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态空间格局分析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广州市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135
1
作者 杨志广 蒋志 +5 位作者 郭程轩 杨晓晶 许晓君 李潇 胡中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67-3376,共10页
构建生态网络对改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广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MSPA)和景观指数法,提取景观连通性较好的核心区作为生态源地,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广州市生态廊道网络,... 构建生态网络对改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广州市为研究区,采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MSPA)和景观指数法,提取景观连通性较好的核心区作为生态源地,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构建广州市生态廊道网络,通过重力模型和连通性指数定量分析生态网络结构,最后提出生态网络的优化对策.结果表明:广州市共有10块核心区可作为生态源地,重要廊道有18条,一般廊道有27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优化后的生态网络增加了5个生态源地和13条规划廊道,其结构指数有所改善;林地是生态廊道的主要组成景观,重要廊道的适宜宽度为60~100 m,规划廊道的适宜宽度为30~60 m.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生态廊道规划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生态阻力面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MSPA)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景观格局指数
原文传递
黄土剖面中古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83
2
作者 文启忠 刁桂仪 +1 位作者 贾蓉芬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23-231,共9页
作者通过对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中碳酸盐总量、氧化物比值和元素演化周期性的分析,讨论了黄土高原地区2.4Ma以来古气候的演化模式。对渭南黄土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着重分析了CaCO3、Fe2O3/FeO值和有机碳的高分... 作者通过对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中碳酸盐总量、氧化物比值和元素演化周期性的分析,讨论了黄土高原地区2.4Ma以来古气候的演化模式。对渭南黄土剖面高密度连续采集的样品,着重分析了CaCO3、Fe2O3/FeO值和有机碳的高分辨记录。指出它们的变化彼此同步(但趋势不尽相同),与黄土一古土壤系列变化一致,井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可进行良好的对比。它们综合反映了该区134500年来有五次万年级的暖湿(或凉湿)一冷干的气候波动,其中各期又有若干次级的小颤动。它们的变化与季风影响强弱程度明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气候 地球化学标志 气候变化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步评价 被引量:35
3
作者 朱照宇 欧阳婷萍 +4 位作者 邓清禄 匡耀求 黄宁生 乔玉楼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61,共7页
在中国和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各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 ,计算了该区各市 2 0 0 2年、2 0 1 0年和 2 0 2 0年各行业需水量和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 ,提出了水资源质量损失系数和水资源承载力 (相对承载力 )指... 在中国和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各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 ,计算了该区各市 2 0 0 2年、2 0 1 0年和 2 0 2 0年各行业需水量和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 ,提出了水资源质量损失系数和水资源承载力 (相对承载力 )指数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评价了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趋势 ,认为三角洲用水问题严重 ,尤其是东莞、深圳和广州 ,其水资源承载力较其他城市弱。并指出了工业结构性缺水、生活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等三大问题和矛盾 ,提出了建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3种模式 :外引型模式、外调型模式、内调型模式。研究认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水资源要得到合理的持续利用 ,应当有流域内部和跨流域的通力合作与协作 ,包括与邻区、邻省和港澳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除了供水之外 ,防洪、航运、压咸、发电等功能也不可忽视 ,用系统工程来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剖面地球化学指标所反映的古气候变化 被引量:39
4
作者 文启忠 刁桂仪 +2 位作者 贾蓉芬 孙继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29-535,共7页
