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槟榔活性成分及其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2
1
作者 春江 吕飞杰 陶海腾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槟榔生理作用广泛,既作药用,又可食用。本文综述了槟榔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药理功能等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槟榔 槟榔碱 鞣质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喷射电沉积纳米晶镍的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熊毅 荆天辅 +4 位作者 春江 邵光杰 于升学 春玲 《电镀与精饰》 CAS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用喷射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镍 ,研究了电解液喷射速度、电流密度、沉积速度等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沉积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电解液喷射速度为 2~ 5.5m/ s,电流密度在 80~ 1 60A/ dm2 之间时 ,最大沉积速度为 1 4~ 32μm/ m... 用喷射电沉积法制备纳米晶镍 ,研究了电解液喷射速度、电流密度、沉积速度等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沉积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 :电解液喷射速度为 2~ 5.5m/ s,电流密度在 80~ 1 60A/ dm2 之间时 ,最大沉积速度为 1 4~ 32μm/ min,沉积层外观光亮。 x-射线衍射谱观察和透射电镜的分析表明 :沉积层平均晶粒尺寸为 2 0~ 30 nm,且存在 ( 2 2 0 )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电沉积 纳米晶 沉积速度 电流密度
下载PDF
发酵香肠中的菌种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34
3
作者 罗欣 王海燕 +1 位作者 春江 朱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9,共5页
从发酵香肠混合发酵剂中分离菌株 ,确定用于发酵香肠生产的菌株名称 ,并研究了其生理生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乳酸菌中 3 2MRS的生长速度最快 ,3MRS的生长速度最慢 ;2种葡萄球菌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在筛选的菌株中 3MRS的最适生长温度... 从发酵香肠混合发酵剂中分离菌株 ,确定用于发酵香肠生产的菌株名称 ,并研究了其生理生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乳酸菌中 3 2MRS的生长速度最快 ,3MRS的生长速度最慢 ;2种葡萄球菌的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在筛选的菌株中 3MRS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5℃ ,其余 6种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乳酸菌 葡萄球菌 菌种分离 鉴定 混合发酵剂
下载PDF
发酵香肠中微生物产生的酶及其作用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海燕 春江 罗欣 《肉类研究》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本文阐述了发酵香肠中由微生物产生的硝酸还原酶、过氧化氢酶。
关键词 发酵香肠 硝酸还原酶 过氧化氢酶 作用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在酱牛肉感官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5
作者 春江 王宇 +3 位作者 臧明伍 杨君娜 韩凯 乔晓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62,共3页
选取色泽、组织状态、香气、口感、滋味和残留肉滋味为评价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各因素合理的权重,对七种具有代表性的酱牛肉产品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客观而准确的区分出不同产品的优劣程度和等级,七种产品中... 选取色泽、组织状态、香气、口感、滋味和残留肉滋味为评价因素,通过计算确定各因素合理的权重,对七种具有代表性的酱牛肉产品进行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客观而准确的区分出不同产品的优劣程度和等级,七种产品中以香港酱牛肉综合评价最高。模糊综合评判法可以广泛应用于酱牛肉等传统中式肉制品感官品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酱牛肉 感官评价 感官品质
下载PDF
食品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1
6
作者 刘倩楠 春江 +8 位作者 胡小佳 余永名 胡宏海 黄峰 田芳 谭瑶瑶 戴小枫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65-273,共9页
近年来,食品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呈现的形式也多样化。该文介绍了挤出型、粉体凝结型和喷墨型食品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及市场应用情况。同时,3D打印的食品原料需要满足3个特性:打印性、适宜性和后加工性。目前,制约... 近年来,食品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呈现的形式也多样化。该文介绍了挤出型、粉体凝结型和喷墨型食品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及市场应用情况。同时,3D打印的食品原料需要满足3个特性:打印性、适宜性和后加工性。目前,制约食品3D打印技术发展的因素主要是打印原料的局限性、流动性、打印速度、打印后模型的稳定性等。同时亟需将食品3D打印技术与食品营养学科相结合,在开发不同人群或个性化营养需求食品制造上寻找到突破口,为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带来新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加工 3D打印 成型原理 个性化营养
