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草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
作者 赵荣艳 杨靖华 蒋士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918-5919,5968,共3页
综述了烟草真菌、细菌病害及根结线虫病、病毒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和基因工程技术在烟草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关键词 烟草 病害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锌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31
2
作者 杨凤霞 刘其丽 毕磊 《安徽化工》 CAS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纳米氧化锌由于其尺寸介于分子、原子和宏观微粒之间,具有纳米材料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等许多宏观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综述了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橡胶、涂料、陶瓷、防晒化妆品等领域展示出的引人注目的广泛应用及... 纳米氧化锌由于其尺寸介于分子、原子和宏观微粒之间,具有纳米材料的体积效应、表面效应等许多宏观材料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综述了纳米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在橡胶、涂料、陶瓷、防晒化妆品等领域展示出的引人注目的广泛应用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性质 应用
下载PDF
9种药剂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室内抑菌试验 被引量:34
3
作者 孔凡彬 高扬帆 +2 位作者 陈锡岭 李广领 陈军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2期148-149,共2页
为了筛选有效控制玉米小斑病的药剂,在实验室内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观测杀菌剂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烯唑醇、新万生、多菌灵、腈菌净、春雷霉素、甲基托布津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对玉米... 为了筛选有效控制玉米小斑病的药剂,在实验室内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观测杀菌剂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烯唑醇、新万生、多菌灵、腈菌净、春雷霉素、甲基托布津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扑海因、百菌清、速克灵对玉米小斑病菌的菌落生长有强的抑制作用,新万生、腈菌净对玉米小斑病菌的孢子萌发有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 病原菌 杀菌剂 抑菌试验 生长速率法 孢子萌发法
下载PDF
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提高豫北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 被引量:42
4
作者 申长卫 袁敬平 +7 位作者 李新华 张帅垒 任秀娟 王菲 刘星 张影 欧行奇 陈锡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95-1406,共12页
【目的】探究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豫北冬小麦筛选适宜有机肥替代比例、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小麦产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和2019年以小麦新品种百农207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 【目的】探究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豫北冬小麦筛选适宜有机肥替代比例、提高氮素利用率以及小麦产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在2018和2019年以小麦新品种百农207为供试材料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处理(T1)、常规施氮肥处理(T2)和3种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20%、30%和40%,依次表示为T3、T4、T5)。分析比较成熟期不同处理下小麦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与分配比例、氮肥利用率以及土壤肥力指标的变化。【结果】2018和2019年的产量结果表明,相比T2处理,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为20%(T3)处理能实现小麦产量的稳产增产。2019年T3处理比T2处理小麦产量显著增加16.59%,随着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增加,小麦增产效应降低。2019年在T3处理下,植株氮素总积累量比T2处理显著提高25.71%,T3处理相比T2处理籽粒的氮素积累量两年分别显著提高14.45%和22.20%。2019年T3处理氮素偏生产力、氮素回收率和氮肥农学效率都显著高于T2处理。连续两年施用有机肥处理对土壤中全氮含量影响不大,但相比T1和T2处理,2018和2019年在T3处理下土壤有效磷、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通过产量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分析可知,小麦产量与植株氮素总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小麦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穗数与土壤养分中的NH4+-N含量和NO3–-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氮施用量为300 kg/hm2时,通过连续两年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改善土壤肥力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比例为总施氮量20%时,能显著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实现豫北冬小麦稳产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产量 有机肥氮 化肥氮 土壤肥力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陆宁海 杨蕊 +5 位作者 郎剑锋 吴利民 张强 霍云凤 石明旺 陈锡岭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第34期102-108,共7页
为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未还田小麦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并系统调查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小麦根际土壤中细菌... 为探索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小麦茎基腐病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未还田小麦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并系统调查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小麦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提高,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比未还田的严重。秸秆还田后,在返青期、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成熟期5个生育期中,茎基腐病的发病率均比未还田区的发病率高,分别高出12.00%、13.00%、17.50%、17.00%和16.00%,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比未还田区分别高出3.38、5.28、7.37、8.25和8.13。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相比未还田土壤中的显著增加,真菌的增长幅度最大,在小麦5个生育期中分别比未还田土壤中的真菌增长591.32%、373.63%、212.62%、285.74%、373.95%。因此,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加重了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茎基腐病 土壤微生物 发病率 病情指数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棉花黄萎病的影响 被引量:31
