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
被引量:10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7,共14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参考文献28
-
1胡适.《寄陈独秀》[A]..收《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C].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被引量:7
-
2胡适.《逼上粱山》[A]..收《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建设集》[C].,.. 被引量:1
-
3沈永宝.《“八事”源于(意象派宣言>质疑—(文学改良刍议>探源》[J].载上海文化,1994,(4). 被引量:1
-
4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A]..收《郭沫若专集)第1卷[C].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4页. 被引量:3
-
5钱光培编选.《中国十四行诗选·序言》[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第6-7页. 被引量:1
-
6钱光培,向远编..现代诗人及流派琐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35.
-
7李广田.《沉思的诗》[A].收冯姚平编.《冯至与他的世界》[C].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26页. 被引量:1
-
8.《冯至全集》,第5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08-209页. 被引量:1
-
9《关于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J].载中国比较文学,2000,(1). 被引量:1
-
10.《关于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A]..收论文集《谈虎谈兔》[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40
-
1陈思和.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续)[J].当代作家评论,2004(4):121-140. 被引量:3
-
2刘光耀.《诗篇》:世俗世界中神圣的守护者[J].宗教学研究,2004(2):137-141. 被引量:1
-
3叶隽.冯至“学院写作”的核心内容及其德国思想背景[J].中国比较文学,2004(4):142-159. 被引量:1
-
4郭爱民.农民身份的缺失与农村题材创作的式微[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5):87-90. 被引量:2
-
5张向东.“人的发现”和五四白话诗的语言观[J].甘肃社会科学,2004(6):17-19. 被引量:1
-
6张新颖.学院空间、社会现实和自我内外——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诗群[J].当代作家评论,2001(1):27-38. 被引量:5
-
7段美乔.“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J].文学评论,2006(1):18-26. 被引量:5
-
8赵宪章.日记的形式诱惑及其第一人称权威[J].江汉论坛,2006(3):69-71. 被引量:13
-
9何永康,高永年.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之历史意识[J].文学评论,2006(2):116-124. 被引量:3
-
10王嘉良.地域文化视野中的左翼话语——浙东左翼作家群论[J].文学评论,2006(6):160-167.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127
-
1汪树东,龙红莲.论迟子建小说的价值立场[J].学理论,2009(22):67-69. 被引量:1
-
2王薇薇,迟子建.为生命的感受去写作——迟子建访谈录[J].作品,2007(8):49-52. 被引量:28
-
3陈思和.探索世界性因素的典范之作:《十四行集》(续)[J].当代作家评论,2004(4):121-140. 被引量:3
-
4孙登高.生命的蜕变与相融——冯至《十四行集》生命意识解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07-208. 被引量:1
-
5臧棣.汉语中的里尔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2(3):33-37. 被引量:9
-
6臧棣.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J].文艺争鸣,1998(3):45-50. 被引量:39
-
7陈思和.《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因素之一例[J].当代作家评论,1997(2):30-38. 被引量:35
-
8周棉.论冯至的十四行诗[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6(2):63-70. 被引量:6
-
9王佐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一个回顾[J].文艺研究,1983(4):27-36. 被引量:38
-
10胡殷红.“小女子”迟子建向大作家迈进[J].黄河文学,2010(3):26-2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10
-
1张曦.现代文学研究[J].学术月刊,2005,37(3):120-124.
-
2张文东.个体生命存在的寂寞与旷远——重读冯至的《十四行集》[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28-131. 被引量:2
-
3李仲凡.从《十四行集》看冯至诗歌的转型[J].社会科学家,2008,23(9):28-30.
-
4吴正华.庄严辉煌的生命体验,深沉玄远的宇宙哲思——论冯至的《十四行集》[J].文教资料,2011(28):13-14.
-
5首作帝.论《十四行集》与《审美教育书简》的融通[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31-135. 被引量:1
-
6任美衡.论迟子建文学叙事的“世界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6):110-114.
-
7夏强.新世纪冯至《十四行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1):125-129.
-
8陈红旗.生命的脉动与诗歌地方性的可能——关于梅州当代诗歌创作向度的断想[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39(5):5-12.
-
9聂章军.论陈思和文学性研究的理论创新与探索[J].当代文坛,2024(1):45-51.
-
10林珊珊.民族精神世界的启蒙与生命存在的沉思——论冯至《十四行集》的精神内涵[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2024,33(1):45-51.
-
1魏祖钦.李贺诗歌的结构艺术[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34-37. 被引量:2
-
2陈晶晶.简论杜审言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J].文学与艺术,2010(6):93-94.
-
3张学昕.论当代小说创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J].北方论丛,1999(5):24-29. 被引量:6
-
4高建华.库普林小说与“五四”抒情小说[J].北方论丛,2012(2):41-44.
-
5吴励生.赵玫的文学景观[J].文学自由谈,1995(3):116-120. 被引量:2
-
6西默斯.希尼,马永波.声音的奥登[J].诗歌月刊,2002,0(7):68-76.
-
7刘芸.辛弃疾词化用苏轼分析[J].大观周刊,2012(48):14-14.
-
8舒汛.《论凤姐》[J].红楼梦学刊,1981(1):176-176.
-
9李博宇.《秋歌》的文本结构[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2):24-25.
-
10谢桃坊.黄宗羲与理学史体系之建构[J].古典文学知识,2016,0(3):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