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煤气负荷的预测 被引量:35
1
作者 田一梅 赵元 赵新华 《煤气与热力》 1998年第4期20-23,共4页
根据城市煤气负荷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煤气短期负荷预测的三角函数模型,并给出了节假日负荷及突发事件负荷的预测方法,并开发了软件。
关键词 煤气 负荷预测 城市煤气
下载PDF
分布式对象构件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为民 陈世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2000年第10期83-85,共3页
分布对象技术已成为建立分布式应用框架和软构件的核心技术,采用分布式对象的软件复用技术是降低软件开发复杂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介绍了分布对象技术与软件复用,随后阐述了三种分布对象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的框架。
关键词 软件复用 分布式对象 软件开发 城市燃气 煤气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煤气中焦油含量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8
3
作者 张晓东 周劲松 +3 位作者 骆仲泱 倪明江 王铁柱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9-334,共6页
采用稻杆、稻壳和木屑作为原料,对生物质材料热解产生的煤气中的焦油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冷态捕集方法进行焦油取样;焦油样品用重度分析方法确定煤气中焦油含量.结果表明,由于各种生物质原料的组成及结构不同,热解煤气中,焦油含量... 采用稻杆、稻壳和木屑作为原料,对生物质材料热解产生的煤气中的焦油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冷态捕集方法进行焦油取样;焦油样品用重度分析方法确定煤气中焦油含量.结果表明,由于各种生物质原料的组成及结构不同,热解煤气中,焦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热解温度由550℃升高到900℃以上,热解煤气中焦油含量迅速下降,下降幅度甚至达到7000.随生物质原料在热解反应器内滞留时间的延长,焦油含量也下降.同时给出并分析了焦油含量随热解温度和滞留时间变化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煤气 焦油
下载PDF
煤气火焰传播规律及其加速机理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卢捷 宁建国 +1 位作者 王成 林柏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5-311,共7页
研究了煤气/空气预混气在两端封闭管道中的火焰传播加速现象和管道中有无障碍物时火焰的加速机理,认为火焰加速是由于火焰前未燃气体被前驱压缩波加热和障碍物诱导的湍流区对燃烧过程的正反馈造成的。实验结果表明,障碍物存在时,最大爆... 研究了煤气/空气预混气在两端封闭管道中的火焰传播加速现象和管道中有无障碍物时火焰的加速机理,认为火焰加速是由于火焰前未燃气体被前驱压缩波加热和障碍物诱导的湍流区对燃烧过程的正反馈造成的。实验结果表明,障碍物存在时,最大爆炸压力可提高20%,与理论计算一致;火焰传播特性随煤气浓度的变化而改变;障碍物阻塞比对火焰的速度和压力都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火焰加速 阻塞比 煤气 障碍物
下载PDF
新奥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试验进展及产业化规划 被引量:33
5
作者 陈峰 潘霞 庞旭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9-22,共4页
新奥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的研究进展及成果为其开展地下气化制液化天然气(UCG-LNG)奠定了基础,基于此,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分析了利用O2/CO2作为气化剂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生产用于合成液化天然气(LNG)的原料煤气的可行性。经核算,年产2亿Nm3LN... 新奥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的研究进展及成果为其开展地下气化制液化天然气(UCG-LNG)奠定了基础,基于此,从技术和经济角度分析了利用O2/CO2作为气化剂进行煤炭地下气化生产用于合成液化天然气(LNG)的原料煤气的可行性。经核算,年产2亿Nm3LNG的地下气化制液化天然气项目所需总投资约为11.6亿元,投资回收期约7年,内部收益率约19.3%。通过内部收益率对液化天然气产量和售价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在产量或售价下降10%的情况下,项目仍有盈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 O2 CO2气化剂 液化天然气 煤气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三联产装置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岑可法 方梦祥 +5 位作者 骆仲泱 李绚天 陈飞 王勤辉 陈冠益 倪明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99-502,共4页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三联产装置研究岑可法,方梦祥,骆仲泱,李绚天,陈飞,王勤辉,陈冠益,倪明江(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气化,煤气蒸汽联产1前言在近几年来,我国能源仍主要以煤炭为主,而目...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三联产装置研究岑可法,方梦祥,骆仲泱,李绚天,陈飞,王勤辉,陈冠益,倪明江(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气化,煤气蒸汽联产1前言在近几年来,我国能源仍主要以煤炭为主,而目前煤炭的绝大部分作为燃料直接燃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气化 煤气 蒸汽 三联产 联合循环 热电汽
