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腿皮肤撕裂伤64例治疗体会
1
作者 唐志万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0年第6期698-699,共2页
小腿皮肤撕裂伤是创伤外科的常见病,我院于1994/1999期间,对64列小腿皮肤撕裂伤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就处理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个别病例失败原因分析如下。
关键词 皮肤撕裂伤 小腿 治疗体会 创伤外科 失败原因分析 术中 常见病 注意事项 效果 处理方法
下载PDF
核因子-κB圈套寡核苷酸对核因子-κB活性及创伤炎症反应大鼠肝脏功能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华平 徐祥 +4 位作者 杨文军 王付龙 刘东擘 胡承香 王正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4-729,共6页
目的 探讨核因子 (NF) -κB圈套寡核苷酸 (ODN)对NF -κB活性及创伤炎症反应大鼠肝脏功能损害的影响。 方法 利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 (EMSA) ,测定合成的环状哑铃形圈套ODN对NF -κB的DNA结合能力的竞争抑制作用 ;利用NF -κB反应性... 目的 探讨核因子 (NF) -κB圈套寡核苷酸 (ODN)对NF -κB活性及创伤炎症反应大鼠肝脏功能损害的影响。 方法 利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 (EMSA) ,测定合成的环状哑铃形圈套ODN对NF -κB的DNA结合能力的竞争抑制作用 ;利用NF -κB反应性报告细胞株HEK -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d2EGFP) ,观察圈套ODN瞬时转染对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Wistar大鼠 96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性炎症组、圈套ODN组和无关ODN组。利用EMSA检测各组肝脏组织NF -κB的DNA结合活性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NF -α、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mRNA水平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IL - 6的蛋白水平。 结果 设计的环状哑铃形圈套ODN对NF -κB的DNA结合能力具有竞争抑制作用 ,1 μg ml和 2 μg ml圈套ODN瞬时转染HEK -d2EGFP ,可明显抑制p6 5蛋白诱导的d2EGFP表达。大鼠创伤性炎症后 3h ,肝脏NF -κB活性开始升高 ,伤后 1 2h达高峰。肝脏组织TNF -α、IL - 6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也明显上升 ,与NF -κB的活性改变一致。圈套ODN治疗后 ,大鼠肝脏组织TNF -α、IL - 6的表达明显下降 ,肝脏功能明显好转 ,而无关ODN则没有治疗效果。 结论 设计的靶向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N NF—κB 鼠肝 大鼠 TNF—α 肝脏功能 IL-6 DNA结合 EGFP 肝脏组织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制备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创面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马忠锋 柴家科 +3 位作者 杨红明 刘强 许明火 尹会男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4,F007,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分别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使用 Dispase /Triton X 10 0 (中性蛋白酶 /曲拉通 )和高渗盐水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两种方法去除猪表皮及真皮中的细胞成分 ...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分别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使用 Dispase /Triton X 10 0 (中性蛋白酶 /曲拉通 )和高渗盐水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两种方法去除猪表皮及真皮中的细胞成分 ,分别得到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和 。 6 3只 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分别使用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自体刃厚皮及猪脱细胞真皮基质 +自体刃厚皮覆盖 ,术后观察移植物成活率和植皮区收缩率 ,同时取移植物进行组织学观察 ,并与单纯自体刃厚皮移植相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制备的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分别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的移植物成活率和植皮区收缩率差异无显著性 ,组织学观察显示复合皮上皮化良好 ,胶原纤维排列有序 ,基底膜结构完整。两复合皮组术后第 6周移植物成活率与自体刃厚皮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术后第 4周开始两复合皮组移植物收缩率明显降低。结论 两种方法制备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皮复合移植都能很好地修复全层皮肤缺损 ,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脱细胞 真皮基质 创面移植 复合移植 皮肤移植
下载PDF
台州“云娜”号台风致伤伤员的医学救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永高 吴立群 缪春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对台州市急救中心救治的265例台风致伤伤员的伤情、致伤原因及救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迅速在急诊科成立了抗台急救指挥中心,建立分工明确的急救网络,快速有效地救治伤员。结果急诊科通过及时有效的救治,伤员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目的对台州市急救中心救治的265例台风致伤伤员的伤情、致伤原因及救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方法迅速在急诊科成立了抗台急救指挥中心,建立分工明确的急救网络,快速有效地救治伤员。结果急诊科通过及时有效的救治,伤员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仅2.64%,死亡率1.13%,从而大大降低了台风灾害的损失。结论总结台风灾害医学救治的成功经验和准备不足的教训,为抗台医学救治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医学 台风 创伤和损伤 急救
下载PDF
Road Traffic Injuries
5
作者 王正国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创伤 撞击伤 死亡 卫生统计
下载PDF
残疾人因交通事故致健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孙红兵 石岩彬 庞华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31-32,47,共3页
