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病因病机的层次关系 被引量:115
1
作者 喻腾云 吴艳华 +1 位作者 孙寒静 江善明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属"中风病"范畴。中医认为,中风的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查阅近代相关文献,将之概括整理,综合各医家学派的观点,认为"元气亏虚为本,气虚生瘀,血瘀生痰,痰郁化火,火极生风,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qu... 缺血性脑卒中属"中风病"范畴。中医认为,中风的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查阅近代相关文献,将之概括整理,综合各医家学派的观点,认为"元气亏虚为本,气虚生瘀,血瘀生痰,痰郁化火,火极生风,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其病理机制,即由"虚、瘀、痰、火、风、气"六端相互作用而致。并据此论述了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层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病因病机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浅议放化疗毒副作用的中医病因 被引量:73
2
作者 郑红刚 朴炳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1-752,共2页
关键词 放化疗毒副作用 中医病因
下载PDF
“火郁发之”探微 被引量:57
3
作者 王靖怡 高嘉良 王阶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081-1084,共4页
"火郁发之"强调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透邪外出,以达到气机调畅、阴阳平衡的目的。该理论源自《黄帝内经》,经过张仲景对发汗疏散之意的发挥、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创新、明清及之后医家对其进行的贯通应用,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 "火郁发之"强调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透邪外出,以达到气机调畅、阴阳平衡的目的。该理论源自《黄帝内经》,经过张仲景对发汗疏散之意的发挥、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创新、明清及之后医家对其进行的贯通应用,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充实。"火郁发之"具有内清外散、郁解热消的关键理法及以升散为运用机要的代表方药,以此为指导可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从内涵、沿革、理法方药及临床运用等方面对"火郁发之"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便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发之 郁证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蒙古栎林起源和发展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8
4
作者 于顺利 马克平 陈灵芝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1-137,共7页
古生态学的研究显示 ,栎林 (包括蒙古栎林 )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分布在地质历史时期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优势度也呈现上下波动 ,栎树优势度的增减是由于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造成的 ;蒙古栎的起源时间可能不早于上新世中期 ,蒙古栎... 古生态学的研究显示 ,栎林 (包括蒙古栎林 )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分布在地质历史时期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优势度也呈现上下波动 ,栎树优势度的增减是由于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造成的 ;蒙古栎的起源时间可能不早于上新世中期 ,蒙古栎林的起源也应不早于上新世中期。蒙古栎林的起源原因有 2种 ,即火与人类的反复砍伐。火是原生性质蒙古栎林在地质历史时期存在和扩散的根本原因 ,过度的人类活动 (主要是反复砍伐 )是促成现在蒙古栎次生林占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 ,这是由蒙古栎这个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在没有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火减少的情况下 ,蒙古栎在演替过程中逐渐被耐荫的树种所取代 ,但是在中国北方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 ,蒙古栎林的优势度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起源 砍伐 人类活动 古气候
下载PDF
中医学“火”的现代理解概说 被引量:31
5
作者 汪海东 冯强 +4 位作者 楼旭丹 姚怡 陈芳 孙皎 王庆其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052-2056,共5页
简要概括中医学"火"的概念、性质以及与"火"有关的相关概念。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结合现代科学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总结中医生理之"火"与人体生理体温、机体"代谢-能量-功能"转化平衡系统,以及... 简要概括中医学"火"的概念、性质以及与"火"有关的相关概念。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结合现代科学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总结中医生理之"火"与人体生理体温、机体"代谢-能量-功能"转化平衡系统,以及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和能量代谢的密切关系。认为中医学"壮火""实火"多与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介导的急性炎症反应有关,急性炎症反应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导致机体能量代谢障碍;而中医学的病理性"相火""虚火"与因内分泌轴调节异常导致机体产生蛋白代谢异常、过度氧化应激、能量代谢紊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病理生理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炎症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失眠研究简况 被引量:34
6
作者 孙延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7期85-88,共4页
失眠不是一个单纯简单疾病,单纯控制症状,即使指标改善,也难以达到治疗目的。中药治疗:虚证,扶阳抑阴、运转枢机-乌菟汤、十味温胆汤、归脾汤;火扰心神-大补阴丸、二阴煎、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六味地黄丸;痰浊上犯,阻... 失眠不是一个单纯简单疾病,单纯控制症状,即使指标改善,也难以达到治疗目的。中药治疗:虚证,扶阳抑阴、运转枢机-乌菟汤、十味温胆汤、归脾汤;火扰心神-大补阴丸、二阴煎、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散、黄连温胆汤、六味地黄丸;痰浊上犯,阻遏心窍,扰动心神-温胆肠加枣仁;瘀阻脉络,心失所养,失眠胶着难愈-血府逐瘀汤、逐瘀安神汤;失眠与情志变化最为相关,情志抑郁-逍遥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辅助疗法有针灸、耳针、耳穴压豆、埋线、推拿按摩等。中医药治疗可规避西药缺点,经验总结多,创新治疗方式及手段、新理念少。国外针灸、耳针研究多单纯、片面、表浅及固化,缺乏辨证论治理念。针灸及相关辅助疗法无毒副作用,更适用原发性失眠及顽固性失眠;耳针效果微弱,穴位埋线效果及持效程度优于体针。临床离不开辨证论治,应重调理轻指标,重治本轻治标;治疗原发疾病,辅以抗失眠类中药调理效果更佳;针药结合为未来主攻方向,既有利于原发疾病治疗,又可规避药物毒副作用,减轻耐受性、依赖性及反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鸟菟汤 十味温胆汤 归脾汤 大补阴丸 二阴煎 龙胆泻肝汤 丹栀逍遥散 连温胆汤 六味地黄丸 温胆肠加枣仁 涤痰汤 血府逐瘀汤 逐瘀安神汤 逍遥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针灸 耳针 耳穴压豆 埋线 推拿按摩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摩拜对决ofo:共享单车“火”了 被引量:34
