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农用地连片性分析及其在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08
1
作者 周尚意 朱阿兴 +2 位作者 邱维理 刘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77,F0003,共7页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问题,以往主要考虑数量、用途、质量和位置等因素。该文提出农用地连片性的概念,即同一质量范围(同一等级,或某一等级以上,或某等级区间内)的农用地地块相连程度。力图以之判断优质集中农用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是一个科学的、系统的问题,以往主要考虑数量、用途、质量和位置等因素。该文提出农用地连片性的概念,即同一质量范围(同一等级,或某一等级以上,或某等级区间内)的农用地地块相连程度。力图以之判断优质集中农用地的空间分布,并提议将此概念纳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确定程序中。国内外有关连片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景观生态学领域,国内也有文章涉及到耕地连片程度的问题,但在数学方法和理论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该文结合农用地分等成果,设计了3种农用地连片性的计算方法:空间相连性计算法、模糊纹理定量方法、基本农田保护指数方法,并以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为例,采用空间相连性计算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计算了不同约束条件下基本农田划定的空间范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例研究表明,此方法的应用具有3个优点:1)连片的面积不再有最小和最大极限;2)连片的土地不限于零距离的相连;3)连片土地的质量等别可以自定义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性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GIS
下载PDF
“地方”概念对人文地理学各分支意义的辨识 被引量:88
2
作者 周尚意 唐顺英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3,9,共5页
地方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当文化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交叉时,"地方"则为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提供了分析的基础。本文结合英美地理学刊物中若干涉及"地方"研究的文章,挖掘了地方的概念和内涵,以期对... 地方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当文化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交叉时,"地方"则为其他人文地理学分支提供了分析的基础。本文结合英美地理学刊物中若干涉及"地方"研究的文章,挖掘了地方的概念和内涵,以期对人文地理学诸分支提供学术支撑。本文的结论是:地方研究可支撑经济地理学文化转向和制度转向的研究;支撑区域地理学地方营销和旅游地理学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研究;支撑城市地理学公众参与式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支撑政治地理学的选区策略制定。因此,"地方"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其存在意义是为其他学科提供学术营养,同时,文化地理学对地方的研究也可以使得文化地理学的社会应用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
下载PDF
“国土空间”内涵辨析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议 被引量:82
3
作者 郝庆 彭建 +12 位作者 魏冶 王丰龙 姚华松 李禕 王伟 张书海 邓玲 赵雲泰 马学广 戈大专 朱鹤 张茂鑫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19-2247,共29页
科学辨析"国土空间"概念内涵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前提。应根据国土空间治理需求变化和学科理论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完善对"国土空间"的理解。本刊邀请15位青年学者研讨"国土空间&qu... 科学辨析"国土空间"概念内涵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前提。应根据国土空间治理需求变化和学科理论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完善对"国土空间"的理解。本刊邀请15位青年学者研讨"国土空间"的概念内涵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议,主要观点如下:(1)国土空间是复杂的人地耦合系统,具有构成要素多元性、时空尺度嵌套性等特征。需要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维,进行国土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与系统修复保护,提出基于自然的空间治理方案。(2)国土空间是"流"所构建的网络空间,是不同利益主体组成的关系空间和为精细化治理服务的可计算领域。需要通过"流空间"进行国土空间的整合,推动区域之间资源和要素的共享,实现协同发展;也需要重视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构,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实现和谐发展;还需要完善国土空间开发管控的技术手段,平衡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灵活性与统一性矛盾。(3)国土空间是有温度的空间。需要充分感知国土空间的风险性、适宜性、约束性、可达性,编制"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土空间规划,提升国土空间的人文关怀、生态功能和美学价值。(4)国土空间是国土空间规划和空间治理的对象,是具体的海洋空间、乡村空间、文化空间等,具有载体属性、资产属性、权利属性等,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实现资源资产统一管理,彰显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满足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对国土空间的多样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治理 人地耦合系统
原文传递
文化地理学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之分析——以“学科树”分析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 被引量:69
4
作者 周尚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1-1532,共12页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搭建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和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本文将这个研究目标作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的主干,此外建立了"层间关系"和"尺度转换"两个分支,它们是探究地方性的两类方法。本文其次将文化地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分别挂在主干和两个分支上,并努力呈现出主要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揭示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最后用"学科树",分析了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代表性著述。分析的结果是:第一,关于地方形成机制的案例类型多样,多是基于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分析。第二,关于层间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与文化两层关系的分析,延展到文化各层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 学术树 地方形成机制 层间关系 尺度关系
原文传递