目的探讨残疾人因交通事故致健侧损伤的法医学伤残鉴定中应考虑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此类损伤鉴定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同意见深入分析,讨论三种不同的鉴定结论中,哪一种更为客观、更趋全面、合理。结果第一种鉴定意见过于简单、片面;第二种... 目的探讨残疾人因交通事故致健侧损伤的法医学伤残鉴定中应考虑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此类损伤鉴定中出现的问题和不同意见深入分析,讨论三种不同的鉴定结论中,哪一种更为客观、更趋全面、合理。结果第一种鉴定意见过于简单、片面;第二种鉴定意见缺乏科学性,不宜借鉴;第三种鉴定意见符合实事求是、综合评定的鉴定原则。结论残疾人因交通事故致健侧损伤的法医学伤残评定应采取整体评价、综合评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交通事故 伤残评定 法医学鉴定 损伤鉴定 交通事故 残疾人 健侧 综合评定 伤残鉴定 鉴定结论 实事求是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受创皮肤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傅小兵 王亚平 +2 位作者 常国友 马诺山 盛志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3-25,共3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stgrowthfactor,FGF)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但对皮肤的修复与再生的作用研究尚少,为此设计了本实验研究。采用大鼠与小型猪背部创伤模型,在无菌条件下用手术刀在动物背部...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stgrowthfactor,FGF)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作用,但对皮肤的修复与再生的作用研究尚少,为此设计了本实验研究。采用大鼠与小型猪背部创伤模型,在无菌条件下用手术刀在动物背部切割皮肤,形成面积约2.5cm2的圆形创面。分别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60U/cm2创面以及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处理创面,隔天换药一次。结果表明,bFGF具有显著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上皮化速率以及增加愈合组织抗张力强度等作用。bFGF显著促进受创皮肤的再生效应可能与它能直接作用于皮肤基底细胞上特异性bFGF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修复术 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下载PDF
创伤性脓毒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隰建成 马远征 +5 位作者 周宝桐 林洪远 何忠杰 张星火 付小兵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在创伤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组织TNFαmRNA的表达。结果CLP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TNFαm...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在创伤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组织TNFαmRNA的表达。结果CLP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TNFαmRNA表达逐渐增高,48h达峰值后开始降低,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组织TNFαmRNA表达的增高首先局限于创伤局部(小肠12hP<0.01,24h达峰值),然后进入血循环,再转移至敏感器官肺和肝组织中(肺24hP<0.01,48h达峰值;肝24hP<0.05,48h达峰值)。结论TNFαmRNA表达的增高在脓毒症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创伤 基因表达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MRNA表达 肝组织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提高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创伤脓毒症的认识 被引量:26
9
作者 姚咏明 刘辉 盛志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1-564,共4页
尽管当今生物技术及医疗监护手段飞速发展,但创伤后脓毒症(sepsis)的临床治疗收效甚微,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系严重创伤最主要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约40%的脓毒症患者最终会发生休克,每年约有36万欧美患者死于严重脓毒症... 尽管当今生物技术及医疗监护手段飞速发展,但创伤后脓毒症(sepsis)的临床治疗收效甚微,其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系严重创伤最主要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据统计,约40%的脓毒症患者最终会发生休克,每年约有36万欧美患者死于严重脓毒症和多器官损害。重症监护病房约60%的死亡由脓毒性休克所致,这一比例在65岁以上患者群中更高。分析表明,全世界10%的死亡患者与脓毒症密切相关。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提醒我们,脓毒症的防治非常困难,其发病过程牵涉到全身机体的各个系统改变,要提高创伤后脓毒症的临床救治效果必须阐明其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脓毒症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脓毒症患者 脓毒性休克 重症监护病房 病理生理机制 临床治疗 多器官损害 65岁以上 生物技术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加速皮肤创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郝杰 彭波 +4 位作者 杨云霞 包旭 朱玲 冯云 范爱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6年第4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ed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以及家兔皮肤切割伤愈合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建立约10%的大鼠烫伤面积和长约10cm家兔切割伤后,测定给不同剂量的rhEGF治疗后不...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ed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对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以及家兔皮肤切割伤愈合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建立约10%的大鼠烫伤面积和长约10cm家兔切割伤后,测定给不同剂量的rhEGF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烫伤创面愈合面积,创伤组织的病理组织学以及测定愈合时间来观察rhEGF对皮肤创伤的治疗作用。结果:rhEGF小、中、大剂量(每cm2创面200IU,400IU,800IU)可以缩短大鼠皮肤深Ⅱ度烫伤和家兔皮肤切割伤愈合的时间,同一时间内大鼠烫伤愈合面积高于对照组,同时还可以增加表皮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三个剂量之间未见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局部应用rhEGF可以促进实验性皮肤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烫伤 切割伤 愈合