下载PDF
陶瓷高温除尘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姬宏杰 杨家宽 肖波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许多国家都在研究陶瓷高温干法除尘技术 ,主要用在洁净煤燃烧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中。讨论当前陶瓷高温除尘技术概要和国内外各种高温除尘技术及其研究状况 。
关键词 陶瓷 高温除尘技术 研究进展 陶瓷过滤器 加压硫化床燃烧 煤所化联合循环发电 煤气
下载PDF
福建无烟粉煤催化气化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济宇 林驹 +2 位作者 黄文沂 朱跃姿 林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8-245,共8页
报导了福建无烟粉煤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的催化气化工作进展,在小型Φ18mm固定床与Φ20mm流化床中,进行了水蒸气气化、混合气(空气/水蒸气)气化,采用复合1催化剂添加量8%,850~900℃及流化床条件下,即可获得产... 报导了福建无烟粉煤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的催化气化工作进展,在小型Φ18mm固定床与Φ20mm流化床中,进行了水蒸气气化、混合气(空气/水蒸气)气化,采用复合1催化剂添加量8%,850~900℃及流化床条件下,即可获得产气率V>3m3/kg煤(无催化剂时,V<1.6m3/kg煤)及煤气热值QLVH>9MJ/m3(水蒸气气化)与>6MJ/m3(混合气气化)的结果,并与无烟煤气化的工业装置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 催化剂 碱性 无烟粉煤 催化气化
下载PDF
铁钙混合氧化物脱硫剂的硫化与再生过程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彦旭 宋靖 +2 位作者 李春虎 郭汉贤 谢克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有效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控制环境污染是目前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先进的整体煤气联合循环发电(IGCC)和燃料电池(MCFC)技术被认为是煤炭利用的最佳途径。高温脱除燃料气中的H2S是其中的关键技术,高温脱... 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燃料,有效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控制环境污染是目前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先进的整体煤气联合循环发电(IGCC)和燃料电池(MCFC)技术被认为是煤炭利用的最佳途径。高温脱除燃料气中的H2S是其中的关键技术,高温脱硫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脱硫剂使用过程的粉化。本文研制出铁钙混合氧化物脱硫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不同配比铁钙混合氧化物的硫化及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当Fe2O3与CaO等摩尔比时,脱硫剂有良好的硫化和再生性能。用H2O(g)+O2进行再生时,先后有H2S和SO2逸出,并伴有单质硫形成。该脱硫剂连续硫化-再生循环稳定,且硫容逐渐增加,脱硫效率和机械强度亦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 再生 氧化铁 氧化钙 硫化氢 混合氧化物脱硫剂 煤气 脱硫
下载PDF
高温煤气脱硫 Ⅰ.铁锌基脱硫剂脱硫工艺条件及硫化动力学 被引量:19
10
作者 卢朝阳 沙兴中 +2 位作者 鲁军 吴幼青 彭智兴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2-497,共6页
用自制的铁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了硫化氢浓度、硫化温度、空速对脱硫反应及脱硫剂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酸锌脱硫剂的反应活性随着H2S浓度及硫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脱硫温度为550℃时,脱硫剂的硫容量最高,脱硫剂的物... 用自制的铁酸锌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了硫化氢浓度、硫化温度、空速对脱硫反应及脱硫剂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酸锌脱硫剂的反应活性随着H2S浓度及硫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脱硫温度为550℃时,脱硫剂的硫容量最高,脱硫剂的物理性质基本保持不变;硫化空速为850h ̄(-1)时,空速和反应时间同时达到最大值。硫化反应可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描述,得到了转化率与时间之间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锌 煤气 脱硫 动力学 脱硫剂