下载PDF
不同蛋白对马铃薯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徐芬 胡宏海 +5 位作者 春江 黄峰 刘倩楠 戴小枫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9-276,共8页
本研究通过在马铃薯面条原料粉中添加一定比例小麦蛋白、花生蛋白、大豆蛋白制作面条,探讨了三种蛋白对马铃薯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蛋白均会降低马铃薯面条的亮度值,且随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面条亮度值降低,但大豆蛋... 本研究通过在马铃薯面条原料粉中添加一定比例小麦蛋白、花生蛋白、大豆蛋白制作面条,探讨了三种蛋白对马铃薯面条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蛋白均会降低马铃薯面条的亮度值,且随蛋白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面条亮度值降低,但大豆蛋白对马铃薯面条亮度值的影响小于小麦蛋白和花生蛋白。同时,三种蛋白均可显著改善马铃薯面条的食用品质,降低其蒸煮损失,增强其拉伸阻力、硬度、粘合性和咀嚼性,且小麦蛋白对面条品质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大豆蛋白次之。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添加小麦蛋白后马铃薯面条面筋网络形成更加致密,空隙率更小。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小麦蛋白和花生蛋白对马铃薯面条的气味无显著影响,而大豆蛋白会使马铃薯面条中的氮氧化合物等豆类腥味物质增加。由此可见,三种蛋白中,小麦蛋白对马铃薯面条的食用品质改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马铃薯面条 食用品质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肉制品风味物质研究与分析进展 被引量:29
8
作者 周芳伊 +4 位作者 黄峰 胡宏海 刘倩楠 春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4-37,共4页
研究肉制品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对于评价肉制品质量、指导肉制品生产、改进加工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肉制品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比较了各种提取方法、分析及测定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肉制品... 研究肉制品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对于评价肉制品质量、指导肉制品生产、改进加工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肉制品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比较了各种提取方法、分析及测定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肉制品风味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风味物质 分析
下载PDF
静态变压腌制技术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郭昕 黄峰 +3 位作者 春江 胡宏海 陈文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29-2240,共12页
【目的】探讨静态变压腌制的优越性,阐明静态变压腌制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提高腌制肉制品品质。【方法】采用静态变压腌制(试验组)、常压腌制(对照1)、真空腌制(对照2)和加压腌制(对照3)4种方式对猪肉进行腌制,分析腌制效果(食盐含量、腌... 【目的】探讨静态变压腌制的优越性,阐明静态变压腌制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提高腌制肉制品品质。【方法】采用静态变压腌制(试验组)、常压腌制(对照1)、真空腌制(对照2)和加压腌制(对照3)4种方式对猪肉进行腌制,分析腌制效果(食盐含量、腌制吸收率)、p H、食用品质(水分含量、离心损失率、滴水损失率、色泽、剪切力与质构)、盐溶性蛋白含量、肌纤维束微观结构及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程度的变化及影响。【结果】就腌制吸收率而言,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前4 h无显著差异,4 h后试验组的腌制吸收率较其他三者显著提高(P<0.05)。就食盐含量而言,腌制6 h时,试验组较对照组1提高了31.9%,较对照组2提高了10.20%,而较对照组3提高了7.29%,且与三者差异显著(P<0.05)。静态变压腌制可显著提高猪肉p H值和食用品质。结果表明:腌制过程中,试验组的p H值大于对照组,且每时间点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试验组水分含量和保水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离心损失率显著小于对照组1(P<0.05);试验组的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P<0.05)。静态变压腌制对猪肉的嫩度、TPA和色泽有显著影响,使剪切力、硬度、弹性、咀嚼性和胶黏性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表面的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部的a*值、b*值及色泽相关肌红蛋白差异不显著。