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状细胞癌现状 被引量:71
1
作者 陈新 徐文华 +1 位作者 周健 王银龙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462-465,共4页
口腔鳞癌是一个日趋严重的世界范围内的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里,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仍无明显的提升。本文就口腔鳞癌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学、治疗及患者5年生存率和预后的现状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流行病学 病因学 5年生存率 预后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在游离组织皮瓣移植术后口腔鳞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曾定芬 范玉霞 +5 位作者 江华 阳静 李桂华 李超 孙荣昊 周雨秋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年第7期782-787,共6页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对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口腔鳞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17例行游离组织皮瓣移植术的口腔癌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护管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医护一体...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对行游离皮瓣修复术后口腔鳞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17例行游离组织皮瓣移植术的口腔癌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护管理模式,干预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水平、康复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满意度、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后及出院时SAS评分、皮瓣坏死方面、疾病围术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平均住院日、床位周转率、生活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游离组织皮瓣移植术的口腔癌患者,实行全程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游离组织皮瓣 口腔鳞癌 医护一体化
原文传递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高义军 凌天牖 +2 位作者 尹晓敏 姚志刚 唐杰清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OSF)癌变情况。方法 :对近 2 0年来就诊于湖南数家大医院 1166名OSF病例及其癌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166例OSF患者 ,有 2 0例伴有口腔鳞状细胞癌 ,癌变率为1.7% ,其中男 18例 ,女 2例 ,癌变病... 目的 :探讨湖南地区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OSF)癌变情况。方法 :对近 2 0年来就诊于湖南数家大医院 1166名OSF病例及其癌变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166例OSF患者 ,有 2 0例伴有口腔鳞状细胞癌 ,癌变率为1.7% ,其中男 18例 ,女 2例 ,癌变病例主要来源于湘潭地区 ,均为长期咀嚼槟榔者 ,18例 (90 % )有 15年以上吸烟史 ,癌变部位主要位于颊部 ,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另外 ,还有 74例 (6.3 % )伴有口腔白斑 ,3 7例(3 .2 % )伴有口腔扁平苔藓。结论 :OSF是一种与嚼槟榔有关的癌前状态 ,可以出现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槟榔 癌变 口腔鳞癌
原文传递
三氧化二砷经导管动脉介入治疗口腔鳞癌(附三例报告) 被引量:19
4
作者 竺涵光 王跃平 +2 位作者 张志愿 邱蔚六 陈万涛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0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在体外实验研究证实砷剂对口腔粘膜鳞癌有明显抗癌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三氧化二砷经导管动脉介入治疗口腔粘膜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 :选择临床无手术适应症的口腔鳞癌患者 3例 ,进行经动脉导管介入三氧化二砷治疗口腔... 目的 :在体外实验研究证实砷剂对口腔粘膜鳞癌有明显抗癌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三氧化二砷经导管动脉介入治疗口腔粘膜鳞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 :选择临床无手术适应症的口腔鳞癌患者 3例 ,进行经动脉导管介入三氧化二砷治疗口腔恶性肿瘤。选择肿瘤区域供血分支动脉 ,经皮或皮肤小切口插入导管 ,1%亚甲胺蓝定位后并埋入泵站于皮下 ,注入 0 .1%肝素冲洗。三氧化二砷注射液稀释为 10 0 μmol L ,微量输液泵输液器针刺入泵站 80ml 小时 ,输入稀释为 10 0 μmol L浓度As2 O3 ,2 5 0ml 次 ,每天二次 ,每五天为一个疗程。疗效判断方法 :治疗前后测定肿瘤最大与最小直径 (A与B) ,缓解率 =[(AXB -A′×B′) (AXB) ]× 10 0 %。疗效判定 :临床治愈 (CR) ,治疗后肿块或溃疡临床观察消失 ,表面形成疤痕样组织 ;临床显效 (PR)肿块缩小超过 5 0 % ;无效 (NR)肿块缩小不足5 0 %。结果 :3例患者经二个疗程的治疗 ,2例临床治愈 ,1例部分缓解 ,随访 12~ 2 4个月 ,均存活无远处转移。治疗中的毒副作用较小仅 1例患者存在皮肤搔痒现象。结论 :经动脉导管介入三氧化二砷可能是治疗口腔粘膜鳞癌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 ,特别是对于一些晚期不能手术的病员更具价值 ,且存在操作简便 ,定位明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经动脉导管 介入疗法 三氧化二砷
下载PDF
口腔鳞癌首诊患者血清Cyfra21-1检测的预后评价价值 被引量:21
5