下载PDF
干法脱除煤气中有机硫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芳芳 伍星亮 +1 位作者 赵海 张德祥 《煤化工》 CAS 2007年第3期28-32,共5页
煤气干法脱硫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煤气脱硫净化工艺,它是整体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特别是煤炭多联产的关键环节之一。综述了干法脱除有机硫的技术,并对羰基硫的水解和加氢转化等脱硫技术进行了详细剖析,指出煤气干法脱硫剂的开发... 煤气干法脱硫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煤气脱硫净化工艺,它是整体煤炭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特别是煤炭多联产的关键环节之一。综述了干法脱除有机硫的技术,并对羰基硫的水解和加氢转化等脱硫技术进行了详细剖析,指出煤气干法脱硫剂的开发应以节能和绿色环保为主要出发点。最后,对有机硫脱硫剂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以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脱硫剂,既能保证脱硫精度,又可降低成本,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 干法脱硫 有机硫
下载PDF
从梅山高炉瓦斯泥中回收铁精矿的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于留春 衣德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5-68,共4页
通过对国内外高炉粉尘利用情况的分析、研究 ,结合梅山高炉瓦斯泥的性质、特征和现状 ,提出用弱磁—强磁选的选矿工艺 ,从中回收铁精矿的设想。通过试验室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达到了预期效果。该工艺可用于生产实践 。
关键词 高炉 瓦斯泥 铁精矿 回收 弱磁-强磁选 煤气
下载PDF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梁美生 李春虎 谢克昌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7,共5页
论述了高温煤气脱硫的重要意义及近几年的研究状况,从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几种新型的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状况.以及当前高温煤气脱硫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高温煤气脱硫的发展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以使在 I... 论述了高温煤气脱硫的重要意义及近几年的研究状况,从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发展趋势着重阐述了几种新型的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状况.以及当前高温煤气脱硫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高温煤气脱硫的发展研究提出一些建议,以使在 IGCC研究开发工作中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 热脱硫 脱硫剂 气体净化 氧化锡 氧化铈
下载PDF
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的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骆晓玲 徐坤山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8-100,共3页
煤气发生炉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装置,它的产生使煤炭的干净化使用变为现实,文章详细介绍了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并对两类煤气发生炉的优缺点做了详细比较,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分析,通过从环保和节能两个方面考察煤气发生炉得知两段炉更... 煤气发生炉作为一种新发展起来的装置,它的产生使煤炭的干净化使用变为现实,文章详细介绍了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并对两类煤气发生炉的优缺点做了详细比较,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分析,通过从环保和节能两个方面考察煤气发生炉得知两段炉更具有优越性,论文的探讨对煤气发生炉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 发生炉 两段炉
下载PDF
