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氏菌病再度肆虐及其原因 被引量:169
1
作者 尚德秋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01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病情 病因 防治
下载PDF
MEWS与APACHEⅡ评分在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8
2
作者 孟新科 杨径 +5 位作者 吴华雄 朱虹 郑晓英 魏刚 刘德红 苏顺庭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比较APACHEⅡ和MEWS评分在急诊潜在危重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别对急诊科留观察和抢救室的501例患者进行APACHEⅡ和MEWS评分,追踪所有患者的去向和预后。分别比较APACHEⅡ和MEWS评分不同分数段患者收住ICU... 目的比较APACHEⅡ和MEWS评分在急诊潜在危重病病情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分别对急诊科留观察和抢救室的501例患者进行APACHEⅡ和MEWS评分,追踪所有患者的去向和预后。分别比较APACHEⅡ和MEWS评分不同分数段患者收住ICU、HDU、门诊治疗的构成比;死亡、1月以内出院、门诊治疗后痊愈的构成比;比较A-PACHEⅡ和MEWS评分对患者病情评价和预测预后分辨度的ROC曲线差异。结果MEWS评分5分以上,危重患者的构成比明显增加,与5分以下相比差异显著(P<0.05)。MEWS评分5分以上对危重患者(需要收住ICU)鉴别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1.5%;对需要收专科病房治疗患者鉴别的灵敏度为84.3%,特异度为88.3%。APACHEⅡ评分15分以上,危重患者的构成比明显增加,与15分以下相比,差异显著(P<0.05)。APACHEⅡ评分15分以上对危重患者(需要收住ICU)鉴别的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96.3%;APACHEⅡ评分10分以上对需要收专科病房治疗患者鉴别的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82.3%。就患者是否收住ICU或患者病死危险性的预测和评估的鉴别能力而言,MEWS和APACHEⅡ评分两者相当,其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90以上,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是否收住专科病房的鉴别能力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MEWS(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和MEWS评分均可用于判断急诊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识别“急诊潜在危重病”的能力。而MEWS评分因快速、简捷、费用低廉和便于操作,更适用于急诊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Ⅱ MEWS 急诊潜在危重病 病情 预后
下载PDF
重修“95庐山会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2015) 被引量:148
3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1,共3页
迄今,对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研究和讨论已持续40余年,虽然有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但距离揭示其全貌尚有较大差距。目前MODS仍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全世界危重病急救医学所面临的热... 迄今,对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研究和讨论已持续40余年,虽然有研究已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但距离揭示其全貌尚有较大差距。目前MODS仍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全世界危重病急救医学所面临的热点问题和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严重程度评分标准 分期诊断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病情 会议 庐山 细胞分子水平
原文传递
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因子在肝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1
4
作者 李琴 贾继东 王宝恩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67-768,共2页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储备功能、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目前凝血因子的临床检测已成为现实,它在判断肝病病情方面将提供较PT更早、更准确的信息.
