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62
1
作者 陈德萍 曾智海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6-71,97,共6页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本文通过建立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联立方程模型,应用广义矩估计法(GMM)对联立方程进行估计研究,考察创业板上市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推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缓解。本文通过建立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联立方程模型,应用广义矩估计法(GMM)对联立方程进行估计研究,考察创业板上市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确实存在互动关系,在企业绩效中资本结构、成长能力、股权集中度、董事会兼任经理人和企业规模都对其有显著影响,而在资本结构中盈利性、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资产担保价值和企业规模五个因素对企业资本结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资本结构 企业绩效 互动关系
原文传递
VC是更积极的投资者吗?——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投入的证据 被引量:125
2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138,共14页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VC和非VC,并比较了它们在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VC和非VC,并比较了它们在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2)与非VC的普通机构投资者相比,VC在促进企业提高创新投入方面的效率更高;(3)在对内生性问题、替代变量问题和奇异值问题进行处理后发现,上述的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者 创业板 创新投入 数据
原文传递
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为何业绩变脸? 被引量:117
3
作者 逯东 万丽梅 杨丹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44,共13页
本文全面揭示了政治关联这一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业绩变化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行业环境和公司本身经营特点等因素后,作为一种只在上市时才能发挥作用且相对更容易获取的外部关系,发审委联系并不会导致创... 本文全面揭示了政治关联这一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对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业绩变化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行业环境和公司本身经营特点等因素后,作为一种只在上市时才能发挥作用且相对更容易获取的外部关系,发审委联系并不会导致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业绩恶化;而作为企业构建后将长期存在的一种关系资源,政治关联才是带来创业板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的重要因素。政治关联的负面效应进一步表现为:(1)有政治关联的公司更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不可持续性导致了上市后的业绩变脸;(2)政治关联抑制了公司的研发投资,削弱了公司上市后的研发创新能力。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在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市场环境下,政治关联会破坏企业的持续成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业绩变脸 政治关联 发审委联系
原文传递
基于ARIMA模型的短期股票价格预测 被引量:90
4
作者 吴玉霞 温欣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83-86,共4页
文章选取"华泰证券"250期的股票收盘价作为时间序列实证分析数据,通过建立ARIMA模型对创业板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规律和趋势进行了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短期动态、静态预测效果较好,可以为投资者和企业在进行相关决策时... 文章选取"华泰证券"250期的股票收盘价作为时间序列实证分析数据,通过建立ARIMA模型对创业板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规律和趋势进行了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短期动态、静态预测效果较好,可以为投资者和企业在进行相关决策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股票价格预测 创业板 ARIMA模型
下载PDF
政府补助、研发支出与市场价值——来自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8
5
作者 逯东 林高 杨丹 《投资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81,共15页
基于政治关联视角,本文以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和市场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没有有效地将政府给予的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上,政治关联尽管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政府补助,但却... 基于政治关联视角,本文以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和市场价值三者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没有有效地将政府给予的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上,政治关联尽管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政府补助,但却反而削弱了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未能带来企业市场价值的提高,政府资源的配置存在严重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政府补助 研发支出 市场价值
原文传递
退市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基于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分析 被引量:82
6
作者 谢柳芳 朱荣 何苦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5-102,共8页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正式开启,为新创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发行价格偏高、市盈率虚高、超募率较高、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发布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完善了创业...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正式开启,为新创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发行价格偏高、市盈率虚高、超募率较高、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发布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完善了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本文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视角,研究退市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但退市制度出台前后期间的盈余管理方式不同:退市制度出台前,公司主要实施应计盈余管理;退市制度出台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且主要实施销售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显著减少。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初步证明了退市制度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强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监管提供有效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退市制度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下载PDF
高管团队特征、薪酬差距与创业企业绩效 被引量:70
7
作者 孙凯 刘祥 谢波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高管团队通过制定战略决策来决定企业的战略方向。近年来,高管团队特征、薪酬差距等影响高管团队决策效率的因素也成为高管团队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12-2014年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数据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实证了... 高管团队通过制定战略决策来决定企业的战略方向。近年来,高管团队特征、薪酬差距等影响高管团队决策效率的因素也成为高管团队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12-2014年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数据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实证了高管团队特征和薪酬差距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薪酬差距在高管团队特征对创业企业绩效影响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平均教育水平、社会资本、海外背景、薪酬差距分别对创业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专业背景异质性分别对创业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分别在平均教育水平和专业背景异质性对创业企业绩效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高管团队特征 薪酬差距 企业绩效
