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2例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儿童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眉 张大伟 +7 位作者 赵文 王希思 赵倩 李兴军 黄程 郝腾 马晓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8-40,共3页
目的总结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高危NB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42例患儿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肢体疼痛... 目的总结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高危NB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42例患儿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肢体疼痛、突眼伴眶周淤青、下肢无力等。原发瘤为灶腹膜后来源33例,后纵隔来源8例。初诊36例,复发或进展8例。初诊36例患者中中枢神经系统转移3例,颅内转移33例,其中颅骨转移18例、硬脑膜受累21例、二者兼有16例。复发患儿以中枢神经系统复发多见。42例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21.3%。颅骨受累是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伴中枢神经系统及颅内侵犯的NB患儿预后较差,复发后再缓解率极低;颅骨受累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 颅外转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用穴规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嫱 彭玉 +5 位作者 冷丽 吴筱枫 庞平 李春 余江维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客观分析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用穴规律与穴位分布,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小儿推... 目的:客观分析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用穴规律与穴位分布,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有关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文献进行检索,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小儿推拿治疗腹泻常用穴位与穴位分布等进行分析,形成小儿推拿治疗腹泻的核心用穴。结果:检索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处方1256条,涉及穴位73个,总频次9577次。将穴位频次>500次进行统计,有脾经、大肠、七节骨、腹、龟尾、脐、脊7个穴位,形成推拿治疗腹泻的核心穴位;穴位部位以上肢部为多,共28个,占比38.36%,之后依次为腰背部16个,占比21.92%、胸腹部16个,占比21.92%、下肢部7个,占比9.59%,头面部6个,占比8.22%;小儿推拿治疗腹泻以实证为多,其中伤食泻249条,占比24.10%、脾虚泻240条,占比23.23%、湿热泻238条,占比23.03%、寒湿泻164条,占比15.88%、风寒泻64条,占比6.19%、脾肾阳虚泻57条,占比5.52%、惊吓泻21条,占比2.03%,伤食泻居首位。结论: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以脾经、大肠、七节骨、腹、龟尾、脐、脊7个为核心穴位;选穴以上肢部为多;应用小儿推拿治疗腹泻实证多于虚证,以伤食泻、脾虚泻、湿热泻常用,为临床应用推拿治疗小儿腹泻选穴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 小儿腹泻 文献 数据挖掘 用穴规律
原文传递
脑室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突触的超微结构异常 被引量:7
3
作者 崔艳君 +3 位作者 王蓬文 田金洲 王蓉 盛树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观察侧脑室内重复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取海马CA1区组织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 目的:观察侧脑室内重复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取海马CA1区组织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平均游泳时间及平均游泳距离明显延长。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程度不等的退行性变。细胞核形态不规则,部分核内染色质浓集;胞浆内脂褐素颗粒增多,高尔基囊泡扩张,严重者出现早期细胞凋亡改变。神经毡内可见有髓鞘轴突胞质内脂褐素颗粒明显增多,突触结构异常,突触小泡聚集增多,分布无序。突触后膜胞质面上的致密斑不规则增厚,或断断续续不完整。结论:侧脑室内注射STZ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和突触的超微结构病变,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链尿佐菌素 海马 神经元 突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伴N-myc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化疗初期敏感性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黄程 +10 位作者 张大伟 金眉 赵文 赵倩 王希思 段超 邢天禹 李斯慧 陈莹 柴希 马晓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总结伴N-myc基因扩增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化疗初期肿瘤缩小和骨髓缓解情况,以评估这些患儿化疗初期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病房确诊的NB患儿,且荧光原位杂交... 目的总结伴N-myc基因扩增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化疗初期肿瘤缩小和骨髓缓解情况,以评估这些患儿化疗初期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病房确诊的NB患儿,且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骨髓或组织N-myc基因扩增者。治疗方案包括强化疗、手术、干细胞移植和局部放疗、维A酸维持在内的综合治疗。记录患儿化疗前和CAV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2个疗程后肿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瘤灶大小和骨髓细胞学检查及其变化,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描述,以验证上述结果。