳 吴世仲 +1 位作者 陈晓勤 民享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58-363,共6页
本文调查了自1990年7月1日至1991年6月30日在四川省6个县4000例18~40岁施行早孕人工流产术的妇女。调查分别于人流术前、术后15、90和180d进行。结果51.14%的对象在人流术后15d内有阴道出血。... 本文调查了自1990年7月1日至1991年6月30日在四川省6个县4000例18~40岁施行早孕人工流产术的妇女。调查分别于人流术前、术后15、90和180d进行。结果51.14%的对象在人流术后15d内有阴道出血。分析表明阴道出血与手术医生的经验、受教育水平有关,并与人流妇女居住地、职业、性生活频度和经济收入等因素有关。调查采用了SCL-90和CES—D两个量表评定受试者的自觉精神症状和抑郁症状。发现人流后时间越长,SCL-90总分均值愈小,在0级分数的人数增多,1级以上的人数大幅度减少;CES-D总分亦降低。说明人流术后受试者的自觉精神症状和抑郁症状呈下降趋势。文章还分析了与自觉精神症状和抑郁症状有关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出血 精神症状 抑郁症状
下载PDF
四川省男性绝育应用下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崔念 刘小章 +2 位作者 潘晓放 杨青 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索四川省男性绝育应用下降因素。方法: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有8位省级和市级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的中、高层人员接受了访谈。反映出男性绝育应用的下降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计划生育工作模式的转变、育龄人群生育观念的改变、历史负... 目的:探索四川省男性绝育应用下降因素。方法: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有8位省级和市级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的中、高层人员接受了访谈。反映出男性绝育应用的下降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计划生育工作模式的转变、育龄人群生育观念的改变、历史负面影响的延续、对男性绝育手术认识的误区、技术服务能力的不足、宣传和导向的偏好,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等。结论:正确认识男性绝育手术,在项目层面加大对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的倡导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绝育 应用 下降因素 个人深入访谈 四川省
下载PDF
向农村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干预研究评估 被引量:6
9
作者 崔念 民享 邓莹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年第9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索向农村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有效方式。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方法于2001-2002年在成都市农村地区对1 895例16-20岁的未婚青年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干预活动使干预对象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如避孕原理、性传播疾... 目的:探索向农村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有效方式。方法:采用社区干预试验方法于2001-2002年在成都市农村地区对1 895例16-20岁的未婚青年开展了调查研究。结果:干预活动使干预对象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如避孕原理、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有显著提高;干预活动对调查对象的性观念改变不大,但促进了有性行为的未婚年轻人使用避孕措施。结论:向农村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的干预活动对于提高相关知识水平和促进安全性行为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生殖健康 干预研究 安全性行为 避孕原理 社区干预 未婚年轻人 预试验 验方 传播途径
下载PDF
四川省临床医生对男性绝育应用下降认识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念 刘小章 +2 位作者 潘晓放 杨青 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索四川省男性绝育应用下降因素。方法:小组访谈会。结果:34位男科、泌尿科/外科和妇产科临床医生参加了访谈会。反映出男性绝育应用的下降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计划生育工作模式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对男性绝育认识的误区,男性优势的... 目的:探索四川省男性绝育应用下降因素。方法:小组访谈会。结果:34位男科、泌尿科/外科和妇产科临床医生参加了访谈会。反映出男性绝育应用的下降受诸多因素影响,如计划生育工作模式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对男性绝育认识的误区,男性优势的传统文化,宣传和导向的偏好,婚姻不稳定性的增高,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等。结论:应正确认识男性绝育手术,加大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的倡导力度并重视技术的培训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绝育 应用 下降因素 小组访谈会 四川省
下载PDF
父母与未婚子女交流与性相关问题的困难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念 田爱平 民享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了解并分析父母与未婚子女的交流沟通状况、交流与性相关问题的困难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层、多级和整群抽样以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 871人,为家中至少有1个15~24岁未婚子女的父亲和母亲。亲子交流的话题主要是子女... 目的:了解并分析父母与未婚子女的交流沟通状况、交流与性相关问题的困难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分层、多级和整群抽样以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2 871人,为家中至少有1个15~24岁未婚子女的父亲和母亲。亲子交流的话题主要是子女的学习、工作,少有涉及与性相关问题。亲子交流与性相关问题的困难主要为亲子双方都感到不好意思进行交谈(约50%),其次是父母不知道如何与子女交谈与性相关的问题(约26%)、以及父母认为自己缺乏相关知识(约13%)。父母的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以及亲子关系等对亲子沟通、亲子与性相关问题的沟通均有不同的影响。结论:应重视家庭性教育、尤其应采取积极对策帮助提高父母与未婚子女进行与性相关问题交流沟通的意识与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关系 性教育 交流障碍 问卷调查
