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18
1
作者 马丙祥 董宠凯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7期663-665,共3页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丹参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0-2013年国内关于丹参药理作用的文献,从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丹参在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丹参的药理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2010-2013年国内关于丹参药理作用的文献,从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丹参在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保护听力等方面有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丹参中单体成分方面,今后可在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指导下,对丹参中各成分间相互作用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参酮 丹酚酸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地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19
2
作者 李红伟 孟祥乐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其块根为常用中药。该植物块根和叶中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同时还存在紫罗兰酮、二苯乙烯、三萜、黄酮、酚酸、木脂素、含氮类、糖及其他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梓醇等多个成分具有抗心...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其块根为常用中药。该植物块根和叶中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同时还存在紫罗兰酮、二苯乙烯、三萜、黄酮、酚酸、木脂素、含氮类、糖及其他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梓醇等多个成分具有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保护、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骨质疏松、增强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由于中药地黄显著的滋补作用,历来是研究的热点。对最近5年有关地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环烯醚萜 梓醇 抗心脑血管疾病 神经保护 降血糖
原文传递
栀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6
3
作者 孟祥乐 李红伟 +3 位作者 李颜 余奇 万丽丽 郭澄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59-967,共9页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作为中药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发现,该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同时还存在一些有机酸、黄酮、香...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作为中药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发现,该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同时还存在一些有机酸、黄酮、香豆素、挥发油、皂苷、木脂素、多糖及其他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具有抗炎、抗氧化、利胆、利尿、抗肿瘤、解热、镇痛、辐射防护、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对最近5年有关栀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新进展进行分类汇总,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病因 被引量:190
4
作者 邢作英 王永霞 朱明军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10期937-938,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我国心血管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心力衰竭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心力衰竭的首诊病因发生变化,目前以冠心病和/或高血压为主;随年龄增长,老年患者多病因心力衰竭发病率... 慢性心力衰竭已成为我国心血管领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心力衰竭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心力衰竭的首诊病因发生变化,目前以冠心病和/或高血压为主;随年龄增长,老年患者多病因心力衰竭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发病率 病因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 被引量:188
5
作者 范冠杰 赵玲 +5 位作者 唐咸玉 李真 沈远东 袁群 庞国明 高怀林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7期618-625,共8页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研究、整合、优化以往中医糖尿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研究而形成的能够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诊疗标准。文章确定了糖尿病...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研究、整合、优化以往中医糖尿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研究而形成的能够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诊疗标准。文章确定了糖尿病足可归属于中医"脱疽"范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理化检查、鉴别诊断、处理原则、辨证施治、成药治疗、外治法、西医治疗、病情监测等分别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发挥和推广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足时的特色与优势,规范糖尿病足的诊疗行为,促进糖尿病足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脱疽 中医 诊疗标准
下载PDF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被引量:169
6
作者 蔡琳 陈纪言 +46 位作者 陈玉国 陈韵岱 丛洪良 董少红 范觉新 方唯一 傅向华 葛雷 关怀敏 韩冰 黄岚 霍勇 姜铁民 荆全民 李保 李春洁 李国庆 李建平 李浪 李丽君 刘斌 刘峰 刘惠亮 刘健 卢一郡 聂绍平 秦伟毅 曲新凯 苏唏 孙玉红 万征 王景峰 王乐丰 王伟民 王焱 伍贵富 向定成 徐亚伟 颜红兵 杨丽霞 于波 余宏伟 袁祖贻 张瑞岩 郑杨 朱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2015年11月修订)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通过对我国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救治现状的分析,... (2015年11月修订)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通过对我国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救治现状的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所确立的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能力的医院为核心,通过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诊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为实现此目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共包含5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认证标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流程图
下载PDF
3种药用黄精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3
7