6
作者 徐瑞富 陆宁海 +1 位作者 李小丽 陈翠玲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7-359,共3页
对河南新乡市乔谢村发生棉花黄萎病有较大差异的相邻两块地中土壤的氮、磷、钾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轻病地中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高于重病地,而速效磷的含量低于重病地;轻病地中真菌的数量明显低于... 对河南新乡市乔谢村发生棉花黄萎病有较大差异的相邻两块地中土壤的氮、磷、钾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轻病地中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高于重病地,而速效磷的含量低于重病地;轻病地中真菌的数量明显低于重病地,而放线菌的数量明显高于重病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微生物数量 棉花 黄萎病
下载PDF
天然抗烟草花叶病毒大分子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吴艳兵 颜振敏 +2 位作者 谢荔岩 林奇英 谢联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96-1101,共6页
天然大分子物质主要包括蛋白、核酸和糖类。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天然抗烟草花叶病毒大分子物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关于这些大分子物质的抗病毒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抑制病毒的侵染、对植物病毒增殖过程中的干扰和抑... 天然大分子物质主要包括蛋白、核酸和糖类。本文主要阐述了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天然抗烟草花叶病毒大分子物质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关于这些大分子物质的抗病毒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抑制病毒的侵染、对植物病毒增殖过程中的干扰和抑制作用、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反应等,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大分子物质 烟草花叶病毒 作用机理
下载PDF
生物质炭与有机物料配施的土壤培肥效果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影 刘星 +4 位作者 焦瑞锋 李东方 任秀娟 吴大付 陈锡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7-1297,共11页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土壤培肥材料被广泛应用,但其与传统有机物料的对比及配施研究还比较少。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与秸秆、发酵鸡粪单施及配施对壤质潮土和砂土养分含量、酶活性及玉米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 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土壤培肥材料被广泛应用,但其与传统有机物料的对比及配施研究还比较少。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与秸秆、发酵鸡粪单施及配施对壤质潮土和砂土养分含量、酶活性及玉米生长的影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种有机物料的培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有机物料(CK)、添加生物质炭(BC)、小麦秸秆(WS)、发酵鸡粪(CM)、秸秆和生物质炭(WS+BC)、鸡粪和生物质炭(CM+BC)。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增加了砂土玉米生物量和株高,3种有机物料的提升幅度排序为:鸡粪>生物质炭>秸秆,鸡粪还可增加壤质潮土玉米生物量和株高。添加生物质炭和有机物料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其中生物质炭的提升幅度最大。此外,3种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各异,单施鸡粪分别增加壤质潮土和砂土的碱解氮22.08%和26.67%,速效磷91.92%和53.65%,脲酶活性40.54%和36.94%;单施生物质炭分别增加壤质潮土和砂土速效磷83.52%和89.91%,速效钾79.38%和127.02%,过氧化氢酶活性3.41%和11.22%,却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含量,且与鸡粪配施后会抑制鸡粪中氮的有效性;单施秸秆分别增加壤质潮土和砂土速效钾49.48%和63.02%,β-葡糖苷酶活性51.86%和59.09%;生物质炭与鸡粪或秸秆配施可以更均衡地提升土壤肥力。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玉米生物量和株高与土壤氮、磷供应正变化的第2主成分(PC2)得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3种有机物料中,鸡粪对土壤氮、磷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影响最大;秸秆对土壤钾以及纤维素分解相关酶影响较大,而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的提升作用更均衡,且土壤肥力综合得分最高。秸秆或鸡粪配施生物质炭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有机物料 玉米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生物农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23
9
作者 秦雪峰 孔凡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4024-4024,4057,共2页
论述了生物农药的概念、分类和特点,简述了生物农药的国内、国际研究现状,讨论了制约生物农药发展的因素,分析了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现状 前景
下载PDF
NaCl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秦雪峰 高扬帆 吕文彦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4-26,共3页
用不同浓度NaC l溶液处理4种不同的玉米品种,测定玉米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C l浓度的增强,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和根系活力都相应下降。综合各项指标,品种K东单14相对于其它品种... 用不同浓度NaC l溶液处理4种不同的玉米品种,测定玉米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aC l浓度的增强,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和根系活力都相应下降。综合各项指标,品种K东单14相对于其它品种耐盐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蜂蜜和蜂王浆中14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中印 赵柳微 +1 位作者 曹葳蕤 周金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42-248,共7页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测定蜂蜜和蜂王浆中14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乙酸-乙腈提取,C18-EC和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分散净化后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14种喹诺酮类药物在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范围为80.4%~11...