关键词 凝血因子 凝血酶原时间 肝病 严重程度 病情 临床检测 储备功能 准确 信息 指标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70
5
作者 孙殿军 沈雁峰 +4 位作者 赵新华 魏红联 张旭丰 孙玉富 于光前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9-433,共5页
目的 明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 (地氟病 )病情动态与现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地氟病的病情动态和现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 :11991— 1999年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数据。2 1991— 2 0 0 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果  1在... 目的 明确全国地方性氟中毒 (地氟病 )病情动态与现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地氟病的病情动态和现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 :11991— 1999年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数据。2 1991— 2 0 0 0年全国地方病统计信息系统数据。结果  1在饮水型病区 ,华北、华东、西北地区的地氟病病情均呈下降趋势 ,东北地区不降反升 ;在燃煤型病区 ,西部病情呈上升趋势 ,氟斑牙患病率上升 15个百分点 ,氟骨症患病率上升 2个百分点。 2目前 ,我国饮水型重病区分布在东北三省 ,华北山西、天津 ,华东江苏 ,西北内蒙、陕西、青海等省份 ;燃煤型重病区分布在西部的贵州、四川、云南、陕西和湖北等省份。3我国地氟病病情虽得到一定控制 ,但并不令人满意 ,饮水型氟斑牙患病率为 2 9.3% ,氟骨症患病率为 1.45 % ;燃煤型氟斑牙患病率为 5 2 .2 % ,氟骨症患病率为 4.32 %。饮水型较燃煤型控制得好些。结论 我国地氟病病情仍然较重 ,防治工作绝不能放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病情 分布
下载PDF
ICU患者腹泻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9
6
作者 杨春玲 赵玉敏 +5 位作者 张春燕 常振芹 李玉珍 李华娟 赵凤军 刘玉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68-869,共2页
关键词 腹泻 ICU患者 相关因素 调查分析 肠蠕动 危重患者 病情 比例 次数 经济负担
原文传递
对手术病人术前留置导尿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59
7
作者 王志霞 赵玲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手术病人 留置导尿 留置尿管 术前 夜班护士 尿量 病情 负性心理 疼痛 尿潴留
下载PDF
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无效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8
8
作者 蔡文智 智发朝 +2 位作者 李凤伶 陈秀云 姜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无效率的因素方法:对年龄、心理状态、病情、饮食方式、用药方法、口服总液量、肠道准备药物和肠镜检查次数等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的分组,然后以肠道准备无效率为评价指标. 结果:肠道准备无效率与心理状态、... 目的:探讨影响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无效率的因素方法:对年龄、心理状态、病情、饮食方式、用药方法、口服总液量、肠道准备药物和肠镜检查次数等因素进行不同水平的分组,然后以肠道准备无效率为评价指标. 结果:肠道准备无效率与心理状态、用药方法、口服总液量因素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与年龄、病情、肠镜检查次数因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与肠道准备药物、饮食方式因素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肠道准备无效率受心理状态、用药方法、口服总液量、年龄、病情和肠镜检查次数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影响因素 心理状态 病情 饮食方式
下载PDF
黄瓜褐斑病病原与发病情况调查研究初报 被引量:53
9
作者 房德纯 傅俊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4,共2页
黄瓜褐斑病病原与发病情况调查研究初报房德纯,傅俊范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110161黄瓜褐斑病Corynesporamelonis(Cooke)Lindau辽宁省1992年首先在海城发现,以后相继在沈阳、瓦房店等地发生,... 黄瓜褐斑病病原与发病情况调查研究初报房德纯,傅俊范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110161黄瓜褐斑病Corynesporamelonis(Cooke)Lindau辽宁省1992年首先在海城发现,以后相继在沈阳、瓦房店等地发生,病情发展迅速,为害日益严重。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褐斑病 病原 病情
下载PDF
降钙素、D-二聚体、C反应蛋白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预后判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5
10
作者 李凡敏 梁宗安 +2 位作者 胡丽佳 胡秋芳 钟怡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4期563-566,共4页
目的研究降钙素(PCT)、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预后判断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目的研究降钙素(PCT)、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预后判断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1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重症肺炎组50例,重症肺炎组50例,同期入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住院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入院后根据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干预前后空腹抽血进行降钙素、D-二聚体、CRP水平检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PCT、D-二聚体、CRP、PSI水平差异,进行PCT、D-二聚体、CRP与PSI相关分析。结果 1非重症肺炎组、重症肺炎组、健康组之间的PCT、D-二聚体、CRP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F=7.003、8.865、10.321,均P<0.01,非重症肺炎组和重症肺炎组的PCT、D-二聚体、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t=3.839、9.745、11.656和7.552、13.707、16.721,P<0.05或P<0.01,重症肺炎组的PCT、D-二聚体、CRP、PSI重症指数明显高于非重症肺炎组,t=5.434、7.585、14.725、5.526,均P<0.01。2死亡组PCT、D-二聚体、CRP、PSI重症指数具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8.834、9.372、12.011、3.783,P<0.05或P<0.01。3PCT、CRP、D-二聚体水平与PSI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645、0.713、0.462,P<0.05或P<0.01)。结论降钙素、D-二聚体、C反应蛋白检测对于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高水平的PCT、D-二聚体、CRP提示患者病情严重及预后不佳,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情 预后 降钙素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食时间与病情反跳的关系 被引量:54
11
