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神话历史化思潮 |
赵沛霖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6
|
|
2
|
多棱宝石——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命运的思考 |
刘守华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
8
|
|
3
|
中国月亮神话演化新解——以月虎为主题的考证 |
赵宗福
|
《民间文学论坛》
|
1995 |
7
|
|
4
|
新加坡多元宗教透视 |
曹云华
|
《东南亚纵横》
|
1994 |
5
|
|
5
|
人学与人的文学:衡估文学现代化的最佳标尺 |
朱德发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5
|
|
6
|
艺术符号与情感——评卡西尔和朗格的符号美学 |
马国柱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5
|
|
7
|
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 |
谈炳和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4
|
|
8
|
族群表达者或表达生命的感觉——民族文学随想 |
余达忠
|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9
|
中英自然诗的意象结构 |
吴伏生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3
|
|
10
|
电视广告符号与人类文化 |
任一鸣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11
|
现实的人与人的现代化 |
韩成
|
《学海》
|
1996 |
2
|
|
12
|
恶衣服而致美黼冕——祭服与丧服的意义 |
江冰
|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
1995 |
2
|
|
13
|
卡西尔的“文化悖论”观探析 |
刘保民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0 |
|
14
|
卡西尔的文化哲学与“文化研究” |
郝永华
叶荫群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5
|
绘画中的语言状态 |
丁一林
|
《美术》
|
1988 |
2
|
|
16
|
寻找教育新视点——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对教育的启示 |
刘培蕾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7
|
辩证法角度下的卡西尔文化哲学 |
费凡
|
《汉字文化》
|
2020 |
2
|
|
18
|
艺术中的直觉抽象——朗格、卡西尔的抽象论 |
谢冬冰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9
|
从符号论美学谈公益广告的创意与设计 |
孙红阳
邹红梅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08 |
1
|
|
20
|
现代语言学的主体研究和外语教学 |
罗选民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
198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