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元文》补遗九篇
1
作者 郑斌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4-30,共7页
《全元文》漏收了于沼《千户姚公碑铭》、夏溥《梅隐轩记》《学古编序》、欧阳应丙《读书堂记》、吴暾《重建大成殿记》《淳安县祷雨记》、孙礼《重修清凉寺记》、王应午《紫微道院碑铭》、陈绎曾《昭惠灵显真君庙记(延祐七年)》等七人... 《全元文》漏收了于沼《千户姚公碑铭》、夏溥《梅隐轩记》《学古编序》、欧阳应丙《读书堂记》、吴暾《重建大成殿记》《淳安县祷雨记》、孙礼《重修清凉寺记》、王应午《紫微道院碑铭》、陈绎曾《昭惠灵显真君庙记(延祐七年)》等七人文章九篇。这些文献的辑补既可对《全元文》的修订完善带来帮助,也可为元代文学研究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元文》 佚文 补遗 地方志
下载PDF
輯抄之間:鄭真《四明文獻集》文本源流考述
2
作者 屈武亮 《新宋学》 2021年第1期342-355,共14页
浙東地區,文化淵藪。自宋元明清以來,文教昌盛,士夫聚游,也成爲藏書、刻書的重鎮。鄭真爲明初士人,其編纂之書《四明文獻集》是一部廣爲搜集宋元時期寧波鄉賢文章的地方性文學總集,保存了大量南宋時期的重要史料。①尤其是涉及三代爲相... 浙東地區,文化淵藪。自宋元明清以來,文教昌盛,士夫聚游,也成爲藏書、刻書的重鎮。鄭真爲明初士人,其編纂之書《四明文獻集》是一部廣爲搜集宋元時期寧波鄉賢文章的地方性文學總集,保存了大量南宋時期的重要史料。①尤其是涉及三代爲相的史氏家族文獻,涵蓋了奏章、制書、書信、詩文諸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四明 宋元明清 文獻 史氏家族 史料 編纂 源流考
原文传递
“燕行录”对古代沈阳文学之意义探析
3
作者 赵旭 《文学研究》 2020年第1期52-63,共12页
"燕行录"广义上泛指从高丽到朝鲜这七百多年间朝鲜人在中国的见闻所形成的文献,狭义上则专指朝鲜时代使臣们来往北京过程中的见闻所形成的文献。对于沈阳文坛而言,"燕行录"具有重要意义。朝鲜人来中国,一般情况下... "燕行录"广义上泛指从高丽到朝鲜这七百多年间朝鲜人在中国的见闻所形成的文献,狭义上则专指朝鲜时代使臣们来往北京过程中的见闻所形成的文献。对于沈阳文坛而言,"燕行录"具有重要意义。朝鲜人来中国,一般情况下都会经过沈阳,甚至以沈阳为目的地。在沈阳期间,朝鲜人积极创作,或与当地文人唱和,或细致记录见闻,其作品成为古代沈阳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朝鲜人也主动地考察沈阳的文化环境,其相关记述,从域外角度审视沈阳文坛的发展状况,客观地反映了当时沈阳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精神风貌,丰富了古代沈阳文学史料,这无疑是值得重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燕行录 域外 沈阳 文坛
下载PDF
陈亮历史观札记三则
4
作者 荆世杰 《昌潍师专学报》 2000年第3期56-57,60,共3页
陈亮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坚定的抗战派。他抱着酌古理今的目的,研究历史的沿革变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通发展和进化的;对于当时盛行的道学历史观,陈亮进行了极为严厉的批判,从而形成了他进步的历史观,对当时及后世的... 陈亮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坚定的抗战派。他抱着酌古理今的目的,研究历史的沿革变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通发展和进化的;对于当时盛行的道学历史观,陈亮进行了极为严厉的批判,从而形成了他进步的历史观,对当时及后世的历史观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观 进化
下载PDF
从赵翼论李白看其对前代诗论的继承和发展
5
作者 钱素芳 《社科纵横》 2007年第12期89-90,共2页
赵翼品评诗人,尤其重视诗人个体的独至之处,对诗人风范及其诗歌也有较为准确的评述,这既是他的独特认知,也是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 独至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谢灵运山水诗与魏晋南北朝行旅诗的不同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梅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50-52,共3页
游子为了某种外在原因、目的而在外奔波,与谢灵运为了体道适性遨游于山水的心境不同,这 种心境使他们观察自然景色的美的目光不同,观察方式与刻画自然的手段也不一样。
关键词 谢灵运 山水诗 魏晋南北朝 行旅诗
下载PDF
汉魏之际诗学话语的文化基质及其成因
7
作者 周月华 《职大学报》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东汉末年,国运衰微,儒道浇漓,士人们见世不可救,遂转而互相题拂,高自标持;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那种具有群体理性特点的儒家教义逐渐失去了市场,而一种全新的、具有个体非理性特点的观念逐渐占据了思想阵地,它崇尚个人,注重灵性... 东汉末年,国运衰微,儒道浇漓,士人们见世不可救,遂转而互相题拂,高自标持;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那种具有群体理性特点的儒家教义逐渐失去了市场,而一种全新的、具有个体非理性特点的观念逐渐占据了思想阵地,它崇尚个人,注重灵性,高扬情感并酷烈的热爱着生命。因而,这一时代的诗学话语——以《典论‘论文》为代表——便鼓吹天才,尊重情感,强调文学作品的美的因素,并不无苦恼的追寻着文学作品所能实现的“生命不朽”的价值。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力量,他们还不可能彻底从政治关怀中抽身而退,所以其文学价值观也仍遗留着些许功利的味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论·论文> 诗学话语 文化动因
下载PDF
初唐山林隐逸赋之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白承锡 《滁州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1-3,共3页
