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法制备TiO_2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黄晖 罗宏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881-1886,共6页
采用水热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TiO2 薄膜 .利用x射线衍射 (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TiO2 薄膜的相结构、表面化学组成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研究了不同水热条件对所制备TiO2 薄... 采用水热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TiO2 薄膜 .利用x射线衍射 (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TiO2 薄膜的相结构、表面化学组成及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研究了不同水热条件对所制备TiO2 薄膜的光吸收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薄膜为锐钛矿型TiO2 ,均匀、致密、无可视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TIO2薄膜 水热法 比消光度 二氧化钛薄膜 光透过性 光吸收性
原文传递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和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被引量:37
2
作者 殷明志 +2 位作者 吴小清 汪敏强 张良莹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稀Na2SiO3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Na+离子后,经碱化浓缩制成质量分数约为25%-30%的二氧化硅溶胶,添加化学添加剂丙三醇后加入乙酸乙脂,搅拌水解使溶胶的pH值适当降低,聚乙烯醇能使二氧化硅溶胶具有网状结构,易于成膜。薄膜在750-... 稀Na2SiO3溶液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Na+离子后,经碱化浓缩制成质量分数约为25%-30%的二氧化硅溶胶,添加化学添加剂丙三醇后加入乙酸乙脂,搅拌水解使溶胶的pH值适当降低,聚乙烯醇能使二氧化硅溶胶具有网状结构,易于成膜。薄膜在750-850℃下热处理后孔径分布在100-300 nm之间。二氧化硅薄膜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微结构衍化过程可通过调节二氧化硅溶胶的pH值、添加化学添加剂和热处理温度加以控制。讨论了纳米二氧化硅胶粒溶胶的形成和形成的二氧化硅溶胶先体的成膜化学机理,并对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微结构,形貌变化和相关的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制备 纳米二氧化硅溶胶 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下载PDF
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3
作者 汪敏强 李广社 +3 位作者 易文辉 邹小平 张良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7-340,共4页
近年来,国内外材料科学界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非常重视,已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成功地将具有量子限域效应的功能纳米粒子均匀地嵌入到玻璃、聚合物和液体等基质中,获得了明显增强的功能特性,改善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可处理性,为新... 近年来,国内外材料科学界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非常重视,已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成功地将具有量子限域效应的功能纳米粒子均匀地嵌入到玻璃、聚合物和液体等基质中,获得了明显增强的功能特性,改善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可处理性,为新型功能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就国内外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量子限域 非线性光学材料
下载PDF
超声雾化系统的雾化性能测试 被引量:29
4
