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6年新疆巴楚县出血热病研究报告 Ⅲ.新疆巴楚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柴君杰 肖成恩 +6 位作者 刘远恒 张玉珲 玉山.努尔 韩砚义 冯崇慧 永寿 李华国 《地方病通报》 2004年第S1期15-22,117-120,共12页
1965年新疆巴楚县阿克沙克马拉勒地区发生出血热患者11例,死亡10例。1966年同一地区发病8例,死亡6例。两年中共发生病人19例,死亡16例,病死率84.2%。1966年4~6月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对1966年经临床观察和病原学或血清... 1965年新疆巴楚县阿克沙克马拉勒地区发生出血热患者11例,死亡10例。1966年同一地区发病8例,死亡6例。两年中共发生病人19例,死亡16例,病死率84.2%。1966年4~6月在这一地区进行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对1966年经临床观察和病原学或血清学确诊的5例患者和1965年有较完整病历或流行病学调查记录的6例,共11例病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发现所有病例均出现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的50天时间内,具有明显的春夏季节性。除1例患者为乡村兽医外,其余都是牧羊人。7例患者发病前的活动范围为阿克沙克马拉勒以北,东西约70km的荒漠牧场中。病人之间没有联系,呈高度散发状态,其中3例有近期蜱咬史。另4例患者属于同一个家庭,首发病例是居住在牧场中放牧的家庭主妇,患病期间在前来参加护理和帮助家务的子女和儿媳中有3人相继被感染发病,是一起家庭内的暴发流行。首发病例有近期蜱咬史。用补体结合试验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农牧民728人,其中抗体阳性者71人,阳性率10.2%,在有放牧史的156人中血清学阳性者30人,阳性率19.25%;没有放牧史的572人中血清阳性者44人,阳性率7.7%,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楚出血热 流行病学 生态学 亚洲璃眼蜱
下载PDF
1966年新疆巴楚县出血热病研究报告 Ⅰ.5例出血热病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柴君杰 韩砚义 +6 位作者 冯崇慧 张玉珲 玉山.努尔 刘远恒 张雁武 永寿 李华国 《地方病通报》 2004年第S1期1-5,共5页
1966年4~5月在新疆巴楚县阿克沙克马拉勒地区发生5例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入院后经抢救治疗,3例死亡,2例痊愈出院。主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起病急骤、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显著乏力、嗜睡、肢体疼痛、面颈部潮红、恶... 1966年4~5月在新疆巴楚县阿克沙克马拉勒地区发生5例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入院后经抢救治疗,3例死亡,2例痊愈出院。主要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起病急骤、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以上。显著乏力、嗜睡、肢体疼痛、面颈部潮红、恶心、呕吐、继之出现皮肤及粘膜出血、鼻出血,可发展至消化道大量出血(呕血、便血)、血尿、低血压。早期即有蛋白尿、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4例患者在发病第2,4,5和9天从血液标本中分离到病毒。从2例尸检的肝、脾、肾和淋巴结标本中也分离到病毒,3例患者血清对本身分离的病毒中和试验阳性,2例双份血清的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发热 出血 病毒分离 中和抗体 巴楚 新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