静态变压腌制对猪肉的蛋白和微观结果也存在显著影响。腌肉中的盐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随着腌制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腌制6 h时,试验组肉中的盐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3(P<0.05)。腌制液中的盐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腌制时间延长,也呈上升趋势。在腌制6 h时,试验组腌制液中的盐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程度不一致,试验组1.5—4.5 h没有明显的条带出现或缺失,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静态变压腌制 常压腌制 真空腌制 加压腌制 肉质
下载PDF
应用紫杉类药物前激素预处理的改进及过敏后再输入的探讨 被引量:27
10
作者 华新民 刘枫林 +5 位作者 任宪伟 段贵新 李志杰 春江 杨雨洁 桂香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索简便可靠的紫杉类药物激素预处理方法以及重度过敏反应后再输入的可能性。方法 共 4 83例肺癌病例进行 1 4 0 1疗程以紫杉类为主的化疗 ,其中 2 1 2例、4 1 6疗程采用常规法激素预处理 ,即在注药前 1 2小时及 6小时各口服地... 目的 探索简便可靠的紫杉类药物激素预处理方法以及重度过敏反应后再输入的可能性。方法 共 4 83例肺癌病例进行 1 4 0 1疗程以紫杉类为主的化疗 ,其中 2 1 2例、4 1 6疗程采用常规法激素预处理 ,即在注药前 1 2小时及 6小时各口服地塞米松 1 0mg ,再在注紫杉类药物前 30分钟肌注苯海拉明 4 0mg ,静注西米替丁 30 0mg ;另外 2 70例、985疗程采用简化法激素预处理 ,即在静脉点滴紫杉类药物前 6 0分钟 ,将地塞米松 1 0mg加入 1 0 %葡萄糖 5 0 0ml静滴 ,再在注药前 30分钟将地塞米松 1 0mg、苯海拉明 2 0mg、西米替丁 30 0mg经滴壶先后加入。结果 紫杉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在常规激素预处理组1 1 .3% ,在简化预处理组 1 2 .5 %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 (P >0 .0 5 )。两组发生重度 (Ⅲ +Ⅳ度 )过敏反应分别为 8例(3.8% ) ,1 2例 (4 .4 % ) ,即共 2 0例重度过敏反应病例经紧急处理又将余下紫杉类药液顺利完成再输入。结论 简化激素预处理法对预防减轻紫杉类药物过敏反应具有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类药物 激素 预处理 过敏反应 肺癌
下载PDF
研究经济规律,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嘉平 春江 +4 位作者 王长海 贾耀兰 王惠仁 王文龙 王金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1,共5页
从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电力工业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增加发电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电力发展必须适应用电结构变化的论点,充分说明了电力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桥梁... 从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能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电力工业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增加发电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和电力发展必须适应用电结构变化的论点,充分说明了电力技术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桥梁。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电力工业必须首先实现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工业 可持续发展 经济规律 中国
下载PDF
Nisin的特性及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春江 罗欣 王海燕 《肉类研究》 2002年第3期31-33,共3页
本文就生物防腐剂Nisin的特性、抑菌范围、抑菌机理、抑菌影响因素及在肉品保藏中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词 肉制品 乳酸链球菌素 抑菌作用 天然防腐剂 保鲜
下载PDF
藏药甘青乌头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体内外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春江 李薇 +4 位作者 孙振鹏 赵星文 贠田 傅永红 李红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藏药甘青乌头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测定甘青乌头对Vero细胞的毒性,采用细胞病变法和蚀斑法测定甘青乌头体外抗病毒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和治疗指数为评价指标;定量荧光PCR法和蚀斑法考察甘青乌头体... 目的探讨藏药甘青乌头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的作用和机制。方法MTT法测定甘青乌头对Vero细胞的毒性,采用细胞病变法和蚀斑法测定甘青乌头体外抗病毒活性,以半数抑制浓度和治疗指数为评价指标;定量荧光PCR法和蚀斑法考察甘青乌头体外抗病毒作用机制。用HSV-2建立小鼠脑炎模型,对甘青乌头体内抗单纯疱疹病毒的抗病毒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甘青乌头对Vero细胞的半数中毒浓度(CC50)为5.57 g.L-1。细胞病变法和蚀斑法测得甘青乌头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25,1.68 g.L-1,治疗指数TI分别为2.47,3.32。LD50值为0.85 g.kg-1。甘青乌头延长了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对小鼠的死亡显示出10%的保护率。甘青乌头能直接灭活HSV-2,能够显著抑制HSV-2的感染性;对病毒吸附到细胞没有抑制作用,能抑制HSV-2大分子的增值。抑制HSV-2 DNA合成的抑制倍数达102。结论甘青乌头体外具有较强的抗HSV-2的活性,抗病毒作用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循环的各个环节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甘青乌头 抗病毒活性 细胞病变法 蚀斑法 定量荧光PCR法
