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山东农业科学》
2004年第2期56-56,共1页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14
-
1王英,孙克刚,焦有,郭忠义,吴春西,李瑞萍.河南主要土类施用钾肥配合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初报[J].河南农业科学,1996,25(1):20-24. 被引量:6
-
2赵玺宏,尤美云,史桂森.河套灌区带田玉米钾肥效果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6,24(3):11-11. 被引量:3
-
3柳金来,宋继娟,王金才,孙桂梅,王风香.白浆土上种植玉米施用钾肥技术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1997,22(2):46-48. 被引量:1
-
4倪大鹏,刘强,阴卫军,韩金龙,朱彦威,王同燕,阴才.施钾时期和施钾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7,39(4):82-83. 被引量:21
-
5吴翠平,王海燕,郭宗民.棉花氮磷钾化肥配施的效果及适宜用量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07,39(1):79-80. 被引量:15
-
6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被引量:1673
-
7吉林省农业区划办公室编著.吉林省市、地综合农业区划[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93-96. 被引量:1
-
8刘志雄,冯勇,胡达古拉,苏二虎,赵瑞霞,张来厚,孙峰成.土壤养分供应水平及不同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37(2):31-34. 被引量:14
-
9王宜伦,李祥剑,张许,王瑾,赵秋芳,谭金芳.豫东平原夏玉米平衡施钾效应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39(4):39-42. 被引量:28
-
10张桂花.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0,42(9):68-6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房春兴,穆桂兰,唐怀坡,王寅.不同钾肥对玉米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5):72-72. 被引量:6
-
2赵广春.双膜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8):321-321.
-
3梁永海.吉林地区中等肥力冲积土壤施钾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65-67. 被引量:2
-
4李忠芹,方向前,刘金鹤,贾振宇,高德全,于晶,郑在环,邱义图.吉林省湿润冷凉区冲积土玉米平衡施肥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19-19.
-
5谢应洪.白羊镇玉米最佳施肥方案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25(3):96-97.
-
6常莹,闫伟平,孙宁,吴春胜,胡文河,谷岩.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玉米抗倒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4(5):47-52. 被引量:21
-
7罗璇,罗兴录,王战,阮剑秋,陈会鲜,樊吴静,单忠英.不同施钾量对木薯产量和淀粉积累的影响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7):5-11. 被引量:5
-
8孔丽丽,杨晓丹,李前,侯云鹏,秦裕波,张磊,于雷,谢佳贵,尹彩侠,王立春.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7,25(3):111-116. 被引量:20
-
9路小芳.基施钾肥对耐密·紧凑型夏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9):18-19. 被引量:4
-
10路小芳.氮肥对紧凑型夏玉米农艺性状 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7,21(4):34-36. 被引量:1
-
1张金宏,石贵余,黄俊友.水稻旱作节水灌溉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5):27-28. 被引量:3
-
2叶贵标.世界农药试验重点的演变[J].技术监督实用技术,1999(4):27-27. 被引量:1
-
3刘永康.寒地水稻中苗壮秧根系质量与栽培环境因素研究[J].现代化农业,2008(11):5-7. 被引量:1
-
4许永德,张彦明.松原灌区苏打盐碱地改良开发试验研究初探[J].吉林水利,2013(4):1-3. 被引量:1
-
5刘柏根.宁都:积极推进2015年水保改革试验重点工作[J].中国水土保持,2015(7):7-7.
-
6俞建河,吴永林,丁长荣,盛根成.皖东江淮丘陵区不同水文年水稻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J].节水灌溉,2017(1):94-97. 被引量:5
-
7肖明,钟俊平,李保成,赵黎.棉田地膜覆盖增温效应和规律及对GOSSYM模型的修改[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7,20(4):32-39. 被引量:6
-
8曹秀清.江淮丘陵区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初步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1,42(8):72-74. 被引量:3
-
9邵妍,李亚光,孟学琴.京密引水渠坡面植被地锦的促生长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4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