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思维原则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64
1
作者 尹志华 孟涵 +3 位作者 田恒行 郭振 刘波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的引领下,如何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成为重要议题。研究表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有助于党和国...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的引领下,如何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成为重要议题。研究表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有助于党和国家政策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的落实、有助于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有助于为推进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指导依据、有助于推动学生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实的思维原则:以“立德树人”为引领,通过核心素养凸显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学科大概念”为基点,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支架作用;以实践性为原则,强调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创造性转化;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促进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由“公共意义”转向“个人意义”。推进的实践路径:强化目标意识,制订与核心素养对接的体育学习目标;聚焦内容整体,设计指向统整性的体育教学大单元;应用适宜的教学模式,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教学要求;注重素养表现,评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核心素养达成度;提升教师核心素养,为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落实提供坚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思维原则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结构探索: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尹志华 付凌一 +2 位作者 刘皓晖 汪晓赞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11,共8页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发展核心素养。通过深度访谈38名不同类型体育教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构建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前提是教师要具备相应的发展核心素养。通过深度访谈38名不同类型体育教师,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新时代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并结合视频分析进行结构验证。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结构体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3个方面,制度观、职业观、学生观、体育人文底蕴、体育科学精神、体育品德、体育运动能力、体育课程领悟能力、体育教学实施能力、课外体育执行能力、体育教研能力、学习与反思能力等12个范畴,以及79条概念和307条语句。该结构以完整体系全面描述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发展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 核心素养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核心素养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与2011年版比较分析 被引量:31
3
作者 尹志华 刘皓晖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5-402,共8页
从课程性质与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4个方面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11年版进行比较分析。课程性质方面,《课程标准(2022年版)》继承了以身体练习为载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 从课程性质与理念、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4个方面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2011年版进行比较分析。课程性质方面,《课程标准(2022年版)》继承了以身体练习为载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定位,但突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课程理念方面,《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整合,强化了课程理念对课程设计的指导性,同时也呈现出政治性、综合性和时代性3个特点;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方面,《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加了核心素养,并依据核心素养构建了课程总目标和水平学习目标;课程内容方面,构建了涵盖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完整课程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教学建议方面,《课程标准(2022年版)》秉持“大课程教学观”,提出要强化核心素养对教学的引领;评价方面,基于核心素养构建了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开展多元学习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评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2022年版) 课程标准(2011年版) 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关照健康:重大疫情下体育与健康课程面临的挑战、责任和未来转向 被引量:31
4
作者 尹志华 张古月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20年第2期20-25,共6页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与传播,凸显了我国民众健康素养的缺失,进一步暴露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重大疫情下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面临的挑战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存在“上...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与传播,凸显了我国民众健康素养的缺失,进一步暴露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重大疫情下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面临的挑战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健康教育相关政策的落实存在“上热下冷”的困境、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教学被极度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乏力。基于此,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应承担起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与信念、培养学生的健康技能与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健康问题的责任。未来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中应融入学生健康素养培养的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开发系统的健康教育专题,在教学方法方面开展结构化与情境化的问题解决式教学,在课程评价方面关注学生健康素养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体育与健康课程 新冠肺炎 重大疫情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大概念要义阐释、提取路径与内容框架 被引量:28
5
作者 贾晨昱 尹志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1,共11页