原文传递
包装材料阻隔性对德州扒鸡的品质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路立立 胡宏海 +3 位作者 春江 黄峰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4-200,共7页
为研究包装材料阻隔性对扒鸡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阻隔性包装材料对德州扒鸡进行真空包装,并对扒鸡色差、TBA值、挥发性成分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普通材料包装组扒鸡在贮藏过程中L*值、a*值... 为研究包装材料阻隔性对扒鸡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三种不同阻隔性包装材料对德州扒鸡进行真空包装,并对扒鸡色差、TBA值、挥发性成分等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进行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普通材料包装组扒鸡在贮藏过程中L*值、a*值快速下降,在第5 d即出现明显褐变(L*值由50.02降为46.34,a*值由16.33降为13.17),而两种高阻隔包装扒鸡贮藏过程中的L*值、a*值与初始值(L*值:50.02;a*值:16.33)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高阻隔包装组保存20 d后,TBA值分别为0.60 mg/kg和0.65 mg/kg,显著低于普通包装组(0.76 mg/kg)(P<0.05);电子鼻和GC-MS分析结果表明高阻隔包装组保留了更多的含硫挥发性成分和香辛料挥发性成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普通包装组出现哈喇味,而高阻隔包装组未出现。结论:高阻隔真空包装可有效保持扒鸡原有色泽,延缓脂肪氧化,并可较好地保持扒鸡的原有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扒鸡 包装材料阻隔性 品质 风味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腊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郭昕 春江 +2 位作者 胡宏海 黄峰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7-254,共8页
利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湖南腊肉、四川腊肉和广式腊肉三种类型腊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性。对电子鼻传感器信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广式腊肉与其他两种类型香气特征差异显著,湖南腊肉和四川腊肉二者香... 利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湖南腊肉、四川腊肉和广式腊肉三种类型腊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性。对电子鼻传感器信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广式腊肉与其他两种类型香气特征差异显著,湖南腊肉和四川腊肉二者香气特征较为相似。腊肉中分别检测出了32种、38种和42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碳氢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和呋喃类化合物。三类腊肉被鉴定出的共有成分仅包括十一烷、十二烷、十四烷和植烷4种挥发性成分。四川腊肉和湖南腊肉被鉴定出的共有成分包括2-甲基苯酚、愈创木酚、4-乙基愈创木酚、5-甲基愈创木酚、糠醇等25种挥发性成分。而在广式腊肉中鉴定出了大部分的醇类、醛类和全部的酯类化合物,而没有鉴定出酚类和呋喃类化合物。本研究为传统腊肉加工的中特征性风味的形成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风味成分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槟榔果及其制品中总酚和单宁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8
16
作者 春江 吕飞杰 +2 位作者 台建祥 王祝年 付勤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9-121,共3页
以分光光度法对槟榔果果实及其加工后制品中的总酚、缩合单宁和原花青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槟榔青果间酚类物质含量差异明显,榔玉的酚类物质含量远高于槟榔青果和槟榔外壳。经加工后的槟榔制品中,酚类物质含量明显减少。
关键词 槟榔 鞣质 酚类
下载PDF
微生物引起的肉与肉制品的腐败 被引量:12
17
作者 春江 王海燕 罗欣 《肉品卫生》 2001年第6期16-19,共4页
本文介绍了引起肉与肉制品腐败的主要微生物,并对肉制品腐败的主要特征及微生物在肉品中的生长作了介绍。
关键词 肉制品 微生物 腐败 变质 特征
下载PDF
北京黑猪的肉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任琳 春江 +2 位作者 赵冰 申思 刘世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3-46,共4页