作者 黄晖 +1 位作者 汪敏强 吴小清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研究建立了超声雾化装置,用激光粒度仪测试了雾化液滴的粒径,并研究了雾化溶液加入量、超声雾化功率、载气流量等雾化参数对超声雾化速率及管路输运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液滴的粒径约 2.6μm。在一定加液量范围内,加液量的变化对... 研究建立了超声雾化装置,用激光粒度仪测试了雾化液滴的粒径,并研究了雾化溶液加入量、超声雾化功率、载气流量等雾化参数对超声雾化速率及管路输运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液滴的粒径约 2.6μm。在一定加液量范围内,加液量的变化对雾化速率影响不大,雾化速率随载气流量和雾化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管路输运损失随载气流量的增大先减小,在载气流量为800cm3/min附近达到最小后,再随载气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雾化 液滴 雾化速率 输运损失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薄膜技术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晖 苗鸿雁 +1 位作者 罗宏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8-62,共5页
水热法制备薄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很有潜力的液相制膜技术 ,在制备压电、铁电和氧化物薄膜等领域内的研究很活跃。本文介绍了水热法制备薄摸技术 。
关键词 水热法 制备 陶瓷薄膜 液相制膜
下载PDF
酸催化正硅酸乙脂溶胶-凝胶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17
6
作者 殷明志 +1 位作者 李振荣 张良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847-850,880,共5页
针对正硅酸乙脂 (TEOS)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的二氧化硅凝胶薄膜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龟裂现象 ,通过控制TEOS水解条件 ,使反应体的最初水解中间体以任意三维方向线状聚合 ,再水解时能形成线状 -粒状结构二氧化硅溶胶 .水解体系中引入的... 针对正硅酸乙脂 (TEOS)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的二氧化硅凝胶薄膜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龟裂现象 ,通过控制TEOS水解条件 ,使反应体的最初水解中间体以任意三维方向线状聚合 ,再水解时能形成线状 -粒状结构二氧化硅溶胶 .水解体系中引入的有机添加剂丙三醇与水解中间体结合后 ,改变了二氧化硅的聚集状态 ,而聚乙烯醇使二氧化硅溶胶具有无机 -有机网状结构 .通过该工艺制备的二氧化硅溶胶易于成膜 ;所形成的二氧化硅薄膜结构均匀 ,厚度可控 ,表面致密 ,其折射率为 1 5 43~ 1 5 80 ,热导率为 0 3W / (m·K)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催化 制备 正硅酸乙脂 溶胶-凝胶工艺 二氧化硅薄膜 纳米多孔薄膜 薄膜结构
下载PDF
X、U铁氧体的溶胶-凝胶合成及微波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海军 +1 位作者 张良莹 吴明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0,43,共3页
 以柠檬酸铁、碳酸钡、硝酸钴、硝酸锌以及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sol gel工艺合成了Ba2Zn2Fe28O46(Zn2 X)、Ba2Co2Fe28O46(Co2 X)、Ba4Zn2Fe36O60(Zn2 U)、Ba4Co2Fe36O60(Co2 U)铁氧体。采用XRD、SEM对其相成分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并对...  以柠檬酸铁、碳酸钡、硝酸钴、硝酸锌以及柠檬酸等为原料,采用sol gel工艺合成了Ba2Zn2Fe28O46(Zn2 X)、Ba2Co2Fe28O46(Co2 X)、Ba4Zn2Fe36O60(Zn2 U)、Ba4Co2Fe36O60(Co2 U)铁氧体。采用XRD、SEM对其相成分和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并对其复介电常数、复磁导率在100MHz~6.0GHz下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铁氧体试样的磁导率虚部随测试频率的变化曲线上显示出非常明显的由自然共振引起的共振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合成 微波性能 柠檬酸 X型铁氧体 U型铁氧体
下载PDF
K^+,La^(3+)联合取代A位Zn^(2+)的BZN基陶瓷的相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杜慧玲 汪宏 +1 位作者 许丽君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0-213,共4页
在具有立方焦绿石结构的Bi1 .5 Zn0 .5 (Zn0 .5 Nb1 .5 )O7陶瓷的基础上 ,引入K+ ,La3 + 离子联合取代A位Zn2 + ,对其结构与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表明 :当K+ ,La3 + 离子取代量较小时 (x <0 .3) ,样品的结构仍然保... 在具有立方焦绿石结构的Bi1 .5 Zn0 .5 (Zn0 .5 Nb1 .5 )O7陶瓷的基础上 ,引入K+ ,La3 + 离子联合取代A位Zn2 + ,对其结构与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表明 :当K+ ,La3 + 离子取代量较小时 (x <0 .3) ,样品的结构仍然保持立方焦绿石单相结构 ;当取代量较大时 (0 .3≤x≤ 0 .5 ) ,样品的晶体结构从纯立方焦绿石单相逐渐变化为立方焦绿石与立方萤石两相共存的复相结构 .样品的介电性能随着结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锌铌基陶瓷 立方焦绿石 介电性 相结构
