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2015年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119
1
作者 马国霞 於方 +6 位作者 王金南 周夏飞 袁婧 牟雪洁 周颖 杨威杉 彭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4-1482,共9页
基于空间分辨率1km的遥感影像数据,对我国2015年31个省市区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进行核算.核算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GEP为72.81万亿元,GGI指数(GEP与GDP比值)为1.01,其中西藏和青海的GGI指数最高,大于10.生态调节服务是生态系统最... 基于空间分辨率1km的遥感影像数据,对我国2015年31个省市区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进行核算.核算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GEP为72.81万亿元,GGI指数(GEP与GDP比值)为1.01,其中西藏和青海的GGI指数最高,大于10.生态调节服务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态服务类型,其价值为53.14万亿元,占GEP的73.0%.湿地生态系統的生态服务量最大,为28.08万亿元,占GEP的42.4%;其次是森林生态系統,为19.89万亿元,占GEP的30.0%;草地生态系统为10.66万亿元,占GEP的16.1%.单位面积GEP和人均GEP的区域差距较大,西部地区的人均GEP相对较高,东部地区的单位面积GEP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服务评估 价值核算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94
2
作者 姜文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6,40,共4页
森林涵养蓄水价值量核算方法较多,包括土壤蓄水估算法、水量平衡核算法、多因子回归法和用地下径流增长法计算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但此方法存在一个问题,需要分别求出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然后进行合成。在合成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叠加... 森林涵养蓄水价值量核算方法较多,包括土壤蓄水估算法、水量平衡核算法、多因子回归法和用地下径流增长法计算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但此方法存在一个问题,需要分别求出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然后进行合成。在合成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叠加等问题,使计算结果偏离实际,为此提出了森林涵养水源价值量核算模糊数学模型,V=(A○R).S,A为要素评价的权重值,R为影响森林涵养水源单要素评判矩阵所组成的综合评价矩阵,S为水资源价格向量,S=(P,P1,P2,P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涵养水源 价值核算 土壤蓄水估算法 水量不衡核算 多因子回归法 地下径流增长法 模糊数学模型
下载PDF
价值核算是环境核算的关键 被引量:74
3
作者 李金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7,共7页
实行环境核算是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 ,而价值核算则是环境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环境价值构成和核算问题。
关键词 价值核算 环境核算 环境价值 人力资本法 计量方法 收益资本化
下载PDF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58
4
作者 张颖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42,共6页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有必要进行价值核算,首先对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了分类,并按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9个样点,采用市价法和机会成本法分别对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了核算,其结果分别为67065.27亿元...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有必要进行价值核算,首先对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进行了分类,并按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9个样点,采用市价法和机会成本法分别对我国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了核算,其结果分别为67065.27亿元和72891.50亿元,最后根据收益最大化法计算了最优贴现率为5.5%,再根据经济控制论中一维波的方法对核算误差进行处理,得出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核算价值为70308.4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森林生物 多样性 价值核算 市价法 机会成本法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土地资源核算体系设计与实证 被引量:79
5
作者 薛智超 闫慧敏 +1 位作者 杨艳昭 封志明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5-1731,共7页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崭新概念,国内外尚未见编制先例,需要对其进行开创性探索与实践。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土地资源资产核算...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崭新概念,国内外尚未见编制先例,需要对其进行开创性探索与实践。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核算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的方法与体系的基础上,探索性阐述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土地资源核算的目标、内容与原则,并结合浙江省湖州市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研究实例探讨了土地资源核算的难点和发展方向。该研究建立的土地资源资产核算体系以核算土地利用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资源资产变化为主线,反映土地资源资产在核算期间数量、质量和价值量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化是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上的难点,土地数量与质量变化会通过改变土地的功能改变土地资源的价值。然而,目前的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化方法还不能够客观体现土地资源因其区位和质量差异所引起的功能差异。借鉴土地多功能性理论,建立土地功能价值定量化评估方法将是开展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值得尝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土地资源 土地功能 价值核算
原文传递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研究 被引量:65
6
作者 肖序 王玉 周志方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1-29,共9页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针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编制范围、要素确认以及报表披露等难点与重点问题,文章循序渐进地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进行探索,围绕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针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过程中出现的编制范围、要素确认以及报表披露等难点与重点问题,文章循序渐进地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进行探索,围绕报表编制的理论基础,科学界定自然资源核算范围,并阐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净资产三大核心要素,利用实物与价值双重核算属性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计量。通过建立一套动静结合的报表体系,包括自然资源资产汇总核算表、自然资源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自然资源质量表等,由此形成较为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框架,以期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信息披露,帮助政府部门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绩效进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实物核算 价值核算 政府生态绩效考核