原文传递
风险投资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吗?——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8
8
作者 陈见丽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7,共7页
本文以中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参与并不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更多技术创新资源,也不能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更多技术创新成果和效益,风险投资未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技... 本文以中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参与并不能为高新技术企业带来更多技术创新资源,也不能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更多技术创新成果和效益,风险投资未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一结论与利用创业板的融资功能,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初衷不符。为了提升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创业板监管当局应当以技术创新和成长性为尺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创业板发行审核、保荐、新股询价、股票禁售以及退市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创业板 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创新
原文传递
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65
9
作者 李曜 宋贺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66,共7页
基于2010-2013年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并购事件,本文探讨了风险投资(VC)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无VC支持企业,VC支持企业在并购宣告后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均显著更好。伴随着VC参与度(持股机构家数和持股比例)的提高,... 基于2010-2013年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并购事件,本文探讨了风险投资(VC)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比于无VC支持企业,VC支持企业在并购宣告后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均显著更好。伴随着VC参与度(持股机构家数和持股比例)的提高,企业的并购绩效显著上升。高声誉VC支持的企业并购绩效显著优于低声誉VC支持的企业。本文进一步给出VC提高企业并购绩效的作用机制的解释(1)VC可以缓解并购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并购溢价;(2)VC可以增强并购后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优化并购后的资源整合,提高了并购绩效。结论是:VC机构的监督功能在被投企业上市后的并购活动中发挥了正面作用。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大力推动VC行业发展、并引导VC参与企业的并购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风险投资 并购绩效 并购溢价 内部控制有效性
原文传递
高管减持与公司治理创业板公司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58
10
作者 李维安 李慧聪 郝臣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共12页
选取截止到2011年底高管所持股票已过禁售期的90家创业板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高管减持和股权结构对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机制对成长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管理者减持对公司... 选取截止到2011年底高管所持股票已过禁售期的90家创业板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高管减持和股权结构对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机制对成长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管理者减持对公司成长性的负面影响显著,初始股权结构是影响处于成长期的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主要因素,创业板公司在严格的监管制度下形成被动合规,在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其他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弱化,治理的有效性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嵌入企业生命周期变量后发现,随着公司的发展,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能逐渐凸显;加强对核心管理者减持行为的监管和优化股权结构有利于提升公司成长性,而创业板公司治理的高起点、高合规性在未来能够成为创业板公司真正实现高成长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企业生命周期 公司成长性 公司治理
原文传递
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的动机和效果检验 被引量:56
11
作者 曹廷求 张光利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87,共15页
高管是企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替换事件会给公司经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市场高管"扎堆"辞职现象为背景,分析了创业板市场高管辞职的动机、公司特征以及辞职事件的市场效应。我们发现在股价高估严重、绩效差的... 高管是企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替换事件会给公司经营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市场高管"扎堆"辞职现象为背景,分析了创业板市场高管辞职的动机、公司特征以及辞职事件的市场效应。我们发现在股价高估严重、绩效差的公司中,高管辞职概率大;在家族企业和"包装"费用高的企业中,更容易出现高管"扎堆"辞职的现象;创业板市场对高管辞职的反应显著为负,在持股高管辞职事件中表现更加突出。文章还发现我国创业板市场高管辞职的"信息效应"和"真实效应"不显著,但高管辞职事件带来了显著的"套现效应"。通过构建高管辞职套现动机指数,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而且掌握公司信息的强弱影响了高管辞职套现的动机。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辞职 创业板 公司治理 套现效应
原文传递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和大股东减持股份的动因及后果——从风险偏好转向风险规避的“偏好逆转”行为研究 被引量:50
12
作者 陈维 吴世农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53,共11页
创业板公司高管和大股东不断减持其股份套取现金,引发诸多争议。本文从财务绩效、股权结构、市场态势、减持后果等方面研究高管和大股东的减持套现行为。研究发现:第一,无论如何,大股东和高管面对高额收益,具有强烈的减持动机;第二,在... 创业板公司高管和大股东不断减持其股份套取现金,引发诸多争议。本文从财务绩效、股权结构、市场态势、减持后果等方面研究高管和大股东的减持套现行为。研究发现:第一,无论如何,大股东和高管面对高额收益,具有强烈的减持动机;第二,在高管减持过程中,其减持比例与公司成长性成反比,并具有明显的择机特征;第三,在大股东减持过程中,其减持比例与公司盈利能力及资产质量成反比,但与股价高低无关,表明无论股价高低,其仍然减持套现获取高额收益;第四,第一大股东对其他大股东与高管的减持行为无制约作用;第五,高管和大股东的减持行为导致市值下降,造成投资者损失。尽管公司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对高管和大股东减持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面对巨额的确定性收益,其选择了减持套现以规避风险,表明具有冒险和创业精神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和大股东从风险偏好转向风险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风险偏好 创业板
原文传递
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商业模式分类研究:以现代服务业为例 被引量:47
13
作者 吴晓波 姚明明 +1 位作者 吴朝晖 吴东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4-77,共14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已经与传统制造业逐渐融合,商业模式的研究视角也开始由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向跨产业价值网络转变。构建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依据截至2011年...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已经与传统制造业逐渐融合,商业模式的研究视角也开始由传统的产业价值链向跨产业价值网络转变。构建基于价值网络视角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依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创业板上的62家现代服务业企业,运用专家问卷打分的方法及计算机算法和程序进行聚类分析,共识别出6类典型商业模式,分别是:长尾式商业模式、多边平台式商业模式、免费式商业模式、非绑定式商业模式、二次创新式商业模式和系统化商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模式 价值网络 现代服务业 创业板