下载PDF
溶胶-凝胶制备TiO_2/SiO_2复合薄膜的FT-IR表征 被引量:22
9
作者 翟继卫 张良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90-491,共2页
FT-IR吸收谱用来研究具有多孔结构的TiO2/SiO2复合薄膜;薄膜在1200cm-1有一较强的肩峰,其强度与峰位随热处理温度而产生变化。在955cm-1的吸收峰是由于Si-O-Ti和Si-OH的结果,并随着热处理... FT-IR吸收谱用来研究具有多孔结构的TiO2/SiO2复合薄膜;薄膜在1200cm-1有一较强的肩峰,其强度与峰位随热处理温度而产生变化。在955cm-1的吸收峰是由于Si-O-Ti和Si-OH的结果,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其吸收峰完全是Si-O-Ti振动所引起的,其峰位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向低频区域移动。TiO2锐钛矿结构的析出是从非晶富Ti的氧化物区域分凝出来的,并不减少Si-O-Ti振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二氮化钛 薄膜 红外谱 二氧化硅
下载PDF
钛酸锶钡(Ba_xSr_(1-x)TiO_3)陶瓷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疆瑛 张良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2-213,217,共3页
 采用乙酸钡、乙酸锶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BaxSr1-xTiO3(x=0.6)超细粉体,将BST超细粉体压制成型,进行烧结,得到(Ba0.6Sr0.4)TiO3陶瓷。通过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分析(Ba0.6Sr0.4)TiO3粉体合成过程及其相结...  采用乙酸钡、乙酸锶和钛酸丁酯为原料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BaxSr1-xTiO3(x=0.6)超细粉体,将BST超细粉体压制成型,进行烧结,得到(Ba0.6Sr0.4)TiO3陶瓷。通过热分析(DSC/TG)、X射线衍射(XRD)分析(Ba0.6Sr0.4)TiO3粉体合成过程及其相结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描述(Ba0.6Sr0.4)TiO3烧结体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结构变化。阻抗分析仪测量(Ba0.6Sr0.4)TiO3陶瓷的-50~100℃介电温谱。实验结果表明BaxSr1-xTiO3粉体的相结构为立方相钙钛矿结构,其合成温度及烧结温度分别为800℃及1250℃,均低于传统工艺的相应温度。(Ba0.6Sr0.4)TiO3陶瓷在-50~100℃温度范围内,其电容率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而增大,介电损耗tgδ在-50~100℃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1250℃的(Ba0.6Sr0.4)TiO3陶瓷烧结体样品存在介电峰弥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钡陶瓷 制备 介电性能 乙酸钡 乙酸锶 钛酸丁酯 溶胶-凝胶
下载PDF
碱催化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殷明志 张良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3-105,共3页
 以水为介质,NH3·H2O为催化剂,丙三醇(C3H5(OH)3和聚乙烯醇(PVA)为添加剂,正硅酸乙脂(TEOS)溶胶 凝胶工艺可制备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体系的H2O/TEOS>15,TEOS的水解 聚合过程可通过添加剂效应,pH效应等控制。碱催化会使二氧...  以水为介质,NH3·H2O为催化剂,丙三醇(C3H5(OH)3和聚乙烯醇(PVA)为添加剂,正硅酸乙脂(TEOS)溶胶 凝胶工艺可制备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体系的H2O/TEOS>15,TEOS的水解 聚合过程可通过添加剂效应,pH效应等控制。碱催化会使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增大,也能使二氧化硅胶粒带负电荷,抑制了二氧化硅胶粒之间的聚合长大,而丙三醇与TEOS的水解中间Si(OR)4-x(OH)x结合,抑制其与二氧化硅胶粒的聚合。聚乙烯醇(PVA)能使二氧化硅溶胶具有网状结构,使二氧化硅溶胶易于成膜。该工艺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薄膜具有纳米多孔结构。其Vicker硬度在600~800N/mm2,热导率<0.2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催化 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制备 性能表征
下载PDF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殷明志 吴小清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0-224,共5页