作者 钟来平 郑家伟 +3 位作者 张志愿 张陈平 陈万涛 竺涵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在口腔鳞癌首诊患者中检测血清Cyfra21-1含量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56例正常人和107例口腔鳞癌首诊患者的治疗前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yfra21-1的含量,跟踪随访12 ̄57个月,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结... 目的:探讨在口腔鳞癌首诊患者中检测血清Cyfra21-1含量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56例正常人和107例口腔鳞癌首诊患者的治疗前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Cyfra21-1的含量,跟踪随访12 ̄57个月,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口腔鳞癌首诊患者治疗前血清Cyfra21-1含量为(1.14±1.19)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40±0.16)μg/L(P=0.001);其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1%和96.4%。结合跟踪随访,肿瘤复发和死亡的患者,治疗前血清Cyfra21-1含量显著高于肿瘤不复发(P=0.026)和存活(P=0.001)的患者,血清Cyfra21-1含量越高,患者生存率越低,生存时间越短(P=0.003)。结论:口腔鳞癌患者血清Cyfra21-1含量显著升高,并且与预后相关。检测血清Cyfra21-1含量对口腔鳞癌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CYFRA 21—1 血清 预后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血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冯红超 宋宇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 了解口腔鳞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血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巨噬细胞侵入及血管生成。结果 巨噬细胞记数及微血管记数在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增多(P<0.05);随病理分级的增加,巨噬细... 目的 了解口腔鳞癌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和血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巨噬细胞侵入及血管生成。结果 巨噬细胞记数及微血管记数在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增多(P<0.05);随病理分级的增加,巨噬细胞的侵入增加(P<0.05),微血管记数虽稍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在口腔鳞癌中TAMs在淋巴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巨噬细胞 血管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口腔鳞癌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7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尹东 刘静 +1 位作者 贾咏存 赵桂治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检测CXC类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4,CXCR4)和CC类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CCmotif receptor 7,CCR7)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表达,探讨其与OSCC临床病理特点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检测CXC类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CXC motif receptor 4,CXCR4)和CC类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CCmotif receptor 7,CCR7)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表达,探讨其与OSCC临床病理特点及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OSCC组织原发灶、39例转移淋巴结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CXCR4及CCR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OSCC组织细胞中CXCR4、CCR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5.6%,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细胞(P<0.01),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分别为74.36%、84.62%,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分别为4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XCR4、CCR7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也证实,CXCR4及CCR7在OSCC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此外,CXCR4及CCR7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CCR7的表达与OSCC侵袭发展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XCR4、CCR7有可能成为OSCC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CXC类趋化因子受体4 CC类趋化因子受体7
下载PDF
癌基因c-fos,c-jun在口腔鳞癌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明 张伟 +1 位作者 汤晓飞 刘敬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检测癌基因c-fos、c-jun在口腔鳞癌、癌旁黏膜的表达,探讨其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鳞癌及癌旁黏膜中c-fos、c-jun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fos、c-jun在正常口腔黏膜不表达,在... 目的:检测癌基因c-fos、c-jun在口腔鳞癌、癌旁黏膜的表达,探讨其与口腔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口腔黏膜、口腔鳞癌及癌旁黏膜中c-fos、c-jun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fos、c-jun在正常口腔黏膜不表达,在口腔鳞癌及癌旁黏膜表达较强,c-fos、c-jun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c-fos、c-jun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定口腔鳞癌分化的指标,c-fos、c-jun可作为口腔黏膜早期癌变和口腔鳞癌的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 c-un 免疫组织化学 口腔鳞癌
下载PDF