场景理论的范式转型及其中国实践 被引量:54
5
作者 温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3,共10页
随着城市文化实践的日益丰富和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场景理论在近年来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场景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前场景”到“后场景”的转向,场景也从以音乐群落为代表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人、地”之间的互动,转变为由城市文... 随着城市文化实践的日益丰富和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场景理论在近年来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场景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前场景”到“后场景”的转向,场景也从以音乐群落为代表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式、人、地”之间的互动,转变为由城市文化和公共政策互相塑造而成的文化消费场景和城市管理工具。现阶段,场景理论在我国主要应用于文化空间营造、文化消费促进、文化有机增长和城市发展等方面的分析;未来,基于“前场景”的虚拟文化场景研究和基于“后场景”的文化社区实证分析是两个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文化动力 文化空间 文化消费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和地方建构 被引量:34
6
作者 李露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共3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方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地方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以社区为代表的地方要素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的要求,保护实践须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保护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通过组织保障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地原则,特别是第二十一条界定的“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将地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遗产旅游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多样性 地方性 伦理原则 保护体系 属地原则
下载PDF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被引量:30
7
作者 孙东琪 张欣亮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2-129,共8页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文化产业助力区域转型升级成为重要研究议题。文章依托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利用'规模—效率'二维框架分析得到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东部规模与效率具有全面优势,中西部地区需要整体提升的空间格...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背景下,文化产业助力区域转型升级成为重要研究议题。文章依托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利用'规模—效率'二维框架分析得到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东部规模与效率具有全面优势,中西部地区需要整体提升的空间格局。其形成机理在于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程度高,由于市场的放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以及政策的先导作用,造成较强的累积循环因果链条。并结合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十三五'时期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发展目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这种空间不均衡格局会进一步极化。最后提出不同区域可结合规模—效率模型推进差异化发展和特色文化资源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格局 区位熵 全要素生产率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周尚意 +1 位作者 赵宝华 刘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008-4013,共6页
目的在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建立一个涵盖老年人生活软硬环境要素的指标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态势,为老年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指导方向。方法利用文献分析、访谈调查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框架和指标库,并利用主成分分析... 目的在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建立一个涵盖老年人生活软硬环境要素的指标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态势,为老年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指导方向。方法利用文献分析、访谈调查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指标框架和指标库,并利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最后借助矩阵关联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中国老年人宜居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分为老年人宜居环境公共指标和专项指标两大块内容,共8个二级指标,33个三级指标。结论本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三大特征,能够为中国各个城市进行老年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老年人 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文化产业的省域空间集聚及其溢出效应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冯星宇 孙东琪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3-240,共8页
对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普遍采用地理相邻或地理距离的空间矩阵进行分析,在自变量选取上存在内生性。对此文章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设置经济权重矩阵和空间模型,分析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 对文化产业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普遍采用地理相邻或地理距离的空间矩阵进行分析,在自变量选取上存在内生性。对此文章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设置经济权重矩阵和空间模型,分析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4—2018年,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经历了从"分散"到"极化"的转变。人力资源、文化需求和政策支持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城市化程度、财政支持等因素也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文章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集聚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产业集聚 空间溢出 效应分析 虹吸现象 区域禀赋
