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认知度的调查 被引量:64
1
作者 王玉 李学惠 +1 位作者 刘玉珍 王华静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1期69-70,共2页
目的了解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术(CPR)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公民1072人进行CPR知晓程度、获取信息的途径、现场的处理、正确的CPR操作、接受培训的意愿等方面的调查。结果401人(37.4%)... 目的了解公众对徒手心肺复苏术(CPR)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为开展全民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公民1072人进行CPR知晓程度、获取信息的途径、现场的处理、正确的CPR操作、接受培训的意愿等方面的调查。结果401人(37.4%)表示知道CPR,仅听说过者488人(45.5%),不知道者183人(17.1%)。仅79人(7.4%)直接从专业书籍或专业人士处获取信息。假设现场有人发生猝死时230人(21.5%)选择现场急救,其中仅17人(1.6%)表示可以正确实施CPR操作,但未通过任何形式的资格考试且未持有资格证书。结论公众对CPR的知晓率不高,急救技术普及率低。应在公众中开展广泛的CPR培训,强化公众的现场急救意识及急救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心肺复苏术 急救技术 公众 认知度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2
作者 郭新荣 殷艳玲 +1 位作者 司旭艳 李麟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8期74-76,共3页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急救技术的发展,机械通气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抢救和术后患者的呼吸支持。在危重患者生命得以延续的同时,也导致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护理预防 ICU 集束 危重患者 急救技术 医疗水平 呼吸支持
下载PDF
ICU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2
3
作者 朱晓玲 郑业伟 王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护理人员培训 ICU 先进医疗设备 病房护士 危重患者 急救技术 专业要求 继续教育 培训教育 现代技术
原文传递
院前急救技术规范培训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34
4
作者 余丽敏 糜庆 +4 位作者 郭荣峰 李历兴 吴小坚 周瑞云 梁建新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8-600,共3页
院前急救队伍是院前急救3大要素之一,而急救技术是决定院前急救能力和急救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的急诊急救事业起步较迟但发展迅速[1],在急救体系架构建设完成后,急救队伍的建设和急救技术规范培训将是今后急救急诊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内容... 院前急救队伍是院前急救3大要素之一,而急救技术是决定院前急救能力和急救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的急诊急救事业起步较迟但发展迅速[1],在急救体系架构建设完成后,急救队伍的建设和急救技术规范培训将是今后急救急诊管理层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了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医疗救治队伍能力的建设,中南院前急救珠海培训中心针对指挥调度型急救模式和院前急救队伍构成的特点,开展了院前急救技术规范培训的实践和探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救技术 规范培训 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急救能力 急救质量 急救事业 架构建设
原文传递
区域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实践 被引量:40
5
作者 石先荣 夏瑜 +4 位作者 韩群 何玉丽 梁文 吴奇 祝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对区域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及护士急救技术的影响.方法以医联体主体医院为核心,以核心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为参照,建立适合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及质量评价标准... 目的探讨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对区域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及护士急救技术的影响.方法以医联体主体医院为核心,以核心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为参照,建立适合基层医疗机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及质量评价标准,并应用于区域医联体内23所基层医疗机构.结果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后,23所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车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和病区质量管理5个方面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均P<0.01),护理人员心肺复苏+呼吸球囊使用和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成绩显著高于管理前(均P<0.01).结论在医联体内实施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有利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和护士急救技术水平,保障分级诊疗体系的推进和医联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医联体 基层医疗机构 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急救技术
下载PDF
高级创伤护理 被引量:38
6
作者 陈永强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1,共3页
创伤是一种由于物理力量强烈增加而产生的身体受伤。随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世界上每50秒即有1人死于车祸。到1995年时,我国创伤所致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 创伤是一种由于物理力量强烈增加而产生的身体受伤。随着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世界上每50秒即有1人死于车祸。到1995年时,我国创伤所致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所致死亡率。因此,创伤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创伤所致死亡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于意外发生后数秒至数分钟内,能生存者为数极少。而第二个死亡高峰期可出现在意外发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专家形容这段时期为“黄金时段”。因为如果伤者在这段时间内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其死亡率将会大大减少。高级创伤护理就是针对第二个死亡高峰期而产生的急救技术。本文系统描述了高级创伤护理的主要原则,以使护士了解评估及处理严重创伤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护理 高级护理 急救技术