保留颈外静脉及颈丛神经深支颈淋巴清扫术式的相关基础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欣 李龙江 +2 位作者 温玉明 王昌美 韩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研究保留颈外静脉及颈丛神经深支对颈淋巴清扫术的安全性、彻底性及术后颅内和面部静脉回流的影响。方法  2 0例口腔鳞癌患者均采用联合根治术并保留颈神经丛深支。按保留颈外静脉与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例。检测患者... 目的 研究保留颈外静脉及颈丛神经深支对颈淋巴清扫术的安全性、彻底性及术后颅内和面部静脉回流的影响。方法  2 0例口腔鳞癌患者均采用联合根治术并保留颈神经丛深支。按保留颈外静脉与否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例。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的面部组织间质压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淋巴管并计数其密度 ,观察记录患者的术后主观症状。结果 保留颈外静脉组术后面部组织间质压的升高及持续时间均低于不保留组。颈部不同结构淋巴管密度的均值由高至低依次为 :颈内静脉、胸锁乳突肌、副神经、颈外静脉和颈丛深支。结论 保留颈外静脉及颈丛神经深支不影响颈淋巴清扫术的安全性及彻底性 ,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颅内和面部的静脉回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 颈丛神经深支 颈淋巴清扫术 口腔鳞癌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特异性抑制剂Cyclopamine对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江穗 陈锡林 +3 位作者 丁咏 陈仲伟 朱李军 冯航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1-653,共3页
目的观察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特异性抑制剂Cyclopamine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人口腔鳞癌组织中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成员Shh、Smo、Ptch、Gli-1表达;CCK8法检测对... 目的观察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特异性抑制剂Cyclopamine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人口腔鳞癌组织中Hedgehog信号传导通路成员Shh、Smo、Ptch、Gli-1表达;CCK8法检测对HSQ.89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Cyclopamine对HSQ-89细胞凋亡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yelopamine处理后HSQ-89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Hh家族成员Shh、Smo、Ptch、Gli-1在80例口腔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1.25%、56.25%、47.50%、53.75%,明显高于正常人;在低分化或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表达更高。Cyelopamine可抑制HSQ-89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且抑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Cyclopamine(0、5、10、20、40、80μmol/L)作用下,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3.0%、4.5%、28.2%、51.2%、62.7%,凋亡率分别为3.01%、3.36%、5.70%、9.42%。经Cyclopamine处理后HSQ-89细胞中bcl-2表达下降,bcl-xL、Bid等表达不变。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有多种基因异常表达增高,Cyclopamine可通过抑制bcl-2表达而发挥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信号转导 脱噬作用 增殖 CYCLOPAMINE
原文传递
Ki-67、EGFR、p53及RARβ在口腔鳞癌化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邱嘉旋 魏军水 +1 位作者 朱声荣 曹钟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 目的:通过检测PF方案(DDP+5-Fu)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状况,评价新辅助化疗PF方案对口腔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F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20例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的表达状况。结果:新辅助化疗前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EGFR、p53及RARβ表达变化显著,Ki-67、EGFR、p53分别由化疗前的75.0%、45.0%、40.0%降到化疗后的35.0%、15.0%、10.0%;RARβ由化疗前25.0%升至化疗后60.0%,P<0.05。EGFR、RARβ在新辅助化疗前后两组等级资料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后,口腔鳞癌细胞中Ki-67表达明显减少,表明PF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活性;下调EGFR、抑制p53基因突变及上调RARβ表达是其作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新辅助化疗 KI-67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P53 维甲酸受体-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鳞癌3p、9p染色体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陶人川 张艳 +2 位作者 辛军平 李秉琦 曾光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 3p、9p微卫星分析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改变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PCR为基础的微卫星分析技术 ,选取人正常口腔粘膜 (8例 )、口腔白斑 (31例 )及口腔鳞状细胞癌 (2 2例 )标本 ,分析分别位于3p(D3S6 5 9)、9p(D9S16 1、D9... 目的 探讨 3p、9p微卫星分析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改变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PCR为基础的微卫星分析技术 ,选取人正常口腔粘膜 (8例 )、口腔白斑 (31例 )及口腔鳞状细胞癌 (2 2例 )标本 ,分析分别位于3p(D3S6 5 9)、9p(D9S16 1、D9S15 7、D9S171)上四位点微卫星的改变。 结果 在正常口腔粘膜 (NOM )及单纯上皮增生组均未见等位基因的改变。在口腔鳞癌 (OSCC)组中 12 / 2 2 (5 4.5 % )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杂合性缺失 (LOH) ,异常增生组中 6 / 2 3(2 5 .1% )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还观察到这几个位点均存在一定频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OSCC组 9/ 2 2观察到MI,达 40 .9% ,异常增生组中达 2 1.9%。结论  3p、9p上可能存在与口腔鳞癌相关的抑癌基因。 3p、9p上这四位点的改变可能系口腔鳞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本研究提示该四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在一部分口腔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口腔 口腔鳞癌 3p 9p 染色体 杂合性缺失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抑制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跃平 竺涵光 +1 位作者 张志愿 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体外试验研究三氧化二砷对口腔鳞癌的可能治疗作用。