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典时代国际条约地位的立法模式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玫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9-209,共11页
《民法通则》第142条关于国际条约地位的条款随着《民法典》的实施出现法律空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也未对此作出规定。第142条有关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国际惯例也可适用等内容,在现有民事法律中未能完全覆盖。条约必须遵守来自... 《民法通则》第142条关于国际条约地位的条款随着《民法典》的实施出现法律空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也未对此作出规定。第142条有关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国际惯例也可适用等内容,在现有民事法律中未能完全覆盖。条约必须遵守来自各政治体意思自治与国家是独立于个体的组织体这一法理。国际条约地位条款事关国家立法权限的分配,将其置于宪法性文件中最为合理。在民法典时代,针对民商事领域出现的国际条约地位漏洞现实,存在立法论和解释论两个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法律适用法 国际条约地位 法律漏洞补充
下载PDF
行政审判中“目的性扩张”适用的逻辑与限度——以上海首例“顺风车”行政案件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5,共11页
目的性扩张作为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漏洞补充方法或技术手段,在实现对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追求的平衡中具有现实价值。透过目的性扩张在上海首例"顺风车"行政案件中的适用逻辑与限度的讨论,说明目的性扩张的适用能够有效消解行政... 目的性扩张作为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漏洞补充方法或技术手段,在实现对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追求的平衡中具有现实价值。透过目的性扩张在上海首例"顺风车"行政案件中的适用逻辑与限度的讨论,说明目的性扩张的适用能够有效消解行政机关的困境并为司法裁判提供更妥当的路径,在此过程中,确认适用空间、判断适用前提、展开适用技术构成了目的性扩张适用逻辑的三个普遍性问题。目的性扩张的适用必须具有一定限度,这一限度可从依法行政的合法性限度和个案取向的效果限度加以观察。这一限度即目的性扩张的适用过程要受到立法目的实现的价值导控,同时其适用效力要限于具体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依法行政 行政审判 目的性扩张 法律适用 法律漏洞补充 合法性限度 “顺风车”案
下载PDF
现有法律框架下城市房屋拆迁工作摭谈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巧丽 王喜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7-19,共3页
面对不断发生的拆迁纠纷,当务之急是修改《拆迁条例》,根据《物权法》制定新的拆迁法规。但新法的制定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如何使城市房屋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主要是从实践入手,在拆迁工作中从执法理念、法律漏... 面对不断发生的拆迁纠纷,当务之急是修改《拆迁条例》,根据《物权法》制定新的拆迁法规。但新法的制定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如何使城市房屋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主要是从实践入手,在拆迁工作中从执法理念、法律漏洞补充、法律宣传教育、补偿范围等方面改进拆迁工作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房屋拆迁 保护私权理念 法律漏洞补充 法律宣传教育
下载PDF
法律漏洞的完善解释与现实期待
4
作者 丁楚 《边缘法学论坛》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由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法律的制定必有其不足,立法者制定的法律不可能规定得非常圆满,必然存在漏洞。正是法律当中这些'漏洞',体现了法律解释对法官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期待。
关键词 法律漏洞 法律漏洞补充 法官自由裁量权
原文传递
反避税的法律逻辑与裁判路径
5
作者 王宗涛 《税法解释与判例评注》 2022年第1期160-163,共4页
一、反避税的性质与法律逻辑关于反避税的法律性质,学理上有“事实拟制说”“法律解释说”“法律漏洞补充说”等几种不同观点。“事实拟制说”属于事实层面的问题,“法律解释说”“法律漏洞补充说”属于规范层面的问题。从法理上讲,反... 一、反避税的性质与法律逻辑关于反避税的法律性质,学理上有“事实拟制说”“法律解释说”“法律漏洞补充说”等几种不同观点。“事实拟制说”属于事实层面的问题,“法律解释说”“法律漏洞补充说”属于规范层面的问题。从法理上讲,反避税的法律适用包括事实认定和规范解释的统一。故单纯的“事实拟制说”“法律解释说”“法律漏洞补充说”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逻辑 事实认定 规范解释 拟制说 反避税 规范层面 裁判路径 法律漏洞补充
原文传递
论法律解释方法 被引量:98
6
作者 梁慧星 《比较法研究》 CSSCI 1993年第1期47-64,共18页
引言 为了解决具体案件,必须获得作为裁判大前提的法律规范。这种获得作为裁判大前提的法律规范的作业,法解释学上称为广义法律解释。包括:确定法律规范意义内容的作业即狭义法律解释;法律漏洞的补充;不确定法律概念及一般条款的价值补充。
关键词 法律解释方法 法律规范 法律漏洞补充 不确定法律概念 法解释学 一般条款 规范意义 大前提 具体案件 作业
原文传递
中国有关国际惯例的立法评析——兼论国际惯例的适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单文华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7-57,共11页
文章认为,中国有关国内立法中的“国际惯例”当仅指实体意义上的国际惯例;根据有关国内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惯例”或“惯例”在我国不能算作国际法或国内法的正式渊源,而只具有解释与补充合同,或补充有关法... 文章认为,中国有关国内立法中的“国际惯例”当仅指实体意义上的国际惯例;根据有关国内法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国际惯例”或“惯例”在我国不能算作国际法或国内法的正式渊源,而只具有解释与补充合同,或补充有关法律漏洞的功能与意义;国际惯例在我国的适用以我国法作为准据法,而我国国内法与有关国际条约未作规定,且当事人对其适用未予明示排除等作为前提,同时,它的适用也不能违反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文章进而指出,我国现行有关国际惯例的国内立法毋需作根本性的修改,但有必要对其含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惯例” 《公约》 涉外经济合同法 立法评析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国内法 当事人 漏洞补充 准据法 法律漏洞补充
原文传递
论我国法官对法律漏洞的补充与完善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正峰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6,共3页
法律再完备,也不可能将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囊括无遗;法条再严密,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因而任何法律都有漏洞。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立法滞后,法律漏洞大量存在,此乃不证之事实。这必然要求人民法院对法律漏洞作补... 法律再完备,也不可能将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囊括无遗;法条再严密,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因而任何法律都有漏洞。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立法滞后,法律漏洞大量存在,此乃不证之事实。这必然要求人民法院对法律漏洞作补充,以实现个案的社会妥当性与社会公正,实现人民法院“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审判职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漏洞补充 漏洞补充 诚实信用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 法官 银行承兑汇票 法律精神 当事人 我国司法实践 抚养关系
原文传递
论国际私法上法律漏洞的补充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晓原 《黑河学刊》 2016年第6期115-117,共3页
国际私法的法律漏洞,分为冲突法上的漏洞和实体法上的漏洞。针对冲突法与实体法体系的区分,法律漏洞补充分为体系内的补漏和跨体系的补漏。前者法理学的补漏一般方法,后者需要使用国际私法上补漏的特殊方法。司法实践中这些方法多有误... 国际私法的法律漏洞,分为冲突法上的漏洞和实体法上的漏洞。针对冲突法与实体法体系的区分,法律漏洞补充分为体系内的补漏和跨体系的补漏。前者法理学的补漏一般方法,后者需要使用国际私法上补漏的特殊方法。司法实践中这些方法多有误解和滥用,削弱了补漏效果。在准据法为外国法时,由于可能影响司法主权,应利用外国法查明制度,在程序上为补漏提供实施条件和正当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漏洞 法律漏洞补充方法 国际私法 外国法查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