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
作者 卢子兴 杨振宇 李仲平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共7页
 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几何模型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一些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介绍了弹性应变能法、纤维倾...  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几何模型和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作者的一些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介绍了弹性应变能法、纤维倾斜模型、三细胞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等工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几何模型 模量 强度
下载PDF
防热复合材料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53
2
作者 李仲平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共9页
以烧蚀型防热复合材料、非(微)烧蚀型防热复合材料、高温高效隔热复合材料以及高温透波复合材料为重点,简要总结了国内外防热复合材料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重点领域的突破与进展,并展望了未来防热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防热复合材料 碳/酚醛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 高温高效隔热复合材料 高温透波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1
3
作者 杨振宇 卢子兴 +1 位作者 刘振国 李仲平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5-161,共7页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单元胞体模型,该模型正确地反映了纤维束的交织方式,十分接近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真实结构,可用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有限元数值预报,并合理确定复合材料内部全场应力分...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单元胞体模型,该模型正确地反映了纤维束的交织方式,十分接近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真实结构,可用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有效模量的有限元数值预报,并合理确定复合材料内部全场应力分布。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该模型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到了相关等效弹性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性能与实验结果和理论预测值都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此外,基于新的单元胞体模型还确定了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应力场,为进一步的强度计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 复合材料 有限元 等效弹性性能 应力场
下载PDF
2015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核酸和ELISA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林诗雅 王淏 +4 位作者 李仲平 梁浩坚 谢君谋 肖韶英 郑优荣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分析2015年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NAT)和ELISA的筛查结果,探讨NAT和ELISA并行的血液筛查模式下,两种检测方法在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两种ELISA试剂和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平行应用的血液筛查模式... 目的分析2015年广州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NAT)和ELISA的筛查结果,探讨NAT和ELISA并行的血液筛查模式下,两种检测方法在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两种ELISA试剂和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平行应用的血液筛查模式,对2015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HBV、HCV和HIV血清学标志物及其病毒核酸进行筛查。核酸初检阳性标本取其血袋血浆进一步做核酸鉴别实验。对HIV-1 RNA鉴别阳性、ELISA阴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本中心2015年核酸检测标本合计300 250例,其中初检阳性2 874例,总阳性率0.96%;核酸初检单阳性628例,单阳性率0.21%;鉴别阳性数129例,总阳性率20.58%,鉴别阳性中127例HBV、2例HIV,未发现HCV阳性,其中1例HIV-1 RNA单阳性随访标本送广州市疾控中心经确证为阳性。酶免HBV、HCV和HIV与核酸检测结果比较显示:核酸与酶免HBV、HCV和HIV检测均为阳性共2 204例,2 333例HBV ELISA双试剂阳性标本中78%(1 829/2 333)核酸阳性;343例HCV ELISA双试剂阳性标本中66%(226/343)核酸阳性;92例HIV ELISA双试剂阳性标本中全部为核酸阳性。酶免单试剂阳性标本中6%(57/901)为核酸阳性,94%(844/901)为核酸阴性。酶免双试剂阳性中核酸阳性比例大于酶免单试剂阳性(P<0.05)。结论核酸检测能更进一步缩短输血传播疾病的检测"窗口期",发现隐匿性病毒感染,核酸和酶免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中发挥重要的互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检 隐匿性HBV感染 窗口期 无偿献血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广州地区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9
5