方法: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为研究对象之一,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观察三氧化二砷作用于Tca8113细胞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采用平皿法姬姆萨染色观察三氧化... 目的:体外试验研究三氧化二砷对口腔鳞癌的可能治疗作用。方法:以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为研究对象之一,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观察三氧化二砷作用于Tca8113细胞的量效关系、时效关系。采用平皿法姬姆萨染色观察三氧化二砷对Tca8113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作用。以舌鳞状细胞癌临床新鲜标本组织块为研究对象之二,消化后细胞悬液与各浓度三氧化二砷、一定浓度的MTX、5Fu、PYM体外培养后MTT法测定临床舌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三氧化二砷对Tca8113细胞、临床舌癌细胞均有显著生长抑制作用。1μmolAs2O3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Tca8113细胞生长抑制率28.57%,克隆形成抑制率31.01%;3μmolAs2O3浓度Tca8113细胞生长抑制率58.36%,克隆形成抑制率76.63%;5μmolAs2O3浓度Tca8113细胞生长抑制率86.03%,克隆形成抑制率91.30%。体外药敏测定:1μmol浓度As2O3的临床舌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39.5%,3μmol浓度As2O3为47.2%,5μmol浓度As2O3为89%,MTX为36.5%,5Fu为41.3%,PYM为58.16%。临床药敏标准一般大于30%为敏感,PYM大于50%为敏感。结论:体外试验表明三氧化二砷可显著抑制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ca8113细胞的生长,对临床癌细胞也表现了良好的抗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剂 口腔鳞癌 药物敏感性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术后供区植皮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大明 王友元 +3 位作者 梁启祥 林钊宇 陈伟良 张彬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口腔鳞癌前臂皮瓣修复术后供区植皮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28例口腔鳞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患者,供区缺损采用全厚皮片修复,创面覆盖VSD装置。结果:治疗术后1周拆除VSD,除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口腔鳞癌前臂皮瓣修复术后供区植皮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28例口腔鳞癌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患者,供区缺损采用全厚皮片修复,创面覆盖VSD装置。结果:治疗术后1周拆除VSD,除1例皮片部分坏死外,其余所有植皮全部成活,植皮创平整。切口愈合良好,无结痂、渗出及感染。随访3~10个月,植皮颜色接近正常皮色。手部运动、感觉功能正常。结论:VSD在口腔鳞癌前臂皮瓣修复术后供区植皮中应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前臂皮瓣 皮片移植 口腔鳞癌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思秀 李小玉 +1 位作者 孔祥丽 冯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拥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6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C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拥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67例口腔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及其他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晚期病例、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的VEGF-C表达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5和<0.001),而VEGF-C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VEGF-C高表达组的LVD明显高于VEGF-C低表达组(P=0.001),但两组间MVD无统计学差异(P=0.125)。此外,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LVD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26)。结论 VEGF-C可能主要通过参与诱导口腔鳞癌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微血管密度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216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影响因素及放疗前、后生存质量评价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树斌 秦帅华 +1 位作者 易雅群 李新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调查口腔鳞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程度的影响因素及放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16例口腔鳞癌术后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评价心理困扰与社会经济和治疗因素的关系。采用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及... 目的:调查口腔鳞癌患者术后心理困扰程度的影响因素及放疗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16例口腔鳞癌术后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评价心理困扰与社会经济和治疗因素的关系。采用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及头颈癌特异模块问卷,通过配对t检验对受试者放疗前及放疗后3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年龄、AJCC分期、下唇正中切口是心理困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放疗前和放疗后,大多数功能领域和特定项目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临床医师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分期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程序,对心理困扰高风险人群作针对性筛查和额外心理、社会支持。放疗可改善及加重患者的特殊症状,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心理困扰 生存质量 量表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树突状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志勇 李声伟 +1 位作者 胡勤刚 田卫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3-105,131,共4页
