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家庭文化与青少年犯罪探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人的本性的合理性理解,不能脱离文化与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家庭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偏离于社会主体文化的家庭价值观往往成为诱导青少年犯罪的因素。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缺陷,如教育观念失误,教育内容偏颇,教育方式不当等,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作者
于真
陈骞
陈彭叶
机构地区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武汉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青少年犯罪研究》
2003年第3期84-87,共4页
关键词
家庭文化
青少年犯罪
社会化
家庭教育
道德观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政治学]
D91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吕其昌.
布什与克林顿政策主张比较[J]
.国际资料信息,2001(9):15-18.
被引量:2
2
王悦菲.
浅谈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促进青少年社会化[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20):201-201.
被引量:4
3
辛自强,池丽萍.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青少年社会化[J]
.青年研究,2008(6):14-20.
被引量:16
4
吕元礼.
现代化·现代化客体·现代化方式——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理解[J]
.实事求是,1990(2):25-27.
5
惠军,曹佃法.
青少年道德失衡现象及教育对策[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13(5):59-61.
6
孙宏艳.
新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
.中国青年研究,2014(2):27-32.
被引量:27
7
刘守和.
关于主客体和主体性的几个问题[J]
.理论探讨,1992(4):61-66.
被引量:4
8
王成.
美国人的家庭价值观[J]
.世界,2005(8):48-49.
被引量:3
9
吕元礼.
坚持改革开放的整体性与主体性原则[J]
.实事求是,1990(6):56-57.
10
李锋.
美国大选:功不可没亲友团[J]
.世界知识,2008(5):30-31.
被引量:1
青少年犯罪研究
200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