结果共38例患儿入组,其中男22例(57.9%),女16例(42.1%),中位年龄30个月。原发瘤灶部位除1例为后纵隔外,其余37例均位于腹膜后及肾上腺区。38例患儿中,12例骨髓细胞学检查阴性,骨髓活检提示骨髓转移,余26例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37例患儿LDH升高,其中≤500 U/L患儿1例,〉4 000U/L患儿9例。患儿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升高,其中36例患儿NSE〉100 μg/L。仅1例患儿化疗前瘤灶最大经线≤5 cm,32例〉10 cm。33例患儿化疗前原发瘤灶增强CT显示,12例瘤灶容积≤100 cm3,11例〉100~500 cm3,6例〉500~1 000 cm3,4例〉1 000 cm3。38例患儿完成2个疗程化疗后,4例患儿LDH降至正常,18例LDH≤500 U/L,3例仍〉1 000 U/L。6例患儿NSE降至正常,16例患儿为25~100 μg/L。化疗2个疗程后,36例骨髓细胞学检查为阴性。入组患儿2个疗程后瘤灶缩小总有效率为84.8%。其中明显有效(VGPR)仅1例,部分有效(PR)21例,7例为有效(MR),2例为疾病稳定(NR),2例肿瘤进展(PD)。化疗2个疗程后7例患儿瘤灶最大经线≤5 cm,6例为〉5~10 cm,22例〉10 cm。结论伴N-myc基因扩增的NB患儿病初肿瘤负荷极大,多数伴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N-myc基因扩增 化疗初期敏感性
原文传递
彭玉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哮喘 被引量:7
5
作者 田雪丽 李春 +3 位作者 冷丽 刘楚 彭玉 《中医儿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2-15,共4页
总结了彭玉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哮喘的临证经验。彭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以祛邪为主,迁延期与缓解期从脾肾论治,认为迁延期顾护脾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发作,是进入缓解期治疗的关键环节。辨证选用泻肺补肾、健脾温肾、温脾化痰、补... 总结了彭玉教授从脾肾论治小儿哮喘的临证经验。彭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以祛邪为主,迁延期与缓解期从脾肾论治,认为迁延期顾护脾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发作,是进入缓解期治疗的关键环节。辨证选用泻肺补肾、健脾温肾、温脾化痰、补肾固本等内治疗法,同时配合小儿外治疗法,可显著减少小儿哮喘的发作次数,从而提高哮喘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脾肾论治 临床经验 彭玉
原文传递
儿童急性白血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郑胡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1-795,共5页
白血病特异染色体异常的确定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对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儿童AL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改善,但其复发仍然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根据遗传学异常进行危险度分层,并指导治疗,... 白血病特异染色体异常的确定及其与预后关系的研究对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虽然儿童AL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改善,但其复发仍然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根据遗传学异常进行危险度分层,并指导治疗,可以改善儿童AL预后,提高患儿生存率。在过去的30年中,遗传学检测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现了许多新的遗传学异常。本文就三种儿童常见AL,包括前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CP-ALL)、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leukemia,T-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最新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基因组学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单中心116例婴幼儿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苏雁 +8 位作者 金眉 张大伟 王希思 段超 赵文 赵倩 秦红 曾骐 马晓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9-26,共8页
目的分析≤18个月龄神经母细胞瘤(NB)婴幼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7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诊断并治疗的年龄≤18个月龄婴幼儿NB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评估预后。应用SPSS 19.0软件... 目的分析≤18个月龄神经母细胞瘤(NB)婴幼儿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7年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诊断并治疗的年龄≤18个月龄婴幼儿NB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评估预后。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7年1月-2017年6月共治疗116例≤18个月龄NB婴幼儿,男64例,女52例,中位年龄10(1~18)个月,随访中位时间19. 5(1~8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INSS分期4期、高危、伴有骨骼或骨髓转移、MYCN基因扩增、初诊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500 IU/L的患儿预后不良(P <0. 05)。存在MYCN基因扩增10例,INSS分期均为3期或4期,LDH、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明显高于无MYCN扩增病例,差异均有显著性(P=0. 028,P=0. 002,P=0. 001)。死亡病例13例,其中9例因肿瘤复发或进展死亡。116例NB婴幼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 83.6%,总生存率(OS) 86. 7%;5年EFS 76. 7%,OS 86. 7%。年龄≤12个月与年龄12~18个月患儿3年OS分别为90%、80. 7%,差异无显著性(P=0. 101)。INSS分期4期患儿3年OS 74. 4%、高危患儿3年OS 57. 1%、伴有MYCN基因扩增患儿NB 3年OS 26.7%,明显低于中早期、低中危、无MYCN基因扩增患儿(P=0.013,P=0.000,P=0.000)。结论≤18个月NB患儿预后良好,MYCN基因扩增、晚期病例预后差,主要死亡原因是疾病复发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婴幼儿 预后
