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命运和幸福 被引量:108
1
作者 赵汀阳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6-41,共6页
关键词 最大 生活问题 实际 知识 生活意义 经典 意味 哲学研究 缺乏 幸福
原文传递
后真相时代意味着客观性的终结吗 被引量:99
2
作者 蓝江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3,共4页
随着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的当选,无论是西方的主流媒体,还是主要的高校中的调查机构,都一时间陷入了窘境。他们感到最为窘迫的,并非是作为右翼保守主义的势力在新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框架下重新崛起,而是他们在选举前做出的种种... 随着英国脱欧和特朗普的当选,无论是西方的主流媒体,还是主要的高校中的调查机构,都一时间陷入了窘境。他们感到最为窘迫的,并非是作为右翼保守主义的势力在新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框架下重新崛起,而是他们在选举前做出的种种预测和调查几乎全部出错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 意味 真相 多元文化主义 调查机构 新自由主义 主流媒体 保守主义
原文传递
大数据时代对于传媒业意味着什么? 被引量:77
3
作者 官建文 刘扬 刘振兴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数据将成为新闻的“富矿”与核心资源。“大数据”概念最早源于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火爆是在2011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表专门研究报告《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之后。“大数据”不只是一个概念,实际上是对一种... 数据将成为新闻的“富矿”与核心资源。“大数据”概念最早源于上世纪80年代,但真正火爆是在2011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表专门研究报告《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率的前沿》之后。“大数据”不只是一个概念,实际上是对一种社会状态的描述。大数据时代对每一个人都是挑战。新闻传媒业作为信息传播的前沿行业,它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媒业 意味 核心资源 80年代 社会状态 信息传播 研究所 麦肯锡
原文传递
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探析 被引量:56
4
作者 邢会强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70,共7页
宏观调控行为属于决策行为和国家行为 ,具有不可诉性 ,但并不意味着宏观调控行为可以不受监督和不负责任、受控主体的权利受损害时不能救济。
关键词 不可诉性 国家行为 不负责任 救济 权利 完善 损害 主体 建构 意味
原文传递
大学职能的演变与大学的开放性 被引量:53
5
作者 冯向东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5-27,共3页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与外界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属于开放系统,反之则是封闭系统。大学无疑是一种开放系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在发展演化的历史中其开放的属性始终都保持不变,更不意味着每一所大学都具有同等的开...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一个与外界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属于开放系统,反之则是封闭系统。大学无疑是一种开放系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学在发展演化的历史中其开放的属性始终都保持不变,更不意味着每一所大学都具有同等的开放程度。凡是声名卓著的大学。都是在开放中与时偕行、历久弥新的;而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而后又消失了的大学。也都是在自身的开放性逐渐萎缩或被破坏的过程中走向衰落的。大学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职能 开放系统 演变 信息交换 封闭系统 系统论 历史 意味
原文传递
哲学中的“技术转向” 被引量:40
6
作者 吴国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7,共2页
Technology turn in philosophy is that technology is not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dern problems but the source of all of the problems and that the historical absence of technology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y since Greece... Technology turn in philosophy is that technology is not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dern problems but the source of all of the problems and that the historical absence of technology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y since Greece is broken d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哲学 认识论转向 存在 哲学反思 “语言学转向” 意味 狭义 力量 技术 重心
原文传递
法官的职业化精英化及其局限 被引量:30
7
作者 王晨光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共7页
法官职业化是由法官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职业化意味着精英化,意味着法官同质一体化。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化和精英化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坚持职业化和精英化的主导方针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其中的局限并考虑有... 法官职业化是由法官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职业化意味着精英化,意味着法官同质一体化。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职业化和精英化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坚持职业化和精英化的主导方针时,我们应当认识到其中的局限并考虑有针对性的补充方案和多元化的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职业化 精英化 方针 制度设计 坚持 局限 针对性 着法 主导 意味
原文传递
身体美学:回归身体主体的美学——以西方美学史为例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晓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3,共9页