作者 郑优荣 梁浩坚 +7 位作者 李仲平 杜荣松 黄志健 林诗雅 蓝岚茵 王淏 黃爱琼 付涌水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效果和必要性。方法采用美国诺华ProcleixTIGRIS全自动NAT检测分析系统和PROCLEIX ULTRIOAssay HBV、HCV、HIV(1型)NAT联检试剂,对616 70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HBV、HCV、HIV 3...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效果和必要性。方法采用美国诺华ProcleixTIGRIS全自动NAT检测分析系统和PROCLEIX ULTRIOAssay HBV、HCV、HIV(1型)NAT联检试剂,对616 70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HBV、HCV、HIV 3项NAT联检,并对单项NAT阳性标本做NAT鉴别试验;同时采用血清学酶免(EIA)双试剂并行检测同批标本的HBsAg、抗-HCV、抗-HIV、抗-TP和ALT等项目。结果 NAT阳性检出率为0.95%(5 874/616 705),EIA检测HBsAg、抗-HCV、抗-HIV3项的阳性检出率为1.62%(10 048/616705)(P<0.01)。EIA检测全项合格标本的NAT阳性检出率为0.22%(1 365/594 325);单项NAT阳性标本的NAT鉴别试验阳性率为30.4%(415/1 365),其中HBV DNA阳性413例,占NAT鉴别试验阳性总数的99.52%,HCV RNA和HIV RNA阳性各1例;EIA双试剂检测阳性标本的NAT阳性检出率75.28%(4 148/5 510),EIA单试剂检测阳性标本的NAT阳性率检出率为2.27%(103/4 538);ALT EIA双试剂检测不合格标本的核酸NAT阳性检出率2.31%(336/14 554),其中单项ALT检测不合格标本的NAT阳性检出率为0.01%(2/14 080),而且半年后对这些献血者随访NAT复检均为阴性。结论目前广州地区血清学EIA检测合格血液中存在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主要是输血感染HBV;将NAT检测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NAT) 酶免检测 血液筛查 血液安全 HBV HCV HIV 广州献血者
下载PDF
掺杂难熔金属碳化物对炭/炭复合材料烧蚀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俊山 李仲平 +4 位作者 敖明 许正辉 刘朗 胡子君 彭维周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102,共6页
详细分析和比较了3D炭/炭复合材料及其添加难熔金属碳化物的试样在三种烧蚀条件下的烧蚀结果、微观结构及形貌。SEM观察结果显示,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优先烧蚀现象对纯炭/炭试样是普遍存在的,相反,对难熔金属碳化物掺杂的炭/炭试样而言,... 详细分析和比较了3D炭/炭复合材料及其添加难熔金属碳化物的试样在三种烧蚀条件下的烧蚀结果、微观结构及形貌。SEM观察结果显示,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优先烧蚀现象对纯炭/炭试样是普遍存在的,相反,对难熔金属碳化物掺杂的炭/炭试样而言,纤维却总是优先被烧蚀;纤维单丝相对基体优先烧蚀越明显,材料宏观烧蚀率越大。对纯炭/炭试样烧蚀表层区的TEM观察结果表明,在烧蚀过程中炭纤维和基体炭均发生明显的微观结构变化,具体表现为炭纤维的微晶尺寸显著长大,而基体炭原有层片区则出现柱状炭。烧蚀测试条件对材料宏观和微观形貌及烧蚀机理都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烧蚀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微观结构
下载PDF
我国关键矿产及其材料产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干勇 彭苏萍 +7 位作者 毛景文 裴荣富 李仲平 屠海令 孙传尧 陈其慎 谢曼 郑文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关键矿产和材料是事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居民生活的基础原料,其供应链的稳定性意义重大。本文将矿产资源与材料产业进行关联,从资源勘查、采选、冶炼,材料加工、制造,产品回收等全产业链条的角度着手,分析了我国关键矿产及其材料产... 关键矿产和材料是事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居民生活的基础原料,其供应链的稳定性意义重大。本文将矿产资源与材料产业进行关联,从资源勘查、采选、冶炼,材料加工、制造,产品回收等全产业链条的角度着手,分析了我国关键矿产及其材料产业的战略需求与发展现状;凝练了以产业链不畅通,资源端关键矿产供给不足,冶炼端耗能高、规模过大,材料端支撑保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基础薄弱,循环利用端发展滞后等问题。按照“找得着”(勘查)、“采得出”(采矿)、“用得上”(基础原材料制备)的基本思路,论证提出了2035年“三步走”目标,并从采选、冶炼、基础原材料方面剖析了技术发展重点。系统提升国内矿产资源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新材料技术竞争力、畅通资源‒冶炼‒材料‒循环利用产业链,以此为重点举措来推动我国关键矿产及其材料产业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矿产 材料 全产业链 供应链 高质量发展 循环利用
下载PDF
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仲平 冯志海 +3 位作者 徐樑华 吕春祥 朱世鹏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36,共9页
作为我国关键战略材料的重要组成,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高端装备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驱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与挑战、我国发展... 作为我国关键战略材料的重要组成,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高端装备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驱动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与挑战、我国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要坚持"产品自主、技术自主、体系自主"的发展思路,明确2025年和2035年发展目标以及重点发展任务。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能力、解决产业化成套装备问题、建设联合创新平台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纤维 复合材料 产业化装备 联合创新平台 2035
下载PDF
