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2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 被引量:59
1
作者 赵毅衡 《外国文学研究》 1979年第4期4-11,共8页
意象派,是本世纪初由一些英美青年诗人组成的诗派,一九一○——一九二○年左右活动于伦敦。意象派历史不长,创作成果不大,却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在美国。
关键词 意象派 中国 意象 意象主义 费诺罗萨 中国古典 洛威尔 自由 现代诗歌
下载PDF
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 被引量:42
2
作者 臧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70-71,共2页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90年代诗歌”开始成为一个小小的话题。“话题”在这里的意指是:不仅诗歌界开始意识到一个重要的诗歌现象似乎到了需要总结的时候,而且知识界也开始把它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来看待。尽管话题已经产生,但对于...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90年代诗歌”开始成为一个小小的话题。“话题”在这里的意指是:不仅诗歌界开始意识到一个重要的诗歌现象似乎到了需要总结的时候,而且知识界也开始把它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资源来看待。尽管话题已经产生,但对于什么是“90年代诗歌”,人们却心怀疑问。种种疑问尤其体现在以下视角中——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这一命名合理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年代 情感转向 语言 中国 现代诗歌 主题 文学史 思想资源 公众心理 开始意识到
下载PDF
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 被引量:22
3
作者 臧棣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6-28,共13页
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臧棣在现代诗歌批评史上,晦涩(Obscutiry)可以说是一个最具有争议性的、十分敏感的话题。自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为首的象征派在诗坛崛起后,晦涩便进入中国现代诗歌批评的视野,成为许多现代诗... 现代诗歌批评中的晦涩理论臧棣在现代诗歌批评史上,晦涩(Obscutiry)可以说是一个最具有争议性的、十分敏感的话题。自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为首的象征派在诗坛崛起后,晦涩便进入中国现代诗歌批评的视野,成为许多现代诗人和批评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胡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主义 周作人 批评 想象 文学观念 现代诗歌 李金发 朱光潜 李健吾 批评家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上篇)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富仁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7-118,共12页
中国新诗同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和西方诗歌传统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它不是由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的,而是由一个不是诗人的人———胡适开创的。胡适不是一个诗人,但却成了一个诗人;冰心是一个诗人,但却没有成为一个诗人;郭... 中国新诗同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和西方诗歌传统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它不是由一个伟大的诗人开创的,而是由一个不是诗人的人———胡适开创的。胡适不是一个诗人,但却成了一个诗人;冰心是一个诗人,但却没有成为一个诗人;郭沫若是一个诗人,但却是一个短命的诗人。文章以对诗,对新诗语言、情感的独特感悟和理解,回顾了中国新诗的发展历史,论述了胡适、冰心、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冯至、李金发、戴望舒、卞之琳、臧克家、艾青、穆旦、郑敏以及《七月》、《希望》、《九叶集》等诗人和诗派,提出了新颖而独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现代诗歌 特点 胡适 现代白话
下载PDF
新学诗·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论中国新诗的发生与发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龚喜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42-51,共10页
本文通过系统揭示近代诗歌自身发展中冲破格律和白话化的趋势,试图探寻中国诗歌由古典格律诗到现代自由体的嬗变过程,进而描述新诗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从这种诗体嬗变的内在联系和总体特征着眼,不沿袭新诗尝试始于胡适的传统观点,... 本文通过系统揭示近代诗歌自身发展中冲破格律和白话化的趋势,试图探寻中国诗歌由古典格律诗到现代自由体的嬗变过程,进而描述新诗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从这种诗体嬗变的内在联系和总体特征着眼,不沿袭新诗尝试始于胡适的传统观点,认为新诗的发生当从上世纪末的“新学诗”起始,其后经过“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共四个发展阶段,终于完成了中国诗歌的近代化过程,使新诗的探索与尝试由量变走向质变,从而迎来了现代诗歌的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学 新派 白话 中国近代化 发生与发展 古典 现代诗歌 近代 界革命 梁启超
下载PDF
学堂乐歌与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 被引量:17
6
