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空间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 被引量:73
1
作者 余渭深 董平荣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6,共3页
本文运用Faue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从认知层面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构建进行简要个案分析,旨在说明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合成空间为理解诗词的意象组合和创新提供了一种有力的、不... 本文运用Faueonnier和Turner等人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从认知层面对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构建进行简要个案分析,旨在说明概念整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强的认知解释力.合成空间为理解诗词的意象组合和创新提供了一种有力的、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合成空间理论 古典诗词 意象 空间映射 单边网络 《静夜思》 《相见欢》 《天净沙·秋思》 概念整合
下载PDF
汉英委婉语跨空间映射认知对比考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谌莉文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9-43,共5页
汉英两种语言均有丰富的委婉语,在具有类似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两者又具有明显的相异表现,这尤其反映在委婉话语中。由于思维认知模式的差异,汉民族委婉话语常借用两个陈述空间的整合来映射一个指示空间,而英民族委婉话语则常借用一... 汉英两种语言均有丰富的委婉语,在具有类似的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两者又具有明显的相异表现,这尤其反映在委婉话语中。由于思维认知模式的差异,汉民族委婉话语常借用两个陈述空间的整合来映射一个指示空间,而英民族委婉话语则常借用一个陈述空间来映射一个所指空间。本文以Fauconnier&Turner和Coulson&Oakley提出的跨空间映射论为视点来阐释汉英委婉语意义构建之异同,力图探究汉英委婉语不同的概念整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婉语 委婉话语 空间映射 概念整合
下载PDF
朱自清散文意象翻译的认知诗学探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圆 屠国元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4,共5页
意象是构成朱自清散文美感与诗性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散文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译者要以一定的经验模式和认知结构对散文意象进行识别、重构与转换,并在不同认知方式的交互作用下生成最终译文.本文拟从译者的认知加工方式及策略出发,尝... 意象是构成朱自清散文美感与诗性不可或缺的元素.对于散文这种特殊的文学体裁,译者要以一定的经验模式和认知结构对散文意象进行识别、重构与转换,并在不同认知方式的交互作用下生成最终译文.本文拟从译者的认知加工方式及策略出发,尝试利用认知诗学中的范畴理论、文学图式理论以及空间映射理论分别对朱自清散文意象翻译的三个心理阶段进行分析,探索翻译主体在识象、构象和换象过程中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旨在更好地揭示译者翻译时从解释到发现,再到赋予散文新生的再创作这一过程的心理规律,为研究散文翻译以及中国散文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意象 认知诗学 范畴识别 文学图式 空间映射
下载PDF
典故的认知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郭善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39-144,154,共7页
典故是一种历史化隐喻,其原义的具体情节常被抽象化,并且与所描述的现时事件发生喻义上的冲突或错置,映现关系也处于隐含状态。本文阐述了典故的认知模式及其喻义在线构建的心理运作过程,认为对典故的认知涉及到意象———图示的跨认知... 典故是一种历史化隐喻,其原义的具体情节常被抽象化,并且与所描述的现时事件发生喻义上的冲突或错置,映现关系也处于隐含状态。本文阐述了典故的认知模式及其喻义在线构建的心理运作过程,认为对典故的认知涉及到意象———图示的跨认知域映射与诸空间域之间部分语义要素的投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故 意象-图示 空间映射 合成
下载PDF
类属空间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作用:质疑与阐释 被引量:2
5
作者 钱玲 《枣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2-95,共4页
以心理空间为基础的概念整合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很广泛的关注、研究与应用。人们在赞叹它所带来的强大解释力的同时,对它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对类属空间在概念整合理论中作用的质疑。作者尝试在学习研究概念整合理... 以心理空间为基础的概念整合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很广泛的关注、研究与应用。人们在赞叹它所带来的强大解释力的同时,对它也提出了一些质疑。其中最突出的便是对类属空间在概念整合理论中作用的质疑。作者尝试在学习研究概念整合理论的基础上对上述以及相关问题给出自己一些肤浅的理解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整合理论 心理空间 类属空间 关联原则 空间映射 质疑与思考
下载PDF
隐喻型科技术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海霞 梁红 《中国ESP研究》 2021年第2期76-85,116,共11页