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测定蜂蜜和蜂王浆中14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1%乙酸-乙腈提取,C18-EC和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分散净化后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结果表明,14种喹诺酮类药物在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范围为80.4%~110.2%,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6.3%,在0.1~100 ng/m 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蜂蜜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45~2.58 ng/g和1.51~8.59 ng/g;蜂王浆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1~3.22 ng/g和1.69~10.75 ng/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蜂蜜和蜂王浆14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蜂王浆 QuEChERS前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喹诺酮类药物
下载PDF
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影 刘星 +3 位作者 任秀娟 李东方 吴大付 陈锡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59,165,共8页
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壤质潮土和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与不同腐殖化程度的传统有机物料(秸秆和腐熟鸡粪)单施及配施对壤质潮土和砂土有机碳储量、活性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了小麦秸... 以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壤质潮土和砂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与不同腐殖化程度的传统有机物料(秸秆和腐熟鸡粪)单施及配施对壤质潮土和砂土有机碳储量、活性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了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和制炭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及生物炭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相同添加量下,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升效果优于秸秆和腐熟鸡粪,在壤质潮土和砂土上分别较对照提升了63.15%和115.62%。另外,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稳态碳含量和土壤碳库指数(CPI),但降低了土壤碳素有效率(SC)和碳库活度指数(AI),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POXC)和碳库管理指数(CMPI)无显著影响,添加秸秆显著增加了2种土壤POXC含量、基础呼吸和CPMI。进一步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发现,秸秆可在培养前期(0~37天)大幅度提升2种类型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秸秆制炭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著影响。此外生物炭对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的调控作用受其施用量、外源活性有机碳输入和土壤类型的影响,高量生物炭(2%)对非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矿化表现出较强的负激发效应,而低量生物炭(0.55%)对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矿化表现出较明显的负激发效应。因此,从"固碳减排"角度考虑,秸秆制炭还田是更合理的利用方式,且应根据土壤施肥管理措施和土壤类型考虑生物炭的施用量,添加质量比为2%的生物炭可显著抑制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降低CO2排放,但应避开秸秆快速腐解期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生物炭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有机碳矿化
下载PDF
氨基改性SBA-15有序介孔材料对Cd(Ⅱ)的吸附热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李荣华 岳庆玲 +1 位作者 孟昭福 张增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41-1247,共7页
以硅酸钠为硅源,三嵌聚合物Pluronic P123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后期接枝的合成方法,制备出氨基改性SBA-15.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解吸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以改性SBA-15为吸附剂,通过批实验讨论了... 以硅酸钠为硅源,三嵌聚合物Pluronic P123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后期接枝的合成方法,制备出氨基改性SBA-15.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解吸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以改性SBA-15为吸附剂,通过批实验讨论了吸附时间、体系初始pH值和温度等对水溶液中Cd2+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合成的SBA-15具有规则多孔特征.SBA-15介孔材料对Cd2+的吸附受体系pH控制;未改性的SBA-15对Cd2+的吸附量极小,氨基改性可以显著增强SBA-15对Cd2+的吸附能力.向100 mL浓度为112.5 mg.L-1和10 mg.L-1的Cd2+溶液中加入0.1 g吸附剂,于298 K、80 r.min-1、pH=7.0的条件下恒温振荡4 h,改性SBA-15对溶液中Cd2+的吸附很迅速,并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改性SBA-15对Cd2+的吸附量增加.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模型描述,在298 K时最大吸附量为0.687 mmol.g-1.对吸附热力学参数ΔG0、ΔH0和ΔS0的计算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过程.研究表明,氨基改性SBA-15是一种对水体中Cd2+具有良好吸附能力的新型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改性SBA-15 吸附 有序介孔材料 Cd2+ 热力学特征
原文传递
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秦雪峰 高扬帆 张育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5782-5783,共2页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4个不同玉米品种的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玉米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玉米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品种表现也各不相同...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对4个不同玉米品种的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玉米的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盐胁迫对玉米发芽率、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不同品种表现也各不相同。总体来看,品种K东单14最耐盐,富友9最不耐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玉米 种子萌发 生长
下载PDF
