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5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08
1
作者 王秀波 赵建明 +2 位作者 杨军舰 张鑫 卜祥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3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9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DR及其CT诊断,分析患者DR及其CT影像学表现,研究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 目的探讨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90例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DR及其CT诊断,分析患者DR及其CT影像学表现,研究DR和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两种诊断方法对于肺挫伤、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肋骨骨折、胸腔积液、气胸以及膈肌损伤诊断差异不显著(P>0.05);CT诊断方法确诊率均能够达到100%,显著高于DR诊断方法(P<0.05)。结论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螺旋CT诊断效果理想,该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对创伤部位进行精确定位和评估,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和螺旋CT 急诊胸腹部创伤 诊断效果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06
2
作者 林继华 姚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9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浙江省衢州市衢化医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两种方法心肌缺血检出率和心律失常检查情况。结果规心电图检查...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浙江省衢州市衢化医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观察两种方法心肌缺血检出率和心律失常检查情况。结果规心电图检查患者心肌缺血阳性有29例,检出率为48.3%;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肌缺血阳性有49例,检出率为81.7%。两种方法检查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均明显的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两种检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χ2=7.28,χ2=7.24,χ2=7.59,χ2=7.18,P〈0.05)。而两种检查的房室传导阻滞和房性早搏早发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χ2=0.17,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冠心病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的诊断效果,且属于无创检查,重复性高,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效果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6
3
作者 王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9期1550-1551,共2页
为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诊断效果,本院对近年来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诊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
关键词 冠心病心律失常 常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冠心病患者 临床资料 诊断效果
下载PDF
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4
4
作者 韩晓芳 郭爱红 王丙聚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LAC)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82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比较MRI和CT在LAC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82例腔隙性脑梗死...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LAC)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82例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比较MRI和CT在LAC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8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42个病灶,显著高于CT检查确诊的145个病灶,额叶和丘脑的检出率MRI检查显著高于CT检查,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x^2=5.64,x^2=6.42;P<0.05);两种检测方法在顶叶、基底节及脑干检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x^2=1.25,x^2=0.81;P>0.05);内囊检出率MRI检查与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3,P<0.05);MRI检查病灶直径<5 mm的病灶数为256个,CT检查病灶直径<5 mm的病灶数为3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可应用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MRI检查对早期、微小病变及额叶、丘脑、内囊的病变显示较CT检查准确,可作为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CT检查 腔隙性脑梗死 诊断效果 临床诊断
下载PDF
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3
5
作者 李媛 许强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探讨了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选择疑似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比较了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绘制了ROC曲线,分析了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 本文探讨了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选择疑似甲状腺结节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比较了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差异;绘制了ROC曲线,分析了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发现,病理学检查与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能够通过结节结构、回声、形态、边缘和钙化灶等特征来区分甲状腺良性与恶性结节;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0.920);高频超声的特异性最高(98.33%);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性最高(86.36%)。本研究证实,高频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有效提高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诊断效果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效果及诊断符合率分析 被引量:40
6
作者 王志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44-46,共3页
妇科临床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多见,而且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趋势,升高的原因多是同流产与剖宫产率的提升有直接的联系[1]。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在病理表现上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治疗方法上却存在差异,所以科学有效地鉴别疾病... 妇科临床中,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多见,而且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趋势,升高的原因多是同流产与剖宫产率的提升有直接的联系[1]。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在病理表现上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治疗方法上却存在差异,所以科学有效地鉴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各种疾病的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妇科疾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其结果也已经证实[2]。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性病变的诊断依赖于检查方式能够反映疾病的内部构造、病灶情况以及血流参数等信息,而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在这些参数上通常存在差异,所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经及时鉴别疾病也方便医师及时对症治疗,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次研究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鉴别这两种疾病的效果作探讨,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符合率 血流参数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妇科临床 妇科疾病 诊断效果