作者 傅宗洪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5-151,共17页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学堂乐歌创作的考察,对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及其与之相关的发生机制、生产手段、传播方式等进行了廓清。文章认为,先于“五四”白话诗运动而兴起的学堂乐歌是中国诗歌由古典到现代的一次重要尝试;长期以来... 本文通过对发生在20世纪初期的学堂乐歌创作的考察,对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及其与之相关的发生机制、生产手段、传播方式等进行了廓清。文章认为,先于“五四”白话诗运动而兴起的学堂乐歌是中国诗歌由古典到现代的一次重要尝试;长期以来学界之所以将胡适为代表的白话诗尝试看作现代诗歌发生的标志,是因为在现代诗歌的研究中关于其内部空间的指认存在着褊狭的学理传统,即只是将诵读的诗理解为现代诗歌而忽略了作为歌唱的诗———歌词———的诗歌身份;质疑这样的传统不仅是一个文学史观念的自我更新问题,而且也是关涉现代诗学如何重构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学堂乐 现代转型 白话运动 现代诗歌 文学史观念 传播方式 “五四”
下载PDF
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思敬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7-112,共6页
世纪初的中国新诗,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态势,表现为消解深度与重建新诗的良知并存,灵性书写与低俗欲望的宣泄并存,宏大叙事与日常经验写作并存。世纪初的中国新诗的发展态势,既折射出百年新诗的曲折历程,又预示了新世纪中国... 世纪初的中国新诗,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众声喧哗的态势,表现为消解深度与重建新诗的良知并存,灵性书写与低俗欲望的宣泄并存,宏大叙事与日常经验写作并存。世纪初的中国新诗的发展态势,既折射出百年新诗的曲折历程,又预示了新世纪中国新诗的大致走向。我们不必在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双重传统面前妄自菲薄,中国新诗的薪火将在新的世纪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 世纪 中国古典 多元共生 众声喧哗 宏大叙事 现代诗歌 并存 欲望 传统
原文传递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之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索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5年第10期35-38,共4页
"五四"之后,现代诗歌开始自己的进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与古典诗歌的决裂。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高考指挥棒的回避,寓意的含混多变,都构成现代诗歌在语文教学中被日益边缘化的缘由。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五四"之后,现代诗歌开始自己的进程,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与古典诗歌的决裂。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高考指挥棒的回避,寓意的含混多变,都构成现代诗歌在语文教学中被日益边缘化的缘由。现代诗歌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审美教育层面有重要的价值。高中语文教师须汲取传统诗歌教学的经验,从新诗"现代性"本质出发,创设欣赏诗美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开放的课堂中使学生初步形成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现代诗歌 现代 审美教育
下载PDF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方法之我见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焕焕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4期216-217,共2页
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里的瑰丽珍宝,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凝聚了我国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现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编入高中各个版本的教材。因而,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 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里的瑰丽珍宝,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凝聚了我国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现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编入高中各个版本的教材。因而,现代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构建高中语文课堂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更是对诗歌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简要探讨了进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几种方式,以期为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现代诗歌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的嬗变及其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泽龙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8,共9页
20世纪2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与古代诗歌的意象传统纠结,从传统意象体系中突破,重新审视回应传统的过程。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体现了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意象艺术的自觉兼容,体现了意象本体建构更... 20世纪2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的探索,经历了一个与古代诗歌的意象传统纠结,从传统意象体系中突破,重新审视回应传统的过程。30年代诗歌意象艺术,体现了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意象艺术的自觉兼容,体现了意象本体建构更全面、更自觉的意识。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意象感性形态向智性形态的现代性变革、意象视域的日常性、都市化的关注、意象思维的现代性生成等方面,全面推进了意象艺术现代化的深层发展。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在化用民族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中形成了民族化的现代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意象艺术 嬗变轨迹 现代性特征