下载PDF
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科学咨询》 2021年第46期169-171,共3页
高中政治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了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得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深入联系,便于学生的学习。同时案例教学... 高中政治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思想性和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为了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得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深入联系,便于学生的学习。同时案例教学法可以引入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在相应的案例情景中能够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并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注重考虑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以及应用方法。本文首先论述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积极作用,接着阐述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原则,分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供教师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政治 案例教学法
下载PDF
伴胰腺浸润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柴希 黄程 +9 位作者 李斯慧 陈莹 王欣迪 赵文 王希思 赵倩 王晓曼 秦红 马晓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3-527,共5页
目的总结伴胰腺浸润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特点,分析伴胰腺浸润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诊治的NB患儿,随访至... 目的总结伴胰腺浸润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特点,分析伴胰腺浸润神经母细胞瘤(NB)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诊治的NB患儿,随访至2017年3月31日。入组患儿的诊断标准、国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分期(INSS分期)、治疗和疗效评估均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NB方案(BCH-NB-2007方案)。根据危险度分组标准将患儿分为低危(LR)组、中危(MR)组和高危(HR)组,进行分层治疗。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指标包括初诊时原发瘤灶和转移瘤灶部位、肿瘤标志物、临床分期、分组、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过程。结果1.伴胰腺浸润NB患儿一般临床特征:共50例患儿入组,男23例,女27例;中位年龄33个月(7~129个月),其中年龄≤18个月10例,〉18个月40例。INSS-Ⅲ期3例,INSS-Ⅳ期47例。LR 2例,MR 3例,HR 45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28例,腹部包块27例,腹痛14例,肢体疼痛9例,呕吐5例,腹泻4例,黄疸1例。原发瘤灶位于腹膜后肾上腺区49例,盆腔1例。肿瘤直径≥10 cm 32例。2.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特征:50例患儿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中位值669 U/L(263~6 762 U/L),其中19例〉1 000 U/L。80%的患儿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0.15 ng/L。9例初诊时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升高,7例脂肪酶(lipase,LPS)升高,AMY和LPS同时升高5例。初诊肿瘤原发部位B超提示82.0%(41/50例)胰腺浸润,腹部增强CT示91.7%(44/48例)胰腺浸润,腹部增强MRI示100.0%(14/14例)胰腺浸润,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 (18F-FDG-PET/CT)提示41.3%(19/46例)NB胰腺浸润。以上4项影像学检查比较显示:1项阳性7例,占14.0%;2项阳性26例,占52.0%;3项阳性15例,占30.0%;4项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胰腺浸润 临床特征 儿童
原文传递
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2在大鼠脑中的分布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亚平 +3 位作者 王蓬文 王蓉 盛树力 田金洲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2,IRS-1、2)在正常成年大鼠大脑中的分布,为脑内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正常... 目的:观察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2,IRS-1、2)在正常成年大鼠大脑中的分布,为脑内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正常成年大鼠脑中InsR、IRS-1、IRS-2的分布。结果:InsR、IRS-1、IRS-2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广泛分布,在与学习记忆和能量代谢相关的脑区如大脑皮质、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的部分核团均有表达。结论:InsR及IRS-1、IRS-2在正常成年大鼠脑中广泛表达,但表达部位不完全一致,提示它们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活动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受体底物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从心肺脾论治小儿汗证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楚 彭玉 +4 位作者 朱未旻 田雪丽 李春 杨见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第8期67-69,共3页