以N(C_8H_(15))_4^+OH^-为催化剂,用正硅酸乙脂(TEOS)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体系的H_2O/TEOS>25,强碱催化使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增大并使二氧化硅胶粒带负电荷,抑制了二氧化硅的聚合。丙三醇与TEOS的水解中间体Si(O... 以N(C_8H_(15))_4^+OH^-为催化剂,用正硅酸乙脂(TEOS)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体系的H_2O/TEOS>25,强碱催化使二氧化硅的溶解度增大并使二氧化硅胶粒带负电荷,抑制了二氧化硅的聚合。丙三醇与TEOS的水解中间体Si(OC_2H_5)_4-x(OH)_x及二氧化硅胶粒Si_xO_y(OH)_z^(+n)表面Si-OH形成氢键,抑制了二氧化硅的聚沉。聚乙烯醇(PVA)使粒状二氧化硅溶胶具有网状结构,易于成膜。薄膜由致密结构转化为均匀纳米多孔结构是构成薄膜的二氧化硅胶粒在热处理时聚集和塑性形变的结果。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折射率为1.27~1.42,介电常数为1.578~2.016,热导率为0.2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 溶胶-凝胶工艺 正硅酸乙脂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PMN-PT系陶瓷的熔盐法合成及其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夏峰 王晓莉 +1 位作者 张良莹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4-117,共4页
采用熔盐法合成在多晶相界附近的PMN-PT系陶瓷样品,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陶瓷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熔盐法得到的样品的压电性能较好,Kp=58%,d33=520pC/N;而传统陶瓷工艺得到的陶瓷样品的... 采用熔盐法合成在多晶相界附近的PMN-PT系陶瓷样品,对其压电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陶瓷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熔盐法得到的样品的压电性能较好,Kp=58%,d33=520pC/N;而传统陶瓷工艺得到的陶瓷样品的Kp=46%,d33=367pC/N.采用SEM和XRD等手段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铌镁酸铅 钛酸铅 压电性 铁电陶瓷 陶瓷
下载PDF
早产儿母乳喂养现状的调查 被引量:19
14
作者 罗惠玉 +4 位作者 葛方英 余厚容 罗云先 杨莲 兰祥玉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1期2442-2444,共3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转入新生儿科的早产儿98例及其母亲进行调查,由2名产科责任护士专门负责,采用面对... 目的了解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转入新生儿科的早产儿98例及其母亲进行调查,由2名产科责任护士专门负责,采用面对面询问母亲的方式并协助填写问卷,以便统一判断标准。结果住院期间早产儿母乳喂养率47.9%,其中混合喂养率30.6%,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7.3%。影响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为母乳不足、母亲未掌握喂哺及挤奶技巧。结论早产儿纯母乳喂养率低,应加强医务人员指导,增强母亲喂哺信心,提高母亲喂哺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二氧化锡薄膜的电阻气敏和光透射率气敏性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林殷茵 汤庭鳌 +2 位作者 黄维宁 姜国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67-1072,共6页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新颖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具有优良电阻-气敏性能的纳米晶二氧化锡薄膜,其在最佳工作温度 200℃对 600ppm CO的灵敏度可达 500,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3s和 20s.进一步研究了薄膜的...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新颖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具有优良电阻-气敏性能的纳米晶二氧化锡薄膜,其在最佳工作温度 200℃对 600ppm CO的灵敏度可达 500,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3s和 20s.进一步研究了薄膜的光透射率-气敏性能,发现当通 CO时,透射率下降,最佳工作温度与电阻-气敏性能一致,当提高薄膜的退火温度时,电阻-气敏和光透射率-气敏的灵敏度均下降.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二氧化锡 气敏 透射率 溶胶-凝胶
下载PDF
La调节Pb(Zr,Sn,Ti)O_3反铁电陶瓷的相变与电学性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621-1627,共7页