学科大概念作为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话语,在不同版本的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被频繁提及,其要义是解决课程内容结构化的问题。学科大概念是相对于单一知识点而言的,涵盖超学科大概念、跨学科大概念和本学科大概念3个层级结构;体... 学科大概念作为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话语,在不同版本的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被频繁提及,其要义是解决课程内容结构化的问题。学科大概念是相对于单一知识点而言的,涵盖超学科大概念、跨学科大概念和本学科大概念3个层级结构;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具有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重意义,体现出核心性、关联性、迁移性、整合性和引领性5个典型特征;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的生成逻辑体现在学生、学科和社会3个层面,包括新时代培养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现实需求、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惰性知识”的迁移困境需要解决、培养学生的专家思维的未来发展趋势;体育与健康学科大概念的提取路径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2种范式,可通过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概念派生、体育与健康教材分析、生活中的体育价值、学生的体育学习难点等具体路径进行提取。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从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到本学科大概念的逻辑进程,以及基于内容地图实现结构化大单元课程内容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大概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 核心素养 结构化 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比较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尹志华 汪晓赞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632,共7页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已成为国际趋势,对核心素养下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8个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课程性质与理念方面,均强调实践性,但西方国家更注重课程的健康价值,而东方国家...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已成为国际趋势,对核心素养下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8个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课程性质与理念方面,均强调实践性,但西方国家更注重课程的健康价值,而东方国家则更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与文化繁衍价值;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呈现出“通用学科核心素养+跨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通用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3种架构形态,提出了凸显“健身育人+健康”特色但又各具特点的素养维度;课程目标方面,注重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对接、不同学段目标逐级提升,涵盖“三维健康观”但侧重点有所区别;课程内容方面,形成了“学科”“领域”和“未明确分类”内容呈现形式,注重“目标引领内容”,内容范围覆盖广且依据学段要求逐步提升;学习评价方面,基于核心素养构建了学业质量标准,强调多元体育学习评价;课程实施方面,部分国家强调指向核心素养、实施要求侧重点各异且由课堂教学向外拓展。未来的体育课程标准将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更加强调“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之间逐级引领关系,形成体育学业质量标准以更好地引领多元化体育学习评价,基于“大课程观”全面推进体育课程实施以促进核心素养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体育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课程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体育课程改革的缘由、需求机理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5
7
作者 尹志华 +3 位作者 孟涵 田恒行 郭振 刘波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28,70,共8页
基础教育已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新时代推进核心素养导向体育课程改革的缘由包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国际体育课程改革成为主流趋势,党和国家有关课程改革新精神指明了人才培养... 基础教育已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导向的体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发展方向。研究表明,新时代推进核心素养导向体育课程改革的缘由包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国际体育课程改革成为主流趋势,党和国家有关课程改革新精神指明了人才培养新取向,传统体育课程面临的育人困境需予以化解。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推动体育课程改革需求机理包括:建构体育课程育人专业话语的需求,破解体育学科课程被等级化的需求,促进体育与其他课程实现跨学科整合的需求,提供更具教育性体育课程评价的需求,推动体育课程领域专业对话的需求。未来应以核心素养为纲形成上下贯通的课程目标体系,以目标为先导遴选结构化与统整性的体育课程内容,以“学科大概念”为支点推进体育课程实施,以学业质量为标尺评价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课程育人 体育课程改革 学科大概念 学业质量
下载PDF
论“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的区别与联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尹志华 刘艳 +3 位作者 徐丽萍 郭振 刘波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83,103,共8页
受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体育相关的素养引起了高度关注,但“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两类概念的出现引起了误解和混乱。论文对“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进行了区分... 受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体育相关的素养引起了高度关注,但“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两类概念的出现引起了误解和混乱。论文对“身体素养”和“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进行了区分,二者区别体现在逻辑起点、涉及范围、培养路径和评价指向不同;联系体现在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目标指向、构成特性和达成载体。为了更好地推动素养导向的体育改革,建议今后应在顶层设计层面理清二者区别,避免冲突与误解;设计指向不同类型素养的具体项目,促进素养达成;依据不同类型素养特性,发挥各自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素养 体育与健康学科/课程核心素养 体育改革 课程标准
下载PDF
基于SPARK课程理念的体育课程构建策略:设计研究的视角 被引量:20
9
作者 尹志华 毛丽红 +2 位作者 汪晓赞 季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4-90,共7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能为体育教师提供宏观性的指导,而开发下位的可操性体育课程对于课程实施非常重要。从弗兰(M.Fullan)等人的课程实施取向、古德莱德(J.I.Goodlad)的五级课程观、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出发,提出借鉴美国SPARK课程的...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能为体育教师提供宏观性的指导,而开发下位的可操性体育课程对于课程实施非常重要。从弗兰(M.Fullan)等人的课程实施取向、古德莱德(J.I.Goodlad)的五级课程观、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出发,提出借鉴美国SPARK课程的理念,基于设计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DBR)构建适合中国的体育课程。提出了构建策略:即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关注中小学一线的实践需求,关注复杂的学校自然情景,以多次循环迭代为基本原则,创新体育课程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SPARK课程 体育课程构建 中小学 设计研究
下载PDF
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公园建设机遇、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20
10
作者 徐丽萍 王文龙 +2 位作者 侯士瑞 尹志华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3-79,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究全民健身背景下我国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价值、机遇、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价值:奠定全民健身物质基础,满足全龄人群健身需求;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激发民众健身的积极性;助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实...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探究全民健身背景下我国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价值、机遇、困境,并提出优化路径。价值:奠定全民健身物质基础,满足全龄人群健身需求;营造全民健身文化氛围,激发民众健身的积极性;助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实现健身的迭代升级。机遇:国家政策引领是有力保障;健身需求转变是内生动力;社会力量参与是外在推力。困境:规划建设有待完善,监督管理效果不佳;供给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意愿较弱;已建设的公园类型不够丰富,智慧化程度较低。优化路径:强化顶层建设规划,完善体育公园监督管理体制;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供给,实现体育公园建设协同治理;健全公园类型和服务,实现体育公园智慧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全民健身 体育公园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挑战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17
