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文化学视野中的阿拉伯姓名称谓系统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名”和“姓”是社会坐标系中“个人”的定位点。两者相继出现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姓名称谓系统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本文以文化学为视角 ,对阿拉伯人的姓氏制度的构成方式、形成原因、发展变化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 。
作者
罗林
机构地区
北京语言大学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8,共5页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关键词
姓名称谓系统
文化
阿拉伯
贝都因
伊斯兰
分类号
H030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Global Arabic Encyclopedia[Z].Riyadh: Encyclopedia Works Publishing & Distribution,1996.
被引量:1
2
Pei, M. What's in a Word[M]. New York: Hawthorn Books Inc., 1976.
被引量:1
3
Potter, S. Our Language[M] . Middlesex : Penguin Books Ltd.,1950.
被引量:1
4
纳忠等著..传承与交融 阿拉伯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341.
5
覃光广.文化学词典[Z].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被引量:5
6
田惠刚著..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522.
7
杨孝柏.圣裔的王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8
张铭著..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15.
9
郑春苗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321.
10
周烈,蒋传瑛著..阿拉伯语与阿拉伯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328.
共引文献
4
1
陈兴贵.
人类学整体观视野下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5):16-20.
被引量:5
2
陈金海.
言语文化: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本体[J]
.大江周刊(论坛),2010(10):4-7.
被引量:1
3
鲁顺元.
藏文化环境中回回民族身份的传承——以一个家族口述史为例[J]
.青海社会科学,2011(1):95-101.
4
田惠刚.
文化与语言内在关系的科学阐释[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3,11(1):86-89.
同被引文献
28
1
林德民.
泉州津头埔新发现伊斯兰教石刻考述[J]
.海交史研究,2001(2):128-134.
被引量:1
2
池内功,郑信哲.
元代的蒙汉通婚及其背景[J]
.世界民族,1992(3):49-56.
被引量:6
3
陈达生.
泉州伊斯兰史略[J]
.宁夏社会科学,1986(4):11-15.
被引量:3
4
郭成美,郭群美.
杭州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波斯文古墓碑考[J]
.回族研究,1997(1):65-72.
被引量:2
5
桂栖鹏,尚衍斌.
元代色目人进士考[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6(4):72-78.
被引量:9
6
史明.
关于福建泉州回族形成时代的讨论[J]
.民族研究,1993(3):56-63.
被引量:4
7
庄为玑,陈达生.
泉州伊斯兰教寺址考[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31(2):120-129.
被引量:4
8
陈国强.
福建陈埭回族的形成与发展[J]
.民族研究,1991(4):56-59.
被引量:2
9
黄秋润.
东海之滨的福建回族[J]
.宁夏社会科学,1989(3):17-21.
被引量:2
10
陈达生.
论中国东南沿海古代阿拉伯、波斯文碑铭之研究[J]
.回族研究,1991(1):60-6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崔显军.
试论汉语中的姓名面称[J]
.南开语言学刊,2010(2):102-110.
被引量:1
2
赵楠.
从姓名探究中阿文化的异同[J]
.魅力中国,2014(12):90-90.
3
赵楠.
从姓名探究中阿文化的异同[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7):12-12.
4
陈支平,陈波源.
从伊斯兰教墓碑看元代泉州穆斯林移民构成[J]
.民族研究,2023(6):89-104.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邬美丽,崔显军.
天津话拟亲属面称“姐姐”的社会分层研究[J]
.南开语言学刊,2017(1):114-121.
被引量:4
1
那仁毕力格.
对游牧文化的保护及其产业化问题研究[J]
.中国蒙古学(蒙文),2013,41(6):126-132.
2
吉日嘎拉.
中古蒙语“赤勒”音译的归纳及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7):36-37.
3
马瑞.
探究阿拉伯语传播的因素[J]
.商,2013(3):235-235.
被引量:1
4
杨亚东.
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在上海召开[J]
.贵州民族宗教,2008(4):7-7.
5
常君.
语言模因与日常生活流行语[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S1):93-94.
被引量:1
6
朱立才.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在阿汉词汇中的体现[J]
.世界汉语教学,2004,18(4):58-62.
被引量:1
7
张振安.
孟姜女不姓“孟”吗?[J]
.语文月刊,2003(10):34-35.
8
代新华,周元琦.
从“左”、“右”看维俄民族文化心理与习俗[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4,0(12):59-61.
9
周珑.
从文化的角度浅谈阿拉伯语的学习[J]
.经营管理者,2010(6X):299-299.
被引量:3
10
叶继群.
试论喀什民间故事的文化特色[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29(5):78-81.
被引量:1
外语学刊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