下载PDF
高渗盐水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单核细胞表面分子14/16表达及血浆抗炎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丹枫 万曦 +2 位作者 魏捷 程邦昌 徐金金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及血浆抗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2007年3至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室内收治的3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前至少有一次测量收缩压≤90mmHg...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单核细胞CD14/CD16表达及血浆抗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2007年3至10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室内收治的3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前至少有一次测量收缩压≤90mmHg,存在明显的胸腹或四肢出血;若确认创伤达6h以上、孕妇或伴有慢性疾病患者排除此研究之列。患者入急诊室后立即静脉输注250mlHSD(7.5%氯化钠+6%右旋糖酐-70,HSD治疗组)或0.9%氯化钠(对照组)。分别在输液前、输液后1、3、6、24h采上肢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动态观察单核细胞表面CD14和CD16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IL-1ra,1L-10和TNF-α水平,记录液体输入量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基础值比较HSD组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明显增加,而CD14^+CD16^+亚群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结果却相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SD显著降低促炎性因子TNF-α的产生(P〈0.05),而显著加强抗炎性因子IL-1ra和IL-10的释放(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D组患者血浆渗透压仅呈暂时性轻度升高。结论HSD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有较好的免疫调节和抗炎性反应效应,对预防创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盐水 创伤性休克 单核细胞 抗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软组织损伤性腰痛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5期59-59,共1页
目的: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软组织损伤性腰痛的疗效观察。方法:76例软组织损伤性腰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超声波双氯芬酸钠凝胶剂透入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超声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77%。两... 目的: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软组织损伤性腰痛的疗效观察。方法:76例软组织损伤性腰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采用超声波双氯芬酸钠凝胶剂透入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超声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93.8%,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77%。两组治愈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4.46,р<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超声药物透入治疗能将超声波的物理特性与双氯芬酸钠的药物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性腰痛 超声波 双氯芬酸钠凝胶
下载PDF
损害控制外科策略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毅 陆骁臻 蒋森 《现代实用医学》 2009年第11期1186-1187,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损害控制外科(DCS)策略的疗效。方法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评分≥25)146例,其中92例患者抢救采取DCS策略(治疗组),54例患者抢救采用传统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损害控制外科(DCS)策略的疗效。方法严重多发伤患者(创伤评分≥25)146例,其中92例患者抢救采取DCS策略(治疗组),54例患者抢救采用传统方法(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5)。结论DCS策略更符合病理生理特点,能明显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控制 多发伤
下载PDF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创伤早期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元章 程晓斌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99年第2期80-82,共3页
了解创伤早期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变化在避免和减轻创伤后并发症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创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 表达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晓增 刘宁 +1 位作者 陆小明 李海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严重多发伤早期死亡患者的院前和来院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于严重颅脑损伤者19例,顽固性休克11例,呼吸衰竭4例。除患者自身伤情严重外,影响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严重多发伤早期死亡患者的院前和来院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于严重颅脑损伤者19例,顽固性休克11例,呼吸衰竭4例。除患者自身伤情严重外,影响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当前急诊医疗体制的不完善。结论创伤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适应严重创伤救治的需要,必须完善与提高急诊外科的应急水平,不断总结诊治中的经验教训,摸索救治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发伤 相关因素 急诊