原文传递
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陈良华 孙健 张菡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8,共5页
通过对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的业绩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各业绩指标变化不一。在此基础上用回归模型研究了风险投资背景、行业等因素对业绩变化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对深圳中小企业板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IPO 业绩
下载PDF
创业板公司并购价值评估问题研究--基于我国2010、2011年创业板公司并购数据分析 被引量:41
15
作者 王竞达 瞿卫菁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34,95,共9页
本文以我国2010年和2011年创业板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评估和交易定价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并从评估技术方面对创业板并购中的资产评估增值度、资产评估方法选择差异、收益法参数确定、关联和非关联交易、重大和非重... 本文以我国2010年和2011年创业板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案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评估和交易定价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并从评估技术方面对创业板并购中的资产评估增值度、资产评估方法选择差异、收益法参数确定、关联和非关联交易、重大和非重大并购重组进行分析,提出应综合运用各种评估方法,规范收益法评估参数确定。还从监管方面提出应加大监管力度,进一步运用市场机制,减少置入与置出资产、关联和非关联交易、重大和非重大并购重组之间的评估差异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并购 企业价值评估 交易定价 评估方法
原文传递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因素及监管对策初探 被引量:35
16
作者 叶春和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5-91,共7页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启动,如何有效评估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因素,探析有效的监管对策已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在总结分析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监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面临的风险因素,并结合国内外监管实践,...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启动,如何有效评估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因素,探析有效的监管对策已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本文在总结分析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监管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面临的风险因素,并结合国内外监管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对策,以期做到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做好监管工作,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服务国民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风险因素 监管
原文传递
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国际经验比较及我国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32
17
作者 陆岷峰 陈志宁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8,共5页
酝酿十余年之久的创业板市场在我国终于开启,推出创业板意义重大。为了使创业板市场能够顺利建立并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其作用和功能,我国既要吸取国外创业板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及教训,也要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个... 酝酿十余年之久的创业板市场在我国终于开启,推出创业板意义重大。为了使创业板市场能够顺利建立并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其作用和功能,我国既要吸取国外创业板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及教训,也要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措施。据此,本文在设立模式、资源结构、监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退市制度、交易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等方面对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国际经验 对策
下载PDF
风险投资介入创业企业偏好及其方式研究——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37
18
作者 吴翠凤 吴世农 刘威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1-160,共10页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风险投资介入中国创业企业的偏好及其方式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在投资偏好上,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很近,或创业企业有财务性竞争优势时,即拥有负债不... 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355家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风险投资介入中国创业企业的偏好及其方式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在投资偏好上,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很近,或创业企业有财务性竞争优势时,即拥有负债不付息与负债赚息的盈利模式时,风险投资介入创业企业的可能性更大;(2)在联盟介入方式上,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较近,或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较近又同时拥有创业板IPO的经验时,或当风险投资与承销商是母子公司或财务顾问等利益关系时,风险投资单独投资的可能性更大;(3)在同一风险投资重复介入方式上,当风险投资介入后创业企业上市所需时间越长,或当风险投资距离创业企业较远,或当风险投资越成熟,同一风险投资再次介入的可能性越大;(4)在不同风险投资分批介入方式上,后期介入的风险投资更年轻,但介入价格更高、投资额更大、持股比例更低,说明年轻的风险投资通常不轻易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更多地搭载成熟风险投资的"顺风车"来分享投资收益,但同时付出的代价也比前期介入风险投资的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投资偏好 介入方式 创业板
下载PDF
中国创业板市场: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34
19
作者 吴晓求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4,136,共10页
本文在简要分析全球创业板市场形成、发展的历史动因和成败之源的基础上,对运行一年多来的中国创业板市场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创业板市场目前存在着寻租股东突击入股、退市机制缺失等九大隐忧。这些隐忧有的扭曲了市场公平原则,有的则... 本文在简要分析全球创业板市场形成、发展的历史动因和成败之源的基础上,对运行一年多来的中国创业板市场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创业板市场目前存在着寻租股东突击入股、退市机制缺失等九大隐忧。这些隐忧有的扭曲了市场公平原则,有的则损害了市场效率。本文从经济发展、金融结构变革、创业型中小企业成长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角度入手,详细分析了中国发展创业板市场的有利因素,并勾划了中国创业板市场未来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机构 资本市场 创业板
原文传递
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7
20
作者 陈德萍 陆星廷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52,共6页
自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控股股东未进行股权质押的创业板上... 自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启以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控股股东未进行股权质押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选择向上操纵盈余的盈余管理动机更强;且发现引入的股权制衡度能显著抑制了公司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板 股权质押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股权制衡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