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评价 被引量:25
15
作者 尹伟 卢瑛 +4 位作者 甘海华 李军辉 吴大付 陈春霞 张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8-512,共5页
采集并分析测试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研究土壤Zn、Cu、Pb和Cd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其现状进行评价;并采用连续提取的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Zn、Cu、Pb和Cd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的土... 采集并分析测试佛山市某工业区周边蔬菜地土壤,研究土壤Zn、Cu、Pb和Cd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对其现状进行评价;并采用连续提取的方法分析了表层土壤Zn、Cu、Pb和Cd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的土壤样品受到重金属轻度污染,污染因子主要为Cd。土壤中Zn和Cu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Pb和Cd分别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酸可提取态所占的比例最高,Zn、Cu、Pb和Cd非残渣态所占比例随着全量的增加而增加,Zn、Cu、Pb和Cd迁移能力依次为Cd>Zn>Cu>Pb。人类活动已导致该工业区周边农业土壤中Zn、Cu、Pb和Cd的明显积累,且土壤重金属明显向深层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评价 剖面分布 化学形态 工业区 佛山
下载PDF
裂褶菌及裂褶菌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振河 霍云凤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裂褶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食药兼用真菌,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裂褶菌多糖作为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综述了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药用价值、栽培现状以及裂褶菌多糖的化学分析和药理作用的... 裂褶菌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食药兼用真菌,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裂褶菌多糖作为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生物活性物质已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综述了裂褶菌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药用价值、栽培现状以及裂褶菌多糖的化学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裂褶菌和裂褶菌多糖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褶菌 裂褶菌多糖 生物学特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我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森 焦瑞峰 +4 位作者 马艳华 刘永卓 郭彦玲 任秀娟 吴大付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0-24,共5页
畜禽养殖产业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随着畜禽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排泄粪便及污水的污染问题备受世人关注,现在更是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分析了粪便排泄对水源、空气质量、土壤环境等各个... 畜禽养殖产业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随着畜禽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排泄粪便及污水的污染问题备受世人关注,现在更是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分析了粪便排泄对水源、空气质量、土壤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针对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提出了将畜禽粪便资源化的治理建议,并指出了畜禽粪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污染资源化 治理对策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提高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8
作者 邓天福 吴艳兵 +1 位作者 李广领 王建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25,共5页
油菜素内酯类(BRs)在农、林业生产上被广泛应用,近十多年来,有大量关于BRs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报道。对油菜素内酯类(BRs)物质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抗湿性、抗寒性、抗热性、抗盐性、抗药性和抗病性等抗逆性作用以及对植物衰老的调节作... 油菜素内酯类(BRs)在农、林业生产上被广泛应用,近十多年来,有大量关于BRs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报道。对油菜素内酯类(BRs)物质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抗湿性、抗寒性、抗热性、抗盐性、抗药性和抗病性等抗逆性作用以及对植物衰老的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素内酯 环境胁迫 抗逆性
下载PDF
长蠕孢菌产孢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陆宁海 徐瑞富 +2 位作者 吴利民 邵刚锋 李贵圆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7-81,共5页
对番茄褐斑病原菌一长蠕孢菌产孢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片琼胶培养基、Czapek培养基和PDA+番茄叶片能促进产孢子,V8汁、PSA和番茄汁培养基抑制产孢;碳源果糖明显促进产孢,甘露醇抑制产孢子;氮源氯化铵促进产孢,蛋白胨和硫酸铵抑... 对番茄褐斑病原菌一长蠕孢菌产孢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麦片琼胶培养基、Czapek培养基和PDA+番茄叶片能促进产孢子,V8汁、PSA和番茄汁培养基抑制产孢;碳源果糖明显促进产孢,甘露醇抑制产孢子;氮源氯化铵促进产孢,蛋白胨和硫酸铵抑制产孢;光照和紫外线照射对长蠕孢菌产孢有明显促进作用,特别是紫外线照射60~80min时产孢量达到最大;偏低温或偏高温以及微碱性环境能促进长蠕孢菌产孢,温度为15℃或30℃,pH 8~9时最有利于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褐斑病 长蠕孢菌 产孢量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莲子芯中的12种元素含量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莉 陈军 荆瑞俊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6-319,共4页
用微波消解ICP-AES对莲子芯中锌、铅、锰、铁、铬、镁、钙、铜、钠、钾、镉、磷12种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探讨了样品的测定条件,通过添加标准回收实验,验证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数据准确可靠,结果令人满意,适... 用微波消解ICP-AES对莲子芯中锌、铅、锰、铁、铬、镁、钙、铜、钠、钾、镉、磷12种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探讨了样品的测定条件,通过添加标准回收实验,验证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数据准确可靠,结果令人满意,适合常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莲子芯 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