高温煤气铁系脱硫剂的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沈芳 李春虎 +2 位作者 上官炬 樊惠玲 梁生兆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高温煤气脱硫净化是目前先进洁净煤利用技术之一 ,但是以前高温煤气脱硫剂在多次硫化再生循环过程中出现粉化 ,妨碍脱硫剂进一步使用 .本研究选择钢厂赤泥作为脱硫剂原料 ,添加不同活性组分和防粉化结构助剂 ,制备了氧化铁基高温煤气脱... 高温煤气脱硫净化是目前先进洁净煤利用技术之一 ,但是以前高温煤气脱硫剂在多次硫化再生循环过程中出现粉化 ,妨碍脱硫剂进一步使用 .本研究选择钢厂赤泥作为脱硫剂原料 ,添加不同活性组分和防粉化结构助剂 ,制备了氧化铁基高温煤气脱硫剂 .经过 1 0次硫化 /再生循环实验 .结果表明 :1 0次循环累计 1 96.98% ,再生后脱硫活性不发生变化 ,具有较高和较稳定的脱硫活性 .再生后脱硫剂的机械强度高于新鲜样品 ,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粉化现象 ,这为氧化铁基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工业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 脱硫剂 脱硫净化技术 脱硫效率 机械强度 温度
下载PDF
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探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余黎明 白颐 《化学工业》 CAS 2009年第12期1-9,16,共10页
阐述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特点、天然气管网建设、天然气价格分析、我国沿海液化天然气建设项目以及相关冷能利用。重点分析了天然气在城市燃气领域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液化石油气 煤气 焦炉煤气 二甲醚 市场竞争 天然气输送
下载PDF
煤气再燃还原氮氧化物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志强 孙绍增 +2 位作者 钱琳 曹华丽 秦裕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42-45,共4页
电厂煤粉锅炉燃煤过程产生的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为了降低氮氧化物(NO_x)的排放,并且利用现有的地下气化煤气气源,把煤气作为再燃燃料还原煤燃烧已生成的NO_x,研究煤气再燃还原NO_x的化学动力学特性。煤气中对NO_x还原起主... 电厂煤粉锅炉燃煤过程产生的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非常严重。为了降低氮氧化物(NO_x)的排放,并且利用现有的地下气化煤气气源,把煤气作为再燃燃料还原煤燃烧已生成的NO_x,研究煤气再燃还原NO_x的化学动力学特性。煤气中对NO_x还原起主要作用的气体是H_2、CO和CH_4,其比例是5.6:4.7:1,构造了一个适用于煤气再燃还原NO_x的化学反应机理(200个反应46种物质),利用该机理研究了O_2浓度、温度、初始的NO浓度、压力对煤气再燃还原NO_x的影响,并给出了计算结果,利用这些机理可以很好地预测燃烧过程中的NO_x排放特性,优化反应过程和运行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 再燃 化学动力学特性 反应机理 NOx
下载PDF
CO_2气氛中低变质煤微波热解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周军 杨哲 +3 位作者 吴雷 张秋利 兰新哲 尚文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65-2471,共7页
煤-循环煤气微波共热解是煤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的一种新技术。为深入剖析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了二氧化碳气氛中低变质煤的微波热解过程,系统考察了微波功率、热解时间、气体流量和煤样粒度等因素对热解产品收率、组成及煤气成分的影响。... 煤-循环煤气微波共热解是煤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的一种新技术。为深入剖析其作用机理,主要研究了二氧化碳气氛中低变质煤的微波热解过程,系统考察了微波功率、热解时间、气体流量和煤样粒度等因素对热解产品收率、组成及煤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剧了低变质煤的微波裂解程度,使原煤中挥发分析出较多,有机质分解加快,兰炭中矿物质有效富集。在微波功率960 W、热解时间40 min、CO2流量0.56 L/min、低变质煤样粒度5~10 mm的优化工艺条件下热解,兰炭收率最高可达60.8%,液体产品(煤焦油和热解水)收率最高可达21.8%,煤气中有价成分(CO+CH4+H2)体积分数达54.03%。所得兰炭中固定碳含量达84.89%,满足FC-4级兰炭标准;挥发分含量为4.86%,满足V-1级兰炭标准。所得煤焦油中烷烃类化合物含量高达3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低变质煤 微波热解 兰炭 煤焦油 煤气
下载PDF
稻壳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卢芳仪 卢爱军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41-42,共2页
稻壳燃烧产生煤气,煤气用于发电,剩下的稻壳灰用于制取水玻璃和活性炭,再用水玻璃制白炭黑。所得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可行性研究表明,工业化的经济效益相当好。
关键词 稻壳 煤气 活性碳 水玻璃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焦炉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宏祥 吴宏博 +3 位作者 王新立 李芳 骆光强 温治 《工业加热》 CAS 2000年第3期4-7,共4页
在详细分析了焦炉加热过程工艺特点的基础上 ,对焦炉的三大类数学模型进行了全面地综述 。
关键词 焦炉 数学模型 加热过程 燃烧室 煤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