作者 陈辉 冯珊珊 +3 位作者 孙彦君 郝志友 冯卫生 郑晓珂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329-2338,共10页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植物的干燥块茎,具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的功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主要针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3种黄精(黄精P.sibiricum、滇黄精P.kingianum和多花黄精P.cyrtonema)的化学成分及... 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植物的干燥块茎,具有补肾益精、滋阴润燥的功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主要针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3种黄精(黄精P.sibiricum、滇黄精P.kingianum和多花黄精P.cyrtonema)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黄精深入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滇黄精 多花黄精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137
8
作者 乔翠霞 李素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18-1621,共4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医学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被引量:126
9
作者 李发枝 徐立然 李柏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5-396,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 病因病机 中医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会性感染 免疫系统损害 统一认识 有偿供血 河南地区
下载PDF
丹蒌片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24
10
作者 王师菡 王阶 +3 位作者 李霁 熊兴江 叶勇 朱明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评价丹蒌片对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4个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湖北协和医院)选择66例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蒌片联合西药治... 目的评价丹蒌片对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4个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安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湖北协和医院)选择66例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蒌片联合西药治疗组(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蒌片1.5g/次,每日2次;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丹蒌片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心绞痛疗效、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心电图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硝酸甘油使用情况(包括服用硝酸甘油后心绞痛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评分变化,包括胸闷、胸痛、胸闷痛持续时间、胸闷痛发作频率、气短、疲乏、心悸、自汗、证候总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c acid,HCY)、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VCAM-1)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1.2%(26/32)],显著优于对照组[43.3%(13/30),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ST段下移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T波倒置导联数、心绞痛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胸闷、胸痛、胸闷痛发作频率、hs-CRP、sCD40L、HCY、IL-6、MMP-9、MPO水平均降低,治疗组VCAM-1水平降低,对照组VCAM-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积分、服用硝酸甘油后心绞痛缓解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胸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痰瘀互阻 丹蒌片 疗效评价
下载PDF
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血糖关系分析 被引量:104
11
作者 张延群 韩清 +7 位作者 和贵章 孔祥梅 李瑛 刘宏选 贺明安 曾平安 周旭生 张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17-619,共3页
本文对河南省内20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现患调查。结果表明,消渴病不仅与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肾之病理变化有关,而且与肝之病理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在疾病早期血糖轻度增高时,肝虚证(肝血虚、肝阴虚)的表现尤为突出,其出现频... 本文对河南省内20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现患调查。结果表明,消渴病不仅与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肾之病理变化有关,而且与肝之病理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在疾病早期血糖轻度增高时,肝虚证(肝血虚、肝阴虚)的表现尤为突出,其出现频率仅次于气虚证。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发现,它提醒我们在临床治疗中不能忽视肝的作用。也证明了一些临床医生运用养肝、柔肝、敛肝和疏肝解郁等从肝论治消渴病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中医诊断 病例分析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中医诊疗指南 被引量:117
12
作者 丁樱 孙晓旭 +1 位作者 毕玲莉 张霞 《中医儿科杂志》 2011年第6期1-4,共4页
说明1)本指南编写目的在于规范中医儿科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中医标准化处理的策略与方法,促进中医儿科临床诊疗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中医诊疗指南 过敏性紫癜 中医儿科 中医标准化 临床诊断 临床医师 科研水平 临床诊疗
下载PDF
亚健康状态与中医药防治 被引量:76
13
作者 马云枝 《河南中医》 2001年第3期11-13,共3页
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 ,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状态 ,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根据中医的未病学理论 ,未病学中潜病态、前病态即是亚健康状态。其病因病机是 :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 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 (WHO)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 ,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状态 ,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根据中医的未病学理论 ,未病学中潜病态、前病态即是亚健康状态。其病因病机是 :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 ,或内生五邪 ,或耗伤正气。可根据症状特点分为肝郁气滞、痰湿内生、心脾两虚、肝肾阴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状态 中医预防 中医药治疗 辨证施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72
14
作者 余学庆 李建生 李力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 :探讨COP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 2 6 6例COPD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COPD患者发病频率较高的证候分别为痰气互结、痰热壅肺、肺肾气虚、瘀血、肺气虚、肺肾阴虚、寒饮停肺、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等。急性期与... 目的 :探讨COP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对 2 6 6例COPD患者的证候分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COPD患者发病频率较高的证候分别为痰气互结、痰热壅肺、肺肾气虚、瘀血、肺气虚、肺肾阴虚、寒饮停肺、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等。急性期与恢复期患者证候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慢阻肺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 ,本虚以气阴虚为主 ,标实以痰阻、气滞、血瘀相结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证候 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 被引量:93