下载PDF
人工流产妇女手术前后精神卫生水平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琳 吴世仲 +1 位作者 陈晓勤 民享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01-104,共4页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省1990年7月1日至1991年6月30日六县、市的4,000例18─40岁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先后进行了4次评定。结果表明人流妇女在人流前自觉精神症状较人而后严重。术前精神症状...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省1990年7月1日至1991年6月30日六县、市的4,000例18─40岁早孕人工流产妇女先后进行了4次评定。结果表明人流妇女在人流前自觉精神症状较人而后严重。术前精神症状主要与受术者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妊娠及分娩次数有关。而术者的医技水平、夫妻关系、受术者职业、性生活情况等则是影响人流妇女术后自觉精神症状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精神卫生
下载PDF
成都市农村地区未婚青年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调查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念 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6-220,共5页
目的:了解农村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需求,以便更好地向他们提供优质服务。方法:数据取自2001—2002年在成都农村地区开展的向16—20岁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干预研究的基线问卷调查资料。结果:有效调查1895人。70%以上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未婚青年的生殖健康需求,以便更好地向他们提供优质服务。方法:数据取自2001—2002年在成都农村地区开展的向16—20岁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干预研究的基线问卷调查资料。结果:有效调查1895人。70%以上调查对象认为目前社会对未婚年轻人提供的性和生殖健康知识、信息和服务不足;约95%的人认为未婚年轻人寻求有关性和生殖健康的咨询和服务是非常正常的;调查对象对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包括避孕服务具有特殊的需求。结论:如何根据未婚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需求,向他们提供适当的、特殊的、友好的和可获得的服务。对中国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生殖健康 需求 服务 农村地区
下载PDF
已婚育龄人群的避孕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念 刘小章 +2 位作者 潘晓放 杨青 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09年第3期19-22,共4页
目的了解并分析已婚育龄人群避孕方法的选择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四川省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已婚育龄男女2631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9.25%。避孕方法使用比例居前3位的依次是宫内节育器(55.8%)... 目的了解并分析已婚育龄人群避孕方法的选择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四川省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及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已婚育龄男女2631人,已婚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9.25%。避孕方法使用比例居前3位的依次是宫内节育器(55.8%)、避孕套(24.2%)、输精管结扎(5.7%)。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地域以及现有孩子数等是避孕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结论改善和提高个性化服务的质量,全面、客观、无偏见地向育龄人群提供各种避孕节育方法的信息,包括利益与风险,对于扩大避孕措施的合理选择、促进避孕方法的安全使用、正确使用和持续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已婚育龄人群 避孕方法 选择 影响因素 四川省
原文传递
从使用者角度看四川省输精管绝育手术应用下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小章 崔念 +2 位作者 潘晓放 杨青 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索四川省输精管绝育应用下降因素。方法:小组访谈会。结果:共36人参加了访谈会(输精管绝育男子20人,输精管绝育者妻子16人)。研究发现输精管绝育应用下降与人口学的变化、计划生育工作模式的转变以及缺乏信息和宣传倡导等因素有... 目的:探索四川省输精管绝育应用下降因素。方法:小组访谈会。结果:共36人参加了访谈会(输精管绝育男子20人,输精管绝育者妻子16人)。研究发现输精管绝育应用下降与人口学的变化、计划生育工作模式的转变以及缺乏信息和宣传倡导等因素有关。结论:鼓励男子为了配偶的健康选择输精管绝育手术,强调由男子来承担计划生育的责任可能成为促进输精管绝育应用的有效策略,同时应重视绝育手术咨询能力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精管绝育 使用者 下降因素 小组访谈会 四川省
下载PDF
四川彭县山区妇女母乳喂养及哺乳期闭经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念 杨晓峰 +2 位作者 唐光华 民享 张智勇 《生殖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45-48,共4页