总结导师临证辨小儿脏腑,分小儿阴阳,不拘自汗与盗汗之分,从心肺脾三脏辨治小儿汗证临床经验。临证以补肺健脾固表,或补益肺脾、调和营卫,或益气养心,或滋阴清心,或清热化湿、健脾助运为治则。
关键词 小儿汗证 心肺脾论治 中医
下载PDF
3例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和实验室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蓓 +2 位作者 赵晓曦 刘怡 李彬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的临床、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对3例有完整资料可供分析的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 目的探讨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的临床、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对3例有完整资料可供分析的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进行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3例均为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患儿。细胞遗传学检查均为单纯t(9;22)异常;免疫表型显示2例伴淋系抗原表达。经治疗,1例于血液学缓解后3个月复发,并于第6个月死亡;1例于诱导缓解阶段,出现骨髓抑制,发生严重感染,最终放弃治疗;1例经常规化疗获得缓解后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已无病存活4个月。结论Ph染色体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是有别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组高度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具有独特的临床和血液学特点,临床疗效和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染色体 急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免疫表型
下载PDF
APP5肽类似物P165对链脲佐菌素双侧侧脑室注射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艳君 +4 位作者 王蓬文 王蓉 盛树力 田金洲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观察APP5肽类似物P165对双侧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脑室注射STZ制作痴呆模型,3周后,治疗组以APP5肽类似物P... 目的观察APP5肽类似物P165对双侧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脑室注射STZ制作痴呆模型,3周后,治疗组以APP5肽类似物P165灌胃治疗,用药4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突触素、α-突触核蛋白和突触后致密区-95蛋白(PSD-95)的表达;电镜观察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游泳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blotting均显示模型组海马内突触素、PSD-95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显著减少,而α-突触核蛋白显著增多。电镜观察可见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退行性改变,神经毡内突触结构异常。结论脑室注射STZ可影响大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引起海马神经元和突触的超微结构病变,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APP5肽类似物P165可影响突触蛋白的表达,改善突触功能,有助于恢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APP5肽类似物P165 链脲佐菌素 海马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法 大鼠
下载PDF
MYCN和PHOX2B基因联合血浆游离DNA检测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邢天禹 +7 位作者 蒋持怡 王希思 赵文 段超 苏雁 金眉 高超 马晓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MYCN基因、PHOX2B基因及血浆游离DNA(cfDNA)水平用于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94例高危NB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于初诊时、化... 目的探讨MYCN基因、PHOX2B基因及血浆游离DNA(cfDNA)水平用于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B)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94例高危NB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分别于初诊时、化疗4个疗程和6个疗程后检测MYCN基因、PHOX2B基因及cfDNA水平,观察治疗过程中3项指标的变化,采用χ^(2)检验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价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94例患儿中MYCN基因扩增14例(14.9%),PHOX2B基因阳性76例(80.8%),cfDNA水平>100μg/L者56例(59.6%)。MYCN基因扩增患儿初诊高乳酸脱氢酶(LDH,≥1500 U/L)比例(6/14例)显著高于基因正常组患儿(9/80例)(P=0.009);PHOX2B基因阳性患儿多部位转移病例(54/76例)及高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370μg/L)比例(37/76例)显著高于基因阴性组患儿(5/14例,2/14例)(P=0.015、0.020);cfDNA高水平患儿初诊高LDH及高NSE比例(13/37例,28/37例)显著高于cfDNA低水平组患儿(2/48例,10/48例)(均P<0.001)。治疗过程中,随着肿瘤负荷减小,PHOX2B基因拷贝数和cfDNA水平较初诊时显著降低[0(0~719.6)拷贝比1723.5(0~186000.0)拷贝;19.0(1.1~225.5)μg/L比200.6(8.0~5247.4)μg/L](均P<0.001)。初诊时,MYCN基因扩增组患儿2年无事件生存(EFS)率显著低于MYCN基因正常组患儿[(33.3±13.1)%比(58.5±7.1)%,P=0.020];PHOX2B基因阳性组患儿2年EFS率显著低于阴性组患儿[(47.9±7.1)%比(79.1±11.1)%,P=0.043];cfDNA高水平组(≥229.6μg/L)2年EFS率显著低于cfDNA低水平组[(38.6±9.8)%比(71.7±8.2)%,P=0.001]。6个疗程后PHOX2B基因阳性组患儿2年EFS率显著低于基因阴性组患儿[(16.7±14.4)%比(60.6±6.6)%,P=0.014];维持治疗前间碘苄胍(MIBG)核素扫描阳性组患儿2年EFS率显著低于阴性组患儿[(35.2±11.7)%比(65.8±7.1)%,P=0.037]。治疗过程中,MYCN基因和cfDNA水平与患儿预后无显著相关性。将6个疗程后的PHOX2B基因及维持治疗前MIBG结果联合分组进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高危 微小残留病 MYCN基因 PHOX2B基因 血浆游离DNA