下载PDF
多发性创伤病人手术前后的救治处理
16
作者 高月华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为提高多发性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生存率。方法:通过437例多发性创伤病人救治护理回顾。结果:437例多发性创伤病经术前和术后及时、快速、正确的救治创伤生命支持和护理,治愈392例(89.7%),死亡45例(10.3%)。结论:对多发性创伤病... 目的:为提高多发性创伤病人救治成功率、生存率。方法:通过437例多发性创伤病人救治护理回顾。结果:437例多发性创伤病经术前和术后及时、快速、正确的救治创伤生命支持和护理,治愈392例(89.7%),死亡45例(10.3%)。结论:对多发性创伤病人入院时正确情判断,实施及时、正确的救治及生命支持和术后精心全面整体护理,是多发性创伤病人救治成功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手术前后 救治护理
下载PDF
外伤性十二指肠损伤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威 李红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9期731-732,743,共3页
十二指肠损伤在临床中较少见,发生率约为3.7%~5%[1]。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2]。因十二指肠周围解剖复杂,损伤后诊断困难且治疗较棘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
关键词 十二指肠 损伤 治疗
下载PDF
创伤评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小微 李开南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4期399-400,共2页
创伤评分是将生理指标、解剖指数和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予以量化和权重处理,用计算机计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的严重程度,从而为选择各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的总称。20世纪50年代由DeHaven首先提出损伤评分法[1]。至70年代开始逐步... 创伤评分是将生理指标、解剖指数和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予以量化和权重处理,用计算机计算出分值以显示患者全面伤情的严重程度,从而为选择各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的总称。20世纪50年代由DeHaven首先提出损伤评分法[1]。至7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创伤评分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可靠依据。提高了医师对患者伤情的判断能力、救治质量和预测存活可能性的准确率。现对创伤评分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评分 生理指标 治疗方案 判断能力 救治质量 评分方法 计算机 评分法
原文传递
江西省18-59岁成人跌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玮 朱丽萍 +6 位作者 李艾 金锦扬 李秋娟 赵军 徐菲 陈轶英 王瑞平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2005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了解我省18-59岁成人跌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三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98个县(市、区)的1637个街道和乡镇抽取100010户,以100010户家庭的178196例18-59岁居民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结果... 目的通过分析2005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了解我省18-59岁成人跌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三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全省98个县(市、区)的1637个街道和乡镇抽取100010户,以100010户家庭的178196例18-59岁居民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结果成人跌伤年发生率为11‰。男性跌伤发生率为10.9‰,女性跌伤发生率为11.1‰。居民中56-60岁年龄组居民跌伤发生率最高,为22.6‰;26-30岁年龄组居民跌伤发生率最低,为4.0‰。结论跌伤是江西省成人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应针对不同人群存在的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的跌伤干预,从而减少跌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跌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免疫功能抑制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旭明 秦陈浩 +1 位作者 刘励军 杨林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5-788,共4页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免疫功能持续抑制的影响因素。方法 ICU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04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5分。其中,一过性免疫功能抑制组62例,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mHLA-DR)在1周内表达率能恢复到80%以上,持续性免疫功能抑制... 目的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免疫功能持续抑制的影响因素。方法 ICU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104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5分。其中,一过性免疫功能抑制组62例,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mHLA-DR)在1周内表达率能恢复到80%以上,持续性免疫功能抑制组42例,1周内mHLA-DR表达率的恢复<80%。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持续性免疫功能抑制发生率40%。Logistic多因素分析示:ISS(OR=2.41,P<0.05)、入院24-h血乳酸值(OR=1.14,P<0.05)、入院24h内大量输血(OR=3.22,P<0.01)和入院72h内输血量(OR=2.41,P<0.05)是mHLA-DR持续低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早期肠内营养(OR=0.21,P<0.01)是mHLA-DR恢复的有利因素。结论严重创伤、休克、早期大量输血和反复输血是严重创伤患者免疫功能持续抑制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肠内营养能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