11
作者 尹志华 贾于宁 +1 位作者 汪晓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148,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凸显了我国民众健康素养的缺失,这与在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师未能对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迫切需要反思新冠疫情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研究表明:新冠疫情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建设面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生,凸显了我国民众健康素养的缺失,这与在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师未能对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迫切需要反思新冠疫情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研究表明:新冠疫情下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在宏观层面需要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精神,在中观层面应全方位助力中国公共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在微观层面应培养优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者;而国际一流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已呈现出明显的"健康"转向。基于内生动力和外在激励,认为未来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应加大健康教育的融入力度,以打造"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核心重构专业培养目标,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契机加大健康教育类课程建设力度,以"体医融合"为切入点优化专业任课教师的背景与结构,以"健康实践能力"培养为落脚点强化学生实践经验习得,从而对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形成有效治理,构建专业建设新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健康素养 体育教育专业建设 有效治理
原文传递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怡雯 尹志华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30-31,38,共3页
教育部近期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将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推向正轨。师范类专业作为培养职前教师的载体,在专业认证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职前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面临师范类专业... 教育部近期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将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的认证推向正轨。师范类专业作为培养职前教师的载体,在专业认证背景下面临着诸多挑战。职前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面临师范类专业认证,存在着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缺乏特色和统一性、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质量监测不完善等问题。对于此,提出应建立常态的职前体育教师数据监测制度、根据学校层次有针对地培养体育教师、根据认证标准调整培养方案、各专业应积极参与认证而获得专业的认可等策略,从而为职前体育教师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专业认证 职前体育教师 培养策略
下载PDF
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体系开发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尹志华 汪晓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92,共8页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大背景,在前期构建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体系。结果表明:认证体系的目的是评估职前体育教师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三个方面的绩效表现,具体包括认证指...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大背景,在前期构建的职前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标准的职前体育教师质量评估认证体系。结果表明:认证体系的目的是评估职前体育教师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三个方面的绩效表现,具体包括认证指标和实施程序两部分;认证指标包括任务指向性的分析性等级指标和评估材料要求,前者涵盖6个强制性指标集群和2个选择性指标集群,以及相应的子指标和3个表现水平;后者涵盖与强制性指标集群相对应的6项材料、2项自由选择性材料和背景材料;评估认证实施程序包括六个相互衔接的环节。认证体系有助于保证职前体育教师质量处于可接受的合格水平、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结构进行宏观调整、外部对职前体育教师培养进行监督;今后应用时应注重对认证体系的循环使用、发挥认证结果的反馈功能、根据认证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标准 职前 体育教师 评估认证 实施程序 体育教育专业
下载PDF
20世纪晚期社会学视域下体育教师研究的热点综述与启示 被引量:13
14
作者 尹志华 毛丽红 +2 位作者 汪晓赞 季浏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5,共8页
20世纪晚期是西方教育急剧变革的时代,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全民素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背景与当时的西方有着相似性。主要基于社会学的视域,对20世纪晚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中... 20世纪晚期是西方教育急剧变革的时代,各国都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全民素质,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当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背景与当时的西方有着相似性。主要基于社会学的视域,对20世纪晚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中有关体育教师研究的文章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3个研究热点:即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学分析、体育教师工作环境的社会学分析、体育教师边缘化的社会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体育教师研究的启示,即扩展研究视域、重视质性研究方法的使用、关注细微问题,希望能够为当代中国体育教师研究和进一步的课程改革推进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成长 工作环境 边缘化 社会学 体育教师
原文传递
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与终极追求 被引量:10
15
作者 尹志华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6年第2期87-91,共5页
阐述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即其天然地可以被视作是专业人员,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符合专业人员的基本特征、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凸显了体育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教师实践性知识突出了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 阐述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即其天然地可以被视作是专业人员,这是因为体育教师符合专业人员的基本特征、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凸显了体育教师工作的专业性、教师实践性知识突出了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追求,即"成就"专业,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员。在这一"成就"的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需要有正确的观念、保持本色追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起点和终点这两个根本问题的探讨,旨在帮助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身份 专业发展 体育教师 逻辑起点 终极追求
下载PDF
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促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尹志华 付凌一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390,398,共7页