王绩《游北山赋》和朱桃椎《茅茨赋》继承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传统,开拓了初唐赋的新境界,其清新朴实的文风更与富贵华丽的初唐宫廷文风形成鲜明对照。
关键词 初唐 隐逸 清雅
下载PDF
“羑里”正诂
9
作者 臧守虎 《文献》 CSSCI 1999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关键词 纣囚西伯 周易 周文王 商纣王 犯人 史记正义 城名 古地名 汤阴 集解
原文传递
论元结及《箧中集》诗人的人生态度、文学思想与创作倾向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总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40-46,共7页
论元结及《箧中集》诗人的人生态度、文学思想与创作倾向许总与杜甫共同构成唐诗史时代性特征扭变的是元结及其所编选的《箧中集》中诸诗人。《箧中集》收入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季川等7人诗24首。7人诗... 论元结及《箧中集》诗人的人生态度、文学思想与创作倾向许总与杜甫共同构成唐诗史时代性特征扭变的是元结及其所编选的《箧中集》中诸诗人。《箧中集》收入沈千运、王季友、于逖、孟云卿、张彪、赵微明、元季川等7人诗24首。7人诗作,除《箧中集》所收,只有沈千运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结 文学思想 思想与创作 人生态度 政教文学观 诗歌创作 创作倾向 开元天宝 创作实践 时代性特征
下载PDF
刘应秋《一砚斋集》用典论略(下)
11
作者 郑继猛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7-11,16,共6页
在《一砚斋集》中,刘应秋能够灵活使用不同典故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或抒情言志,或送别赠友,或写景记事,或唱和宴饮,同时通过一典多用、类典叠用、活用化用等不同手法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修辞效果,也显示了刘应秋扎实的文学功底和... 在《一砚斋集》中,刘应秋能够灵活使用不同典故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内容,或抒情言志,或送别赠友,或写景记事,或唱和宴饮,同时通过一典多用、类典叠用、活用化用等不同手法的运用,取得了很好的修辞效果,也显示了刘应秋扎实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应秋 《一砚斋集》 用典 目的 手法 作用
下载PDF
《蟫史》作者屠绅佚诗九首考释——兼辨其若干生平事迹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隽超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4-119,共6页
嘉庆年间梓行的《蟫史》,首创文言小说章回体,空前绝后,在中国小说史上自有其一席之地。《蟫史》的作者江阴人屠绅(1744—1801),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乾隆三十八年抵云南任师宗县知县,乾隆六十年由寻甸州知州调任广东广州... 嘉庆年间梓行的《蟫史》,首创文言小说章回体,空前绝后,在中国小说史上自有其一席之地。《蟫史》的作者江阴人屠绅(1744—1801),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乾隆三十八年抵云南任师宗县知县,乾隆六十年由寻甸州知州调任广东广州府通判,前后宦滇二十三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平事迹 作者 考释 佚诗 中国小说史 嘉庆年间 文言小说 章回体
原文传递
贾谊被疏斥原因探隐
13
作者 邢培顺 《巢湖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2-16,共5页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认为,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斗导致了贾谊的被疏斥,其实,这不过是表面现象。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和时代思想风貌,对贾谊的政治学说和治国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贾谊被疏斥的根本原因是他政治主张... 长期以来,人们大都认为,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斗导致了贾谊的被疏斥,其实,这不过是表面现象。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和时代思想风貌,对贾谊的政治学说和治国理念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贾谊被疏斥的根本原因是他政治主张中的原始儒家精神与封建专制政治难以相容,儒家公天下的贤人政治理念不能为以天下为一家私有的封建专制君主所接受,汉文帝拒斥了他的政治学说,自然也就疏远了他本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谊 汉文帝 儒学精神 专制政体
下载PDF
平而实 征而信——评钱汝平著《萧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军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南朝文坛,文学名家风起云涌,而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举足轻重。王世贞《艺苑卮言》指出:"自三代而后,人主文章之美,无过于汉武帝、魏文帝者,其次则汉文、宣、光武……梁武、简文、元帝……凡二十九主。而著作之盛,则无如萧... 南朝文坛,文学名家风起云涌,而四萧(萧衍、萧统、萧纲、萧绎)举足轻重。王世贞《艺苑卮言》指出:"自三代而后,人主文章之美,无过于汉武帝、魏文帝者,其次则汉文、宣、光武……梁武、简文、元帝……凡二十九主。而著作之盛,则无如萧梁父子。"充分肯定萧梁父子的文章之美与著作之盛。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则进一步认为:"古今人主才美之盛,盖无如梁武者。阴阳、算历、弈射、琴书,靡不冠代。而赋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衍 《少室山房笔丛》 《艺苑卮言》 王世贞 汉武帝 魏文帝 胡应麟 文章