原文传递
基于三角模型的中国城市动漫产业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20
10
作者 周尚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2-1618,共7页
动漫产业在中国许多城市中得到发展,现有产业竞争力模型在尺度和指标上对动漫产业不适用,单独用"产值"指标来衡量,其数值不好确定。鉴于此,文章利用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根据产量、产质和集中度三个指标,借助三角模型对36... 动漫产业在中国许多城市中得到发展,现有产业竞争力模型在尺度和指标上对动漫产业不适用,单独用"产值"指标来衡量,其数值不好确定。鉴于此,文章利用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根据产量、产质和集中度三个指标,借助三角模型对36个城市的动漫产业进行评价,进而将36个城市划分为成长、起步、萌芽3类,每类又分两亚类。在36个城市中,北京、上海、长沙、广州、杭州为成长类动漫城市。该结论的应用意义是建立城市动漫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为不同类型动漫城市提供发展方向和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产业 动漫城市 产业竞争力 三角模型 评价 中国
原文传递
城市老工业区创意转型路径研究:以北京石景山为例 被引量:19
11
作者 尹贻梅 刘志高 +1 位作者 刘卫东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60,共6页
城市老工业区改造是当今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近年来,发展创意产业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老工业城市再生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外对老工业城市创意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区创意转型的现状与成效,而较少对其机理层面进行... 城市老工业区改造是当今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近年来,发展创意产业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老工业城市再生的重要战略举措。国外对老工业城市创意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工业区创意转型的现状与成效,而较少对其机理层面进行理论剖析。该文以路径依赖和路径创新为理论依据,以北京石景山老工业区创意产业发展为例,研究城市老工业区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机理。介绍了路径依赖、锁定、路径创新等概念及其对老工业区转型的解释;分析了石景山老工业区的历史由来及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石景山老工业区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即工业设计与研发、数字娱乐产业和娱乐休闲旅游业;最后提出政府在转型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依赖 路径创新 城市老工业区 创意产业 石景山
下载PDF
文化强国使命任务视域下的数字文化消费 被引量:18
12
作者 魏西笑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8-179,208,共13页
数字文化消费迅猛发展,对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数字文化消费应如何作为,是值得研究的话题。在文化强国使命任务视域下,数字文化消费应抢占先发平台优势,建设弘扬核心... 数字文化消费迅猛发展,对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数字文化消费应如何作为,是值得研究的话题。在文化强国使命任务视域下,数字文化消费应抢占先发平台优势,建设弘扬核心价值观和优秀消费文化的新阵地;通过加强情感消费认同和想象共同体塑造来凝聚民心;在搭建健康偶像消费观基础上,让产消者充盈数字文化人才蓄水池;在国潮消费和数字藏品等新型文化消费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携游戏、网络文学出海大势,展现文化强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消费 文化强国 文化经济 整合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与学科融合趋势 被引量:18
13
作者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6-532,共7页
文学地理学日益受到文学和地理学两大学科的重视,但是两大学科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路径"大相径庭"。通过现有文献综述,对文学地理学的"文学面"与"地理面"进行梳理比较,发现目前文学学科对文学地理学的... 文学地理学日益受到文学和地理学两大学科的重视,但是两大学科下的文学地理学研究的路径"大相径庭"。通过现有文献综述,对文学地理学的"文学面"与"地理面"进行梳理比较,发现目前文学学科对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较为成熟,地理学科对文学地理学的重视程度与文学相比仍不足,且本土化研究基本缺失。现有基于学科的研究框架体系,造成了两个"文学地理学"的假象,亟待打破学科边界,从研究意义、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逐步走向融合并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文学空间 人地关系 文化地理学
原文传递
关联矩阵法与城市宜居指标的结构关系度量——以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尚意 +1 位作者 赵宝华 刘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65,共6页
城市宜居环境综合评价本质上是城市内部包括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空间等众多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研究。城市系统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亚系统,亚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量方法确定。以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例,介绍和比较了各种宜... 城市宜居环境综合评价本质上是城市内部包括物质空间、社会文化空间等众多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研究。城市系统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亚系统,亚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数量方法确定。以中国老年人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例,介绍和比较了各种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赋权的方法,应用关联矩阵法确定老年人城市宜居环境各亚系统之间,以及亚系统内部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旨在说明关联矩阵法在确定城市结构中各亚系统关联度上具有合理、简便的特点,尤其是具有将客观性与主观性评价相结合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矩阵法 宜居城市 指标体系 老年学
下载PDF
奶茶经济的地理学批判与研究议题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耿志 吴康 +5 位作者 刘晨 姚常成 唐婧娴 张旭 胡晓辉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共11页