作者于1992年3月对四川彭县山区1040名妇女产后哺乳期闭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以及使用避孕措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产后1、6、12个月的哺乳妇女分别为100%、95%、82%。产后!、3、6、12个月闭经妇... 作者于1992年3月对四川彭县山区1040名妇女产后哺乳期闭经、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以及使用避孕措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产后1、6、12个月的哺乳妇女分别为100%、95%、82%。产后!、3、6、12个月闭经妇女分别为90%、74%、62%、36%。产后2、6、12个月避孕的妇女分别为19%、48%、91%。认为妇女产后3个月采用避孕措施是适当的,并建议哺乳妇女首选不含激素宫内节育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闭经 避孕 母乳喂养
下载PDF
婴儿喂养形式与产后恢复月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念 唐光华 +2 位作者 民享 谢黎 杨晓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1999年第2期62-65,共4页
为研究哺乳与哺乳性闭经时间的关系,本文对541对二胎母婴自分娩后7天内至母亲恢复正常月经期间婴儿喂养及相关情况进行了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喂奶次数和时间随产后时间变化不大。产后半年内,婴儿摄食90%以上为母乳,至婴儿一岁,母乳含... 为研究哺乳与哺乳性闭经时间的关系,本文对541对二胎母婴自分娩后7天内至母亲恢复正常月经期间婴儿喂养及相关情况进行了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喂奶次数和时间随产后时间变化不大。产后半年内,婴儿摄食90%以上为母乳,至婴儿一岁,母乳含量仍约70%。开始添加辅食的平均时间为产后153天。产后2周全母乳喂养率为73.4%,产后3月、6月分别约为60%和40%。产后一年半,仍有近80%的母亲部分母乳哺喂孩子。产后61,89,187和369天,母亲恢复月经累计概率分别为0.0150,0.0395,0.2345和0.6820。哺乳性闭经时间平均为282天。结果说明:全母乳喂养和以母乳为主的喂养时间较长和添加辅食较晚的母亲闭经时间较长。产后首次月经的出现是应采用避孕措施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哺乳性闭经 寿命表分析
下载PDF
从四川省育龄人群角度看男性在计划生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青 崔念 +2 位作者 刘小章 潘晓放 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中的性别作用。方法:小组访谈会。结果:共70人参加了访谈会(已婚育龄男性29人、女性41人)。访谈结果反映出男性优势的传统社会文化仍然根深蒂固,男性主动参与计划生育的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男性绝育及其他避孕方...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中的性别作用。方法:小组访谈会。结果:共70人参加了访谈会(已婚育龄男性29人、女性41人)。访谈结果反映出男性优势的传统社会文化仍然根深蒂固,男性主动参与计划生育的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男性绝育及其他避孕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区。结论:应从项目层面加大宣传和倡导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力度,提高男性对改善妇女和自身生殖健康的意识。促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内的性别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男女 计划生育 性别作用 小组访谈会 四川省
下载PDF
性别在避孕方法认识、选择与决定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念 刘小章 +2 位作者 杨青 潘晓放 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66-669,共4页
目的:了解并分析性别在避孕方法认识、选择与决定中的作用。方法:在四川省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及结构式问卷方法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已婚育龄男女2631人,男、女对避孕方法的认识较一致;避孕方法使用比例居前3位的依次是宫内节育器(55.... 目的:了解并分析性别在避孕方法认识、选择与决定中的作用。方法:在四川省内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及结构式问卷方法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已婚育龄男女2631人,男、女对避孕方法的认识较一致;避孕方法使用比例居前3位的依次是宫内节育器(55.8%)、避孕套(24.2%)和男性绝育(5.7%);选择男/女用避孕方法与调查对象对避孕方法、计划生育责任的认识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有关;避孕选择决定方式与性别因素和夫妻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关。结论:男性优势的传统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调查人群对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促进性别的公平与公正及对妇女的赋权,构建合谐健康的两性关系、家庭和社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方法 认识 选择 决定 性别作用
下载PDF
从计划生育工作者角度看四川省男性绝育应用下降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念 刘小章 +2 位作者 潘晓放 杨青 民享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索影响四川省男性绝育应用下降的因素。方法:小组访谈会。结果:共66人参加了访谈会(计划生育干部30人、避孕药具发放者36人)。计划生育工作者对男性绝育的认识、对避孕方法宣传的偏好和引导对育龄人群的避孕选择具有较大影响。结... 目的:探索影响四川省男性绝育应用下降的因素。方法:小组访谈会。结果:共66人参加了访谈会(计划生育干部30人、避孕药具发放者36人)。计划生育工作者对男性绝育的认识、对避孕方法宣传的偏好和引导对育龄人群的避孕选择具有较大影响。结论:持续的宣传和倡导可提高公众包括计划生育工作者对男性绝育的认识,克服误区,鼓励更积极的态度。全面、客观、不带个人偏见地向育龄群众介绍避孕节育措施,对于促进绝育方法的安全、正确和持续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绝育 计划生育工作者 小组访谈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