原文传递
国外公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谢美莲 高丽 吴瑛 《护理学报》 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前,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危及人类生命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表明: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公众培训 培训模式 急救技术
下载PDF
情景教学法在创伤急救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葛向煜 刘哲军 周艳芳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8年第6期1581-1582,共2页
关键词 护理技能教学 情景教学法 创伤急救 急救护理技能 传统教学方法 急救技术 急救理论 教学过程
下载PDF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的培训 被引量:22
9
作者 傅晓玲 石兰萍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2期16-18,共3页
目的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方法以深圳市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深圳市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内容为培训课程指南,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等培训方法,对手术室工作0~5年的护士进行... 目的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方法以深圳市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深圳市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内容为培训课程指南,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等培训方法,对手术室工作0~5年的护士进行常见急诊手术准备与接诊,急救技术,与医生、麻醉师、手术科室、供应室、后勤部门的沟通等内容的培训。结果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低年资护士 应急协调能力 急救技术 培训
下载PDF
高校普及急救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瑞峰 喻祝仙 +1 位作者 周祖宝 黄山 《体育科技》 2004年第1期27-28,共2页
通过问卷对湖北省 2 5所高校近 5 0 0 0名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湖北高校学生急救知识严重缺乏 ,急救能力急需提高 ;同时高校学生对学习有关急救知识表现出极大的愿望和强烈的要求。对 2 4 0名实验者进行的短期基本救护技术培训表明 ... 通过问卷对湖北省 2 5所高校近 5 0 0 0名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湖北高校学生急救知识严重缺乏 ,急救能力急需提高 ;同时高校学生对学习有关急救知识表现出极大的愿望和强烈的要求。对 2 4 0名实验者进行的短期基本救护技术培训表明 :98%的受训者基本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普及 急救技术 可行性
下载PDF
创伤急救体系:我们的差距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海晨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共2页
创伤急救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我国创伤急救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就各种损伤的救治技术来讲,与国外几无差别。但总体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救治效果有很大差距,缺少一个完善有效的创伤急救体系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 创伤急救的最终目标是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我国创伤急救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就各种损伤的救治技术来讲,与国外几无差别。但总体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救治效果有很大差距,缺少一个完善有效的创伤急救体系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患者 急救体系 创伤急救 急救技术 救治技术 救治效果 死亡率 残疾率
原文传递
急救技术的健康教育策略探讨 被引量:15
12
作者 谢长俊 单学娴 朱振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8年第2期94-95,共2页
据统计,近年意外死亡跃居成人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当意外发生时,第一要务便是急救,如何学会防范及救护,是维护生命的当务之急。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公众的急救水平已成为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公众急救技... 据统计,近年意外死亡跃居成人十大死因的第三位。当意外发生时,第一要务便是急救,如何学会防范及救护,是维护生命的当务之急。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公众的急救水平已成为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我国公众急救技术的健康教育也应当尽快普及开展。现就急救技术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方法等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技术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极低体重儿早期肠内微量喂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汤文决 李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第21期108-112,共5页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3周的早产儿[1]。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为了保证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使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最大优化,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 g、胎龄〈33周的早产儿[1]。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为了保证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使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最大优化,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其中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决定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与否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体重儿 微量喂养 极低出生体重儿 肠内 早期 远期生活质量 急救技术 围生医学
