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宿迁市节水灌溉实践与发展趋势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回顾宿迁市灌溉农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六、七十年代,以骆马湖为依托,走旱改水之路,引湖水自流或一级提水,种植水稻80万亩。这个阶段灌溉农业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粗放式、高消耗、低产出。在八十年代,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不断发展,刘老涧抽水站、井儿头翻水站和皂河抽水站在宿迁境内中运河沿线相继建成,骆马湖水西调主要留给上游地区使用,宿迁农业转向以南水北调为依托,多梯级引江引淮,除供给全市70多万亩水稻灌溉用水外。
出处 《治淮》 1992年第8期26-27,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