广州地区1226507例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郑优荣 李仲平 +3 位作者 梁浩坚 黄伯泉 田也 肖韶英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69-470,476,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确定梅毒感染低危人群,为安全输血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广州地区2005-2009年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数据进行分析。梅毒血清学筛查试验采用ELISA试验,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标本采用TPPA试验...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确定梅毒感染低危人群,为安全输血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广州地区2005-2009年无偿献血者梅毒筛查数据进行分析。梅毒血清学筛查试验采用ELISA试验,梅毒血清学筛查阳性标本采用TPPA试验确认。结果 1226507例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率为0.45%。其中单位员工、大专院校学生、流动人员和其他献血人员(包括无偿机采成分献血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44%、0.14%、0.69%、0.29%;年龄在20~39岁梅毒抗体阳性献血者5126例,占梅毒抗体阳性者的93.4%;梅毒阳性率不同年龄和职业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份无偿献血者中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2005-2009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保持相对稳定水平,无明显上升趋势。大专院校学生和单位员工为梅毒感染低危人群,可作为主要献血人群,发展献血者队伍。采供血部门应加强对流动人员的无偿献血筛查工作,以保证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无偿献血者 血液安全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HBsAg阴性无偿献血血液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评估 被引量:27
10
作者 李仲平 王淏 +5 位作者 郑优荣 田也 梁浩坚 黄伯泉 林诗雅 黄志健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2-445,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经血清学筛查后的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残余风险及HBsAg阴性HBV NAT阳性献血者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状况,为采供血机构制定血液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83 42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经血清学筛查后的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残余风险及HBsAg阴性HBV NAT阳性献血者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状况,为采供血机构制定血液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83 42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使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阴性标本应用核酸检测技术进行HBV NAT检测,收集HBsAg阴性HBV NAT阳性献血者标本进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HBV DNA实时荧光PCR定量分析,设200份经常规血液筛查合格标本为对照组同步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并对献血者进行随访追踪。结果 283 428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检出172份HBsAg阴性HBV NAT阳性标本,广州地区ELISA筛检HBsAg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为0.061%(172/283 428),街头流动或固定点献血者检出率(0.071%)高于来自于单位团体组织献血者(0.047%)。172份标本抗-HBe、抗-HBc检出率(32.56%、79.1%)均高于对照组(17.5%、51.0%),乙肝血清学抗体以抗-HBs、抗-HBc阳性及单纯抗-HBc阳性两种模式为主,HBV DNA浓度均低于200 copies/mL。共检出11份HBV窗口期标本,通过对31例献血者随访追踪,确定23例献血者原始标本为OBI标本。结论广州地区可能有较高ELISA筛检HBsAg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应用HBV NAT技术筛检常规酶免血液筛查HBsAg阴性标本,能检出部分处于OBI的血液,缩短HBV检测窗口期,能将现阶段输血传播HBV风险进一步降低,对保障血液安全预防输血感染HBV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 窗口期 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残余风险
下载PDF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雪华 李仲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接受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南华医院肝科2007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9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抗病毒组55例,未抗病毒组42例,两组各分为1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及2... 目的探讨接受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南华医院肝科2007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9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抗病毒组55例,未抗病毒组42例,两组各分为1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及2组(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抗病毒组中第2组再分为2.1组(发现肝癌前抗病毒)、2.2组(发现肝癌后抗病毒),根据抗病毒时间分为A组(≤24周)、B组(24~48周)、C组(〉48周)。将各组肝炎病程、肝硬化病程、肝癌病程、生存率、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抗病毒组与未抗病毒组肝硬化病程分别为(53.27±58.16)和(30.76±46.70)个月,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2%、36.4%和33.3%、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抗病毒组中2.1组与2.2组肝癌病程分别为(3.93±3.39)和(21.58±23.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肝硬化病程分别为(32.75±61.32)、(25.86±16.40)与(74.79±55.40)个月,肝癌病程为(2.55±2.72)、(10.43±7.25)、(17.71±24.2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3、5、7年生存率分别为35.0%、15.0%、5.0%,42.9%、14.3%、14.3%和78.6%、60.7%、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能延长肝硬化及肝癌患者生存时间,提高3、5年的生存率,且抗病毒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硬化 抗病毒药 核酸类 核苷酸类和核苷类