下载PDF
大学生院前急救基本知识教育初探 被引量:11
14
作者 牛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47-1948,共2页
[目的]探讨在大学生中开展院前急救基本知识教育和基本急救技术操作训练的教学效果、必要性及其价值。[方法]在我校2002级~2005级大一学生中开展急危疾病及意外事故的现场医学急救常识多媒体教学;运用“模拟人”、“简易模拟病人”进行... [目的]探讨在大学生中开展院前急救基本知识教育和基本急救技术操作训练的教学效果、必要性及其价值。[方法]在我校2002级~2005级大一学生中开展急危疾病及意外事故的现场医学急救常识多媒体教学;运用“模拟人”、“简易模拟病人”进行CPR操作训练等。[结果]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应对突发急危疾病及意外事故的能力;具有短期与长期、整体与部分及表面与深层价值。[结论]以健康教育手段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是切实有效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应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教育 院前急救 基本知识 急救技术
下载PDF
模拟教学对培养医学生急救技术和临床快速反应能力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12
15
作者 孙经武 刘成霞 +2 位作者 史宁 刘珍 李霞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0年第4期391-393,共3页
以临床真实病例为编辑对象,利用全功能仿真模拟人,采取理论讲解、现场示教、场景模拟、专项训练等方式,对滨州医学院18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32学时的急救复苏技术和快速反应能力培训。同时对受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模... 以临床真实病例为编辑对象,利用全功能仿真模拟人,采取理论讲解、现场示教、场景模拟、专项训练等方式,对滨州医学院18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为期32学时的急救复苏技术和快速反应能力培训。同时对受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模拟环境下利用全功能仿真模拟人进行医学模拟训练是提高医学生急救水平和临床急救快速反应能力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教学 医学生 急救技术 临床快速反应能力 模拟人
下载PDF
战场急救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程相文 陈静 +3 位作者 张海欧 吴晓华 汪建军 李日光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急救技术 战伤 急救装备 救治 技术局部战争 增高 战场 阵地 器材
下载PDF
院前急救与转运网络对救治危重新生儿的实践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政 孙平莲 张言圣 《新生儿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院前急救与转运网络系统对危重新生儿救治的实践情况。方法将我院经院前急救与转运的192例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救治情况与同期住院的未经院前急救与转运的917例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对照组)进行统计及比较分析。结果虽然... 目的了解新生儿院前急救与转运网络系统对危重新生儿救治的实践情况。方法将我院经院前急救与转运的192例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救治情况与同期住院的未经院前急救与转运的917例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对照组)进行统计及比较分析。结果虽然两组在好转率、未愈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x2=1.68,x2=0.09(P>0.05),但是在院前转运组的痊愈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x2=6.15,x2=4.11(P<0.05)。结论院前急救与转运对降低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病死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运转网络中基层医务人员对危重新生儿的医疗急救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院前急救 实践分析 救治 转运网络 基层医务人员 统计学差异 显著性差异 统计学分析 早产儿 网络系统 比较分析 院前转运 急救技术 对照组 病死率 好转率 痊愈率
原文传递
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春慧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7年第2期495-496,共2页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长 心理健康状况 急救医学 护理学发展 急救技术 急诊工作 病人家属 院外急救
下载PDF
影响急救过程的护士因素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春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救过程的护士因素,提高护士急救能力。方法对11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护士急救能力的因素包括护士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专科急救技术操作技能、临床急救经验、急救物品掌握情况、急救仪... 目的探讨影响急救过程的护士因素,提高护士急救能力。方法对11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护士急救能力的因素包括护士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专科急救技术操作技能、临床急救经验、急救物品掌握情况、急救仪器使用情况。结论要求护理管理者根据急救护理工作中的要求,加强护理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护士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因素 急救过程 护理对策 急救能力 技术操作水平 护理管理者 问卷调查 职业道德 结果影响 心理素质 基础护理 操作技能 急救技术 急救经验 掌握情况 急救物品 仪器使用 护理工作 自身建设 护理队伍
下载PDF
羊水栓塞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 被引量:11
20
作者 栾秀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293-295,共3页
关键词 羊水栓塞 早期诊断 发病机制 孕产妇死亡 产科并发症 神经损害 Fluid AFE 急救技术 监测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