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虱净拌种防治单晚直播田稻蓟马试验初报
被引量:6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2004年第3期43-44,共2页
China Plant Protection
同被引文献28
1 曾宪泽,段湘生,杨联耀.丁硫克百威的化学合成[J] .农药,1995,34(6):12-12. 被引量:4
2 李安祥,李洪山,李慈厚,陶红.吡虫啉对稻蓟马的防效及应用技术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19(3):119-121. 被引量:2
3 刘长令.新型广谱、安全的鱼尼丁受体杀虫剂[J] .农药,2005,44(11):527-527. 被引量:33
4 李洋,李淼,柴宝山,刘长令.新型杀虫剂氟虫酰胺[J] .农药,2006,45(10):697-699. 被引量:53
5 柴宝山,杨吉春,刘长令.新型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J]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7,37(1):1-8. 被引量:35
6 刁朝强,刘呈义,陈华,冯光强.稻蓟马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初步研究[J] .耕作与栽培,1990,10(5):56-57. 被引量:3
7 Nishimatsu T,Hirooka T.Flubendiamide-a new insecticide for controlling lepidopterous pests[A] //Brit Crop Prot Council ed.Proceedings of the BCPC International Congress-Crop Science & Technology[C].Glasgow:Brit Crop Prot Council,2005:57-63. 被引量:1
8 韩熹莱,钱传范.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10. 被引量:8
9 陈国永,江枫,瞿洪法.35%好年冬种子处理剂防治晚稻秧苗期害虫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08(5):92-92. 被引量:4
10 叶萱.吡虫啉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和早期秧苗生长的影响[J] .世界农药,2008,30(5):45-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6
1 唐涛,林钰婷,成燕清,刘雪源,刘都才,马国兰.丁硫克百威对水稻蓟马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秧苗生长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0(3):82-83. 被引量:5
2 张安国.稻蓟马的发生规律与为害识别[J] .农技服务,2010,27(8):1011-1012. 被引量:2
3 邓理楠,李保同,徐月明,石庆华,潘晓华.2种氟虫双酰胺复配制剂拌种对直播晚稻蓟马的控制效果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2):286-290. 被引量:8
4 林晓辉.稻蓟马的识别与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2011,28(6):797-798. 被引量:5
5 郭秀英,袁亮.稻蓟马的识别与综合防治[J] .农技服务,2013,30(6):577-577. 被引量:3
6 周宇杰,徐越坚,卢春燕.噻虫嗪FS对促进晚稻秧苗生长与防治稻蓟马的效果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4(3):34-3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5
1 邓理楠,李保同,徐月明,石庆华,潘晓华.2种氟虫双酰胺复配制剂拌种对直播晚稻蓟马的控制效果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2):286-290. 被引量:8
2 詹国荣,石红平,胡立冬,丁朝辉,胡萍.药剂拌种防治直播稻田害虫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41-141. 被引量:3
3 郑雪松,赖添财,时立波,卢伟平.双酰胺类杀虫剂应用现状[J] .农药,2012,51(8):554-557. 被引量:40
4 肖盈,耿鹏,高远起,胡美英.35%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干粉剂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7):76-77. 被引量:2
5 姚安庆,杨健.农药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方式和农药传导生物学[J]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0):14-18. 被引量:27
6 王点点,陈源,宋宁慧,吴文铸,石利利.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田土壤及水中的噻虫啉与氟虫双酰胺残留[J] .分析测试学报,2013,32(1):138-142. 被引量:14
7 章守富.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悬浮种衣剂对稻蓟马的防治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1):3275-3275. 被引量:3
8 周宇杰,徐越坚,卢春燕.噻虫嗪FS对促进晚稻秧苗生长与防治稻蓟马的效果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4(3):34-36. 被引量:2
9 唐涛,刘都才,刘雪源,马国兰.噻虫嗪种子处理防治水稻蓟马及其对秧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6):299-305. 被引量:10
10 陈小均,廖国会,何海永,吴石平,何永福,杨学辉,谭清群,王莉爽,袁洁.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拌种对稻水象甲的防控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9):112-115. 被引量:4
1 许祥余,傅英章.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药剂拌种试验[J] .湖北农业科学,1989(2):28-28.
2 谢以泽,章云斐,马祺.10%蚜虱净浸种对水稻苗期稻蓟马的防治效果[J] .浙江农业科学,2003,44(5):272-273. 被引量:3
3 朱黎明,孙月芳,陈轶.几种农药品种对小麦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210-210. 被引量:1
4 米发杰,张玉琴,李登绚,苏雪琴,王正旭.温室辣椒用不同化学农药防蚜试验[J] .辣椒杂志,2006(1):35-36.
5 董红强,熊仁次,聂宗喜,杨超,杨光.棉蚜不同发生期药剂防效比较[J]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5):964-967. 被引量:2
6 朱桂华,魏义平.立克秀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J] .江苏农药,2001(2):45-45. 被引量:2
7 高智杰,刘鑫,汤志平,王玉平.马铃薯药剂拌种试验效果分析[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1):32-33. 被引量:5
8 刘文强,沈浩,汪瑞华.冬小麦药剂拌种试验[J] .农村科技,2007(10):27-27.
9 刘碧堂,石和芹,汪荣灶,廖满英.0.3%苦参碱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及茶蚕的防治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631-4632. 被引量:9
10 王正旭.不同化学农药对日光温室辣椒蚜虫筛选试验[J] .蔬菜,2006(1):39-4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