下载PDF
掺杂难熔金属碳化物对炭/炭复合材料烧蚀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俊山 李仲平 +4 位作者 敖明 许正辉 刘朗 胡子君 彭维周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3,共5页
通过对炭/炭复合材料(C/C)和添加难熔金属碳化物炭/炭复合材料(C/C+MC)的微观结构对比分析,研究了二者在电弧加热器上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难熔金属化合物(MC)在烧蚀过程中进入到距表层几个微米之内的纤维和基体炭微晶内,明显影响了相... 通过对炭/炭复合材料(C/C)和添加难熔金属碳化物炭/炭复合材料(C/C+MC)的微观结构对比分析,研究了二者在电弧加热器上的烧蚀机理。结果表明,难熔金属化合物(MC)在烧蚀过程中进入到距表层几个微米之内的纤维和基体炭微晶内,明显影响了相邻微晶的形貌。MC的存在,一方面,加大了机械剥蚀等力学因素引起的质量损失,增大了试样表面粗糙度,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烧蚀;另一方面,MC具有降低碳的升华总量的效应。从综合效应来看,C/C+MC复合材料的烧蚀速率比C/C复合材料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烧蚀机理 微观结构
下载PDF
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典森 卢子兴 +1 位作者 刘振国 李仲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55-1460,共6页
根据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模型,分别假设编织纱线和轴纱具有六边形和正方形横截面,建立了计算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设定合理的边界条件,计算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横向和纵向热传导系... 根据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模型,分别假设编织纱线和轴纱具有六边形和正方形横截面,建立了计算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设定合理的边界条件,计算了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横向和纵向热传导系数,并与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编织角和纤维体积含量对热传导系数的影响规律.此外,还确定了材料内部的温度、热梯度及热流量的分布,为材料热力耦合问题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五向编织 编织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 有限元 单胞
下载PDF
2007-2016年广州地区抗-HIV阳性无偿献血者人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仲平 梁浩坚 +6 位作者 王淏 黄伯泉 杜荣松 杨穗群 艳芳 陈昱丰 郑优荣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0-1274,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2007-2016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人群特征,探讨新形势下采供血机构保障血液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ELISA试剂对3 113 34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筛查,2次筛查阳性血液标本送广州市CDC或广州... 目的调查分析2007-2016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人群特征,探讨新形势下采供血机构保障血液安全的措施。方法采用ELISA试剂对3 113 34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IV筛查,2次筛查阳性血液标本送广州市CDC或广州金域公司进行抗-HIV确认,对抗-HIV确认阳性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3 113 343份标本,抗-HIV确证阳性714例,总阳性率为22.93/10万。10年来,抗-HIV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27.43,P<0.01);男性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1.94/10万)高于女性(5.63/10万),呈上升趋势(P<0.01)。不同年龄组之间的抗-HIV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阳性率由高到低是25-34岁组、35-44岁组、18-24岁组、>45岁组,18-24岁组抗-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1)。个体献血者抗-HIV阳性率(31.02/10万)高于团体献血者(16.14/10万)(P<0.01),个体献血者抗-HIV阳性率呈上升趋势(P<0.05)。抗-HIV确认阳性献血者中异性性传播占60.22%(430/714),同性性传播的占26.19%(187/714),既往已确认感染占11.34%(81/714)。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的抗-HIV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18-24岁的男性献血人群增长较明显;男性献血人群抗-HIV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献血人群,个体献血人群的抗-HIV阳性率明显高于团体献血人群;HIV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异性性传播,其次为同性性传播。为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HIV风险,应加大无偿献血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发展团体献血;同时加强街头固定献血点的献血前健康征询,排除以体检为目的的高危险献血者献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男男性行为
下载PDF