下载PDF
急诊超声诊断老年急腹症的临床应用及误诊原因 被引量:36
7
作者 朱长富 侯秀昆 +2 位作者 陶冶 牛思东 林铭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11-301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老年急腹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疑患老年急腹症的78例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或临床医师最终诊断为准,判断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分析误诊病例。结果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3%.实质脏器诊断准确...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对老年急腹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疑患老年急腹症的78例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或临床医师最终诊断为准,判断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分析误诊病例。结果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3.33%.实质脏器诊断准确率高于空腔脏器(P<0.05)。急性阑尾炎误诊2例,消化道穿孔2例,肠梗阻3例,急性盆腔炎1例,泌尿系结石1例,胆道疾病2例,急性胰腺炎误诊1例,心梗误诊1例。结论超声对老年急腹症的诊断效果较好,但需注意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测,必要时行CT检查,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超声 诊断效果 误诊
下载PDF
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35
8
作者 陆兆游 黄俊云 王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103-104,共2页
目的对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找出更适合临床辅助诊断的方法。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经过病理确实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70例,对以上患者进行病情回顾,进行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阴道B... 目的对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找出更适合临床辅助诊断的方法。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经过病理确实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70例,对以上患者进行病情回顾,进行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阴道B超检查患者记为A组;采用腹部B超检查患者记为B组,均采用GE公司生产的VOLUSON730彩超仪。将以上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其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再将其诊断结果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以上进行的两种方法均符合正常诊断情况,同时对两组患者诊断符合情况的对比可以看出,A组(阴道B超)确诊符合率为33例,占94.3%;B组(腹部B超)确诊符合率为29例,占82.9%,A组诊断符合率较B组而言相对较高。结论对于诊断异位妊娠,阴道B超的灵敏度要高于腹部B超,同时阴道B超方便、快捷、无需患者进行膀胱充盈,不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等优点可以更好服务临床,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B超 腹部B超 异位妊娠 诊断效果 对比
下载PDF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 被引量:33
9
作者 胡德成 周珏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5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重点比较两种检查... 目的:探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5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重点比较两种检查手段对高血压心脏病不同类型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左房内径(4. 15±0. 36) mm高于对照组的(3. 27±0. 31)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高血压心脏病早期的器质性病变并不典型,心电图诊断检出率左室扩大16. 00%(8/50)、左室肥厚28. 00%(14/50)、左房增大18. 00%(9/50)、主动脉扩张0. 00%(0/50)分别较心脏彩超诊断检出率34. 00%(17/50)、54. 00%(27/50)、38. 00%(19/50)、21(42. 00%)低,但心律失常诊断检出率26. 00%(13/50)比心脏彩超诊断检出率16. 00%(8/50)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心脏彩超诊断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变化更为敏感,但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律失常诊断检出率低于心电图诊断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心脏病 心电图 心脏彩超 诊断效果
下载PDF
CT及MRI应用于纵隔型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效果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郑志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5期129-131,共3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CT及MRI应用于纵隔型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42例,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CT诊断和MRI诊断,将所有患者的诊断效果和临床表现进行对比。结果:42例纵隔型肺癌患者... 目的:研究并分析CT及MRI应用于纵隔型肺癌的临床表现与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42例,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CT诊断和MRI诊断,将所有患者的诊断效果和临床表现进行对比。结果:42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中,25例为中央型肺癌,17例为周围型肺癌。CT诊断和MRI诊断的灵敏度均明显高于X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间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纵隔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当中,CT诊断和MRI诊断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诊断中获得的影像学表现不同,如有必要可对患者进行联合诊断,从而提高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型肺癌 CT诊断 MRI诊断 临床表现 诊断效果
下载PDF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潘志立 《安徽医学》 2005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 低剂量CT 扫描技术 诊断效果 儿童 WHO 医疗照射 国际 质量保证 应用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联合CT脑灌注成像对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2
作者 马荣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7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联合CT脑灌注成像(CTP)对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患者30例,入院后均行颅脑CT扫描、CTP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重建处理获得的图像,测量病灶区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联合CT脑灌注成像(CTP)对老年患者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患者30例,入院后均行颅脑CT扫描、CTP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重建处理获得的图像,测量病灶区域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并测量患者对侧未梗死、脑血管狭窄部位。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区域CBF、CBV均低于病灶周围区域与健侧对照区域(P均〈0.05);病灶周围区域CBF高于健侧对照区域(P〈0.05);病灶周围区域CBV低于健侧对照区域(P〈0.05);病灶区域平均通过时间少于病灶周围区域(P〈0.05),长于健侧对照区域(P〈0.05);病灶周围区域平均通过时间长于健侧对照区域(P〈0.05);30例患者经颅脑CTA检查共查出43个狭窄部位,58.14%的狭窄部位为中度狭窄,27.19%为轻度狭窄;3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患者中,CTP灌注异常区域与狭窄动脉供血26例符合,4例存在偏差,符合率为86.67%,具有良好的一致率。结论CTA联合CTP用于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脑血管狭窄患者中效果理想,可早期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CT脑灌注成像 老年急性脑梗死 脑血管狭窄 诊断效果