作者 夏艳 李林美 +1 位作者 潘李莉 熊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99-900,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后最佳进食时机。方法  12 7例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 ,在充分洗胃、导泻及应用足量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基础上 ,观察不同时间进食对病情反跳的影响。结果 中毒后 2 4h内进食者反跳为 4 /9,随着进食时...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后最佳进食时机。方法  12 7例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患者 ,在充分洗胃、导泻及应用足量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的基础上 ,观察不同时间进食对病情反跳的影响。结果 中毒后 2 4h内进食者反跳为 4 /9,随着进食时间延迟 ,反跳率逐渐下降 ,72h以后进食者反跳降至 3/49。不同有机磷中毒在相同时间进食的反跳率存在显著差异 ,敌敌畏、对硫磷中毒者 72h内与 72h后进食的反跳分别为 2 /2 8、2 /2与 0 /18、1/3。结论 正确把握进食时机是减少有机磷中毒反跳的重要措施之一。中毒后 2 4h内应绝对禁食 ,对于乐果、对硫磷等半衰期较长的毒物中毒 ,应适当延长患者的禁食时间 ,最好在中毒 72h以后进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跳 进食时间 患者 病情 急性有机磷中毒 进食时机 不同时间 结论 足量 目的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2
12
作者 刘冰 王国兴 孙雪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D-D)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D-D)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n=35)、严重脓毒症组(n=25)、感染性休克组(n=20)。随访1年,根据患者治疗结局分为死亡组(n=24)与存活组(n=56),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PCT、D-D水平。结果感染性休克组患者的血清PCT[(17.97±1.84) ng/ml]、D-D [(5.13±0.58)mg/L]水平及死亡率(30.00%)显著高于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PCT [(3.47±1.06) ng/ml]、D-D[(1.60±0.34) mg/L]水平、死亡率(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PCT[(10.55±1.49) ng/ml]、D-D[(3.35±0.42)mg/L]水平及死亡率(20.00%)显著高于脓毒症组患者的血清PCT、D-D水平和死亡率(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组患者的血清PCT[(6.01±1.27) ng/ml]、D-D [(2.14±0.72) mg/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的血清PCT[(19.34±2.11) ng/ml]、D-D[(5.78±1.24) mg/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评分显著高于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均显著低于严重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PCT和D-D水平可有效评估急诊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并可有效预测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脓毒症 病情 预后 降钙素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CRP、PCT、ESR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9
13
作者 翁翠琦 陈玉梅 +2 位作者 蒋蕾 王朝辉 吴建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医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诊治的62例MPP患儿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21例重症组与41例轻症... 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医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诊治的62例MPP患儿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21例重症组与41例轻症组,另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4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各组血清CRP、PCT、ESR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MP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重症组、轻症组血清CRP、PCT、ESR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且重症组比轻症组高(P<0.05);血清CRP、PCT、ESR水平与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MPP重症组急性期血清CRP、PCT、ESR水平比恢复期高(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CRP、PCT、ESR水平与MPP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红细胞沉降率 病情
原文传递
加强对羊水栓塞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质量 被引量:45
14
作者 王德智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诊断 羊水栓塞 治疗质量 痉挛 母体血 血循环 致过敏性休克 病情 病死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原文传递
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6
15
作者 蔡琳 刘汉雄 +9 位作者 燕纯伯 杨源烈 刘剑雄 廖雪松 唐炯 吴镜 刘剑平 罗俊 王伟 余秀琼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38-541,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 (IR)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 纳入冠状动脉造影后的患者 97例 ,男、女各分一组 ,男 63例 ,女 3 4例 ,再将冠状动脉狭窄≥ 75 %者分为冠心病组 ,狭窄 <2 5 %者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抽...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 (IR)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关系。方法 纳入冠状动脉造影后的患者 97例 ,男、女各分一组 ,男 63例 ,女 3 4例 ,再将冠状动脉狭窄≥ 75 %者分为冠心病组 ,狭窄 <2 5 %者为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抽血查胰岛素、糖耐量试验、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水平 ,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用造影图像处理系统测量 ,再据病变损害的程度评分。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控制其他易患因素影响后IR与冠心病的定性关系和I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的定量关系。结果 经偏相关分析发现 ,男、女冠心病患者均与IR有关 ,IR独立于其他冠心病易患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发现 ,无论男、女IR均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0 5 )。结论 IR可作为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胰岛素抗药性 病情