2008年-2012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淏 张轩 +2 位作者 郑优荣 李仲平 梁浩坚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530-531,534,共3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2008年至2012年1 392 884例无偿献血标本传染性疾病的筛查结果,评估血液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制定献血前血液筛查措施、减少血液资源浪费、保障血液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广州市2008年至2012年无偿献血...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2008年至2012年1 392 884例无偿献血标本传染性疾病的筛查结果,评估血液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制定献血前血液筛查措施、减少血液资源浪费、保障血液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广州市2008年至2012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ALT、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地区2008年至2012年无偿献血者总阳性率为4.35%,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分别为:ALT:2.23%,HBsAg:0.9%,抗-HCV:0.54%,抗-TP:0.52%,抗-HIV:0.16%。各年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无偿献血标本检测不合格项目中ALT阳性率最高,总不合格率在近两年呈下降趋势。应进一步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加强献血前快速筛查的灵敏度及献血者传染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水平,从低危人群中招募无偿献血者,从而更有效地减少血液报废率和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血液检测 传染性标志物
下载PDF
2011~2014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梁浩坚 汪传喜 +4 位作者 许结仪 郑优荣 李仲平 蓝岚茵 林诗雅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功效。方法采用Grifols公司(原诺华诊断公司)PROCLEIX TIGRIS 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和PROCLEIX-?ULTRIO HIV-1/HCV/HBV Assay核酸检测试剂,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的114674... 目的评估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功效。方法采用Grifols公司(原诺华诊断公司)PROCLEIX TIGRIS 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和PROCLEIX-?ULTRIO HIV-1/HCV/HBV Assay核酸检测试剂,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的114674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HCV/HBV三项单人份核酸检测,同时采用血清学试剂进行HBsAg,HCVAb,HIVAb/Ag检测。对核酸检测单独反应性标本(血清学阴性,核酸检测反应性)进行鉴别试验以确定感染病毒种类。结果 1146740例献血者血液标本,核酸检测的反应性比率为0.97%(10645/1146740),低于血清学HBsAg,HCVAb,HIVAbAg三项总的检测阳性率1.66%(19024/1146740)。在1114428例经血清学全项检测合格的标本中,单人份核酸检测共检出2457例核酸反应性样本,核酸单独反应性比率为0.22%;在2457例核酸单独反应性标本中,鉴别试验反应性的样本为718例,其中,HBV-DNA 711例,HCV-RNA 4例,HIV-RNA 3例。核酸鉴别试验阳性率为29.22%(718/2457)。结论目前在广州地区输血传播疾病的残余风险主要还是输血感染HBV。核酸检测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将有助于缩短病原体检测的窗口期,降低输血残余风险,血清学和核酸检测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应同时使用以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血液筛查 输血风险 血液安全 转录介导扩增技术
下载PDF
不同检测模式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情况对照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傅钰斌 汪传喜 +3 位作者 张伟东 李仲平 黄杰庭 汤静儿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广州血液中心2010~2015年对全血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两种检测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广州血液中心两种检测模式的全血献血人数、血液采集量和报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全血无偿献血者1... 目的分析比较广州血液中心2010~2015年对全血献血者血液标本的两种检测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数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对广州血液中心两种检测模式的全血献血人数、血液采集量和报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全血无偿献血者1546938人,全血献血量2381126.95U,两种检测模式下检测阳性报废率分别是5.19%和3.82%。两种检测模式对ALT、抗-HCV、梅毒抗体和核酸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模式2实施期间不合格血量、报废血量和报废率均大幅度降低,尤其是ALT阳性率显著降低。ALT阳性率降低对HCV抗体和梅毒抗体阳性率降低有意义。HBsAg复检阳性率无明显变化。检测模式2是目前较高效的检测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输血安全。建议合理进行献血前快速筛查和献血后检测项目研究,能有效降低全血的报废率,减少血液的浪费,同时大力推广2013~2015年检测模式2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 无偿献血 检测模式 阳性率
下载PDF
八宝丹胶囊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沈美蓉 裴彬 李仲平 《河北中医》 2012年第4期492-494,共3页