7
作者 周敏 《沪港经济》 2016年第11期18-24,共7页
黄色的ofo,9月26日宣布获得滴滴数千万美元的战略投资,它的重要竞争对手。
关键词 单车 共享 战略投资 竞争对手 美元
下载PDF
火生态学研究评述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道玮 周以良 郑焕能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8-44,共7页
火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火生态学是研究火烧影响及相关问题的学科,本文综述了火生态学的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关键词 生态学 植被类型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耿晓娟 张军平 +2 位作者 高颖 朱亚萍 李良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85-1487,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变化规律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调查的方法,对发病72h内入院患者进行自入院当天至发病第14d的连续动态采集临床信息,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变化规律。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以风、火、痰3证...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证候变化规律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调查的方法,对发病72h内入院患者进行自入院当天至发病第14d的连续动态采集临床信息,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证候变化规律。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以风、火、痰3证出现频率最多,并呈现不同变化规律;6个基本证候出现了44种组合形式,风证和火痰证出现频次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风痰证在发病3d后出现频次减少;风火证在第3d出现频次最多;痰证出现频次在第5d后开始下降;风火痰证出现频次在第5d出现频次最多,且波动较为明显;风痰瘀证在前3天出现频次较多。结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起病迅速,变化多端,具有证候变化复杂的特性;反映出《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在临床应用中的适用范围受时间因素的影响,提示完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急性期 证候 变化规律 前瞻性临床调查
原文传递
中医学对疲劳病因病机的认识 被引量:17
10
作者 瞿德竑 梁嵘 陈家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1-4,共4页
疲劳的病因为过劳 ,即过度劳累 ,运动疲劳是以过度的运动训练以及训练中的精神、心理压力为原因的 ,以劳力过度和劳神过度为多见。《内经》即提出疲劳因过劳耗伤气血 ,可有气血不足之表现。疲劳主要与脾肝两脏相关 ,也与心、肾、肺等五... 疲劳的病因为过劳 ,即过度劳累 ,运动疲劳是以过度的运动训练以及训练中的精神、心理压力为原因的 ,以劳力过度和劳神过度为多见。《内经》即提出疲劳因过劳耗伤气血 ,可有气血不足之表现。疲劳主要与脾肝两脏相关 ,也与心、肾、肺等五脏有关。古医家关于疲劳与气及火的关系有大量的论述 ,说明疲劳与火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还应看到疲劳除有“虚热”的一方面 ,还有“虚寒”的一方面 ,应全面认识。现在对于疲劳的认识多集中在虚及寒 ,而少有论及火 (热 )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病因 病机 中医学
下载PDF
“上火”证发病机理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11
作者 何汝帮 杨安平 《亚太传统医药》 2008年第12期144-145,共2页
中医理论认为"火"是人体正气之一,如果没有"火",则五脏六腑得不到温养,人就失去生命力;但如果人体内的"火"过多,则会戕害机体,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近年来"上火"证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作... 中医理论认为"火"是人体正气之一,如果没有"火",则五脏六腑得不到温养,人就失去生命力;但如果人体内的"火"过多,则会戕害机体,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近年来"上火"证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证 发病机理
下载PDF
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干扰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陶玉柱 邸雪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157,共12页
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活性3个方面综述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干扰作用,深入分析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直接和间接的干扰机制,探讨影响扰动程度的关键火行为指标。提出今后研究中应该着重关注4个方面的问题:通过野外点烧试验,... 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活性3个方面综述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干扰作用,深入分析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直接和间接的干扰机制,探讨影响扰动程度的关键火行为指标。提出今后研究中应该着重关注4个方面的问题:通过野外点烧试验,量化火行为指标与扰动程度的关系;通过长期监测,研究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长期干扰机制;地下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干扰机制;土壤动物、金属氧化物等因素在干扰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土壤微生物群落 干扰机制
下载PDF
一个以“火”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惠金 贾春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58-3161,共4页
古代中医学家通过自然界来认识人体,"天人相应"这种隐性认知手段,恰好可用现代隐喻认知学使其凸显出来。以"火"为例,从人类所体察的火的特性出发,探讨古代中医学家从"自然之火"到"人体之火"的... 古代中医学家通过自然界来认识人体,"天人相应"这种隐性认知手段,恰好可用现代隐喻认知学使其凸显出来。以"火"为例,从人类所体察的火的特性出发,探讨古代中医学家从"自然之火"到"人体之火"的隐喻认知过程,揭示在中医理论中存在一个以"火"为始源域的中医概念隐喻认知系统。广而言之,中医学研究人体内部世界,其理论形成过程正是一种具身的隐喻认知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认知 概念隐喻
