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6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痔的现代概念 被引量:197
1
作者 张东铭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解剖学 现代概念 病因 分类 治疗
原文传递
筛前神经与常年性鼻炎关系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75
2
作者 孙树岩 尹居中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0年第4期216-217,共2页
关键词 鼻炎 筛前神经 解剖学
下载PDF
下颈椎椎弓根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93
3
作者 王东来 唐天驷 +2 位作者 黄士中 杨惠林 邵云伟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目的:为椎弓根螺钉在颈椎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介绍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X线摄片测量方法,对54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C3~C7椎弓根的高度、宽度、长度、进钉点定位及椎弓根轴线的角度等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 目的:为椎弓根螺钉在颈椎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介绍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用游标卡尺和X线摄片测量方法,对54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C3~C7椎弓根的高度、宽度、长度、进钉点定位及椎弓根轴线的角度等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颈椎椎弓根可以接受螺钉内固定;进钉点定位在C3~C6位于关节突背面外上象限的中点,C7位于关节突中垂线接近上关节面的下缘;进钉方向平行于椎体的上终板,与矢状线的夹角在C3~C6为40°~45°,C7为30°~40°。应用椎弓根螺钉钢板治疗颈椎损伤、肿瘤19例,无颈髓、神经根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1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固定节段稳定,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临床疗效满意。结论: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固定坚强,手术后可以摆脱外固定,方便护理,利于病人早期锻炼和康复,是一种良好的重建颈椎稳定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解剖学 椎弓根内固定
原文传递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02
4
作者 戴善和 潘明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并比较皮神经蒂皮瓣与静脉皮瓣、筋膜皮瓣、传统带蒂皮瓣在成活面积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取4侧新鲜成人尸体小腿,从小隐静脉逆行灌注美蓝并观察其蓝染面积的范围。另采用SD大鼠...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并比较皮神经蒂皮瓣与静脉皮瓣、筋膜皮瓣、传统带蒂皮瓣在成活面积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取4侧新鲜成人尸体小腿,从小隐静脉逆行灌注美蓝并观察其蓝染面积的范围。另采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股部皮神经蒂皮瓣及上述3种皮瓣的模型,术后6天测量各组皮瓣成活面积。结果小腿后外侧皮肤出现蓝染面积在12cm×17cm范围内。大鼠皮瓣成活面积以传统带蒂皮瓣、皮神经蒂皮瓣为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筋膜皮瓣次之,静脉皮瓣最差。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不宜超过12cm×17cm。术时保留皮瓣内浅静脉和蒂部的部分深筋膜可提高皮神经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腓神经 血管蒂 成活率分析 解剖学
原文传递
MBCMA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指南(2016征求意见稿) 被引量:104
5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17,共5页
1984年,我国学者徐达传等、罗力生等首先报道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和临床应用;Song等也在股部皮瓣的整体报道中提及了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thighflap,ATF)。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临床应用 指南 股部皮瓣 徐达传 解剖学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三例遗体多部位穿刺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99
6