目的观察八宝丹胶囊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八宝丹胶囊。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 目的观察八宝丹胶囊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八宝丹胶囊。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肝功能主要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总胆汁酸(TBA)]变化情况;观察TBiL复常时间及复常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黄、肝区叩痛、舌苔黄腻及舌质紫黯改善例数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T、AST、TBiL、γ-GT及TB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BiL及TB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BiL复常时间(31.52±4.60)d,复常率80.4%;对照组TBiL复常时间(44.32±5.70)d,复常率60.7%,治疗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八宝丹胶囊可明显改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退黄效果佳,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炎 丙型 黄疸 八宝丹胶囊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广州市单项核酸检测阳性无偿献血者追踪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仲平 林诗雅 +6 位作者 郑优荣 梁浩坚 王淏 黄志健 谢君谋 陈锦艳 丰沛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597-601,共5页
目的研究单项核酸扩增检测(NAT)阳性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性,为采供血机构完善献血者屏蔽与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2 633份单项NAT阳性献血者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HBV、HCV、HIV NAT鉴别试验作进一步鉴定,对献血者进行召回复查全部血... 目的研究单项核酸扩增检测(NAT)阳性献血者的血液安全性,为采供血机构完善献血者屏蔽与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2 633份单项NAT阳性献血者样本为研究对象,使用HBV、HCV、HIV NAT鉴别试验作进一步鉴定,对献血者进行召回复查全部血清学筛查项目及核酸检测,统计分析献血者复查结果,并对归队献血者后续献血筛查结果进行追踪分析。结果 2 633份样本中单项NAT阳性率为0.23%,NAT鉴别试验阳性率为32.78%。召回665例单项NAT阳性献血者复查,150例献血者复检出现不合格项而屏蔽献血资格,其中21例HBsAg阳性、3例抗-HIV初筛阳性(送CDC确证为阳性)、110例仍为单项NAT阳性;515例献血者复查全部筛查项目均合格,当中177例(占21.01%)献血者没有再次献血;35例复检单项NAT阴性献血者的回顾性核酸鉴别试验阳性,当中12例献血者1次或1次以上的合格献血记录,11例献血者在解锁后献血,血液筛查中再次出现单项NAT阳性的结果。结论 NAT能进一步缩短血液筛查"窗口期",提高血液安全性,同时也造成一部分血液由于NAT假阳性结果而浪费;部分解锁屏蔽的献血者的NAT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其血液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确认,采供血机构应尽快完善献血者屏蔽和归队策略,在确保血液安全同时减少献血者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核酸检测 献血者屏蔽与归队 血液安全
下载PDF
2011~2019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玉笑 陈翀 +3 位作者 何博 李仲平 杜荣松 汪传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对2011~2019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本地区采供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2019年广州地区2918469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9年2918469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检... 目的对2011~2019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本地区采供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2019年广州地区2918469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常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9年2918469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总的不合格率平均为3.01%(87988/2918469),2011~2018年总的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9年总的不合格率比2018年略有升高,每年总的不合格率有差异(P<0.05),其中2011~2019年ELISA 3项(HBsAg/HCVAb/HIVAg/Ab)的不合格率平均为1.25%(36508/2918469),比核酸3项(HBV/HCV/HIV)的不合格率(0.62%,18086/2918469)高(P<0.05);每年各项检测不合格率方面,ALT的不合格率最高(1.28%,37451/2918469),其次是HBsAg(0.82%,23827/2918469),接着是NAT(0.62%,18086/2918469),抗-TP(0.39%,11468/2918469),抗-HCV(0.31%,9155/2918469),HIV Ag/Ab(0.12%,3526/2918469),抗-HTLV的不合格率最低(0.025%,301/1194002),不同检测项目的阳性率有差异(P<0.05),ELISA(-)/NAT(+)的检出率为0.20%(5947/2918469),对5947例ELISA(-)/NAT(+)标本进行鉴别试验,鉴别阳性率为30.02%(1785/5947),其中HBV占99.38%(1774/1785),HCV占0.28%(5/1785),HIV占0.34%(6/1785),鉴别试验中HBV阳性率最高,与HCV、HIV阳性率有差异(P<0.05)。结论ALT和HBsAg是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最主要的不合格项目,HTLV感染率尚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在献血前进行ALT和HBsAg筛查可以大大减少不合格血液的报废。ELISA检测和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方面发挥重要的互补作用,两者对献血者的筛查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输血传播疾病 ELISA NATA ALT HBV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