原文传递
中医“火”源流考 被引量:19
14
作者 谢冠群 韩春雯 范永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1-594,共4页
在漫长的中医药理论历史发展进程中,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对火的研究,火的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文章通过对火的源流进行追溯,认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火"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提出了多种火的概念以及火的治则;宋金元时... 在漫长的中医药理论历史发展进程中,历代医家非常重视对火的研究,火的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文章通过对火的源流进行追溯,认为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火"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提出了多种火的概念以及火的治则;宋金元时期是中医"火"理论的全面发展阶段,认识到了火与体质的关系及气虚所致的阴火;明清时期是中医"火"理论的不断完善阶段,医家从正反两方面衡量了火的利弊。近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火的认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须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火的实质,这样才能真正揭开中医火的神秘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流 文献研究 中医
原文传递
从隐喻认知角度探究中医之“火”的概念内涵 被引量:19
15
作者 刘惠金 贾春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87-2091,共5页
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探究中医学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的概念内涵。古代中医学家在说明人体火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时,大量地借鉴了身边可感知的自然之火的性状特征,因而,对"人体之火"的感悟是以"... 从隐喻认知的角度探究中医学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的概念内涵。古代中医学家在说明人体火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方法时,大量地借鉴了身边可感知的自然之火的性状特征,因而,对"人体之火"的感悟是以"自然之火"的体验为认知本源的。本文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中医之"火"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认知 中医理论 概念
下载PDF
《黄帝内经》基于阳气生理功能之阳气盛衰寿夭观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登本 方亚利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35-39,共5页
人体阳气在维持生命机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阳气生理功能正常运行,方可尽天寿之年,如同自然界的太阳和火,具有温煦、推动之功,具体表现为:①顾护机表,抵御外邪,调适寒温,驱邪外出;②维持五脏系统机能活动,推动精、气、血、津液化... 人体阳气在维持生命机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阳气生理功能正常运行,方可尽天寿之年,如同自然界的太阳和火,具有温煦、推动之功,具体表现为:①顾护机表,抵御外邪,调适寒温,驱邪外出;②维持五脏系统机能活动,推动精、气、血、津液化生、输布与转化,修复康复;③推动人体的生殖活动,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阳气推动和维持了人体一切气机气化过程,成为生命运动的基本动力,是人体延年益寿的必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气 温煦 推动 生理功能 天寿
下载PDF
瘿病与气、火、痰瘀、虚关系的思考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心爱 祁烁 +6 位作者 陈晓珩 李哲 李会龙 张磊 黄盛 付金香 丁治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1418-1421,共4页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战国时期的《庄子·德充符》即有“瘿”的病名,《诸病源候论·瘿候》认为“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指出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战国时期的《庄子·德充符》即有“瘿”的病名,《诸病源候论·瘿候》认为“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指出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及水土因素。《外科正宗·瘿瘤论》认为“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指出瘿瘤主要由气、痰、瘀壅结而成。《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指出瘿又称瘿气、影袋,多因气血凝滞,日久渐结而成。由此看来,历代对瘿病的认识与气、火、痰瘀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病 气滞 痰瘀
下载PDF
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高(氵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1-47,共7页
前言火对植被的影响是在近十多年来才被完全确认的。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火常常被认为是破坏生态系统的非自然因子;然而,植被学家、人类学家、地理学家和其他许多学者都认为北美的土族印地安人和其他许多民族曾广泛地利用火作为... 前言火对植被的影响是在近十多年来才被完全确认的。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火常常被认为是破坏生态系统的非自然因子;然而,植被学家、人类学家、地理学家和其他许多学者都认为北美的土族印地安人和其他许多民族曾广泛地利用火作为土地管理的工具(V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管理
下载PDF
彝族传统体育活动为何这么“火”?——云南彝族体育的文化地理学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延超 饶远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5-87,共3页
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资料、矛盾分析、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比较深入地剖析了彝族传统体育的火文化特质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根源和人文环境根源。
关键词 彝族 传统体育 文化地理学
下载PDF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浅议 被引量:13
20
作者 于晓艳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7-19,共3页
通过分析"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相关经文的逻辑关系,指出"壮火"、"少火"的经文原意,并说明该句经文的原旨。梳理其理论渊源,并通过举例的形式体现"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内经》 理论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