原文传递
增强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13
作者 翟松林 叶远花 +1 位作者 王洁 朱杨娴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5期805-807,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增强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癌胚抗原和p53抗体)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增强CT扫描组、肿瘤标志物组和联合组,每组均为51... 目的综合分析增强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癌胚抗原和p53抗体)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增强CT扫描组、肿瘤标志物组和联合组,每组均为51例。增强CT扫描组应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的诊断方法、肿瘤标志物组应用在手术或者化疗之前检测患者的细胞角蛋白19、癌胚抗原和p53抗体等诊断方法,联合组应用增强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诊断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3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和阳性预测值等参数指标。结果 (1)联合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和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增强CT扫描组、肿瘤标志物组,3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增强CT扫描组、肿瘤标志物组单独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增强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平均CT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增强CT扫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CT扫描 肿瘤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效果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K-MB、cTnⅠ、冠脉造影及心电图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价值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常琳 常佩云 刘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8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冠脉造影联合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作为对象(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冠脉造影联合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作为对象(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K-MB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cTnⅠ水平;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完成心电图检查,绘制ROC曲线,分析CK-MB、cTnⅠ、冠脉造影联合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冠脉造影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前降支为主,占50.98%,其次为右冠,占52.44%、回旋支13.73%、左主干1.96%;病变血管以单支病变为主,占62.75%;心电图检查阳性43例(84.31%);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K-MB、cTn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CK-MB、cTnⅠ、冠脉造影联合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CK-MB、cTnⅠ、冠脉造影、心电图(P<0.05)。结论CK-MB、cTn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表达异常,联合心电图、冠脉造影检查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确诊率,可获得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血清肌钙蛋白Ⅰ 冠脉造影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与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小洁 张里援 +1 位作者 陈湘宜 季丽丽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3期457-459,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与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对于乳腺肿块性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以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温州市中医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和术中...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与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对于乳腺肿块性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以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温州市中医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和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以术后石蜡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与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对乳腺肿块性状诊断效果差异情况。结果 138例乳腺肿块患者经术后石蜡病理学检查,确诊恶性肿瘤62例(44.93%),良性肿瘤53例(38.41%),非肿瘤病变者23例(16.67%)。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诊断特异性(96.05%)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水平(90.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3,P=0.191),而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诊断灵敏度(93.55%)和准确度(94.93%)均显著高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水平(80.64%和86.23%),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6.114;P=0.032,0.013)。结论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在降低乳腺恶性肿瘤漏检率和提高乳腺肿块性状诊断准确性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 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 术后石蜡切片检查 乳腺肿块 诊断效果
原文传递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早期肾损伤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朱璐璐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1期1963-1965,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早期肾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36例GDM孕妇,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肾功能损伤组59例和肾功能正常组177例,分别进行UAC...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早期肾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36例GDM孕妇,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将其分为肾功能损伤组59例和肾功能正常组177例,分别进行UACR、mALB、β2-MG检测;采用诊断试验ROC曲线法来计算不同筛查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及其准确度。结果GDM孕妇的早期肾损伤发生率高达25.00%(59/236),损伤组的UACR、mALB、β2-MG等指标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ACR、mALB、β2-MG,ACR+mALB筛查GDM孕妇肾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73、0.74、0.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CR+mALB+β2-MG联合筛查GDM孕妇肾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22%、88.14%、89.41%,均高于mALB(62.71%、82.49%、77.54%)、β2-MG(72.88%、76.84%、7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UACR(84.75%、89.27%、88.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孕妇的早期肾损伤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肾功能损害,UACR+mALB+β2-MG等指标联合筛查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有助于早期发现GDM孕妇的肾功能损害,以便早期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肾损伤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尿微量白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诊断效果
