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均衡与非均衡的战略演进——试论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被引量:
5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Strategies--On the Evolu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Regional Economy of New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幅员辽阔 ,资源丰富 ,但各区域间的人口、资源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分布十分不均衡 ,因而 ,采取何种适宜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史 ,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不同阶段选择均衡或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认识到均衡与非均衡这两种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在现阶段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是非常有益的。
作者
李辉山
机构地区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开发研究》
CSSCI
2004年第2期20-21,共2页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关键词
均衡
非均衡
新中国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967-1984[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866.
2
黄速建,魏后凯主编..西部大开发与东中部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238.
3
杜平主编..中外西部开发史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634.
4
周林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75.
被引量:1
5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与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致像接力赛跑那样,由处在高梯度上的地区向处在低梯度上的地区,一级一级地传递下去.(参见周期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8
1
田海芳.
非均衡经济的完善: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J]
.长治学院学报,2007,24(3):17-20.
被引量:1
2
汪荣有,由元元.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公正视角[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2):74-78.
被引量:3
3
赵振华.
运用非均衡政策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7):46-46.
被引量:1
4
李燕琴,束晟.
聚焦旅游视域下的中国边疆研究[J]
.地理研究,2015,34(3):407-421.
被引量:15
5
张国红.
探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商业研究,2005(4):25-27.
被引量:10
6
周亚,李克强.
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2):217-220.
被引量:15
7
钟承垠.
对中国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若干思考[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60-63.
被引量:2
8
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 ing [ J ].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2, 29 (3) :155.
被引量:1
9
I 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22( 1 ) :3.
被引量:1
10
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 J ]. Jour- 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98 ( 5 ) :7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魏玲玲.
社会发展中经济非均衡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
.财会研究,2008(18):70-72.
2
马晓科.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2,26(3):81-86.
3
马晓科.
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情况,2012(10):75-80.
4
马晓锦.
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初探[J]
.中国商贸,2012,0(06Z):227-228.
被引量:2
5
赵大全.
人口分布、经济聚集与区域发展战略[J]
.经济研究参考,2019(17):53-6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张扬.
东西部地区运输发展差异的对比分析[J]
.知识经济,2014(12):120-120.
被引量:1
2
杨易霖.
东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比较及建议[J]
.价值工程,2016,35(18):36-38.
被引量:3
3
赵大全.
财政治理与区域治理[J]
.财政科学,2020,0(1):84-92.
被引量:6
4
杨杰,马伟茗.
新时代西藏边境地区加快发展思维面向[J]
.西藏发展论坛,2020(5):21-24.
被引量:4
5
杨杰,马伟茗.
生态保护与建设——青藏高原区域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定位探讨[J]
.西藏研究,2020(4):74-81.
被引量:4
6
周雷雷,郑诗军,尹捷,张雅琼,黄文江,王心源,王岩,张赫林,陈俊杰,彭代亮.
以“胡焕庸线”为界的中国东西部净初级生产力变化分析[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21,36(4):916-925.
被引量:4
1
何俊芳.
浅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J]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124-125.
2
张杰,郑海云,崔显凯.
知识经济与延边经济转型[J]
.东疆学刊,2001,18(4):54-56.
3
陈平.
中国改革发问经济学[J]
.上海经济,2009(2):13-13.
4
梁龙男.
论中国区域开发战略与人口、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8(2):25-29.
被引量:7
5
夏永祥.
论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均衡与非均衡发展选择[J]
.经济科学,1992(2):9-12.
被引量:1
6
靳新中.
经济增长的均衡与非均衡[J]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1(2):9-16.
7
程友南.
广东省工农业地区布局均衡与非均衡浅析[J]
.计划与发展,1991(5):44-48.
8
唐寿宁.
社会主义经济均衡与非均衡理论研讨会综述[J]
.经济学动态,1991(7):11-15.
9
李忠杰.
实行均衡与非均衡结合战略,缩小东西差距[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1):64-67.
10
段娟.
从均衡到协调: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进的历史考察[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26(6):1-8.
被引量:6
开发研究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