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25,共1页
同被引文献19
-
1刘光辉.论党内监督的主体系统建设[J].理论与改革,1998(5):64-67. 被引量:1
-
2张群生.求真务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群众观[J].求是,2004(11):25-26. 被引量:4
-
3王韶兴.中国共产党监督的主要经验和基本规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5):25-31. 被引量:2
-
4黄百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当代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核心力量——兼议中外反腐败实践比较[J].政治学研究,2001(4):15-19. 被引量:7
-
5李永忠.关于改革党委“议行合一”领导体制的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1):22-24. 被引量:24
-
6吴玉良.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J].人民论坛,2001(7):4-6. 被引量:1
-
7管建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腐败犯罪主体[J].法学,2006(1):117-120. 被引量:10
-
8朱旭东.建设廉洁政治:发展目标·历史进程·从政行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3-5. 被引量:1
-
9李昌道.《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4):111-118. 被引量:12
-
10何增科.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权力监督的重要变化和进展[J].社会科学研究,2008(4):17-23.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30
-
1齐琳琳.扎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基于高校管理干部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71):163-163. 被引量:1
-
2吴勇,文薇娜.关于监督学学科体系建构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4(20):78-79. 被引量:7
-
3曹雪松.论纪检监察学科人才队伍建设[J].廉政文化研究,2014,5(6):60-65. 被引量:12
-
4任建明.廉政学科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1-6. 被引量:15
-
5杨永庚.纪检监察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述论[J].廉政文化研究,2016,7(2):54-61. 被引量:18
-
6杨永庚.纪检监察学学科属性探讨——关于纪检监察学研究对象的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7,31(2):70-74. 被引量:19
-
7蒋来用.为何廉政建设缺乏专门学科的支撑?——廉政学发展的历史与未来[J].廉政学研究,2018,0(1):47-67. 被引量:10
-
8夏玉峰,任莉,叶彩红,王力,龙帅.廉政管理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刍议[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5,32(10X):45-48. 被引量:4
-
9王复兴.论加强新时代统一战线学学科建设[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5):35-38. 被引量:2
-
10彭徐.纪检监察学院办学模式研究--以攀枝花纪检监察学院为例[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37(4):12-17. 被引量:4
-
1惩治腐败要坚持不懈,决不手软[J].今日海南,1999,0(7):4-4.
-
2李芳尚.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理论导报,2010(11):13-15.
-
3郑崇阳,李仁质,宋光清.台湾问题笔谈[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8):34-42.
-
4谢泳.平等[J].银行家,2008(4):127-127.
-
5潘叔明.政治文明三谈[J].领导文萃,2003,0(1):22-25.
-
6肖晗.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18(6):56-63. 被引量:2
-
7师吉金.论与时俱进[J].理论月刊,2002(3):12-15. 被引量:1
-
8李朝阳.纯洁性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关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J].探索,2014(6):45-50. 被引量:6
-
9陈振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再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14):246-247. 被引量:2
-
10徐前权,刘冬京.构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设想[J].理论月刊,2005(6):114-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