渭南剖面由全新世土壤S0、末次冰期黄土L1及末次间冰期古土壤S1组成。其中,L1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层黄土(L1-1、L1-3、L1-5)和两层弱发育的土壤(L1-2、L1-4);S1则由三层土壤组成(S1-1、S1-... 渭南剖面由全新世土壤S0、末次冰期黄土L1及末次间冰期古土壤S1组成。其中,L1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层黄土(L1-1、L1-3、L1-5)和两层弱发育的土壤(L1-2、L1-4);S1则由三层土壤组成(S1-1、S1-2、S1-3)。碳酸盐、游离铁及有机质含量在渭南剖面上的变化表明上述化学成分可以用作气候的替代性指标,并能反映古气候的变化。此外,渭南剖面的气候记录可以与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很好对比,由此揭示出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也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渭南剖面L1-5层位的气候曲线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峰和三个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古气候 黄土剖面 更新世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 被引量:25
5
作者 朱照宇 邓清禄 +4 位作者 欧阳婷萍 匡耀求 黄宁生 乔玉楼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5-410,共6页
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环境现状和污染源进行了分析 ,指出生活污染是当前最大的污染源 .首次提出了用于宏观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可持续性的“水资源质量损失系数”、“水资源质量修复系数”和“水资源质量损失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 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环境现状和污染源进行了分析 ,指出生活污染是当前最大的污染源 .首次提出了用于宏观评价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可持续性的“水资源质量损失系数”、“水资源质量修复系数”和“水资源质量损失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据此预算了 2 0 0 2、2 0 10和 2 0 2 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水资源净损失量分别达 0 95、1 41和 1 70亿m3 ,相当于该区约 73 4、10 1 4和 116 2万人口年生活用水总量 .各市现状水环境质量优劣排序是江门、肇庆、惠州、佛山、深圳、珠海、广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污染源 损失系数 修复系数 可持续发展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沉积物的岩石磁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小强 Rodney Grapes +1 位作者 阳杰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3-1503,共11页
选取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广州番禺的PD钻孔进行沉积物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记录的研究.岩石磁学实验表明钻孔大部分沉积物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类矿物为主要控磁矿物,但仍存在少量铁硫化物.在有机质丰富的灰黑色黏土沉积中,铁硫化物含量增加... 选取珠江三角洲区域位于广州番禺的PD钻孔进行沉积物岩石磁学和环境磁学记录的研究.岩石磁学实验表明钻孔大部分沉积物以低矫顽力的磁铁矿类矿物为主要控磁矿物,但仍存在少量铁硫化物.在有机质丰富的灰黑色黏土沉积中,铁硫化物含量增加,成为影响沉积物磁性特征的主要矿物,标志着海退后富含有机质而缺氧的沼泽环境.以赤铁矿和针铁矿类矿物为主要控磁矿物的花斑黏土,表明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暴露风化过程,代表着沉积间断.在以磁铁矿类矿物作为主要载磁矿物的沉积物中,磁铁矿浓度及粒度的变化主导磁化率(κ)、饱和等温剩磁(SIRM)等环境磁学参数的变化,SIRM/κ和χarm/SIRM的大小旋回响应于海平面的升-降过程,它们的高值反映了磁性矿物粒度变细、海平面上升.在沉积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磁学参数截然不同的变化规律,结合微体古生物数据,将珠江三角洲沉积物代表的环境分为两次显著的海平面上升-下降旋回,晚更新世和全新世的海侵又包含若干个比较明显的次级海平面波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岩石磁学 海平面变化 沉积物 环境意义
原文传递
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铁变化的环境记录 被引量:20
7
作者 余素华 朱照宇 +3 位作者 李世杰 李炳元 孙彦敏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8-98,共11页
阐述了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沉积物中氧化铁的丰度、频率分布和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其丰度值范围FeO0.39%-3.95%,平均值为1.25%;Fe2O30.44%-8.09%,平均值为2.60%;Fe2O3/FeO0.21-3.60,平均比值1.12... 阐述了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南侧甜水海湖岩芯沉积物中氧化铁的丰度、频率分布和富集系数的变化规律。其丰度值范围FeO0.39%-3.95%,平均值为1.25%;Fe2O30.44%-8.09%,平均值为2.60%;Fe2O3/FeO0.21-3.60,平均比值1.12。说明该彻岩芯沉积物中铁平均丰度值较低,但其变化幅度较宽且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气候环境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变异系数值表明,该湖岩芯沉积物中FeO的离散程度较Fe2O3大。大约距今23万年来氧化铁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出7个环境演化阶段,并基本上可与深海氧同位索阶段对比。揭示了甜水海湖演化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引起的气候环境改变的密切关系。在距今23一15万年,沉积以河流相或冲积、洪积相为主,沉积环境以氧化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干型波动;在距今15-7.4万年,沉积以湖相为主,沉积环境以还原环境为主导,气候以温湿型为主;在距今74万年以来,湖盆沉积环境多样化,沉积物以湖相和近源冲积、洪积相交替出现。气候出现冷湿、冷干、温湿和温干多种波动模式。这些资料分析初步认为甜水海古湖大约形成于距今15万年,即青藏高原第三成湖期,这也与青藏高原在距今15万年左右的再次构造隆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记录 氧化铁 甜水海湖 青藏高原 湖泊 岩芯