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高质量的体育教师提供支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将“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探索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通过设置试验组... 新时代核心素养导向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高质量的体育教师提供支撑,《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将“教师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探索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通过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为试验组提供模块课程,以验证名师基地学习对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研究表明,名师基地学习对试验组体育教师价值观念(师生观、制度观)、必备品格(体育品德)、关键能力(课程领悟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研与学习反思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升明显,但对体育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课外体育执行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对照组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水平也可自然形成和提升,但进步缓慢。因此,名师基地学习是有效提升体育教师发展核心素养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体育教师 核心素养 名师基地
下载PDF
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学习的现实意义、基本要求与落实策略--基于《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恒行 宗辰珺 《体育教育学刊》 2022年第4期34-40,共7页
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对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国际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基本运动技能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对新时代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研究表明,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具有促... 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对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也是国际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将基本运动技能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对新时代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研究表明,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具有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帮助儿童与社会建立联系、为儿童专项运动技能奠定基础和增强体育课程逐步进阶的内部逻辑的意义。因此《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体现在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四个方面。未来需要基于幼小衔接构建一体化目标体系,设计完整教学内容;开发并运用基本运动技能测评工具;采用合适的方法保障教学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运动技能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 核心素养 幼小衔接 儿童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诉求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丽萍 尹志华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18,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新时代全民健身事业更高的使命担当和新的价值导向。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分别阐释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深入剖析当前全民健身发展的现实困境,包括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需...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新时代全民健身事业更高的使命担当和新的价值导向。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分别阐释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深入剖析当前全民健身发展的现实困境,包括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需矛盾仍需化解、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亟待增强、全民健身体制机制尚需健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需要补齐短板,实现全民健身供给标准化、均等化发展;主动健康,朝着全民健身融合化、生活化方向迈进;提质增效,助推全民健身智慧化、数字化革新;多元协同,促进全民健身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全民健身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澳大利亚体育素养的构成、测评、培养及启示 被引量:9
19
作者 田恒行 尹志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4,共10页
体育素养对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构成体系、测评和培养3个方面对澳大利亚体育素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体育素养经历了萌芽和具体构建阶段,形成了横向涵盖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4个学习领域,纵向覆盖无... 体育素养对于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构成体系、测评和培养3个方面对澳大利亚体育素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澳大利亚体育素养经历了萌芽和具体构建阶段,形成了横向涵盖身体、心理、社会和认知4个学习领域,纵向覆盖无基础、基础和探索、习得与积累、巩固与掌握、迁移与运用5个发展阶段的完整体系,凸显了强调纵横联结、弱化绝对竞争、重视情境创设、聚焦原理领会的特点;体育素养的测评包含9个相互关联的步骤,要求测评者有一定的体育素养认知基础并具有整体性思维;在培养体育素养方面,通过发布《学校体育素养指南》和提供体育素养培养的实例,强调素养的培养应该"高站位""强思维"和"重体验"。我国未来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全国性《体育素养标准》;满足政策迫切需求,形成规范的体育素养测评体系;积极应对健康挑战,构建体育素养培养的三维立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体育素养 体育素养构成 体育素养测评 体育素养培养 立德树人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国际体育素养体系的多维比较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恒行 +2 位作者 尹志华 孟涵 刘皓晖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47,共12页
体育素养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国际研究发展趋势,对美国、加拿大、威尔士、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国际体育素养协会6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的体育素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在体育素养研究的背景方面:共性表现为人口健康问... 体育素养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国际研究发展趋势,对美国、加拿大、威尔士、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国际体育素养协会6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的体育素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在体育素养研究的背景方面:共性表现为人口健康问题突出、运动参与需求强烈;差异表现为原有健康促进模型适用性不足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定位偏误。概念体系方面:共性表现为体育素养强调“身心一元”的立场、重视“具身认知”的地位、涵盖“全面发展”的要素;差异表现为灵活应用“定义性声明”。结构领域方面:具有形成了“结构领域+内涵”两级呈现方式、重视“身体、情感、认知”同等地位的共性;具有强调积极“运动体验”的差异。发展阶段划分方面:共性表现为强调过往经验影响,划分了渐进的发展阶段;差异表现在与经典运动模型的融合。测评方面:具有测评主体协同发展、内容有机互补的共性;表现出测评方法多元共生、通过自我测评实现有效激励的差异。培养方面:共性表现为重视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明确运动参与的关键作用;差异表现为关注特殊人群的健康发展。未来体育素养研究将关注“全生命周期”,提升人类健康水平;重视“纵横联结”,构建科学框架体系;强调“整体测评”,复现真实运动情境;突出“全纳培养”,面向全体人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素养 框架体系 素养测评 素养培养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