通过对北京黑猪肉的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等肉质特性的检测分析,考察黑猪肉品质与普通猪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黑猪的肉色a值为5.85±1.63,熟肉率为(75.79±1.85)%,剪切力为(5638±64.20)N;每千克黑猪五花肉中矿... 通过对北京黑猪肉的食用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等肉质特性的检测分析,考察黑猪肉品质与普通猪肉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黑猪的肉色a值为5.85±1.63,熟肉率为(75.79±1.85)%,剪切力为(5638±64.20)N;每千克黑猪五花肉中矿物质元素Ca、Mg、Zn、Cu的含量为16.9、85.9、11、0.35mg/kg。饱和脂肪酸(C14:0、C16:0、C18:0和C20:0)总量约占全部脂肪总量的42.24%、油酸占46.64%;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总量(EAA)为9.42g/100g,非必需氨基酸总量(NEAA)为12.82g/100g,氨基酸总量(TAA)为22.23g/100g,EAA/TAA为42.35%,EAA/NEAA为73.46%。黑猪肉色较普通猪肉稍红,具有较高熟肉率,剪切力大小适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丰富,营养较为均衡,是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肉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黑猪 肉质特性 维生素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高剂量冲击式与低剂量密集式紫杉醇顺铂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华新民 任宪伟 +6 位作者 刘枫林 刘炀 春江 李志杰 徐立 刘建阳 刘宇光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高效、低毒副反应的化疗模式。方法126例晚期(TNM分期为Ⅲ、Ⅳ期)NSCLC随机分为两组(1)高剂量冲击式(高冲式)化疗组54例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第1天;顺铂80~100mg/m2静滴,第1天;有脑转移者加卡莫司汀12...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SCLC)高效、低毒副反应的化疗模式。方法126例晚期(TNM分期为Ⅲ、Ⅳ期)NSCLC随机分为两组(1)高剂量冲击式(高冲式)化疗组54例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第1天;顺铂80~100mg/m2静滴,第1天;有脑转移者加卡莫司汀125mg静滴,第1~3天。间隔4~6周。(2)低剂量密集式(低密式)化疗组72例紫杉醇60~80mg/m2静滴,第1天;顺铂40~60mg/m2静滴,第1天;有脑转移者加卡莫司汀125mg静滴,第1天。每周化疗1次,连续4~6周,间隔2周。高冲式化疗者常规用止吐药及水化处理;低密式化疗者酌情用止吐药,无需水化。结果高冲式化疗组共治疗157个疗程,CR3例,PR23例,SD17例,PD11例,有效缓解率48.1%,中位缓解期4.5个月,1年生存率46.3%。低密式化疗组共治疗184个疗程,CR9例,PR30例,SD24例,PD9例,有效缓解率54.2%,中位缓解期6.0个月,1年生存率56.9%。低密式化疗组有效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均高于高冲式化疗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Ⅲ+Ⅳ度)毒副反应率亦低于高冲式化疗组。高冲式化疗组发生与化疗相关死亡2例(3.7%)。低密式化疗组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上升的比例(70.8%)高于高冲式化疗组(51.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剂量密集式化疗采用低剂量、短间歇期、频投药的方法,提高了剂量强度,化疗效果好,毒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静滴 低剂量 顺铂 高剂量 缓解率 治疗 结论 显著性 探索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槟榔中的槟榔碱 被引量:18
20
作者 春江 陶海腾 +2 位作者 吕飞杰 台建祥 王祝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0-253,共4页
为了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碱的工艺参数,通过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施试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因素对槟榔碱萃取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的温度对槟榔碱萃取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萃取时间和压力的影响较... 为了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碱的工艺参数,通过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施试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因素对槟榔碱萃取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的温度对槟榔碱萃取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萃取时间和压力的影响较小。同时确定了槟榔碱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72℃,压力57MPa,时间26min。在此条件下,槟榔碱的萃取量为6143.71μg/g,达到理论最大萃取量的95.3%,所得萃取物中槟榔碱的百分含量为(25.85±0.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 槟榔碱 超临界CO2萃取 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