下载PDF
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朱照宇 +3 位作者 钟建强 黄宁生 文启忠 谢先德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6,共9页
根据新的野外实地调查和大量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 ,探讨了 2 0世纪后半叶广东沿海陆地主要地质灾害 (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基下沉、地裂缝、水土流失、港口淤积等 )的时 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为沿海防灾... 根据新的野外实地调查和大量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 ,探讨了 2 0世纪后半叶广东沿海陆地主要地质灾害 (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基下沉、地裂缝、水土流失、港口淤积等 )的时 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为沿海防灾减灾战略和陆地经济建设规划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时空分布 广东沿海
下载PDF
西昆仑山甜水海钻孔氧化铁指标的R/S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9
作者 余素华 +4 位作者 朱照宇 李世杰 李炳元 文启忠 贺益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6-140,共5页
运用R/S分析法,对经过等时处理的甜水海钻孔氧化铁3项指标FeO、Fe2O3及其比值FeO/Fe2O3进行了分析计算,其指标都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Hurst指数H分别为:Fe2O3为0.76,FeO为0.85,FeO/Fe2O3为0.65,它们都大于0.5.反映了该... 运用R/S分析法,对经过等时处理的甜水海钻孔氧化铁3项指标FeO、Fe2O3及其比值FeO/Fe2O3进行了分析计算,其指标都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Hurst指数H分别为:Fe2O3为0.76,FeO为0.85,FeO/Fe2O3为0.65,它们都大于0.5.反映了该地区过去20多万年来气候环境变化存在持续性3者Hurst指数存在差异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说明它们反映气候环境演化持续性强度的差异.甜水海地区的这种气候环境演化持续特征在其它地区也有所反映,这可能与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持续构造抬升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水海 钻孔 氧化铁指标 R/S分析 古气候
下载PDF
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灾害区划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照宇 +3 位作者 黄宁生 文启忠 谢先德 钟健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研究中使用了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基下沉、地裂缝、水土流失、港口淤积等 )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实际数据 ,根据综合分析并运用“灾害密度”和“灾害强度”2种指标 ,将广东沿海陆地... 研究中使用了主要地质灾害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基下沉、地裂缝、水土流失、港口淤积等 )大量的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的实际数据 ,根据综合分析并运用“灾害密度”和“灾害强度”2种指标 ,将广东沿海陆地划分出 9个地质灾害一级区及其所属的 3 2个二级分区 ,其中包括 10个重灾区、10个中灾区和 12个弱灾区。首次编制了基于数据库和GIS的 1∶5 0万广东沿海陆地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与区划图 ,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的理论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信息和实际数据。分区的结果揭示了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灾害密度 灾害强度 灾害区划 广东 地震 崩塌 泥石流 滑坡
下载PDF
广东英德宝晶宫CO_2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7
11
作者 童晓宁 +2 位作者 黄颖 贺海波 朱礼妍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每月一次对广东英德宝晶宫溶洞洞穴空气CO2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洞穴空气CO2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和季节变化。洞内空气CO2浓度在201×10-6~3450×10-6之间变化,年平均值为1018×10-6。在空间上... 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每月一次对广东英德宝晶宫溶洞洞穴空气CO2浓度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洞穴空气CO2浓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和季节变化。洞内空气CO2浓度在201×10-6~3450×10-6之间变化,年平均值为1018×10-6。在空间上,越靠近洞口或者通风效应越强的地方洞穴空气CO2浓度越低。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洞穴空气CO2浓度在夏半年(5-10月)高而在冬半年(11-4月)低的特点。洞穴空气CO2浓度变化主要受洞穴通风效应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植被呼吸作用和土壤微生物活动变化的影响。此外,宝晶宫特殊的洞穴结构及游客等因素也对该溶洞CO2浓度变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英德宝晶宫
