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民法典时代国际条约地位的立法模式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王玫黎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9-209,共11页
-
基金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研究”(19JZD053)
2020年度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陆海贸易新通道背景下货物多式联运法律保障体系研究”(KJZD202000204)。
-
文摘
《民法通则》第142条关于国际条约地位的条款随着《民法典》的实施出现法律空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也未对此作出规定。第142条有关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国际惯例也可适用等内容,在现有民事法律中未能完全覆盖。条约必须遵守来自各政治体意思自治与国家是独立于个体的组织体这一法理。国际条约地位条款事关国家立法权限的分配,将其置于宪法性文件中最为合理。在民法典时代,针对民商事领域出现的国际条约地位漏洞现实,存在立法论和解释论两个补充方法。
-
关键词
民法典
法律适用法
国际条约地位
法律漏洞补充
-
Keywords
the civil code
the law on the application of law in foreign-related civil legal relations
the international treaty status
legal loophole supplement
-
分类号
DF938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
-
题名CISG在中国的适用规则探微:本质、现实与未来
- 2
-
-
作者
李晨
-
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研究生法学》
2022年第2期98-110,共13页
-
文摘
CISG在中国的适用规则之本质属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这一国际法基础理论;范畴,《民法通则》第142条第2款(民商事国际条约地位条款)构成理解、评析与完善CISG适用规则的柱石性规范。在当事人没有选择准据法时,CISG应自动适用:当事人已经选择了准据法时,需要类型化的思维就CISG与准据法的适用关系作出分析判断。然而,随着《民法典》的施行,国际条约地位条款不再被保留,此立法举措给法官找法和裁判说理造成现实困境,但我国适用国际条约的步伐并未因此停滞。在未来,应采取多元化的立法路径组合重构国际条约地位条款,实现其条文内容与体例设置的新生,为国际条约在国内的适用提供更科学、全面的制度供给。
-
关键词
CISG
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关系
国际条约地位条款
默示排除
-
分类号
D99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