下载PDF
中国森林碳汇价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张颖 周雪 +1 位作者 覃庆锋 陈珂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131,共8页
为了更好地评估我国森林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促进碳汇市场的发展,采用国民经济核算(SNA)的方法,根据最新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2003--2008年的森林碳汇进行了核算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8年,我国森林碳... 为了更好地评估我国森林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促进碳汇市场的发展,采用国民经济核算(SNA)的方法,根据最新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2003--2008年的森林碳汇进行了核算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8年,我国森林碳储量、碳汇量是增加的,二者年均增长3.55%左右。在价值核算上,2003年我国森林碳储量价值为7291.85亿元,2008年为7286.30亿元,年均减少约0.015%。2003、2008年森林碳汇价值量分别为258.67亿和258.51亿元,年均减少0.034%,这主要是由于森林碳汇价格下降引起的。另外,2003年我国森林碳汇总产值约占林业总产值的4.41%,2008年约占林业总产值的1.79%。2003--2008年,森林碳汇的eaGDP(environmentadjustedGDP)增长速度为17.21%,超过了同期GDP的平均增长速度(9.5%),但在此期间,森林碳存量价值、流量价值均有所下降。研究也表明,我国森林碳汇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GDP的影响大约在0.1%~0.2%之间,其经济潜力并不是十分巨大。研究建议,需要对森林碳汇市场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一味地强调森林碳汇的市场作用和空间并不利于解决森林生态、气候变化等问题,更不利于林业的长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森林碳汇 价值核算 碳汇市场 经济发展
下载PDF
生态价值核算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3
8
作者 於方 杨威杉 +1 位作者 马国霞 周颖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14期18-24,共7页
生态价值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科学依据。本文对国内外生态价值核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生态价值核算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总结分析,从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标准化、参数本... 生态价值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科学依据。本文对国内外生态价值核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生态价值核算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总结分析,从生态价值核算方法标准化、参数本地化、政策决策应用化和生态产品交易等角度,对促进我国生态价值核算从学术研究向实践管理转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价值 生态产品 生态补偿 价值核算
下载PDF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47
9
作者 张林波 陈鑫 +5 位作者 梁田 王昊 郝超志 任耀发 李宇昂 吴舒尧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3-756,共14页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相关学者和科研机构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成果应用开展了大量研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逐渐成为生...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相关学者和科研机构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与成果应用开展了大量研究,生态产品价值核算逐渐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为系统梳理我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研究进展,识别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系统归纳的方法,总结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发展历程,解读了国家对相关工作的部署安排与地方实践进展,识别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在核算范围与技术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发展历程划分为科学探索、实践推进和深化铺开3个阶段;发现了我国在当前研究中普遍将生态产品价值等同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现象;明确了生态产品价值在当前无法被精确核算且核算结果不具有实际经济意义的现状.针对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科目与范围不一致、实物量评估方法不确定性大以及价值量定价机制主观性强等问题,研究指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和近期相结合的过程,应当像GDP一样核算GEP,下一步地方推进工作建议从完善基础理论框架、建立统计核算技术、形成地方业务能力和推进核算成果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核算 存在问题 决策应用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现状、评述与改进方向 被引量:43
10
作者 史丹 王俊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概念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制度创新,但其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如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资源类别未能达成共识,对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界定不清晰,价值核算还不准确等。此外,其编制工作也进展缓慢。本文认为,自...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概念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制度创新,但其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如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资源类别未能达成共识,对资产、负债和权益的界定不清晰,价值核算还不准确等。此外,其编制工作也进展缓慢。本文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础理论和方法都尚不成熟,需要重新诠释概念,并引入新的核算方法,使其中的资产、负债和权益概念更加清晰,数量核算和价值核算方法更加科学。可以另辟蹊径,借鉴生态足迹的思想,从三方面做出改进:第一,将资源类别界定为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能源矿产和非能源矿产七类,以避免重复核算问题。第二,进一步明确土地和矿产两类资源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含义,可以引入生态足迹方法,用土地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分别衡量土地资产、土地权益和土地(过载)负债,使得土地过载负债的核算成为可能,且在土地权益核算时能够同时考虑土地面积和质量;可以用已消耗的矿产资源衡量环境负债,以避免环境负债价值的系统性偏误问题。第三,可以将生态足迹方法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结合起来,以估算土地的资产、权益和负债价值,以避免土地价值估算的系统性偏误问题;可以用改进的市场价格法核算矿产或环境的三种价值,避免环境负债价值核算的随意性。引入生态足迹方法可以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和权益概念更加清晰易懂,并使得资源的数量核算和价值核算方法更加科学,结果更加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数量核算 价值核算 土地 矿产 生态足迹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被引量:43
11
作者 SHI Yao WANG RuSong +1 位作者 HUANG JinLou YANG WenR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17期2120-2131,共12页