目的 通过分析口腔鳞癌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特征性表型 ,以探讨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未经任何非手术治疗的初发口腔鳞癌患者标本 34例作为实验组 ,30例口腔正常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标记组织中树... 目的 通过分析口腔鳞癌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特征性表型 ,以探讨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方法 选择未经任何非手术治疗的初发口腔鳞癌患者标本 34例作为实验组 ,30例口腔正常粘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标记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DC)的CD1a,HLA_DR和CD83抗原 ,观察两种组织中的DC表达 3种抗原的状况 ,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CD83+ DC ,但均有CD1a+ DC ,其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浸润程度低于正常口腔粘膜组织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在口腔鳞癌组中有 2 7例癌实质内的DC表达HLA_DR抗原 ,其HLA_DR的阳性表达率为 79 4 1%。结论 口腔鳞癌组织中的DC ,其浸润程度下降并存在功能成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树突状细胞 免疫组化 DC 肿瘤抗原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晓明 李雅馨 +2 位作者 李金荣 李宁毅 贾暮云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观察口腔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的关系 ,探讨MMP -2对口腔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40例口腔... 目的 观察口腔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的关系 ,探讨MMP -2对口腔鳞癌血管生成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40例口腔鳞癌组织MMP -2表达和MVD ,并分析MMP -2表达与MVD及它们与口腔鳞癌组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MMP -2高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癌旁组织MMP -2低表达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5 )。MMP -2高表达、MVD与口腔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无关 ,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癌组织中MMP -2高表达的MVD均显著高于MMP -2低表达者 (P <0 .0 1)。结论 口腔鳞癌组织MMP -2高表达与MVD及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M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生成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cN_0的处理 被引量:13
19
作者 康非吾 吴正华 +2 位作者 黄欣 温玉明 王昌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规律及对cN0 患者的治疗原则。方法 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1980~ 2 0 0 1年住院的 10 2 4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的总体转移率为 36...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规律及对cN0 患者的治疗原则。方法 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1980~ 2 0 0 1年住院的 10 2 4例口腔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口腔鳞癌患者颈淋巴结的总体转移率为 36 6 2 %,其中舌癌转移率最高为 42 82 %,颊癌和下牙龈癌相近分别为 31 93%和32 76 %,口底癌转移率最低为 2 5 .0 0 %;cN0 患者的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 2 0 94%。口腔鳞癌的隐匿性转移与原发灶的部位、T分期等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肿瘤原发灶的部位、大小和临床分期等综合考虑分析 ,判断颈淋巴结情况 ,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颈淋巴结 CN0 处理 治疗原则
下载PDF
口腔白斑和鳞癌中p16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宏伟 胡碧琼 曹采方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在口腔黏膜白斑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技术检测了 10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白斑上皮单纯增生、11例白斑上皮轻度异常增生、10例白斑上皮中度异常增生、9例白斑上皮重度异常增生、10例鳞癌Ⅰ级、1... 目的 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在口腔黏膜白斑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特异性PCR技术检测了 10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白斑上皮单纯增生、11例白斑上皮轻度异常增生、10例白斑上皮中度异常增生、9例白斑上皮重度异常增生、10例鳞癌Ⅰ级、12例鳞癌Ⅱ级、8例鳞癌Ⅲ级标本的p16基因甲基化情况。结果 上述各组的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 0、5%、18%、10%、22%、50%、42%和 63%。p16基因甲基化率与口腔黏膜组织恶性度显著正相关,并与p16蛋白缺失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p=0 777 , rs=0 960, P<0 001)。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可作为白斑癌变和口腔鳞癌诊断的分子生物学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口腔鳞癌 P16基因 甲基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