原文传递
我在思考未来诗歌的一种形态——宇文所安访谈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齧缺 《书城》 2003年第9期46-50,共5页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级教授,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级教授,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他...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级教授,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是哈佛大学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级教授,现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他的著作《初唐诗》、《盛唐诗》、《追忆》,十多年前已被译成中文出版。论文集《他山的石头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佛大学 国家文学 英语 比较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 翻译 中国古典 中国文学理论 现代诗歌 思考
原文传递
穆旦与“去中国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家新 《诗探索》 2006年第3期57-71,共15页
一、问题的由来正当穆旦在40年代的创作达到其巅峰状态时,他的同学、朋友和诗人王佐良说过这样一句颇耐人寻思的话:“穆旦的真正的谜却是:他一方面最善于表达中国知识分子的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另一方面他的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 一、问题的由来正当穆旦在40年代的创作达到其巅峰状态时,他的同学、朋友和诗人王佐良说过这样一句颇耐人寻思的话:“穆旦的真正的谜却是:他一方面最善于表达中国知识分子的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另一方面他的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王佐良的这种“印象”表达了许多人的同感,在多年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现代诗歌 中国新 中国古典 王佐良 奥登 林庚 废名 现代 古典
原文传递
英国诗人邓恩的玄学派诗歌意象及其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于宏伟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6-98,共3页
英国17世纪文坛出现了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称为"玄学派"诗歌。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因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而蜚声文坛。本文对玄学派诗歌采用的比喻手法进行分析,探究其... 英国17世纪文坛出现了一个独特的诗歌流派,称为"玄学派"诗歌。英国诗人约翰·邓恩是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他因在诗歌中精妙地运用"奇喻"的比喻手法而蜚声文坛。本文对玄学派诗歌采用的比喻手法进行分析,探究其独特性,进而阐述玄学派诗歌对20世纪现代诗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玄学派” 奇喻 现代诗歌 影响
下载PDF
汉诗英译与英语现代诗歌——以魏理的汉诗英译及跳跃韵律为中心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章灿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15-120,共6页
魏理 (ArthurWaley)不仅是 2 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汉学家与翻译家之一 ,也是英语现代诗歌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英译汉诗中 ,他经过不断探索 ,成功地总结出一套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原则 ,与 1 9世纪后期诗人霍普金斯 (GerardManleyHop... 魏理 (ArthurWaley)不仅是 2 0世纪西方最著名的汉学家与翻译家之一 ,也是英语现代诗歌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在英译汉诗中 ,他经过不断探索 ,成功地总结出一套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原则 ,与 1 9世纪后期诗人霍普金斯 (GerardManleyHopkins)在诗歌创作中所运用的“跳跃韵律”(sprungrhythm)不谋而合。魏理英译汉诗语言优美 ,富有诗意 ,在英语现代诗歌大潮中风行一时 ,并成为英语现代诗歌运动的一部分。许多人认为他的翻译就是一种诗歌创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理 跳跃韵律 现代诗歌 英译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单元的层级建构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雪松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55,共12页