原文传递
彭玉教授运用运脾散治疗小儿厌食症临证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雪丽 彭玉 +3 位作者 李春 冷丽 刘楚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8-10,共3页
本文通过客观总结导师彭玉教授临证运用理脾法和运脾散的临证经验,分析导师治疗小儿厌食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为名老中医经验方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理脾 运脾散
原文传递
伴有染色体1p36缺失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彬 +7 位作者 赵文 朱光华 王欣迪 李斯慧 金眉 张大伟 秦茂权 马晓莉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伴有染色体1p36缺失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的临床特征,分析这些患儿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为进一步提高HR-NB生存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 目的总结和分析伴有染色体1p36缺失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HR-NB)的临床特征,分析这些患儿经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后的近期疗效,为进一步提高HR-NB生存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HR-NB患儿的临床资料。HR-NB诊断标准、临床分期、治疗方案和疗效标准均根据北京儿童医院HR-NB方案(BCH-HR-NB-2007),入组患儿为同时伴有染色体1 p36缺失,且均经过系统治疗和随访的HR-NB。随访至2016年12月31日。结果入组患儿共11例(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43个月,临床分期均为INSS-Ⅳ。肿瘤原发于后纵隔3例,腹膜后或肾上腺8例。骨髓转移11例,骨骼转移10例,均为多发骨转移,远处淋巴结转移6例,肝脏等内脏转移5例,中枢转移2例。伴有N-myc基因扩增4例。全部患儿术前化疗4~5个疗程,回输干细胞计数为(2.62~10.68)×10~6/kg,中位随访时间14.9(9~32)个月。4例患儿复发或进展,其中1例停维甲酸3个月后骨髓复发,放弃治疗后死亡;另3例分别于干细胞回输后第3、5和6个月,维持治疗中肿瘤进展,2例放弃后死亡,1例仍在治疗中。余7例患儿处于肿瘤稳定状态。结论伴有染色体1 p36缺失的HR-NB患儿,骨髓和骨骼转移率极高,约1/3同时伴有N-myc基因扩增。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后3~6个月内,仍然容易出现肿瘤进展。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很容易进展或复发,在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后维持治疗期间仍需要增加全身治疗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神经母细胞瘤 染色体1p36缺失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近期疗效
下载PDF
中医体质在儿童保健中应用的Meta分析
17
作者 贾倩芳 马丙祥 +1 位作者 李习婉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评价中医体质在儿童保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及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限从2016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所有关于中医... 目的评价中医体质在儿童保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及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时限从2016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所有关于中医体质在儿童保健中应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文献均纳入。两位研究者同时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同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最后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样本量4204。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总患病率的RR=0.48,95%CI(0.40,0.58)。结论本研究发现儿童保健中应用体质辨识干预,可以降低儿童患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儿童保健 META分析
下载PDF
T_H1/T_H2、T_H17/Treg轴失衡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进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邢天禹 赵晓曦 +4 位作者 陈振萍 赵文 高超 马晓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_Hcell)亚群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初诊时的表达及T_H1/T_H2、T_H17/Treg轴失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NB患儿...