利用X射线衍射、弱场介电温度谱、强场极化强度研究了不同La含量 (Pb1 -xLa2x 3) (Zr0 6 Sn0 3Ti0 1 )O3(0 0 0≤x≤ 0 12 ) (PLZSnT)陶瓷的相变与电学特性 .实验发现 ,随La含量增大 ,室温下材料由铁电三方相 (x =0 0 0 )转变为... 利用X射线衍射、弱场介电温度谱、强场极化强度研究了不同La含量 (Pb1 -xLa2x 3) (Zr0 6 Sn0 3Ti0 1 )O3(0 0 0≤x≤ 0 12 ) (PLZSnT)陶瓷的相变与电学特性 .实验发现 ,随La含量增大 ,室温下材料由铁电三方相 (x =0 0 0 )转变为反铁电四方相 (0 0 3≤x≤ 0 0 9)和立方相 (x=0 12 ) .介电测试表明 ,La含量增大 ,反铁电→顺电相变温度降低 ,峰值介电常量减小 .在x =0 0 6的PLZSnT三元相图中 ,反铁电四方相区扩大到Ti含量约为 18at% ,该系统反铁电陶瓷具有“窄、斜”型双电滞回线和“三电滞回线” ;在高Zr、高Sn区 ,反铁电→顺电相变呈现弥散相变和介电频率色散特征 ,即反铁电极化弛豫现象 .从ABO3钙钛矿结构的容忍因子 (t)和反铁电相的结构特征出发 ,讨论了La对Pb(Zr,Sn ,Ti)O3相变与电学性质的影响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调节 反铁电陶瓷 电学性质 场诱相变 驰豫型反铁电体 介电性能 钙矿结构 镧调节
原文传递
贱金属内电极多层陶瓷电容器(BME-MLCCs)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艳霞 张良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41-43,共3页
贱金属内电极多层陶瓷电容器(BME-MLCCs)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主流。钛酸钡的缺陷化学是发展BME-MLCCs的理论基础,利用该理论研发抗还原的钛酸钡基介质陶瓷组成,使钛酸钡基介质陶瓷与镍内电极能够在还原性气氛中... 贱金属内电极多层陶瓷电容器(BME-MLCCs)经过4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多层陶瓷电容器的主流。钛酸钡的缺陷化学是发展BME-MLCCs的理论基础,利用该理论研发抗还原的钛酸钡基介质陶瓷组成,使钛酸钡基介质陶瓷与镍内电极能够在还原性气氛中共烧。BME-MLCCs工业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降低由带电荷的氧空位移动所造成的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贱金属内电极多层陶瓷电容器 BME-MLCCs 钛酸钡 缺陷化学
下载PDF
光通讯波段聚合物光波导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禹忠 汪敏强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0,共6页
光学聚合物由于其在光通讯领域的集成光电器件与光互连应用方面有经济和实用价值而备受关注。
关键词 光学聚合物 光通讯 光波导材料 有机聚合物
原文传递
Si-B-O系BST玻璃陶瓷制备及介电弥散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疆瑛 张良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2-724,共3页
 采用硝酸钡、硝酸锶、钛酸丁酯、正硅酸乙脂和硼酸三正丁脂为原料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Si B O系BaxSr1-xTiO3玻璃陶瓷。通过差热分析(DTA)、热失重(TG)、X射线衍射(XRD)分析Si B O系BST玻璃陶瓷超细粉体合成过程及其相结构变化。采用...  采用硝酸钡、硝酸锶、钛酸丁酯、正硅酸乙脂和硼酸三正丁脂为原料的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Si B O系BaxSr1-xTiO3玻璃陶瓷。通过差热分析(DTA)、热失重(TG)、X射线衍射(XRD)分析Si B O系BST玻璃陶瓷超细粉体合成过程及其相结构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描述Si B O系BST玻璃陶瓷烧结体的相结构和显微组织结构变化。阻抗分析仪测量Si B O系BST玻璃陶瓷的-50~100℃介电温谱。实验结果表明:Si B O系BST玻璃陶瓷粉体的相结构为立方钙钛矿相结构,其合成温度为700℃,不存在第二相。Si B O系BST玻璃陶瓷的烧结温度低于传统工艺。Si B O系BST玻璃陶瓷的显微结构呈细晶结构。Si B O系BST玻璃陶瓷的介电常数ε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而增大,介电损耗tgδ随测试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晶粒平均尺寸的减小,Si B O系BST玻璃陶瓷样品的介电峰变低,平坦,宽化,存在介电峰弥散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钡 Si-B-O 溶胶凝胶 玻璃陶瓷 介电性能
下载PDF
膜模拟化学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合情 张良莹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61-568,共8页
论述了膜模拟化学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介绍了由表面活性剂或磷脂形成的有序组合体的结构和特性利用反相胶束、微乳、泡囊、聚离子以及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制备了纳米材料,其中包括纳米颗粒、单颗粒膜和无机有机复合膜。
关键词 膜模拟化学 纳米材料 有序组合体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