作者 姚小红 李廷源 +26 位作者 何志承 平轶芳 刘华文 余时沧 牟华明 王丽华 张华蓉 付文娟 罗韬 刘锋 郭乔楠 陈聪 肖华亮 郭海涛 林爽 向东方 时雨 潘光强 李青锐 黄霞 崔勇 刘晞照 汤玮 潘鹏飞 黄学全 丁彦青 卞修武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1-417,共7页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WHO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病理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地区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死亡后微创尸检,获取肺脏、心脏、肾脏、脾脏、骨髓、肝脏、胰腺、...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所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WHO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病理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重庆地区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死亡后微创尸检,获取肺脏、心脏、肾脏、脾脏、骨髓、肝脏、胰腺、胃、肠、甲状腺和皮肤组织。常规HE、透射电镜和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脏器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2019-nCoV病毒蛋白,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各脏器中2019-nCoV病毒RNA。结果肺泡结构呈现不同程度的破坏,肺泡腔内见少量浆液和纤维蛋白性渗出物,部分肺泡见透明膜形成。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见少数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主要为CD4阳性T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部分细胞脱落至肺泡腔。肺泡隔血管充血、水肿、增宽,可见少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少数微血管内见透明血栓;肺组织灶性出血,部分肺泡腔渗出物机化和肺间质纤维化。肺内各级支气管黏膜均可见部分上皮脱落。电镜下小支气管以下气道黏膜上皮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冠状病毒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部分肺泡上皮和巨噬细胞呈2019-nCoV抗原阳性,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证实2019-nCoV核酸阳性。脾脏淋巴细胞减少,可见变性、坏死。其他器官组织病变包括不同程度的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小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并见慢性基础疾病改变;均未观测到冠状病毒感染证据。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变以肺最为显著,主要表现为肺泡渗出性炎和间质炎,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和透明膜形成,病毒主要分布于肺,但该病还累及免疫器官、心血管、肝脏和肾脏等多个脏器受损。病变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病理状态 解剖学 尸体解剖 微创尸检
原文传递
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0
7
作者 梅炯 俞光荣 +3 位作者 朱辉 祝晓忠 李广君 黎之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和 2 6侧成人足部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结合观察测量结果 ,分析 4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片中的载距突移位情况。结果 :载距突的长、宽、高分别为 (2 ... 目的 :探讨跟骨载距突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8侧成人跟骨干燥标本和 2 6侧成人足部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结合观察测量结果 ,分析 45例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片中的载距突移位情况。结果 :载距突的长、宽、高分别为 (2 3 .6± 3 .0 )mm ,(15 .3± 2 .2 )mm和 (9.5± 1.2 )mm。在 45例跟骨骨折患者中 ,无一发生载距突移位。在跟骨载距突的周围 ,有牢固的肌腱、韧带和关节囊附着 ,故当跟骨骨折时 ,这些结构可限制载距突移位。结论 :载距突周围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载距突在跟骨骨折中不会发生移位 ,故临床上可利用稳定的载距突骨块作为跟骨骨折行内固定术时的固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载距突 解剖学 骨折内固定
下载PDF
植物扦插生根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5
8
作者 李焕勇 刘涛 +2 位作者 张华新 杨秀艳 杨升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28,共6页
植物扦插繁殖主要是不定根的形成过程,而不定根形成的复杂过程是多因素共同调控的,研究其生根机理对于了解不定根形成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不定根形成机理的分子水平、生理生化(植物激素、酶、营养物质等)以及解剖... 植物扦插繁殖主要是不定根的形成过程,而不定根形成的复杂过程是多因素共同调控的,研究其生根机理对于了解不定根形成及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不定根形成机理的分子水平、生理生化(植物激素、酶、营养物质等)以及解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生根机理的综合研究可以为难生根植物繁殖提供理论参考,为生产上加快植物扦插生根速率和提高其成活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扦插 生根机理 生理生化 解剖学