20世纪是身体美学迅速扩张的世纪,人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崛起之势跃升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然而,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相应话语都仅仅把身体当作审美客体,这至少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身体美学作为一个词组有以下可能意义:(1)以身体为审... 20世纪是身体美学迅速扩张的世纪,人体借助大众传媒的崛起之势跃升为最重要的审美对象。然而,迄今为止的绝大多数相应话语都仅仅把身体当作审美客体,这至少在逻辑上是不完整的———身体美学作为一个词组有以下可能意义:(1)以身体为审美主体的美学;(2 )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3)以身体为审美主体且同时以身体为审美客体的美学。将身体当作众多审美客体之一并非新鲜的主张,这种意义上的身体美学的兴起并不意味着真正的美学革命。本文所说的身体美学首要地指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这种意义上的身体美学不是美学的一个学科,而是所有回到了其根基的美学本身。它的诞生意味着美学在漫长的迷途之后终于回归了身体之根。以身体为主体的美学迟至19世纪下半叶才由德国哲学家尼采冲创出来,并且在2 0世纪仍未在西方美学中占据主流地位,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呈现这个复杂的逻辑因缘有助于我们建构真正的身体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美学 西方美学史 回归 19世纪下半叶 审美客体 20世纪 审美主体 审美对象 大众传媒 主流地位 意义 哲学家 逻辑 意味 主张 尼采 呈现
下载PDF
12—13世纪英国法律制度的革命性变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程汉大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5-95,共11页
Between the 12th and 13th century,a series of significant and even revolutionary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British legal institution,enboding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judicial system,the uniformity of the legal syst... Between the 12th and 13th century,a series of significant and even revolutionary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British legal institution,enboding the centralization of the judicial system,the uniformity of the legal system,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trial institutions,the rationalization of trial ways and the professionalism of judical personels.In consequence,a set of country\|wide legal systems and judicial institutions were established which was the first national law system in European history.From its appearance,some basic features of mordern legal system had shown clearly.It was the “prematurity” of the legal institution that separated Britain from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dvanced following its own way.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common law growing up gradually and getting into perfection,it had deeply immersed into the Britain society and its national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法律 判例法 习惯法 法制史 内战 制度 革命 律制 意味 生动
原文传递
音本位与字本位──在汉语中理解汉语 被引量:27
10
作者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73,共21页
关键词 追问 荒谬 语言 意味 变动 生活 本质 决定性 理解 前提
下载PDF
伊莎贝尔的自由观──亨利·詹姆斯的《一位女士的画像》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丽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6,共7页
本文讨论《一位女士的画像》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自由观。伊莎贝尔对自由有自己特殊的定义 ,它意味着 :独立自主 ,选择的权利 ,及自我的确立。它是意识的自由 ,更多的意味着思想的而非行为的自由。此外 ,伊莎贝尔对自由的追... 本文讨论《一位女士的画像》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自由观。伊莎贝尔对自由有自己特殊的定义 ,它意味着 :独立自主 ,选择的权利 ,及自我的确立。它是意识的自由 ,更多的意味着思想的而非行为的自由。此外 ,伊莎贝尔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在追求自由和知识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女主人公 自由观 画像 追求 意味 矛盾性 传统价值 正统 自我
下载PDF
历史教育的演进: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 被引量:8
12
作者 单怀俊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32,共5页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新课程与现行的教学体系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历史教育与时俱进,历史课程标准即将取代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这意味着什么?本文简要回顾了百年历史教育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演化历程,对现行历史教学大纲...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新课程与现行的教学体系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历史教育与时俱进,历史课程标准即将取代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这意味着什么?本文简要回顾了百年历史教育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演化历程,对现行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作了一些对照,着重介绍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内容,从而说明了由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代替历史教学大纲是我国历史教育的演进与发展.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历史教师应尽早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大纲 百年 意味 对照 内容 教学体系 阶段 与时俱进 演进 历史教育
