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外关于产业区域转移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被引量:
15
Summary on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Research on Regional Transfer of Industri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经济动因、客体演化、转移模式、转移效应、战略选择和发展趋势等6个方面对产 业区域转移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述评,并对该理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作者
李锋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63,共5页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关键词
产业区域转移
产业转移
产业分工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26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14
1
郑胜利.
复制群居链——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集群”特征分析[J]
.特区经济,2002(7):34-36.
被引量:7
2
聂华林,赵超.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5):11-15.
被引量:41
3
(日)小岛清著,周宝廉译..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456.
4
陈红儿.
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23(1):16-18.
被引量:77
5
卢根鑫著..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38.
6
蒋文军,孙宏军.
策应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J]
.工厂管理,2001(6):26-27.
被引量:4
7
曹荣庆.
浅谈区域产业转移和结构优化的模式[J]
.中州学刊,2001(6):111-113.
被引量:28
8
贝毅,曲连刚.
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兼论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8):28-30.
被引量:30
9
Shi Min (Director and Senior Fellow, Asia-Africa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PRC).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among China, Japan and ROK Oriented toward the 21st Century[J]
.World Economy & China,1999,7(3):49-54.
被引量:1
10
(日)关满博著,陈生保,张青平译..东亚新时代的日本经济 超越“全套型”产业结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34.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聂华林,赵超.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对西部产业发展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5):11-15.
被引量:41
2
聂华林,高新才.
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扩张与区域突破[J]
.甘肃社会科学,1999(6):15-16.
被引量:6
3
夏禹龙 冯之浚.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J].研究与建议,1982,(8).
被引量:14
4
Raymond 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ay 1966.
被引量:1
5
Kojima, K.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New York:Praeger,1978.
被引量:1
6
Dunning,J.The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
被引量:1
7
Haahti,A.J.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uropea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被引量:1
8
牛丸元:《日本企业の国际经营行动》,(日)同文馆1999年版。
被引量:1
9
大西胜明:《日本の产业结构》,(日)青木书店1999年版。
被引量:1
10
劳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426
1
毛锦凰,喻亭.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转移新趋势与对策分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0(4):2-7.
被引量:6
2
颜银根,王光丽.
劳动力回流、产业承接与中西部地区城镇化[J]
.财经研究,2020,0(2):82-95.
被引量:20
3
熊理然.
城市兼并的城乡协调发展效应研究——以昆明市为例[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24):49-51.
4
李建萍.
产业转移与落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间与区际间的比较研究[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4):65-68.
5
冯登艳.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河南产业升级[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3):87-90.
被引量:5
6
胡黎明,刘友金,赵瑞霞.
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以新余承接光伏产业转移为例[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2-76.
被引量:1
7
刘光杰,许敬华,白玉婷.
知识经济浅论[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3):25-29.
被引量:5
8
蔡富有,赵启厚.
国外知识经济及其研究[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1999(3):42-49.
9
方创琳.
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区域的发展模式与基本思路[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6(3):36-42.
被引量:5
10
邱庆荣,何有世.
从知识经济角度考察电算会计目标[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30-32.
同被引文献
74
1
陈鸿宇.
走出有广东特色的统筹区域发展的新路子[J]
.岭南学刊,2008(2):5-7.
被引量:2
2
易培强.
关于“东亚模式”的思考[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4):51-57.
被引量:7
3
郎永清.
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及其意义——兼评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J]
.国际贸易问题,2004(8):8-11.
被引量:11
4
周锐波.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评析[J]
.中国发展,2004,4(3):11-16.
被引量:11
5
李靖靖.
对内蒙古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分析[J]
.理论研究,2005(3):50-51.
被引量:2
6
苏杨.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J]
.中国商界,2008(3):159-160.
被引量:5
7
邓亦林,钟建华,汪淼.
产业承接模式及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的对策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5(11Z):313-314.
被引量:17
8
周志忍.
新时期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2006(10):14-18.
被引量:65
9
陈刚,刘珊珊.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
.当代财经,2006(10):91-96.
被引量:121
10
赵萍.
论流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
.财贸经济,2007,28(2):111-115.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15
1
邓亦林,钟建华,汪淼.
产业承接模式及欠发达地区产业承接的对策思考[J]
.商场现代化,2005(11Z):313-314.
被引量:17
2
谢奉军,王文祥.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与启示[J]
.特区经济,2006(7):37-38.
被引量:5
3
张自如,胡晖.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
.生产力研究,2007(13):92-93.
被引量:10
4
袁小平,胡长生.
论高新技术产业的承接模式及其对策选择——以江西新余经济开发区为例[J]
.求实,2008(11):47-52.
被引量:3
5
刘培明.
论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动力的转变[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11):33-36.
被引量:1
6
张海华,姜明辉,王雅林.
非变权组合产业集聚综合识别方法研究[J]
.学术交流,2009(2):49-54.
被引量:1
7
王先庆,王晓春.
论东南沿海地区商贸流通服务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6(1):16-22.
被引量:3
8
江维国.
产业转移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发展策略研究[J]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3):34-37.
9
肖龙,唐葵.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思考——清远市的战略与探索[J]
.广东经济,2009(7):35-39.
10
邝国良,王靖.
政府在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中的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3):44-4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贺静,梁玉,赵旺.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及金融支持情况分析[J]
.浙江金融,2021(1):74-80.
被引量:3
2
陈青.
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基础和制约因素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80-83.
被引量:3
3
白孝忠.
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
.江苏商论,2009(5):129-131.
被引量:1
4
方大春,Da-chun.
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产业承接的风险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6):648-653.
被引量:18
5
马永欢,周立华.
我国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与区域发展模式[J]
.中国软科学,2008(2):82-88.
被引量:10
6
陈青,李英策.
承接产业转移对百色经济影响分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7):82-84.
被引量:3
7
庄晋财,吴碧波.
西部地区产业链整合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
.求索,2008(10):5-8.
被引量:26
8
袁小平,胡长生.
论高新技术产业的承接模式及其对策选择——以江西新余经济开发区为例[J]
.求实,2008(11):47-52.
被引量:3
9
张新国,沈占波.
浅析核心劳工标准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的影响[J]
.理论学刊,2009(2):42-47.
10
王洋.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指导原则和战略定位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5):28-29.
被引量:11
1
林凌.
蒋一苇同志主要理论观点述评[J]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2(12):15-17.
2
韩文秀.
关于投资膨胀标志的观点述评[J]
.经济学动态,1989(8):22-25.
3
蒲晓晔,赵守国.
关于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观点述评[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0(2):30-33.
被引量:15
4
李玲娥.
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观点述评[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24(5):1-4.
5
刘文革,刘聪睿.
关于“中国模式”研究观点述评[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1(4):153-166.
被引量:3
6
章云.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关系主要观点述评[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4,11(2):69-73.
被引量:1
7
何俊生,党军国.
90年代关于第三产业能否创造价值问题的观点述评[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5):86-89.
被引量:2
8
黄如桐.
当前部分私营企业大户和一些理论工作者对私营经济的观点述评[J]
.经济学动态,1995(3):33-37.
被引量:1
9
程如轩.
关于消费问题的几种错误观点述评[J]
.经济问题探索,2000(8):79-81.
被引量:1
10
伯娜.
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问题的观点述评[J]
.学术界,2010(5):208-213.
被引量:7
经济纵横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