原文传递
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关系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9
作者 马向阳 尹庆水 +4 位作者 吴增晖 夏虹 钟世镇 刘景发 徐达传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位置关系,建立以枢椎侧块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并通过临床应用评价其可靠性。方法取50套干燥寰枢椎标本,测量寰椎椎弓根和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内、外缘中点)、外缘与正中矢状线的... 目的研究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位置关系,建立以枢椎侧块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并通过临床应用评价其可靠性。方法取50套干燥寰枢椎标本,测量寰椎椎弓根和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内、外缘中点)、外缘与正中矢状线的垂直距离,计算寰椎椎弓根与枢椎侧块的内缘间距、中点间距和外缘间距,建立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定位技术。临床应用该定位技术进行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1岁。其中游离齿突1例,齿突发育不良3例,齿突陈旧性骨折2例。结果寰椎椎弓根的内缘、中点、外缘分别在枢椎侧块的内缘、中点、外缘的内侧(1.37±0.51)mm、(1.60±0.61)mm、(2.15±0.60)mm处。确定寰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为:经枢椎侧块内、外缘的中点作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交点的正下方3.0mm处。6例患者共放置寰椎椎弓根螺钉12枚,术中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及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均良好。结论枢椎侧块与寰椎椎弓根间存在较恒定的解剖位置关系,枢椎侧块可作为术中确定寰椎后弓显露范围和判断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学标志,可简化术中繁琐的定位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枢椎 骨螺丝 解剖学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三维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8
10
作者 于红 李惠民 +3 位作者 肖湘生 刘士远 李成洲 陶晓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CTA)对支气管动脉(BA)的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443例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胸部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 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特征。结果有359例在VR中... 目的评价CT血管成像(CTA)对支气管动脉(BA)的显示能力及三维影像解剖特征。方法对443例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获得胸部原始图像,用容积显示(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强度投影(M IP)进行三维重组,观察BA特征。结果有359例在VR中至少1支BA肺外段能清晰显示。右侧BA主要起源于右肋间动脉(213/436支,48.85%)及降主动脉(207/436支,47.48%),左BA主要起源于降主动脉(363/371支,97.84%)。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右BA以右壁最多(95/207支,45.89%),其次是前壁(88/207支,42.51%),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左BA以前壁最多(272/363支,74.93%)。起源于降主动脉的共干动脉以前壁最多(57/77支,74.03%)。60.11%(223/371支)的左BA走行于左主支气管上缘,少数在下缘(95/371支,25.61%)和后缘(53/371支,14.28%)。49.31%(215/436支)的右BA走行于右主支气管后缘,35.55%(155/436支)走行于下缘。BA分布类型共11种,左右各1支(R1L1)者最多见(192/359例,53.48%),右2支左1支(R2L1)其次(63/359例,17.55%)。结论BA解剖学特征复杂,CTA三维成像能予以较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解剖学
原文传递
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7
11
作者 路来金 姜永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作者通过对1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血管染料灌注、解剖观察,发现手的掌背动脉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之间有吻合支相连,该吻合支外径较粗,位置恒定,有静脉伴行.以此吻合支为蒂、掌背动脉为轴,设计了手背递行岛状皮瓣。本文阐述了... 作者通过对1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血管染料灌注、解剖观察,发现手的掌背动脉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之间有吻合支相连,该吻合支外径较粗,位置恒定,有静脉伴行.以此吻合支为蒂、掌背动脉为轴,设计了手背递行岛状皮瓣。本文阐述了皮瓣设计的解剖学依据,并就皮瓣的血供特点、切取范围、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本皮瓣质地好,血管恒定、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也可带伸肌腱和掌骨片复合移植,对手掌或手指的修复,具有其它皮瓣不可比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手背 掌背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减轻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8