原文传递
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中晚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中的效果 被引量:22
17
作者 董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23期6051-6053,共3页
目的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中晚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17例高危孕妇中晚孕期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临床资料,并与产后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对中晚孕期胎儿复杂先... 目的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在中晚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17例高危孕妇中晚孕期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临床资料,并与产后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对中晚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效果。结果 817例高危孕妇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31例,检出率为3.79%;产后复查为29例,检出率为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的3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中,以法洛四联症为主,占29.03%;其次为右室双出口,占22.58%;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主动脉弓离断、肺静脉异位引流分别占19.35%、6.45%、9.68%、3.23%、9.68%。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对中晚孕期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效果较为确切,以检测出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胎儿超声心动图 诊断效果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患者中临床诊断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米艳荣 李小倩 +3 位作者 张会保 折娜 米玉茹 白海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420-1422,共3页
近些年来,伴随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不孕症患者逐年增多,对育龄期女性和家庭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不孕症一般是由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及输卵管等因素造成的,其中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因素为输卵管功能障碍与输卵... 近些年来,伴随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临床不孕症患者逐年增多,对育龄期女性和家庭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不孕症一般是由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容受性异常及输卵管等因素造成的,其中导致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因素为输卵管功能障碍与输卵管梗阻[1]。当前临床检测患者输卵管通畅性多采用腹腔镜通染液试验及X线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等,但都有局限性。相关研究显示[2],超声引导下的输卵管造影检测对输卵管粗细狭窄和扭曲程度诊断的价值较高,能够将患者输卵管粘连、形态、卵巢包绕和盆腔扩散等状况清晰显示,为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评估提供了更多依据,对患者治疗有一定指导作用。因此,本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输卵管造影在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不孕症 输卵管造影 临床检测 诊断效果 超声引导 患者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引起便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林淑莲 余凤 +3 位作者 冼云开 蒋双兰 卜秋强 朱映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3期211-214,共4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引起便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120例盆底功能障碍引起便秘的女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盆底三维超声进行检查,通过非手术生物反馈治疗及电... 目的分析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引起便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120例盆底功能障碍引起便秘的女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盆底三维超声进行检查,通过非手术生物反馈治疗及电刺激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再次应用动态三维超声进行检查,分析盆底超声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盆底超声检验发现,120例患者中有36例膀胱脱垂、47例子宫脱垂、12例直肠前突、3例直肠内套叠、4例肠疝、5例会阴下降、13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其中98例通过非手术治疗后,患者于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隙横轴、纵轴和面积均比治疗前减小,脏器脱垂程度减轻;克里夫兰便秘评分比治疗前低(P<0.01)。结论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引起便秘患者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属于一种可重复的无创有效检查方法,并且能够指导盆底重建和修补手术的进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 诊断效果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与CT/MRI在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0
20
作者 梁芳 张志海 +3 位作者 邓燕霞 李卫星 袁晓鹏 刘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究红外热成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1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CT检测、MRI检查及红外热成像;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红外热成像图的特点并描述;分析比较... 目的探究红外热成像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在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1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CT检测、MRI检查及红外热成像;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红外热成像图的特点并描述;分析比较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的阳性率和阴性率;观察并比较红外热成像与CT/MRI检测对腰部、大腿前侧、大腿后侧、大腿外侧、膝关节小腿前侧、小腿后侧、踝关节、足底内侧及足底外侧等部位损伤情况的检出率。结果与正常人体红外热成像图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热像图呈现出显著的不对称性。患者的损伤部位色彩严重不匀,脊柱力线呈现间断且不完整;肢体两侧和臀部呈现明显热度不对称,两侧部位呈现局部片状高温或低温;腰骶部菱形窝表现为热度不对称。1000例患者经CT/MRI确诊,经红外热成像检测阳性944例,阴性56例,阳性率94.40%,阴性率5.60%。以CT/MRI检测到的患者病变部位为标准,红外热成像检测与CT/MRI检测对腰部、大腿前侧、大腿后侧、大腿外侧、膝关节小腿前侧、小腿后侧、踝关节、足底内侧及足底外侧等部位损伤情况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热成像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易于操作,能够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