Since Westman(1977) and Ehrlich(1982) put forward the concepts of "the service of nature" and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respectively,methods for conducting value accounting for them,and their p... Since Westman(1977) and Ehrlich(1982) put forward the concepts of "the service of nature" and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respectively,methods for conducting value accounting for them,and their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ve become the subjects of intense study.Based on an overview of available research findings,we discuss three scientific hypotheses.First,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offer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rvice functions.Second,changes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lie not only in the number of ecosystem types and the coverage area of each type,but also in their quality.Third,the value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should be assessed both in terms of the value stocked and the value added.We collected land use data from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1999-2008,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data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from the 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 for the same period.We then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over the 10-year period.Considering temporal change,the total value(stocked) of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decreased from 6.82 trillion Yuan RMB in 1999 to 6.57 trillion Yuan RMB in 2008.During that period,the positive value decreased by 240.17 billion Yuan RMB and the negative value increased by 8.85 billion Yuan RMB.The decrease in total value lies mainly in the humidity control,soil formation,and waste recycling functions.The total value(added) of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increased by 4.31 billion Yuan RMB in 2000,but decreased by 0.13 billion Yuan RMB in 2008(based on the constant price of China in 1999).The value(added) was a negative figur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change,we can see that the supply of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fell slightly over the past 10 years,mainly in Northeast and Southern China.As a resul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ecosystems,the loss of ecosystem service functions' value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中国陆地 时空变化 变化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陆地生态系统 价值核算 归一化植被指数
原文传递
生态公益林价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钟全林 曹建华 王红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37-542,共6页
论文采用成本法、意愿调查法、森林环境效果评价法及木材需求曲线修正法等方法对井冈山林区生态公益林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经计算,成本法(社会贴现率以10%计算)、意愿调查法、森林环境效果评价法及木材需求曲线修正法的... 论文采用成本法、意愿调查法、森林环境效果评价法及木材需求曲线修正法等方法对井冈山林区生态公益林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经计算,成本法(社会贴现率以10%计算)、意愿调查法、森林环境效果评价法及木材需求曲线修正法的计算结果比例为0.4592∶0.2185∶1.7106∶1。分析认为,以木材需求曲线修正法得出的每年森林资源价值平均为1302元hm2较为合理可作为区域内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值成本法计算的年成本值597.9元hm2可作为生态公益林补偿的最低限值意愿调查法计算的每年支付意愿值284.5元hm2可作为当地受益群众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价值核算 木材需求曲线修正法 成本法 意愿调查法 森林环境 效果评价法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理论与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3
作者 孟祥江 侯元兆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2,共5页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受到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提供生态服务内容的多样性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方法和价值评估体系。文中在综合各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初...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受到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由于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复杂性、提供生态服务内容的多样性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方法和价值评估体系。文中在综合各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初步分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净化环境、农田防护、景观游憩以及生物多样性维护等7类,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近年来森林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理论与评估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核算 评估方法
原文传递
生态产品的属性及其价值溯源 被引量:37
14
作者 潘家华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第6期72-74,共3页
生态产品是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密切关联的第三类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产品,可分为自然要素产品、自然属性产品、生态衍生品、生态标识产品四类,具有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等不同的消费属性特征。对于具有不同属性的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是与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密切关联的第三类满足人民需求的特殊产品,可分为自然要素产品、自然属性产品、生态衍生品、生态标识产品四类,具有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等不同的消费属性特征。对于具有不同属性的生态产品,可基于恢复或治理成本、生态红利、市场核算价值、直接市场收益、生态保护投入、消费者的显性偏好等进行价值核算统计。纯公共生态产品的价值,由政府主体作为纳税人和子孙后代、生命共同体的代表负责实现或转换;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实现的,是准公共物品属性的主要为自然属性的生态产品;市场主体则主要负责私人物品一类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市场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属性 价值核算 价值实现机制
下载PDF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核算的市场逼近理论和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郎奎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4,共7页
