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 被引量:349
1
作者 徐锦芬 占小海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共8页
“学习者自主”这一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围绕“学习者自主”纷纷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学习者自主这一领域所做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研究内... “学习者自主”这一概念自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学者围绕“学习者自主”纷纷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在学习者自主这一领域所做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研究内容、特点、研究启示以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者自主 研究 述评
原文传递
对建构主义指导下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课堂的调查 被引量:289
2
作者 董卫 付黎旭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3,共6页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多媒体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主导理论。本文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武汉地区四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水平,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以及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对实施建构性教学的影响,并根据调查结...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多媒体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主导理论。本文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武汉地区四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水平,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以及大学生本身的素质对实施建构性教学的影响,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多媒体网络课堂 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
原文传递
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182
3
作者 董卫 付黎旭 《外语界》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9,共4页
本文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探讨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者采用测试、回顾、报告的方法结果证明了背诵式语言输入可以帮助学生习得短语、增强语感、提高口语流利程度以及翻译能力。并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对大学... 本文通过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探讨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者采用测试、回顾、报告的方法结果证明了背诵式语言输入可以帮助学生习得短语、增强语感、提高口语流利程度以及翻译能力。并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是:运用新的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同时,不能忽略传统教学方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英语教学 背诵式语言输入 多媒体教学
原文传递
大学生外语学习归因倾向及其对归因现象的理解 被引量:121
4
作者 秦晓晴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8,共8页
秦晓晴本文运用访谈法和日记法,对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大学生中8名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归因倾向对动机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归因倾向的成因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学习环境、课堂教学、语言天赋和个人... 秦晓晴本文运用访谈法和日记法,对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大学生中8名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归因倾向对动机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归因倾向的成因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学习环境、课堂教学、语言天赋和个人努力等方面的归因上存在着定性差异;(2)高分组在解释归因时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低分组在解释归因时则存在差异;(3)归因和归因理解上对外语学习动机产生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者 对外 外语学习动机 语言天赋 非英语专业 理解 差异 解释 英语水平 倾向
下载PDF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12
5
作者 秦晓晴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9,共4页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经历了由 2 0世纪 70年代的兴盛期、80年代的沉寂期到目前的复苏阶段。本文分析了过去 30多年来不同阶段的相关研究文献 ,确认了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们在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解上的分...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经历了由 2 0世纪 70年代的兴盛期、80年代的沉寂期到目前的复苏阶段。本文分析了过去 30多年来不同阶段的相关研究文献 ,确认了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们在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理解上的分歧、过于单一的研究视角 ,以及研究方法本身存在的缺陷等问题。文章还简要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其影响 ,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学习动机 研究视角 研究方法
下载PDF
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 被引量:128
6
作者 徐锦芬 徐丽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7-79,共3页
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应重新定位。结合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应承担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和调协者等多种角色。学校和教师应积极提供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 教师角色
原文传递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 被引量:108
7
作者 潘璠 冯跃进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之间的连接词使用差别,研究发现:第一,国内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大多数连接词使用上都呈现出过少使用现象,但其中也有部分连接词的使用呈现出过多使用...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作文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之间的连接词使用差别,研究发现:第一,国内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大多数连接词使用上都呈现出过少使用现象,但其中也有部分连接词的使用呈现出过多使用现象;第二,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与本族语使用者在连接词的选择倾向上颇为相似;第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在使用同一个连接词表达不同的语义关系时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存在着显著差异,说明过多使用和过少使用现象在语义层面上也同样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 语料库 连接词 频率 语义关系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文化能力调查 被引量:108
8
作者 钟华 樊葳葳 秦傲松 《外语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23,34,共6页
本文使用自行设计的社会文化试题对一百五十位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测试,并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相关度和t值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之间的相关度很低。在此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教学大... 本文使用自行设计的社会文化试题对一百五十位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测试,并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相关度和t值分析。结果表明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之间的相关度很低。在此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法和测试等层面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学生 社会文化能力 社会文化测试
原文传递
国内外英语写作元认知研究综述 被引量:85
9
作者 唐芳 徐锦芬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3,共7页
元认知理论为帮助了解写作者的写作过程及他们在写作水平上的个体差异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该理论的英语写作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主要贡献。文章还分析了此领域内有待探索的课题以及未来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 英语写作 元认知 元认知变量
原文传递
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87
10
作者 王树槐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38,共3页
由于本科翻译教学重在实践性、功效性,所以,必须通过英汉宏观对比和语言能力提高两个维度来培养翻译能力。英汉宏观对比是教学翻译理论的核心,它包括语言宏观结构比较、英汉文化比较,旨在指明翻译时思维转化的大方向;语言能力的培养则... 由于本科翻译教学重在实践性、功效性,所以,必须通过英汉宏观对比和语言能力提高两个维度来培养翻译能力。英汉宏观对比是教学翻译理论的核心,它包括语言宏观结构比较、英汉文化比较,旨在指明翻译时思维转化的大方向;语言能力的培养则使学生能自如地传意并进一步达到“精致化”。最后,作者还指出,英汉翻译教学中使用的词典应是英英词典,而不是英汉词典或快译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 英汉宏观对比 语言能力提高
原文传递
委婉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 被引量:66
11
作者 邵军航 樊葳葳 《外语研究》 2004年第4期20-25,共6页