15
作者 李建生 余学庆 +2 位作者 王明航 李素云 王至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07-1614,共8页
文章围绕中医临床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展开讨论。内容主要包括病机研究"正虚积损"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研究的系统评... 文章围绕中医临床研究中若干关键问题,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研究进展并结合笔者的研究实践展开讨论。内容主要包括病机研究"正虚积损"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研究的系统评价和疗效的实证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探索,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稳定期模型的优化、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模型建立及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等。文章还就有关COPD研究提出应着重4点:①病机与证候学研究应着眼于基于COPD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辨证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②疗效评价研究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③诊疗指南制定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更新;④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等基础研究应结合中医药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治疗 证候 评价 指南 模型
原文传递
试述穴位贴敷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运用 被引量:91
16
作者 谢洋 余学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24期320-322,共3页
穴位贴敷是传统医学中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内、外、妇、儿等科多种疾病,尤其是肺系疾病,具有较好疗效,目前其机制研究报道尚少,本文试结合现代医学透皮吸收和经皮给药研究相关内容,来探讨该疗法可能的作用机制,并具体介绍其临床运用。
关键词 穴位贴敷 透皮给药 临床运用
下载PDF
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7
17
作者 王娜梅 崔琳 +1 位作者 马春芬 王慧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78-980,共3页
霉菌性阴道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研究通过观察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旨在寻求一种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方法。笔者将2012年12月—2014年7月本院就诊的85例霉菌... 霉菌性阴道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研究通过观察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旨在寻求一种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方法。笔者将2012年12月—2014年7月本院就诊的85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苦参凝胶阴道上药,每晚1次,每次1支,7 d为1个疗程,连用14 d,同时口服氟康唑胶囊治疗,每次150 mg,每3天1次,共4次;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氟康唑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治愈率、复发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7.7%,90.7%,2.6%;83.3%,71.4%,2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白带减少、外阴瘙痒消失、外阴阴道疼痛消失及黏膜充血消失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使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相结合,可提高药物抗真菌活性,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苦参凝胶 氟康唑胶囊
原文传递
中药的肾保护与肾毒性 被引量:77
18
作者 张翥 方敬爱 叶任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9期552-553,556,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药物作用 药理学 药物副作用 肾脏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与思考 被引量:79
19
作者 李彬 王永霞 朱明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13-1915,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病种。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辨证分型和治疗一直以来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此背景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根据文献分析、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专家... 慢性心力衰竭是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势病种。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辨证分型和治疗一直以来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在此背景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根据文献分析、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专家咨询制定了慢性心衰的诊疗方案。前期临床验证提示本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下一步还需进一步推广、完善、规范,并开展较高质量的临床评价研究,以提供科学、规范、合理的能够获得国际认同的有效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病机 证型 治疗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及特征的临床调查研究 被引量:73
20
作者 王至婉 李建生 +7 位作者 余学庆 李素云 郑四平 孙子凯 张伟 贾新华 王明航 王海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4-509,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及其特征。方法:收集4所三甲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资料,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和频率的统计描述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及其特征。方法:收集4所三甲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资料,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和频率的统计描述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果:1046例患者中出现了28个证候,其中频率与构成比最高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分别为60.23%、8.77%,其次是肺气虚证,分别为46.18%、6.73%。COPD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有痰热壅肺证、外寒内饮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并对其主次症特征作了分析。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常见证候有8种,其中痰热壅肺证是最常见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胜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证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