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5期589-590,共2页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参考文献4
1 谢灿茂..呼吸系统疾病[M],2000.
2 [2]林菊英,金乔,主编.中华护理全书.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7. 被引量:2
3 [4]汪函滋,主编.实用重症监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7. 被引量:1
4 刘又宁主编..机械通气与临床 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441.
同被引文献21
1 游自立.应激对免疫功能及疾病发生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3):140-142. 被引量:57
2 董馨,郑毅.结缔组织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进展[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2):750-752. 被引量:3
3 刘旭东,宋治远,景涛.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误诊1例[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2):175-175. 被引量:4
4 刘永宏,季杰,徐严明,赵玉华,陈芹,陈蕾,杨旭红,周东.POEMS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J] .华西医学,2007,22(1):74-75. 被引量:4
5 马平霞,段美容,李玲.前列腺素E1治疗肺动脉高压时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4):3313-3314. 被引量:6
6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18-519 被引量:64
7 Tanaka E,Harigai M,Tanaka M,et al.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evaluation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ponse to immunosuppressive treatment[J].J Rheumatol,2002,29(2):282. 被引量:1
8 无.肺动脉高压筛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1):979-987. 被引量:275
9 杨静,宋晓英,张羽,唐宇凤,张海峰.狼疮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29(3):273-274. 被引量:6
10 尤敬,杨亚娟,聂少菊.POEMS综合征二例的护理体会[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2):73-7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9
1 姬海燕.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观察与护理[J] .天津护理,2006,14(2):91-92. 被引量:3
2 苗金红,李肖静.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23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5):1017-1018. 被引量:1
3 刘平,谈燕聪.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面罩吸氧的护理[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8,32(1):100-100.
4 许国娟,张静.以肺动脉高压为首要表现的POEMS综合征1例的护理[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3898-3899.
5 邢丽娟.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护理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7):794-795. 被引量:2
6 刘永玲,王金平.1例肺动脉高压伴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的护理[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1,25(2):128-128. 被引量:1
7 丁金,丁玉.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J] .江苏医药,2013,39(8):988-989.
8 赵燕.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7):1333-1333. 被引量:1
9 童全芳.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1):267-2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0
1 王金山.寒热并用法治疗结节性红斑1例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6):284-284.
2 滕月玲.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J] .中国民间疗法,2013,21(6):73-73. 被引量:2
3 李伟华,王艳红.间质性肺疾病病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3,11(32):3001-3002. 被引量:2
4 王春华.结缔组织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5):67-70. 被引量:4
5 张荷连.间质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J] .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10):107-107.
6 岳菊三.肺康复护理对间质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0):93-93. 被引量:7
7 刘文婷.浅谈间质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1):110-110. 被引量:1
8 严蕾,黎金玲,孙春燕.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重度右心衰竭患者的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3):84-86. 被引量:5
9 南鹤,陈莉,张锌.系统性硬化病患者雷诺现象的护理体会[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9):1721-1724. 被引量:1
10 宗红英.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的护理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0):160-160.
1 谭秀娟,徐希贤,姚婉贞,丛玉芳,郭静萱.82例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治体会[J] .北京医学,1997,19(1):6-6.
2 郑金旭,贾友明.活动性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J]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2,12(3):114-116. 被引量:1
3 姚鲁肃,吕长俊.Thy-1在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山东医药,2008,48(25):113-114.
4 杨丽云.应用抗菌药物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9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3):182-182. 被引量:3
5 梁松健.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策略[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8):217-218.
6 侯丽萍,王志香,杨旺盛,米天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30例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1997,29(5):272-273.
7 邵长周,陈小东,蔡映云.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1,9(3):184-187.
8 王静,雷茂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活动性判断[J] .山东医药,1999,39(3):50-51.
9 李光明,雷建平,曾剑儿.肺泡灌洗液中的炎症细胞、细胞因子与肺纤维化[J] .江西医药,2010,45(12):1251-1254. 被引量:3
10 谢宝官,李鸿滨.类风湿关节炎在呼吸系统的表现[J]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2003,4(7):8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