近年来,奶茶经济的扩张吸引了众多社会关注,出现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消费行为和现象。本次笔谈从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的相关理论出发,就奶茶经济繁荣的原因、对城市发展的启示以及有关研究议题展开讨论。分析认为,奶茶经济的繁荣不仅源... 近年来,奶茶经济的扩张吸引了众多社会关注,出现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消费行为和现象。本次笔谈从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的相关理论出发,就奶茶经济繁荣的原因、对城市发展的启示以及有关研究议题展开讨论。分析认为,奶茶经济的繁荣不仅源于其作为一种新式茶饮的物质功能价值,更主要是因为它被建构为一种符号消费,满足了当今消费社会下消费者的社会、文化和心理需求。资本的逐利性及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更大范围的消费群体卷入奶茶经济漩涡。奶茶经济的繁荣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以符号化和社交化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文化,对城市经济、城市品牌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启发意义。最后,从奶茶及其物质性与企业和区域竞争力、地方产业演化、城市品牌化等议题的关系以及奶茶品牌兴起和消亡的地理角度讨论了奶茶经济地理研究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茶 经济地理 消费空间 文化产业 品牌地理 网红打卡 符号消费
原文传递
区块链技术激活数字文化遗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魏鹏举 柴爱新 +2 位作者 魏西笑 周晋玄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2年第1期115-148,共34页
NFT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它最明确的特征是具有唯一性、确权性和不可分割性。国际版的NFT是带有艺术属性的数字金融产品,而国内NFT一般指向数字藏品,主要是数字形态的文化消费品。极大的市场潜力和艺术收藏品将是NFT市场最大品类,是... NFT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的,它最明确的特征是具有唯一性、确权性和不可分割性。国际版的NFT是带有艺术属性的数字金融产品,而国内NFT一般指向数字藏品,主要是数字形态的文化消费品。极大的市场潜力和艺术收藏品将是NFT市场最大品类,是NFT市场的两个明显趋势。随着市场的迅速爆发,NFT行业暴露出炒作风险、泡沫化风险的问题。为保障数字藏品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加强监管,推广相关企业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区块链+”在文博文创领域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NFT 数字藏品 文化遗产 文博文创
原文传递
文旅深度融合的现实困扰与政策响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199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的文件《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将文化和旅游联系到了一起,其后,国家在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③)。2018年2月,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199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的文件《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将文化和旅游联系到了一起,其后,国家在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③)。2018年2月,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融合迈出了实质性一步,从业界到学界开始真正关注文化和旅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机构改革 机构改革方案 国家旅游局 深度融合 国内旅游业 国务院办公厅 政策响应 政策层面
下载PDF
大学校园意象空间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园为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世界地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现阶段对意象空间的研究缺少对小尺度空间的研究。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研究区域,采用认知地图法,从构成要素、基本类型、发展阶段和感应级别三个方面,对小尺度下的意象空间进行研究,并尝试与大尺度的意象空间进行对比;同时,通过... 现阶段对意象空间的研究缺少对小尺度空间的研究。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研究区域,采用认知地图法,从构成要素、基本类型、发展阶段和感应级别三个方面,对小尺度下的意象空间进行研究,并尝试与大尺度的意象空间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对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校园认知地图"调查,为学校的规划提供新的视角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小尺度研究对象,其空间要素与城市大尺度下的相比,节点数目多,区域数目少;基本类型和发展阶段上基本一致。地大校园建设需要建立"大校园"概念,更突出地学特色,竖立绝对标志物并进行道路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空间 认知地图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下载PDF
地缘文化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构想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韦文英 刘玉立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共8页
通过对地缘政治理论与国家安全的评述发现,国家安全的内容从军事、政治安全向经济、社会、环境等安全议题转移。研究尺度从国家尺度拓展为全球与个体高低尺度兼容。同时随着批判地缘政治理论、流行地缘政治理论及反地缘政治理论日渐成熟... 通过对地缘政治理论与国家安全的评述发现,国家安全的内容从军事、政治安全向经济、社会、环境等安全议题转移。研究尺度从国家尺度拓展为全球与个体高低尺度兼容。同时随着批判地缘政治理论、流行地缘政治理论及反地缘政治理论日渐成熟,以及次文化区域冲突日益频繁、民族国家内部分裂和"虚拟国家"的诞生等地缘板块新动向出现,地缘政治理论正从地理实体空间出发主张的"领土扩张",发展到注重"经济主导"的地缘政治与经济互动,再到当下强调"文化区域主权"转变。新时期基于文化区域的地缘文化战略理论将成为传统地缘理论的有力补充。我国需要重视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稳民心,争人心"为核心,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为导向的国家安全战略构想,对提升中国在国际地缘格局中的地位和战略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理论 国家安全 文化区域 地缘文化战略
下载PDF
北京DRC空间约束下的企业网络特征与创新能力关系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尚意 吕国玮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45-1850,共6页
有研究认为创意企业之间的互动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企业之间互动是否受空间因素的影响,尚需要地理学家讨论。选择北京市设计创意产业基地(Design,Resource,Cooperation,简称DRC),调查其内部企业之间的网络特征,目的在于探究在这样... 有研究认为创意企业之间的互动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企业之间互动是否受空间因素的影响,尚需要地理学家讨论。选择北京市设计创意产业基地(Design,Resource,Cooperation,简称DRC),调查其内部企业之间的网络特征,目的在于探究在这样尺度的空间单元中,企业之间便利的互动条件是否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度量了DRC内部全部创意企业之间的网络特征,并以之作为自变量,统计了这些网络特征与工业设计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相对狭小的园区规模对企业网络发育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第二,位于企业网络中较好位置的企业其创新能力也较强。本研究有两点讨论:第一,本研究没有考虑已孵化成功并迁出的企业,它们或许与位于网络之外的企业有密切联系;第二,虽然园区目前的空间范围不利于企业网络发育,从而影响企业创新,但是园区扩大到多大才不至于降低企业邻近性、增加企业间物理空间沟通成本,有待未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园区 创新能力 企业网络 DR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