下载PDF
广东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质灾害防治 被引量:14
12
作者 朱照宇 谢先德 +4 位作者 黄宁生 谢久兵 欧阳婷萍 文启忠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不均匀,近年来引起地质灾害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类活动。人类对边坡和植被的改造是在沿海地区现有的地质环境背景下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动力源。文中提出了广东省防灾减灾的8项建议,这将对本省率先... 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不均匀,近年来引起地质灾害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类活动。人类对边坡和植被的改造是在沿海地区现有的地质环境背景下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动力源。文中提出了广东省防灾减灾的8项建议,这将对本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人类活动 防灾减灾 可持续发展 广东 地质环境
下载PDF
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8
13
作者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年第21期87-87,89,共2页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竞争的日渐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中投入更大的关注,目的是控制经营成本、强化经营管理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据此,本文分析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下载PDF
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朱照宇 黄宁生 +4 位作者 文启忠 阎满存 钟健强 谢先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48,共6页
根据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和近 35 0个地质灾害点和数十个水土流失区的数据库对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分为三大类 :地质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其中地质... 根据地质环境背景资料和近 35 0个地质灾害点和数十个水土流失区的数据库对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可分为三大类 :地质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其中地质环境因素又可分为构造不稳定因素、斜坡不稳定因素和地面不稳定因素。指出 ,在广东沿海地区 ,除了地震灾害外 ,陆地表层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是气候气象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 ,这是与山区以地质环境因素 (尤其是内动力作用 )为主是不相同的。降雨强度和时间、台风雨和风暴潮以及人类活动等对边坡和植被的改造是在沿海地区现有的地质环境背景下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动力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沿海地区 地质灾害 地质环境 人类活动 气候因素 降雨强度 台风雨 风暴潮 植被
下载PDF
川东北楼房洞洞穴环境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5
作者 贺海波 汤静 +6 位作者 刘淑华 杨亮 米小建 陈琼 陈琳 黄嘉仪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6-703,共8页
基于2011年8月-2012年6月的实地监测数据,文章报道了川东北楼房洞溶洞系统气温、相对湿度(RH)、CO2体积分数、水体电导率(EC)和pH值等为期近1年的监测结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楼房洞洞穴系统环境存在明显的空间... 基于2011年8月-2012年6月的实地监测数据,文章报道了川东北楼房洞溶洞系统气温、相对湿度(RH)、CO2体积分数、水体电导率(EC)和pH值等为期近1年的监测结果,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楼房洞洞穴系统环境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和季节变化:1)洞穴内的气温变化幅度比洞穴外小,洞穴内夏季气温比冬季高出3~5℃;2)在洞穴内,相对湿度在地下河附近小于在水池附近,显示了地下河对洞穴环境的显著影响;3)洞内监测点SLPB和QCMY处的相对湿度与空气温度出现明显相反的变化趋势,反映主要受气温控制的特点;4)雨季期间SLPB、QCMY和LZLY处的CO2体积分数出现峰值,是较强的生物呼吸作用、“泵”效应和较弱的通风效应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5)pH值的变化趋势在洞穴内外各监测点一致,原因可能是夏秋季节基岩溶蚀较强所致。6)洞内各监测点的EC值也是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反映了气候变化导致的化学溶蚀作用可能是影响离子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楼房洞 洞穴环境 时空变化
下载PDF
深圳湾北岸新民孔岩心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记录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余素华 张玉兰 +1 位作者 杨晓强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8,共10页