12
作者 张萍 《南方护理学报》 2000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最低的最佳部位 ,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解剖了 1 2例 2 4侧成人手背标本 ,观察手背静脉与皮神经的关系 ,按照手背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规律 ,将手背分为 1、2、3区 ,指导临床进行 2 980例次手背静脉穿...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最低的最佳部位 ,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解剖了 1 2例 2 4侧成人手背标本 ,观察手背静脉与皮神经的关系 ,按照手背静脉及皮神经的分布规律 ,将手背分为 1、2、3区 ,指导临床进行 2 980例次手背静脉穿刺 ,用简化 Mc Gill疼痛评分表中现有疼痛强度 (PPI)进行评分。结果 解剖发现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神经分布稀疏 ,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 ,临床应用证实在此区域内静脉穿刺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其它区域 (P<0 .0 1 )。结论 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可称为“乏神经区”,可作为手背静脉穿刺时首选部位 ,其它区域的静脉穿刺可根据皮神经的体表投影来确定进针点及进针深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科痛 掌背静脉 皮神经 解剖学
下载PDF
痔的现代概念及其解剖生理学基础 被引量:78
13
作者 张东铭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4-11,共8页
本文复习肛垫的解剖生理学有关文献,从6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痔的本质。这6个方面是:肛垫的胚胎学、ATZ上皮、血管模式、支持组织、自制功能以及盆底动力学等。结论:肛垫是人体正常结构,肛垫病理性肥大即谓“痔”。
关键词 肛垫 解剖学 发生 生理
下载PDF
腹股沟区的解剖学再认识 被引量:84
14
作者 陈杰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07年第1期6-7,共2页
一、耻骨肌孔(myopectineal orifice,MPO)解剖学研究表明,腹股沟区的深层薄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缺陷,也是腹股沟区各型疝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个深层薄弱区被法国的Fruchard医生描述为“耻骨肌孔”,耻骨肌孔是一个位于下腹前壁与... 一、耻骨肌孔(myopectineal orifice,MPO)解剖学研究表明,腹股沟区的深层薄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缺陷,也是腹股沟区各型疝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个深层薄弱区被法国的Fruchard医生描述为“耻骨肌孔”,耻骨肌孔是一个位于下腹前壁与骨盆相连水平的卵圆形裂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区 解剖学 ORIFICE 耻骨肌孔 人类进化 卵圆形 腹前壁
原文传递
外科膜解剖——新的外科学基础? 被引量:82
15
作者 龚建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5-226,共2页
虽然肿瘤外科根治手术的理想方式是整块切除,但人们始终没能描述"整块"的解剖学边界,虽然组织胚胎学早就一版又一版的描述体腔内的膜,人们也很少将其与外科手术联系在一起.近年来,由于3个原因,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两个方面,并正在汇... 虽然肿瘤外科根治手术的理想方式是整块切除,但人们始终没能描述"整块"的解剖学边界,虽然组织胚胎学早就一版又一版的描述体腔内的膜,人们也很少将其与外科手术联系在一起.近年来,由于3个原因,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两个方面,并正在汇聚在一起:一是直肠癌根治术全系膜切除(TME)理念的推出;二是超声刀的使用和腹腔镜手术的开展;三是"第五转移"概念的提出.现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外科 解剖学 基础 直肠癌根治术 整块切除 组织胚胎 全系膜切除 腹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4
16
作者 马向阳 钟世镇 +5 位作者 刘景发 尹庆水 徐达传 夏虹 吴增晖 丁自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4-555,共2页
