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初探
被引量:
2
On Lu Xun's Thought of Remoulding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民性改造思想贯穿了鲁迅 3 0年的文学实践 ,经过了艰苦的探索过程。其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早期是以“立人”为核心的浪漫英雄主义阶段 ;中期则是进行“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阶段 ;后期用“阶级性”观点来分析国民性 ,进入了成熟的马克思主义阶段。
作者
李文珊
机构地区
广东韩山师范学院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鲁迅
国民性改造思想
批判现实主义
阶级性
民族精神
分类号
I210.9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鲁迅著..鲁迅全集 第2卷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1.
2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被引量:1
3
李永寿著..鲁迅思想的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6:214.
同被引文献
59
1
钟本康.
改造国民性是鲁迅的真知灼见[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7(1):9-15.
被引量:1
2
汪卫东.
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J]
.鲁迅研究月刊,1999(7):5-12.
被引量:14
3
林志仪.
试论鲁迅关于改造国民性与建设精神文明的思想[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8(4):28-39.
被引量:2
4
周绍曾.
鲁迅对庄子的批判与“国民性”问题[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6(3):26-32.
被引量:4
5
伊智.
试论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6(4):62-72.
被引量:1
6
韩罕明.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问题——《阿Q正传》再探索札记之一[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10(4):35-41.
被引量:1
7
陈早春.
对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初步探讨[J]
.中国社会科学,1981(6):123-150.
被引量:1
8
吴戈.
论阿Q的“精神胜利法”和中国“国民性”的“病根”[J]
.江淮论坛,1981(4):43-50.
被引量:1
9
王敬文.
《阿Q正传》与国民性[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6(2):99-103.
被引量:2
10
冯天瑜.
“国民性”的一面秋毫毕现的镜子——读鲁迅书随笔[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6(4):49-5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李喜华.
论鲁迅与王小波在“国民性批判”上的差异[J]
.文教资料,2008(20):12-14.
2
俞祖华,王静静.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综述[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10-1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俞祖华.
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想研究述评[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7(6):98-111.
被引量:1
2
赵苗.
老舍与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差异性分析[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6):84-86.
被引量:1
3
迟蕊.
近年来鲁迅国民性思想讨论再认识[J]
.党政干部学刊,2015(1):77-80.
被引量:1
1
秦文平,贾晓霞.
论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提出[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15(1):35-41.
被引量:1
2
王得后.
对于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断想[J]
.鲁迅研究月刊,2002(5):16-16.
被引量:1
3
郭国祥.
鲁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发展轨迹[J]
.兰州学刊,2005(2):265-266.
被引量:4
4
米华.
从“复古求解放”到“中西融合”造新民——兼论毛泽东早年的国民性改造思想[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133-137.
被引量:1
5
卢志娟.
绝望与反抗绝望——论张爱玲与鲁迅小说的异质性[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8):37-38.
6
熊元义.
如何把握中国当代文艺思潮?[J]
.理论与创作,2006(3):40-42.
7
北冈正子,黄英哲.
我对《我所认识的鲁迅》的异议[J]
.鲁迅研究月刊,1997(4):57-61.
被引量:1
8
张斌.
浅析鲁迅的立人思想[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6,12(1):84-87.
9
五味子.
改造国民性:要有更激烈的主张——解读鲁迅关于国民性改造的一个策略思想[J]
.书屋,2011(12):72-74.
10
夏德飞.
浅谈赵树理小说的“问题”意识[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0(2):32-34.
青海社会科学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