提取该钻孔岩心地球化学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初步表明,深圳湾北岸新民孔岩心是一套3万年以来的晚第四纪沉积层序,大致可划分5个古环境演变阶段。第1、第3和第5阶段对应高海面、气候湿热时期。这些阶段相应出现了指示海相的贝类介壳残体,... 提取该钻孔岩心地球化学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初步表明,深圳湾北岸新民孔岩心是一套3万年以来的晚第四纪沉积层序,大致可划分5个古环境演变阶段。第1、第3和第5阶段对应高海面、气候湿热时期。这些阶段相应出现了指示海相的贝类介壳残体,孢粉组合以湿热植被为主,各类粘土矿物也增加,石英减少,沉积以氧化环境为主导。第2和第4阶段对应低海面、气候偏干冷,各项地球化学指示情况相反。该钻孔岩心下部杂色花斑粘土所记录的短期降温和升温事件可能表明在第四纪末次冰期—冰消期中,气候曾强烈波动,并逐渐由晚冰期向冰后期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气候演变 环境记录 古环境 深圳湾北岸
下载PDF
用黄土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古气候定量估算的初步尝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继敏 刁桂仪 +1 位作者 文启忠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5-272,共8页
尝试了用表土地球化学转换函数恢复渭南剖面最近13 万a 来的古温度、古降水。结果显示:(1)全新世适宜期及末次间冰期时,降水量显著增加,渭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可大于700 m m ;(2)末次冰期时降水量明显低于全新世适宜期... 尝试了用表土地球化学转换函数恢复渭南剖面最近13 万a 来的古温度、古降水。结果显示:(1)全新世适宜期及末次间冰期时,降水量显著增加,渭南地区的年降水量可大于700 m m ;(2)末次冰期时降水量明显低于全新世适宜期及末次间冰期,但是这一时期有一些次一级的变化,特别是与深海O 同位素阶段4 对应的时期,不仅降水量显著降低,而且还有更次一级的变化;(3) 全新世适宜期时,渭南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在12~14 ℃左右,末次冰期时年平均温度在8.5~11.5 ℃左右,而末次间冰期的古温度在12~15 ℃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转换函数 古气候 黄土 陕西 定量估算
下载PDF
华南玻璃陨石的原生层位及其事件地层学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照宇 +2 位作者 乔玉楼 张海祥 梁俊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296-302,共7页
华南大玻璃陨石分布于广西、广东和海南。根据广东西部和海南岛实测的两类含玻璃陨石的地层剖面———第四系北海组与湛江组界线附近的连续剖面和与湛江组顶部剥蚀面相当的原始台地剖面。玻璃陨石从产状来看可分为埋藏的原生撒落型、暴... 华南大玻璃陨石分布于广西、广东和海南。根据广东西部和海南岛实测的两类含玻璃陨石的地层剖面———第四系北海组与湛江组界线附近的连续剖面和与湛江组顶部剥蚀面相当的原始台地剖面。玻璃陨石从产状来看可分为埋藏的原生撒落型、暴露的原生撒落型和次生搬运型等几类 ,赋存的原生层位是北海组中 -下部的组内剥蚀面 ,而不是北海组与湛江组的界面 ;发现了玻璃陨石及其层位附近的某些元素异常以及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早期存在的环境事件与灾变 ,指出将华南玻璃陨石事件与华北黄土和南海深海盆沉积中的微玻璃陨石进行准确地层对比的必要性 ,并从玻璃陨石的研究中引入事件地层学及其与全球变化关联研究的新思路。谨以此文深切悼念我国第四纪地质及第四纪冰川地质的优秀科学家吴锡浩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玻璃陨石 原生撒落型 次生搬运型 原生层位 事件地层学
下载PDF
南海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朱照宇 邱燕 +4 位作者 陈俊仁 欧阳婷萍 钟和贤 谢久兵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15-322,314,共9页
本文以文献资料和作者的工作成果 ,简略回顾了近年来南海海域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 ,其中包括 :南海深海区已经初步建立了约 33Ma以来的年代地层学框架 ,查明了一系列长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阶段、轨道演化周期及其转型(如“中更新... 本文以文献资料和作者的工作成果 ,简略回顾了近年来南海海域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重要进展 ,其中包括 :南海深海区已经初步建立了约 33Ma以来的年代地层学框架 ,查明了一系列长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阶段、轨道演化周期及其转型(如“中更新世革命”)、突发环境事件 (如大火、火山、玻璃陨石事件 )和短时间尺度的非轨道事件 (如“新仙女木事件”、H事件和D O事件 )以及高分辨率环境演化记录。文中还指出需要加大南海的研究力度 ,以利于查明全球变化中的海 -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南海 年代地层学 长时间序列 突发事件 海一陆气相互作用 动力学机制
下载PDF
川东北石笋记录的GIS4~5夏季风气候变化及与高纬气候的联系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琼 刘淑华 +5 位作者 米小建 杨亮 贺海波 朱礼妍 沈川洲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64-1269,共6页
对采自川东北仙人洞的石笋XR025进行了高精度^(230)Th定年和高分辨率氧-碳同位素分析,重建了该地区33~28ka B.P.高分辨率夏季风气候变化历史。结果发现,XR025清晰地记录GIS4,GIS4.1和GIS5等温暖事件以及H3这一寒冷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 对采自川东北仙人洞的石笋XR025进行了高精度^(230)Th定年和高分辨率氧-碳同位素分析,重建了该地区33~28ka B.P.高分辨率夏季风气候变化历史。结果发现,XR025清晰地记录GIS4,GIS4.1和GIS5等温暖事件以及H3这一寒冷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与格陵兰冰芯和我国其他石笋记录基本一致。但XR025记录的GIS4.1事件的强度明显比GIS4事件弱,这与格陵兰冰芯和葫芦洞石笋记录一致,但与我国其他一些石笋记录存在差异。在从H3向GIS4的转化中,XR025记录了夏季风逐渐增强的过程,这与格陵兰冰芯和我国其他石笋记录均存在明显差异,但与南极温度变化相似,可能受到了南极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温度变化可能在33~28ka B.P.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夏季风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洞 氧同位素 夏季风 华中 高纬气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