委婉是人的心理现象 ,对委婉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对认知心理的解释。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委婉语的构造手段进行分析后发现 ,委婉语的委婉机制在于转移听者的注意焦点或分散听者的注意力 ,极端的做法是暂时中断听者的理解进程。委婉语的各... 委婉是人的心理现象 ,对委婉机制的研究离不开对认知心理的解释。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委婉语的构造手段进行分析后发现 ,委婉语的委婉机制在于转移听者的注意焦点或分散听者的注意力 ,极端的做法是暂时中断听者的理解进程。委婉语的各种构造手段均处于这种机制的连续体上。决定委婉程度高低的因素中 ,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委婉语的熟悉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婉机制 注意焦点转移或分散 文化意象替换 理解进程暂时阻断
下载PDF
精读教学中的综合技能集成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 被引量:85
12
作者 徐锦芬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1-435,共5页
本研究对精读教学中采用综合技能集成法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 1 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就以上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历时一年半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综合技能集成法不仅更... 本研究对精读教学中采用综合技能集成法的理论依据及其实施原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 1 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就以上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历时一年半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综合技能集成法不仅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听、说、写的能力 ,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 精读教学 综合技能集成法
原文传递
英语写作教学新手段——网上写作实验室 被引量:62
13
作者 顾纪鑫 丁煜 《外语电化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40,共4页
网上写作实验室(Online Writing Lab)是因特网上一类重要的写作资源,是我国外语教师了解国外教学动态、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手段的好去处.本文介绍了网上写作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三个有代表性的网站,旨在引起大家的注意,从而更好... 网上写作实验室(Online Writing Lab)是因特网上一类重要的写作资源,是我国外语教师了解国外教学动态、学习国外先进教学手段的好去处.本文介绍了网上写作实验室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三个有代表性的网站,旨在引起大家的注意,从而更好地利用这类资源.本文还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网上写作中心,希望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学校利用网络来辅助学生的英语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写作教学 高校 教学手段 教学网站 网上写作实验室
原文传递
中国学生英语时体习得中的两大“误区” 被引量:44
14
作者 樊长荣 林海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4-420,共7页
母语可能影响学习者中介语的形式、意义和使用。本文通过时体实现模式考察汉语母语学生的英语时体习得。笔者分别在EFL和ESL环境中考察了 87名初、中、高级英语水平的中国学生 ,发现汉语母语学生倾向于 1)将现在完成时与过去时间 (和地... 母语可能影响学习者中介语的形式、意义和使用。本文通过时体实现模式考察汉语母语学生的英语时体习得。笔者分别在EFL和ESL环境中考察了 87名初、中、高级英语水平的中国学生 ,发现汉语母语学生倾向于 1)将现在完成时与过去时间 (和地点 )连用 ,2 )将瞬间动词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这种倾向体现汉语相关概念对中国学生英语时体习得的影响 ,本文建议学习者在英语时体习得中注重英汉概念匹配和语义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生 英语时体习得 汉语学生 误区
原文传递
学生自主英语学习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42
15
作者 徐锦芬 吴卫平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4-86,共3页
本研究综合运用系统理论、模糊理论和教育理论 ,建立了一套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定量模型 ,并已进行了初步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模糊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大学 英语教学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空间隐喻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周江林 张家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1,共5页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本研究使用英国国家语料库检索high和low,旨在通过对真实语料的分析,找出high和low的拓展隐喻义、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本研究使用英国国家语料库检索high和low,旨在通过对真实语料的分析,找出high和low的拓展隐喻义、隐喻拓展方向及其认知基础。语料分析表明,high和low主要用以构建5个目标域,即数量、状态、等级、时间和感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空间隐喻 语料库 目标域
下载PDF
略论多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师的角色转化 被引量:36
17
作者 雷小川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6-78,共3页
在多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外语教学中 ,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语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则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交际活动的参加者、学生外语学习的帮助者 ,并实现从“专业型”向“一专多能型”教师的... 在多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外语教学中 ,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语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则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交际活动的参加者、学生外语学习的帮助者 ,并实现从“专业型”向“一专多能型”教师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师角色 角色定位 教师培训
原文传递
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层次范畴及其特征 被引量:35
18
作者 梁丽 冯跃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范畴化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和定位的心理过程。语言的范畴化长期以来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在已有的文献中,对原型范畴有大量的研究,而对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讨论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文章探讨了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密切相关... 范畴化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和定位的心理过程。语言的范畴化长期以来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在已有的文献中,对原型范畴有大量的研究,而对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讨论相对较少。有鉴于此,文章探讨了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即基本层次范畴的定义,基本层次范畴的特征,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基本层次范畴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层次范畴 基本层次范畴词 普遍性
下载PDF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对比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吴淑琼 樊葳葳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5,共4页
本研究以“语篇补全测试”为工具 ,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归纳出了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策略 ,并就各策略的使用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汉批评语在这些策略上存在许多共性 ,但是使用的频率因文化而异 ,具体表达形... 本研究以“语篇补全测试”为工具 ,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 ,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归纳出了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策略 ,并就各策略的使用频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汉批评语在这些策略上存在许多共性 ,但是使用的频率因文化而异 ,具体表达形式因语言系统的不同而产生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言语行为 策略 面子 间接言语行为
下载PDF
模糊评分:外语口语测试评分新思路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文忠 郭晶晶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2,共5页
外语口试主要采用两种评分方法:分项评分和整体评分。这两种评分方法在原理和操作上都存在明显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模糊评分”的概念,指出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口语测试的评分实践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模... 外语口试主要采用两种评分方法:分项评分和整体评分。这两种评分方法在原理和操作上都存在明显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模糊评分”的概念,指出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口语测试的评分实践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模糊数学的方法适合于描述模糊现象,作者由此推论,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模糊评分在基本理念和操作上比现行评分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较好解决现行评分模式下使用精确数学的方法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测试 外语 精确 模糊 评分方法 描述 作者 科学性 推论 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