森林生态效益在森林生态资源总价值中主要是一种间接的使用价值。本文定义了包括 1 0种森林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森林生态效益和为建立良好环境市场的森林生态效益有效面积系数 ,指出森林生态效益的物理量和货币量是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模... 森林生态效益在森林生态资源总价值中主要是一种间接的使用价值。本文定义了包括 1 0种森林生态效益在内的广义森林生态效益和为建立良好环境市场的森林生态效益有效面积系数 ,指出森林生态效益的物理量和货币量是两类性质截然不同的模型 ,其物理量是一种广义线性模型———似乎不相关模型。根据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特征和纠正其“市场失灵”的程度 ,定义了绿色帕累托最适度。森林生态效益的货币计量主要应采用替代市场法 ,这是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货币量的科学计量的必要条件。为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货币的“内部化”和“科学化”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的“市场逼近”理论。根据森林生态效益和它的替代商品效能的相似性和价格的可替代度等 ,采用数值逼近的方法 ,确定森林生态效益市场逼近系数的基本法则和数学模型。这是未来环境市场应具有的基本品格。构造了森林生态效益的两类货币构造模型 ,为最终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内部化”的基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生态效益 价值核算 市场逼近理论 森林环境 绿色帕累托最适度
下载PDF
环境资产价值计量:理论基础、国际实践与中国选择——基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视角 被引量:34
16
作者 王乐锦 朱炜 王斌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1,共9页
环境资产价值计量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难点。本文从环境资产及其价值计量范围、经济学特征、价值计量的属性和方法等方面梳理了环境资产价值计量的基础性范畴;归纳总结了联合国、欧盟和代表性国家现有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环境资... 环境资产价值计量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难点。本文从环境资产及其价值计量范围、经济学特征、价值计量的属性和方法等方面梳理了环境资产价值计量的基础性范畴;归纳总结了联合国、欧盟和代表性国家现有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环境资产价值计量的主要做法及其启示;从环境资产核算角度分析了SNA的缺陷、SEEA的改进及其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区别。基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目标,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划分为自然资源及其耗减、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退化三个核算层次。现阶段基于交换价值概念采用市场估值方法编制三层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较优选择;但应先编制核算自然资源及其耗减的第一层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同时,尝试编制核算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第二、第三层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以附表的形式加以列报,待试编成熟之后再将其嵌入报表体系;三层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不同环境资产应按其特征选用市场估值方法中的不同价值计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产 价值计量 价值核算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原文传递
水资源核算及对GDP的修正——以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例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舒曼 曲福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对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水资源核算的结果表明 ,以GDP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过高地估计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扣除水资源价值损失 ,1994~ 1997年区域GDP平均下降 5 5 8% 。
关键词 水资源 价值核算 绿色GDP 东部发达地区 中国
下载PDF
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刘芳明 刘大海 郭贞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3,19,共7页
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是推动海洋碳汇市场交易、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探讨了海洋碳汇及海洋碳汇价值内涵,提出海洋碳汇经济价值分狭义与广义两种,重点分析了广义海洋碳汇价值的特点和构成,运用"总经济价值... 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是推动海洋碳汇市场交易、促进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探讨了海洋碳汇及海洋碳汇价值内涵,提出海洋碳汇经济价值分狭义与广义两种,重点分析了广义海洋碳汇价值的特点和构成,运用"总经济价值法"核算广义海洋碳汇价值,构建了分类价值指标体系和分类核算方法。最后从海洋碳汇资源调查监测方法学、评估与核算标准体系、海洋增汇项目开发、海洋碳汇政策保障等角度提出海洋碳汇发展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碳汇 价值核算 “五分类”模型 总经济价值
下载PDF
江苏省大气资源价值损失核算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舒曼 曲福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8-129,共2页
在大气资源实物核算基础上进行了大气资源的价值损失核算,即对大气污染的损失用货币加以量化。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大气资源污染损失每年高达100亿元,扣除大气资源价值损失,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3%,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 在大气资源实物核算基础上进行了大气资源的价值损失核算,即对大气污染的损失用货币加以量化。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大气资源污染损失每年高达100亿元,扣除大气资源价值损失,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3%,表明江苏省经济增长是以牺牲一定的资源环境为代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大气资源 价值损失 核算 价值核算 污染损失
下载PDF
中国森林资源资产核算及负债表编制研究——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被引量:30
20
作者 张颖 潘静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3,共8页
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联合国最新的国民账户体系(SNA2008)、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账户(SEEA2012)和我国第七、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进行了森林资源资产核算,编制了2008—2013年资源资产的实物量、价值量账户和资产负债... 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联合国最新的国民账户体系(SNA2008)、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账户(SEEA2012)和我国第七、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进行了森林资源资产核算,编制了2008—2013年资源资产的实物量、价值量账户和资产负债表。结果表明,2008—2013年我国森林资源资产的实物量是增加的,林地资源资产和林木资源资产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44%和2.01%。在价值量上,森林资源资产也表现为增长,年均增长率为2.10%,资源资产负债率为20.86%,低于75%的警戒线水平。另外,研究也表明,根据现有的数据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开展森林资源资产核算、编制资产负债表是可行也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价值核算 资产负债表编制 资源资产管理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