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T_Hcell)亚群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患儿初诊时的表达及T_H1/T_H2、T_H17/Treg轴失衡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NB患儿以及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NB患儿初诊时及健康儿童体检时外周血标本中T_H1细胞、T_H2细胞、T_H17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并用非参数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B组患儿的外周血CD4+T细胞中T_H1细胞[8.20(4.90,13.80) vs 13.05(9.83,17.80),Z=-5.40,P<0.05]和T_H17细胞[0.30(0.20,0.60) vs 0.78±0.56,Z=-4.11,P<0.05]的比例较健康儿童明显下降,T_H2细胞[0.70(0.40,1.10) vs 0.50(0.30,0.88),Z=-2.49,P<0.05]和Treg细胞[6.75(5.60,8.70) vs 5.24±1.92,Z=-3.70,P<0.05]的比例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NB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如危险度,肿瘤原发部位,受累部位等不影响T_H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P>0.05)。结论 NB患儿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亚群比例较健康儿童出现明显轴失衡情况; NB患儿在诊断初期的主要临床症状不影响T_H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 轴失衡 神经母细胞瘤
下载PDF
11q23缺失在无MYCN基因扩增的骨髓转移神经母细胞瘤中预后不良 被引量:4
19
作者 邢天禹 +6 位作者 高超 刘曙光 赵文 赵倩 王希思 金眉 马晓莉 《癌症》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背景与目的骨髓细胞的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被证实是研究骨髓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v-myc禽类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神经母细胞瘤衍生同源基因(v-myc avian myelocytomatosis vira... 背景与目的骨髓细胞的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nterphase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被证实是研究骨髓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v-myc禽类骨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神经母细胞瘤衍生同源基因(v-myc avian myelocytomatosis viral oncogene neuroblastoma derived homolog,MYCN)扩增的直接、有效的方法。然而,单凭MYCN扩增不足以进行预处理风险分层。最近,染色体11q23缺失被纳入神经母细胞瘤的风险分层中。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11q23缺失和MYCN扩增在骨髓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我们利用骨髓细胞的双色间期FISH方法分析了101例骨髓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MYCN和11q23状态,并比较了两种畸变的生物学特征和预后影响。结果有12例(11.9%)和40例(39.6%)患者分别出现MYCN扩增和11q23缺失。这两个标志物几乎不同时出现。MYCN扩增主要发生在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升高的患者中(P<0.001);与MYCN-正常患者相比,MYCN扩增的患者多伴有事件发生(如肿瘤复发、进展或死亡)(P=0.004)。11q23缺失仅与年龄相关(P=0.001)。与MYCN正常患者相比,MYCN扩增患者的预后较差3年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8.3±8.0%vs.43.8±8.5%,P<0.001;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10.4±9.7%vs.63.5%±5.7%,P<0.001。11q23缺失仅在MYCN正常患者预后不良(3年EFS率:34.3±9.5%v s.53.4±10.3%,P=0.037;3年OS率:42.9±10.4%vs.75.9±6.1%,P=0.048)。同时具有MYCN扩增和11q23缺失的患者预后最差(P<0.001)。结论染色体11q23缺失仅在无MYCN基因扩增的骨髓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预示预后不良。在识别高危患者方面,两种标志物的联合评估远优于单一标志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MYCN扩增 11q23缺失 荧光原位杂交 骨髓转移 无事件生存率 总生存率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雷荣强 +2 位作者 王蓬文 盛树力 田金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9-404,共6页
为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双侧侧脑室注射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影响,本研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分别于第1、3d双侧侧脑室重复注射STZ3mg/kg,对照组以人工脑脊液代替STZ。21d后,取大鼠海马,免... 为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双侧侧脑室注射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的影响,本研究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分别于第1、3d双侧侧脑室重复注射STZ3mg/kg,对照组以人工脑脊液代替STZ。21d后,取大鼠海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突触素、活性调节细胞骨架相关蛋白(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al-associatedprotein,Arc)的表达;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内突触素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而Arc蛋白表达显著增多;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毡内突触结构异常,突触小泡聚集增多。以上结果提示:脑室注射STZ可影响大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引起突触超微结构异常,干扰了神经元突触信号的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印迹 突触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