目的 :探讨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 5 0例干燥寰椎标本 ,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其侧块中部、椎弓根以及后弓的宽度和高度。结果 :寰椎侧块中部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 12 .78mm和 12 .95mm ;寰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 8.... 目的 :探讨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 5 0例干燥寰椎标本 ,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其侧块中部、椎弓根以及后弓的宽度和高度。结果 :寰椎侧块中部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 12 .78mm和 12 .95mm ;寰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 8.5 7mm和 5 .83mm ;椎动脉沟下方寰椎后弓的宽度为8.46mm ,该部内侧 1/3和外侧 1/3的高度分别是 3 .88mm和 4.2 5mm。结论 :进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 螺钉 解剖学
下载PDF
筛蝶区域与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的毗邻关系 被引量:64
17
作者 李源 许庚 +1 位作者 杨月如 王爱莲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7-90,共4页
观察100侧正中矢状切开颅骨的视神经管、颈内动脉与最后筛房、蝶窦的毗邻关系和形态特征。结果是:①视神经管全管与最后筛房毗邻39侧,与蝶窦毗邻43侧,与两者共同毗邻18侧;②视神经管在最后筛房、蝶窦外侧壁形成隆起者分别... 观察100侧正中矢状切开颅骨的视神经管、颈内动脉与最后筛房、蝶窦的毗邻关系和形态特征。结果是:①视神经管全管与最后筛房毗邻39侧,与蝶窦毗邻43侧,与两者共同毗邻18侧;②视神经管在最后筛房、蝶窦外侧壁形成隆起者分别为48侧和47侧;③各段颈内动脉在蝶窦外侧壁形成隆起者为53%~77%。测量视神经管隆起和颈内动脉隆起的高度和骨壁厚度,提出蝶窦和后筛窦发育状态组合关系的变异以及视神经管、颈内动脉在最后筛房和蝶窦外侧壁的隆起和压迹是内窥镜筛蝶区域手术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解剖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局部 副鼻窦 内窥镜术
下载PDF
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7
18
作者 姜永霞 程博 +1 位作者 蒋松鹤 楼新法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下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进针角度和深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男性成人脊柱标本30具,按棘突下旁开1寸、0.5寸及0.3寸3种取穴位置,垂直进针并固定于局部。层次解剖观测进针时所涉及的层次结构及毗邻的重要... 目的:观察不同定位下腰段夹脊穴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进针角度和深度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男性成人脊柱标本30具,按棘突下旁开1寸、0.5寸及0.3寸3种取穴位置,垂直进针并固定于局部。层次解剖观测进针时所涉及的层次结构及毗邻的重要血管神经。结果:腰段夹脊穴区,在腰椎棘突下缘旁开1寸处直刺进针,针刺深度为(35.77±5.86)mm,针尖可触及关节突关节及其毗邻的骨纤维管、骨纤维孔,刺激穿行其中的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在腰椎棘突下缘旁开0.5寸、0.3寸处直刺进针,针刺深度均为(32.89±4.79)mm,旁开0.5寸进针,针尖可触及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在近椎板骨膜横穿骶棘肌处,旁开0.3寸处进针,针体进入上位脊神经后内侧支的终末支及伴行血管由深层穿骶棘肌、胸腰筋膜裂隙浅出皮下处。结论:腰椎棘突下旁开1寸、0.5寸和0.3寸处均有脊神经后内侧支及伴行血管分布,可将夹脊穴视为棘突下旁开0.3~1寸的穴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 针刺方向 针刺深度 解剖学 局部
原文传递
股前外侧皮瓣血管类型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被引量:71
19
作者 张春 吴恙 +1 位作者 陈中 曹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总结报道股前外侧皮瓣皮血管起始走行的解剖学特点和规律 ,并作出临床分型。方法 :在 15 6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中 ,对皮血管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干上的起源、是否穿肌、穿肌的长短深浅、皮血管浅出点的高低等解剖学特点进行观... 目的 :总结报道股前外侧皮瓣皮血管起始走行的解剖学特点和规律 ,并作出临床分型。方法 :在 15 6例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中 ,对皮血管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干上的起源、是否穿肌、穿肌的长短深浅、皮血管浅出点的高低等解剖学特点进行观察总结。结果 :股前外侧皮瓣皮血管的形式主要有 8种 ,可分五个类型 :Ⅰ股皮穿支型 (5 5 .1% )包括深浅两个亚型 ;Ⅱ肌间隙皮支型 (2 6.9% ) ;Ⅲ混合型 ;Ⅳ无粗大皮支型 ;Ⅴ高位皮血管型 (2 1.5 % )。结论 :(1)尽管股前外侧皮瓣皮血管的形式和类型有多种 ,但作为皮血管的主干—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在绝大多数个体中 ,不仅恒定存在 ,而且肯定有一优势皮支发出。 (2 )皮瓣移植术遇到无粗大皮支型时 ,不必放弃手术 ,改用高位皮血管 ,仍可使皮瓣移植获取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皮血管 类型 解剖学 分型
下载PDF
中医经络理论的物质基础——结缔组织、筋膜和自体监控系统 被引量:68
20
作者 原林 焦培峰 +1 位作者 唐雷 黄文华 《中国基础科学》 2005年第3期44-47,F003,共5页
关键词 结缔组织 物质基础 监控系统 自体 中医理论 现代生物 经络 关键问题 经络研究 三维重建 现代化 解剖学 数字人 膜结构 分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