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充命定论的二重结构(制度)的考察
被引量:1
出处
《当代韩国》
2004年第1期18-23,共6页
Contemporary Korea
同被引文献5
-
1王晓毅.王充的命理学体系[J].孔子研究,2001(6):47-53. 被引量:4
-
2肖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44. 被引量:1
-
3[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奥斯特瓦尔德.自然哲学概论[M].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4杨萍,王全权.王充天体论、人性论和性命论中的伦理思想探析[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3):40-42. 被引量:1
-
5王雪.王充道家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4):36-40. 被引量:6
-
1蓝国桥.康德美学“逻辑—心理”二重结构论[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4):28-32.
-
2张云鹏.海德格尔的思想转向与存在追问的结构[J].文艺理论研究,2016(5):180-185.
-
3广东哲学学会优秀科研成果奖(1986.1-1990.12)获奖名单[J].现代哲学,1992(3):91-92.
-
4熊谷文枝.日本家庭的二重结构[J].道德与文明,1987(5):41-41.
-
5姜生.论道家伦理的二重结构及其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42-47.
-
6贾学军.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传统及其生态意蕴——基于福斯特分析的解读[J].社会科学论坛,2016(11):181-190. 被引量:1
-
7李瑞环笔下的辩证法[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11):74-74.
-
8经典中的经典——管理精粹70则(之七)[J].信息导刊,2005(26):35-35.
-
9李恒瑞.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二重结构看我国改革的性质[J].现代哲学,1989(2):11-14.
-
10王佳.阐释的有效与意图的真实——论丹托意义美学的建构[J].社会科学家,2013,28(11):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