节奏单元的命名、建构和使用,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我们认为,节奏单元既包括一定的组成内容,也带有边界特征,这个边界既可表现为一定的"无声段"(即语音停止),也可表现为声音的延续,"停延"就成为... 节奏单元的命名、建构和使用,一直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我们认为,节奏单元既包括一定的组成内容,也带有边界特征,这个边界既可表现为一定的"无声段"(即语音停止),也可表现为声音的延续,"停延"就成为边界标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单元依次可分为音节(汉字)<音步<诗行(诗句)<诗节<诗篇等层级。从音节层面来看,"声、韵、调"是利用音节的某一部分或整体的有规律重复来实现节奏运动的,形成特有的声韵节奏(包含平仄节奏)。汉语诗歌的"音步"类型与音节数目息息相关,现代诗歌受欧化的影响,基本音步的组合已经满足不了诗歌建行的需要,就产生了衍生音步,由此带来新的节奏感觉。现代诗歌史上有两种比较有影响的建行策略:一是利用"音数"或"拍数"来建构诗行;一是利用"半逗律"或"吟诵调"来建构典型诗行。诗节是现代诗歌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节奏范型,在常态的形体模式之外,诗节(篇)因"默行"和"跨行"的使用而为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带来了变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节奏单元 层级建构
下载PDF
统编教材长课文教学的路径、内容及策略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旭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2-35,54,共5页
统编教材自投入使用以来,一线教师普遍反映,长课文的数量明显增加了。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为了科学界定长课文的概念,我们对统编教材中的所有课文进行了字数统计,以学段为研究单位,按字数多少排序(古诗词、现代诗歌、小古文等不... 统编教材自投入使用以来,一线教师普遍反映,长课文的数量明显增加了。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为了科学界定长课文的概念,我们对统编教材中的所有课文进行了字数统计,以学段为研究单位,按字数多少排序(古诗词、现代诗歌、小古文等不作为统计对象),分成篇数基本相当的三个部分,将字数最多的那部分确定为长课文。统计数据如下:第一学段长课文20篇(字数在325字以上),主要为童话故事;第二、三学段长课文分别为25篇和22篇(字数分别在582字、1154字以上),主要为记叙文(叙事类)、童话故事、小说。“长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内容深、难度大、耗时多。”[1]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如何找准教学路径,选准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策略,做到长文短教,省时高效,值得研究与探索。下面笔者结合统编教材中的一些课例,谈谈做法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路径 一线教师 课文教学 统编教材 字数统计 最佳策略 统计数据 现代诗歌
下载PDF
论现代诗歌鉴赏中的意象解读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世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99,共4页
意象是现代诗歌艺术形象构造的基本元素。意象解读与分析是现代诗歌鉴赏中的核心环节。准确解读与把握意象的内涵与构成机制以及意象群的组合模式,对于揭示诗歌意象的审美内蕴和整个作品的审美意蕴和艺术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现代诗歌 鉴赏 意象 审美意蕴
下载PDF
韦其麟及其诗歌创作对广西现代诗歌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董迎春 覃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149,共9页
民族叙事诗模式的"民族书写"在广西现代诗歌当中有深厚的传统与时代价值,20世纪50至70年代韦其麟《百鸟衣》模式的"民族书写"建构与完成了广西诗歌的现代创作与转型。80年代及新世纪以来,广西诗坛围绕"民族书... 民族叙事诗模式的"民族书写"在广西现代诗歌当中有深厚的传统与时代价值,20世纪50至70年代韦其麟《百鸟衣》模式的"民族书写"建构与完成了广西诗歌的现代创作与转型。80年代及新世纪以来,广西诗坛围绕"民族书写"展开多维度的探索与实践,韦其麟80年代以来走向否定情感的现代诗写作,既深化了广西诗歌"民族书写"的传统,又丰富了广西诗歌时代书写的审美维度与精神内蕴,表现出鲜明的传承性与开拓性。综合地看,韦其麟60余年的诗歌创作与探索,作为广西的诗歌符号、民族符号、文化符号及中国民族诗歌符号,在时代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韦其麟 民族文学
原文传递
小学语文现代诗歌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珍洁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44期62-64,共3页
在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一方面必须准确把握统编教材中现代诗歌作品的编排特点,另一方面则应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在摸排统编教材现代诗歌篇目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其“数量下降,注重略读,紧扣单... 在小学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学质量,教师一方面必须准确把握统编教材中现代诗歌作品的编排特点,另一方面则应运用大单元教学模式。为此,教师应在摸排统编教材现代诗歌篇目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其“数量下降,注重略读,紧扣单元人文主题”的编排特点,采用善用导语、知人论世、自由想象、沉浸朗读、品味语言、拓展迁移等策略,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歌作品,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文体特点,体会诗人表达的具体情感,同时培养学生朗诵、创编现代诗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现代诗歌 编排特点 大单元教学
下载PDF
钟鸣:“旁观者”之后 被引量:8
20
作者 钟鸣 《诗歌月刊》 2011年第2期39-49,共11页
北岛的《今天》杂志在8月份要出一个张枣的纪念专辑,所以我专门写了这一篇。在《南方周末》我写了篇短的,这个就比较长了,基本对张枣我谈得就更坦率一些。因为人都走了嘛,毕竟是盖棺而论。我现在正在修改《旁观者》,在这本书里我会谈得... 北岛的《今天》杂志在8月份要出一个张枣的纪念专辑,所以我专门写了这一篇。在《南方周末》我写了篇短的,这个就比较长了,基本对张枣我谈得就更坦率一些。因为人都走了嘛,毕竟是盖棺而论。我现在正在修改《旁观者》,在这本书里我会谈得更细一些。这代人的问题太复杂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歌 旁观者 价值判断 毛泽东时代 现代 每个人 东西 张枣 语言 中产阶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