下载PDF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被引量:24
13
作者 彭拥军 《大学教育科学》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两个维度。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独特性和民族性,它是国际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国际化则意味着全球范围的理解、交流和资源共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一对关系、两个维度。高等教育的本土化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独特性和民族性,它是国际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国际化则意味着全球范围的理解、交流和资源共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结合程度往往反映一个国家学术昌明的程度,而学术昌明的国家往往是强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 本土化 国际化 学术 资源共享 维度 意味 国家 全球 独特性
下载PDF
清初明遗民的“云游”行为及其意蕴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孔定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明清易代,对于汉族士人尤其是明遗民来说,不仅意味着民族政权的移易,而且象征着汉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甚至中断之虞。作为明朝的孤臣孽子、汉文化的代言人,明遗民的漂泊人生因此而肇始。“游”,遂成为一种生存常态。只是在遗民那里,“游... 明清易代,对于汉族士人尤其是明遗民来说,不仅意味着民族政权的移易,而且象征着汉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甚至中断之虞。作为明朝的孤臣孽子、汉文化的代言人,明遗民的漂泊人生因此而肇始。“游”,遂成为一种生存常态。只是在遗民那里,“游”的意味殊为繁复:或为灵魂流浪、精神漂泊,或为凭吊仪式,或为悲情宣泄,或藉以阴结豪杰、图谋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遗民 意蕴 行为 清初 汉族士人 民族政权 汉文化 代言人 “游” 意味 漂泊 象征 悲情
下载PDF
论知识教育·价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斌雄 《思想教育研究》 2001年第6期20-25,共6页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正确认识 价值教育 实质 科学性 实践 社会 科学含量 见解 意味
原文传递
基本教学评价方式的变革 被引量:27
16
作者 孟照彬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18,共7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找不到或不能确定它的基本教学评价方式,就意味着它的教育已经跟不上或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就意味着它的教育需要整体改革了。
关键词 教学评价方式 变革 教育需要 文化发展 社会经济 整体改革 意味
原文传递
“新国学”论纲(中)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富仁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111,共23页
关键词 文化常识 历史 中国古代文化 文言文 实际 意味 理解 灭亡 清王朝 辛亥革命
原文传递
流动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对一项心理学研究的再思考 被引量:20
18
作者 申继亮 王兴华 《中国妇运》 2007年第6期27-29,38,共4页
社会处境不利群体(social disadvantaged groups)是在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分化中产生的、处于系统性和结构性不利状况、受到主流社会排挤的社会群体。儿童是需要特殊福利服务和关心照顾的群体,从一般意义上说,儿童本身就是社会... 社会处境不利群体(social disadvantaged groups)是在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分化中产生的、处于系统性和结构性不利状况、受到主流社会排挤的社会群体。儿童是需要特殊福利服务和关心照顾的群体,从一般意义上说,儿童本身就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然而,在儿童群体中又可以分为相对的处境正常和处境不利。目前我国18岁以下人口有3亿6千万人,由于社会的、经济的、家庭的等各种原因,在3亿多的儿童青少年中,有相当大数量是处于不利的发展环境中,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种情况:流动人口子女、离异家庭子女、贫困儿童和机构儿童。其中,流动儿童就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心理学研究 社会结构分化 社会经济转型 流动人口子女 离异家庭子女 社会群体 意味
下载PDF
劳动,在人工智能时代意味着什么? 被引量:22
19
作者 卢晓东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7-9,共3页
劳动,对于人的成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与生产的关系将越来越弱化。劳动还将包括探索性劳动和艺术性劳动。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 意味 人的成长 艺术性
原文传递
出走与重构——论九十年代以来先锋小说家的转型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晓峰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3-110,共8页
自 90年代以来 ,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家 ,在审美理想和叙事策略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意味着他们对于西方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模仿、学习阶段的结束 ,也意味着逐步成熟起来的作家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表达 ,从而使... 自 90年代以来 ,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家 ,在审美理想和叙事策略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意味着他们对于西方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模仿、学习阶段的结束 ,也意味着逐步成熟起来的作家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表达 ,从而使当代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小说家 出走 余华 当代文学 西方文学理论 作家 创作方法 十年 意味 叙事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