原文传递
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38
16
作者 鲁智勇 郑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3期360-362,共3页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可对患者的心身健康和社会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定量诊断和疗效评价要求的提高,迫切需要可靠的方法以对银屑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药物或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关键词 银屑病 病情 评价 治疗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心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6
17
作者 李家福 吕新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89-591,共3页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心功能衰竭 诊断与治疗 疾病患者 重度 并发 妊娠合并心脏病 早期症状 病情 发病
原文传递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院前创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杨家有 李兵 +3 位作者 阮海林 刘成 刘华 邓旺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创伤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院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d为...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在院前创伤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以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院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面±s)表示,用成组£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本研究对象不包括院前无生命体征且复苏无效的伤者。结果0~2分的患者1475例次,占87.95%,3~13分共202例次,占12.05%;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判断院前创伤患者“潜在危重症”的最佳截断点为≥3分,对危重症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86.7%,特异度为88.6%,准确度为88.6%,约登指数为0.753。表明MEWS评分在创伤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结论MEWS评分对院前创伤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此评分方法为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 院前急救 创伤 患者 病情 预后 死亡 评估 价值
原文传递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患者病情评估效果比较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艳梅 李萍 +3 位作者 侯铭 张丽 卫婷婷 阿孜古丽.买买提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2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内科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 2014年1-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 目的比较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内科患者病情的效果。方法 2014年1-3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内科患者6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MEWS评分以及入院24h后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种评分病情评估预测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受试者ROC曲线。结果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病情评估预测价值中等,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648,最佳截断值是4分,灵敏度0.567,特异度0.708,阳性预测值71.68%,阴性预测值55.38%;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680,最佳截断值是14分,灵敏度61.16%,特异度66.79%,阳性预测值61.16%,阴性预测值66.79%;两种评分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评分可用于评估少数民族地区急诊内科患者病情,其操作简单便捷,可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快速、动态监测,可与APACHE-Ⅱ评分进行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WS评分 APACHEⅡ评分 病情
下载PDF
腹膜透析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水平与其病情变化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韩庆烽 董捷 +2 位作者 范敏华 王海燕 汪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病人情绪障碍 ,即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 ,以及与透析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88例腹膜透析病人 ,使用Hamilton焦虑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评估其情绪状况 ,同时测定其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以及...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病人情绪障碍 ,即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 ,以及与透析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88例腹膜透析病人 ,使用Hamilton焦虑量表和Hamilton抑郁量表评估其情绪状况 ,同时测定其营养状况、残余肾功能和透析充分性、以及炎症水平 ,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 :本组腹膜透析病人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 44 3 % ,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 5 6 8%。具有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史者的Hamil ton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高于无此类病史者 (P <0 0 5 )。SGA评分较高的病人Hamilton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也较高 ;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高的病人 ,其血清白蛋白水平、蛋白质摄入水平、体重指数、上臂中段肌肉面积和脂肪面积均较低 (r =0 2 2~ 0 60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腹膜透析病人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 ,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相关 ,并可能与营养不良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焦虑 抑郁 病情 营养不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