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年第1期2-3,共2页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同被引文献14
-
1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导论[J].医古文知识,2004,21(3):6-8. 被引量:13
-
2陈冬祥.系统论与中兽医学现代化[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21(11):45-46. 被引量:1
-
3李曙华.系统科学与中医理论的现代重建[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1):21-25. 被引量:22
-
4潘建红,彭列汉.系统理论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与发展[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2):33-35. 被引量:5
-
5陈少宗.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其多元化走向——兼评杨振宁先生的观点[J].医学与哲学,2005,26(6):60-61. 被引量:4
-
6莫飞智.中医多学科研究的探讨[J].中国科学基金,2005,19(4):220-225. 被引量:3
-
7[3]吴敦序.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7 被引量:1
-
8刘钟杰,许剑琴.中兽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被引量:11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8. 被引量:1
-
10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5: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3
-
1孙利华,李娅,富丽娟.中西医药的经济性比较研究[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10):11-13. 被引量:1
-
2石慧,杜连发,郑明学,孙萌.发展中的中兽医[J].四川畜牧兽医,2008,35(3):34-37.
-
3郑伟.略论《黄帝内经》与哲学[J].光明中医,2014,29(4):679-681.
-
1邓铁涛,郑洪(整理).怎样正确认识中医对──98、99级中西医结合7年制硕士班同学的讲话[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1):4-8. 被引量:8
-
2冯喜槟.中西医结合在日本的考验──三浦梅园氏(1723—1789)的借鉴[J].医学与哲学,1996,17(5):252-254.
-
3翟晓梅,张富明,张克英.浅议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理论体系[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5,9(2):188-190.
-
4童安荣,王丽莉,时振声.儒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1996,17(11):592-594. 被引量:4
-
5李劭伟.解开经络之谜的新思路[J].医学与哲学,1989,10(8):4-7.
-
6赵晓林,李恩.试论中西医结合发展模式─—由并协走向融入[J].医学与哲学,1994,15(11):29-31. 被引量:3
-
7严金海.中西医结合的层次与方向[J].医学与哲学,1996,17(7):376-377.
-
8王新智.关于叶天士阳化内风说的哲学思考[J].医学与哲学,1996,17(11):590-591. 被引量:2
-
9于慎中.中医学和自然哲学[J].医学与哲学,1989,10(1):33-35.
-
10张莹.谈医学临床思维的系统性与模糊性[J].医学与哲学,1999,20(2):24-26. 被引量:7
;