科技术语的使用是科技语篇的重要特征,也是科技语篇承载信息的重要载体。隐喻型科技术语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科技术语的艰深和抽象,降低了科技术语的记忆和理解难度。本文利用心理空间映射论,讨论了隐喻型科技术语的跨空间映射过... 科技术语的使用是科技语篇的重要特征,也是科技语篇承载信息的重要载体。隐喻型科技术语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科技术语的艰深和抽象,降低了科技术语的记忆和理解难度。本文利用心理空间映射论,讨论了隐喻型科技术语的跨空间映射过程中隐喻映射的特点、认知意向图示和认知意义整合、扩展的脉络。隐喻映射具有相似性、隐藏性、单向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隐喻型科技术语实现跨空间映射是以意象图式为认知模式进行的;在隐喻型科技术语意义的认知过程中,新产生的意义得以完善和扩展,包括意义输入空间的对应、整合空间的建构、共有空间的完善和扩展空间的形成。对隐喻型科技术语的跨空间映射过程进行识解,有利于我们理解隐喻型科技术语意义产生与获取的认知运作机制,帮助我们理解科技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潜在的认知元素,同时为科技语篇的认知研究提供词汇层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型科技术语 空间映射 隐喻映射 意象图式 概念整合
原文传递
情态隐喻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海霞 《外语艺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5-9,共5页
情态在认知意义中与道义意义相似的意象图式是通过隐喻投射建立起来的。隐喻投射从一个概念域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过程就是跨空间映射。在情态隐喻的跨空间映射中,映射的基础是情态道义意义和与认知意义相似的意象图式。映射体... 情态在认知意义中与道义意义相似的意象图式是通过隐喻投射建立起来的。隐喻投射从一个概念域系统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过程就是跨空间映射。在情态隐喻的跨空间映射中,映射的基础是情态道义意义和与认知意义相似的意象图式。映射体现的是两个认知域的语义互动,跨空间映射利用两个域空间的图式结构,可以形成第四个空间,即共有空间。这四个心理空间通过映射链彼此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概念整合网络。这个概念整合网络经过聚合、构建、完善和扩展四个过程形成了情态意义最终的心理认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隐喻 空间映射 意象图式
原文传递
处所宾语句的形成过程及其语用动因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蒙蒙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00-201,共2页
概念整合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处所宾语句的构建过程。处所宾语句的整合网络都是单一网络,即语法结构空间和概念结构空间的元素经过跨空间映射,形成对应物之间的匹配,再投射到整合空间,形成层创结构。
关键词 处所宾语 概念整合理论 空间映射 单一网络
下载PDF
国内知名单车品牌英译过程的跨空间映射分析
9
作者 郑剑男 谌莉文 《现代语文》 2019年第7期79-83,共5页
以概念整合理论为视点,分析国内知名单车品牌汉英翻译中的跨空间映射认知,据此提出单车品牌英译策略。研究发现:第一,品牌英译过程存在着涉及多重空间认知运作的概念整合,通过跨空间映射得以完成;第二,国内知名单车品牌英译过程的跨空... 以概念整合理论为视点,分析国内知名单车品牌汉英翻译中的跨空间映射认知,据此提出单车品牌英译策略。研究发现:第一,品牌英译过程存在着涉及多重空间认知运作的概念整合,通过跨空间映射得以完成;第二,国内知名单车品牌英译过程的跨空间映射方式有三类,分别是谐音映射、意象映射和符号映射;第三,单车品牌英译的实际操作可遵循跨空间映射原理,采取音译、直译和符号化翻译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车品牌 英译 空间映射 概念整合
下载PDF
合成心理空间视角下的英语历史现在时
10
作者 石翀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31-134,共4页
从合成心理空间的视角看,英语历史现在时反映的是由客观联系性时间关系扩大到主观联系性时间关系的一种跨空间映射的过程,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产生层创结构,并在其中生成主观联系性时间关系,这样历史现在时时态意义... 从合成心理空间的视角看,英语历史现在时反映的是由客观联系性时间关系扩大到主观联系性时间关系的一种跨空间映射的过程,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种相互关联的方式产生层创结构,并在其中生成主观联系性时间关系,这样历史现在时时态意义的扩大在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中得以实现,从而解释了历史现在时中用一般现在时描述过去时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历史现在时 时间关系 空间映射
下载PDF
处所宾语句的形成过程及其语用动因
11
作者 徐蒙蒙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8期58-60,共3页
概念整合理论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是研究意义在线构建和信息整合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解释处所宾语句的意义构建过程和动词和处所宾语特征变化。处所宾语句的整合网络都是单一网络,即语法结构空间和概念结构空间的元素经过跨... 概念整合理论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是研究意义在线构建和信息整合的理论框架,可以用来解释处所宾语句的意义构建过程和动词和处所宾语特征变化。处所宾语句的整合网络都是单一网络,即语法结构空间和概念结构空间的元素经过跨空间映射,形成对应物之间的匹配,再投射到整合空间,形成层创结构。处所宾语句形成的语用动因是处所宾语要求获得认知凸显和追求表达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所宾语 概念整合理论 空间映射 单一网络 语用动因
下载PDF
翻译本体论衍生的西方译学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佳丽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72-78,共7页
从翻译比喻的全新视角考察西方翻译流派对翻译本体的认识。研究立足于Fauconnier的跨空间映射隐喻模型,对谭载喜梳理的十种翻译比喻的重心进行归纳。从比较和历时角度,就译者对翻译本体的认识进行分析探讨,归纳西方翻译流派及其社会思... 从翻译比喻的全新视角考察西方翻译流派对翻译本体的认识。研究立足于Fauconnier的跨空间映射隐喻模型,对谭载喜梳理的十种翻译比喻的重心进行归纳。从比较和历时角度,就译者对翻译本体的认识进行分析探讨,归纳西方翻译流派及其社会思潮特点即"重原文""重译者主体性""重译文",并发现西方译学重心的阶段性流变,呈现从"重原文"到"重译者主体性"再到"重译文"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本体论 西方译学 空间映射隐喻 重心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