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吠陀奥义书中确立的婆罗门教的基础观念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吠陀奥义书是印度古代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教徒的圣典 ,在印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其中包含的婆罗门教思想的基础观念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
姚卫群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南亚研究》
CSSCI
2004年第1期45-51,共7页
South Asian Studies
关键词
吠陀奥义书
印度
婆罗门教
印度教
教徒
神灵崇拜观念
祭祀观念
社会道德伦理观念
梵我关系观念
轮回解脱观念
分类号
B982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3
1
巫白慧著..印度哲学 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533.
2
黄心川主编..南亚大辞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626.
3
黄心川著..印度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490.
同被引文献
30
1
中国的印度哲学研究[J]
.哲学动态,1996(6):40-43.
被引量:2
2
张力.
能源外交:印度的地缘战略认知与实践[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51-56.
被引量:16
3
陈会娟.
中印边界纠纷中的地缘因素[J]
.南亚研究季刊,2004(4):96-102.
被引量:6
4
耿引曾.
中国人研究印度的传统[J]
.南亚研究,2004(2):88-92.
被引量:1
5
吴静.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人类早期文明的三种路径[EB/OL].(2012—7—16)[2013—5—27].历史学专业基础课教学网.
被引量:1
6
康乐,简惠美,译.马克斯·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4.
被引量:1
7
叶小文.宗教对话世界和平社会和谐[EB/OL].http://www, china, com. crdaboutchina/zhtmnfi/renquan/txt/2006 - 121 13/content-7500790. htm.
被引量:1
8
董运来.
印度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验借鉴[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0(3):92-98.
被引量:9
9
刘重力,邵敏.
印度对华反倾销的贸易转移效应——基于产品角度的经验分析[J]
.国际经贸探索,2009,25(9):48-53.
被引量:23
10
马加力.
中印关系的回顾与展望[J]
.和平与发展,2010(4):6-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罡拉卓玛.
藏传佛教生死观研究[J]
.青海社会科学,2012(6):177-180.
被引量:8
2
刘黎.
种姓在印度的历史发展条件——技术与道德的博弈[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5):139-140.
3
庞玮.
国别区域学视域下我国印度研究的发展脉络与主题谱系[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31(1):111-11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尚学摈.
藏族题材电影的母题与文化功能研究[J]
.理论观察,2023(10):132-136.
被引量:1
2
杨眉.
藏区精神信仰的灾难应对功能[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5,27(2):8-11.
被引量:1
3
王向华.
青海藏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地方性知识分析——以玉树藏族自治州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16(3):24-30.
被引量:2
4
王博医.
西藏民族文化历史溯源——基于藏传佛教信仰的分析[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63-66.
5
武晓芃.
电影《气球》的叙事艺术——信仰与现实的抉择[J]
.声屏世界,2021(6):49-51.
6
冉元艺.
欢喜抑或消亡--从《西藏生死书》解读电影《撞死了一只羊》[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3):161-163.
被引量:1
7
完德加.
“喇”魂的形色表述:木里藏族苯教丧葬“囊卡”灵器研究[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8(1):65-73.
8
能继峰.
地震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4.14地震”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2015,0(12):22-23.
1
姚卫群.
佛教与婆罗门教中的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J]
.文史知识,2009(3):49-49.
2
姚卫群.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真理观念比较[J]
.社会科学战线,2008(6):12-18.
被引量:1
3
姚卫群.
部派佛教中关于“三世法”本质的观念[J]
.佛学研究,2010(1):173-179.
被引量:2
4
姚卫群.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修行理论比较[J]
.南亚研究,2009(4):99-111.
被引量:1
5
孙君恒,刘娣.
墨子的祭礼论[J]
.东岳论丛,2012,33(9):32-36.
被引量:2
6
姚卫群.
佛教与婆罗门教中的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1):37-44.
7
姚卫群.
论古印度宗教哲学的神与根本实体[J]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4):52-60.
8
罗义群.
原生宗教与社会精神文化多元[J]
.读书,2010(2):10-14.
被引量:3
9
曹建墩.
论儒家祭祀观念的内向化[J]
.史学月刊,2009(5):101-107.
10
林振园,项念东.
从“吾不与祭如不祭”看孔子的鬼神祭祀思想[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30(10):99-102.
被引量:1
南亚研究
200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