下载PDF
浅析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益琳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8期83-84,共2页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它对后世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就神话故事对诗歌、散文、小说三个方面创作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神话是远古人类的发展史,也是文学的起源史。
关键词 神话故事 诗歌 散文 小说 创作
下载PDF
朱琦及其散文创作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维 《广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关键词 桐城派 朱琦 散文创作 创作特色 "经世"思想
下载PDF
以“史”观“文”:抗战前清华国学院同学的古代文学研究
17
作者 马强才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120,163,共7页
清华国学院在短短四年(1925~1929)间培养出诸多学有所成的学界中坚,形成20世纪文史研究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映照着中国现代社会学术转型的历史背景。在当时"国学"语境下,清华国学院的教育训练,以小学和史学为主,而清华国学院... 清华国学院在短短四年(1925~1929)间培养出诸多学有所成的学界中坚,形成20世纪文史研究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映照着中国现代社会学术转型的历史背景。在当时"国学"语境下,清华国学院的教育训练,以小学和史学为主,而清华国学院的70余位同学中,只有少数同学选择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视野多偏"历史",所涉时代多为宋前。上述特点,是清华国学院教育培养的偏向所致,也与当时"国学"研究多关注中国历史和传统学术的文化倾向息息相关。考察清华国学院的教育训练、时代思潮与同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学术生态及其特征,管窥现代学术在"国学"场域中的展开过程,并反思学科专业化后所带来的研究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清华 国学院 古代文学 现代学术
下载PDF
《古炉》中的疾病叙事与伦理诉求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彩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4,共6页
《古炉》中的疾病书写并非仅仅是写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精神病态的隐喻,是反映社会混乱的一种修辞手法。贾平凹通过一系列与疾病有关的叙述,呈现了乡村民间生活的丰富原态,表达出重建伦理秩序的诉求,并以曲折隐晦的方式完成了对政治... 《古炉》中的疾病书写并非仅仅是写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精神病态的隐喻,是反映社会混乱的一种修辞手法。贾平凹通过一系列与疾病有关的叙述,呈现了乡村民间生活的丰富原态,表达出重建伦理秩序的诉求,并以曲折隐晦的方式完成了对政治权力话语的批判,隐含着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迷惘与忧思。因此,《古炉》对患病、疗病、"说病"的叙述,实际上包含着作家对中国历史、文化、道德、伦理问题的洞察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叙事 伦理诉求 隐喻
下载PDF
汉四品乐文献考辨——兼论黄门鼓吹乐和短箫铙歌乐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骜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4-142,共9页
东汉四品乐,是东汉初期礼乐重建的重要成果,也是西汉宫廷音乐历经王莽乱政和多年战乱之后的宝贵遗存。关于东汉四品乐的情况,在袁宏《后汉纪》和《后汉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从现存佚文来看,其在蔡邕所撰《东观汉记·礼乐志》... 东汉四品乐,是东汉初期礼乐重建的重要成果,也是西汉宫廷音乐历经王莽乱政和多年战乱之后的宝贵遗存。关于东汉四品乐的情况,在袁宏《后汉纪》和《后汉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从现存佚文来看,其在蔡邕所撰《东观汉记·礼乐志》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遗憾的是该书唐以后亡佚,存世佚文对四品乐的具体名目说法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吹乐 歌乐 考辨 文献 《后汉书》 《后汉纪》 宫廷音乐
原文传递
文:从先秦元典到《文心雕龙》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中胜 《长江学术》 2013年第2期74-81,共8页
"文",作为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元关键词,在从先秦元典到《文心雕龙》的词义演变中,大体上形成神文之文、人文之文和文学之文三大义项,并相应地具有万物皆有文、丰富的人文世界和文学自觉三大文化及文论特质。《文心雕龙》远绍上... "文",作为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元关键词,在从先秦元典到《文心雕龙》的词义演变中,大体上形成神文之文、人文之文和文学之文三大义项,并相应地具有万物皆有文、丰富的人文世界和文学自觉三大文化及文论特质。《文心雕龙》远绍上古以来的文化及大文学观念,继而融入礼乐文化的宏大背景,同时也反映了魏晋以降新的文学自觉观,从而成为汉语"文"观念发展史上重要的承接点和里程碑。元典关键词的词义演变构成其生命历程和生命力,"文"关键词丰富的生命历程和强旺的生命力即是在其词义演变中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元典 文心雕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